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邁克爾·波特的戰略理論,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有三種戰略可選:一種是成本領先戰略,一種是差異化戰略,還有一種是集聚化戰略。逐漸認識到戰略重要性的中國企業,不少已經按圖索驥了,并以此作為理論依據給自己尋找新的定位。
長期以來,激烈的市場競爭教會了我們如何打出自己的優勢,進行差異化經營,并一直把它當作企業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戰略。不知道是害怕管理還是沒有能力管理,一個紛繁復雜、變化莫測的市場競爭,卻由一群打著一個旗號、貼著一副標簽的人來操作。結果可想而知。
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他不僅寶貴在能夠創造巨額的剩余價值,還寶貴在人不可復制的差異性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上最稀缺的不是時間、不是礦產,而是人,是他擁有不可復制的能力和智慧。實踐證明,一視同仁的管理法則看起來簡單明了,實質是一種低效耗能的粗放管理手式。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比產品更有差異性。即便最為高級的克隆,也制造不出來思想和情感完全一致的人。既然人的特點就是不同,那管理的方式也應該不同。很多年來,人類的最大進步,與其說是進步,不如說是偷懶,就是善于把一切做簡化處理,一樣的獎金、一樣的工資、一樣的福利,似乎追求了公平就能深得人心,其實不然。
常言道,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一樣米,百樣人。東西方人在生活和思維方式上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就是同一個地方生活的人,并非一方水土養一樣的人。即使用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人也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差異化戰略的提出者波特認為,任何一個戰略必須要實施三至四年,否則就不算是戰略,如果每年都對戰略進行改變的話,就等于是沒有戰略,而是跟時髦。這并不意味著你就永遠一成不變,首先你要不斷地尋找先進的做法,第二總是要尋找更好的方式來實施你的戰略。如果有了新的技術,那么就要問一下我這家公司如何用這個技術使我的戰略變得更有效呢?如果你有一個很清晰的戰略的話,實際上你變化得速度更快,因為有戰略你就會確定出優先順序,確定出哪些是重要的。
國際著名企業米其林的人才戰略就很有其獨到之處,哈佛《商業評論》總編忻榕也相應提出了一個差異化管理的五項基本原則:1、沒有中國或外國特色的企業沒有競爭力;2、人才戰略必須與業務模式相匹配;3、人才吸引以及業務模式是人才差異化管理的驅動力;4、成功沒有唯一答案,內部一致和平衡非常重要;5、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大障礙是害怕不同。
也就是說,定位于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需求的企業,同樣需要尋找到一批合適的差異化人才。所謂人性化其實是差異化,競爭就是戰略,它要求我們必須實行差異化管理。所以,差異化不僅是企業的經營策略,還是企業管理人才的戰略。也就是說,差異化是企業由里到外的根本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