各國知名企業薪酬模式的歷史差異
中國企業受傳統文化與計劃經濟的影響,比較重視企業層級和“內部公平”,在薪酬模式上,偏向于采用基于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恒順過去存在的薪酬問題,讓內部感到明顯的不公,于是在改革上,強調同崗同酬,突出崗位貢獻。海爾則是根據不同的崗位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根據崗位差異設計薪酬制度。
美國企業崇尚個人主義,市場經濟主導著企業運營,人員流動的環境寬松,在薪酬模式上,偏向于采用基于市場的薪酬模式、基于績效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IBM關注市場上的薪酬水平,并確保自身薪酬在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與外部市場保持高度的動態匹配。微軟采用基于能力的工資體系,設立了“技術級別”,關注員工的技術和能力。
日本企業提倡忠誠和穩定,重視薪酬的柔性部分,在薪酬模式上,偏向于采用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基于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績效的薪酬模式。松下面臨困境,痛下決心更改日本根深蒂固的年功導向薪酬,努力轉變工資支付觀念。索尼追求量化考核,細化考核指標,期望更為科學地考核員工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