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培訓體系是企業發展與競爭的一種有力工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培訓師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
條條大路通羅馬,培訓師的成長路徑雖然有很多種,但有一條成長道路培訓師必須得走——知識的積累。如果把培訓師需要吸收的知識比作碳元素,這些碳元素最后組合后呈現的成品有可能是木炭,也有可能是鉆石。
培訓師臺上的演繹固然重要,但臺下自我修煉得來的知識結構卻是培訓師走得長久的根本保障。
結構比知識更重要
AACTP(美國培訓認證協會)曾經在美國的培訓師當中做過一個小范圍的調查,問培訓師未來的競爭對手是誰?結果很出人意料:Google(谷歌)!因為培訓師知識傳播的功能很大部分已可以被Google取代。培訓師已不能僅僅靠販賣知識站在講臺上了。
我曾經問著名咨詢公司美世的招聘負責人:你們招聘看重什么?答案是知識結構!因為來應聘的往往都是名校的高材生,知識不是問題,關鍵是知識的結構。
什么是“知識結構”?通俗地說就是能否將知識連起來。現在有很多“知道分子”,好像什么都知道,知識很豐富,但細細一品,欠缺邏輯,碰到實際問題時不能解決。這些人就是知識很多,沒有結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中國人對于“師”的經典解讀。我們也可以從中讀到“結構”的意義。
傳道。道就是規律,就是要找出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如果培訓師自己的知識都不成體系,那只是單純地販賣前人總結的知識罷了,又如何能傳道?這些不成體系的知識也許包含了前人總結的道,但培訓師如自己未能悟透、理清其結構,這個道是很難傳下去的。
授業。業就是行動學習中的“程序性知識”,也就是知識中“HOW”的部分。作為培訓師,僅知道“WHAT”(是什么)是不夠的,更需要知道“HOW”(如何做),這也是一種知識結構。
解惑。何為惑,惑就是“WHY”(為什么)。我們從小經歷的考試都有標準答案,于是我們的思維習慣就是去記標準答案,而現實是極其復雜的。培訓師面對企業學員的大部分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如果培訓師在學習知識時,沒有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思維習慣,如何能舉一反三,解答學員眾多困惑呢?沒有“為什么”,就沒有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如同用“為什么”將知識串起來的珍珠項鏈。
推薦書目:《金字塔原理》《思維導圖叢書》
書宜雜讀,業宜精鉆
梁啟超曾告誡他在美國留學三年的兒子梁思成:“擠出一部分時間學些常識性東西,特別是文學、或人文科學,稍稍多用點工夫,就能有大的收獲。我深怕你因所學太專一的緣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過于單調,則容易生厭倦心理,厭倦一生即成苦惱之事,這是厭學之根源所在。”
這是“書宜雜讀、業宜精鉆”的通俗解讀。培訓師的知識積累和職業發展就兩個方向:精和雜。
“精”是每個培訓師都想得到的,但有多少人真能做得到?去網上搜一搜培訓師的簡介,有幾個培訓師只講一門課?有的培訓師能講上百門課并且引以為豪。
當然,在一個領域“精”不代表只講一門課,可以講這個領域范圍內的多門課。知識可以相通,培訓師也可以多才,但跨越多個領域講幾十門課的培訓師一定不專業。
剛開始入行時,培訓師可以多講一些課,積累經驗的同時也慢慢了解自己;一段時間后,一定要專,最好只講一門課,或一個領域的幾門課。其實,能做到只講一門課的培訓師課酬是最高的。
“精”既然這么重要,又為什么要“雜”呢?因為“雜”是“精”的肥料,沒有“雜”就沒有營養,很難發展到“精”。但“雜”不是成果,不能直接呈現“雜”,要消化“雜”、呈現“精”。
“雜”要學什么東西呢?既然是“雜”,就沒有定規,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保持學習的興趣很重要,否則學習就是一個苦差事。學有所獲很重要,多結合實際嘗試解答生活工作中的諸多為什么,就會持續獲得學習的內在動力。邊學、邊交流也很重要,美國成人教育之父馬爾科姆說過“當講師是最好的學習”。因為教學相長,與學生的交流碰撞過程是最好的知識消化過程,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
散文講究“形散而神不散”,培訓師雜學的背后也一定會有內在的脈絡,雜而有序應是培訓師追求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