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英文TheHaloEffect)屬于心理學范疇,由于對人的某種品質或特點有清晰的知覺,印象較深刻、突出,感覺非常好,從而掩蓋了對這個人的其它品質或特點的感知。和光環效應相反的是惡魔效應,即對人的某一品質,或對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壞的印象,會使人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評價偏低。
暈輪效應一詞由來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這就好象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試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讓被試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試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常表現在以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面。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從認知角度講,暈輪效應僅僅抓住并根據事物的個別特征,而對事物的本質或全部特征下結論,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暈輪效應所影響,而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
暈輪效應弊端
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體表現在這樣三個方面:
一是遮掩性。有時我們抓住的事物的個別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質,可我們卻仍習慣予以個別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體,勢必牽強附會地誤推出其他特征。隨意抓注某個或好或壞的特征就斷言這個人或是完美無形,或是一無是處,都犯了片面性的錯誤。青年戀愛中的“一見鐘情”就是由于對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往往對思想、情操、性格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處都視而不見,覺得對象是“帶有光環的天仙”,樣佯都盡如人意。同樣,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對一個人印象欠佳而忽視其優點的事,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