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問。無論是在工作、生活、社會中,我們或是管理者、被管理者、自我管理者。這樣,就需要我們掌握好“管理”這門學問。
通過一周在中大管理學院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掌握管理這門學問,實際上是掌握一種領導科學、掌握一種做管理做領導的學問。我們管理什么,領導什么,需要了解、研究有關的道理,認識其中的知識和規律,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增強我們的管理效能。
從根本上講,企業管理的方式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近幾十年來,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許多功能綜合、結構復雜、因素眾多、規模龐大的工作,需要各個不同部門系統一起參與才能完成,管理方式和手段隨之發展,迫切需要一支由現代管理科學武裝起來的內行專業化管理隊伍,建立各種專家組成的“智囊團”、“思想庫”,作為領導的參謀、助手,這種管理方式可稱之為內行專家集團管理方式。管理方式的發展與選擇,與人類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密切相關,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并非是絕對的。不管哪種管理方式,都必須與各自發展的實現狀況相適應,遵循管理的基本規律,原理原則。
管理思想的發展從人類進行有效管理的歷史來看,大約有6千多年。在文明古國,如象中國、埃及、巴比侖的史籍中,古代管理思想比比可見,甚至在《圣經》上也有反映和描述。
現代決策理論的代表人物,認為,計劃本身就是決策,組織、指揮、控制等也離不開決策;不僅最高管理層要決策,而且各級管理人員都是“決策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管理過程就是決策過程,決策滲透到管理的全過程?傊瑥墓糯芾硭枷氲浆F代管理理論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盡管學派各異。實質上管理是沿著這樣兩個方向發展的:一個是強調組織作用和技術作用,被稱為“組織論者”或組織學派,他們把人看作是“經濟人”或“機械的人”,主張采用等級制度的權威型管理方式。另一個是強調人的行為和人群關系,一般稱為“行為論者”或行為學派,他們主張采用參與制的“民主型”管理方式。實踐上,這兩種管理方式各有優點,應科學吸收,從管理實際出發,創造性的綜合使用。
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規劃一個企業或者部門的管理是最關鍵的,瞬息萬變的環境呼喚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如何避免出現富士康事件的發生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必須面對的,而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讓員工快樂的工作,開心的生活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而我國多數老企業原來的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變化,從外部環境來說,“人性化”管理的程度決定了一個企業能否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因為現在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識到人的因素在企業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企業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對人才的競爭。這就必然要求企業在管理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從內部環境來說,企業戰略的制定、計劃的實施以及企業文化的建設都離不開職工的參與。企業只有實施更為“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能力。
人性化管理是激發創新的有效機制。有人把在嚴格制度管理下的員工比喻成高速運轉機器里的零部件,只能被動的跟著機器轉動,而沒有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完善的規章制度是企業健康運行的重要保證,要全體員工去認真執行,在日常管理中要用制度來約束員工的同時,企業因根據特定環境實施人性化管理,這種“人性化”管理使企業與員工形成一種心理契約。制度約束對于員工而言是“要我做”,而形成心理契約對于員工而言卻是“我要做”。把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調度起來,是企業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條件。而“人性化”管理正是給員工提供了一種相對寬松的創新環境。
人在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影響下,會有文秘雜燴網不同的行為、心理表現。許多成功的企業,正是樹立了“以人為本”這樣一種價值理念,才得以不斷地發展壯大。任何企業只有實施“以人為中心、理性化團隊管理”,這個企業的人性化管理才可能會邁上科學、有序的軌道,企業員工才會團結協作、積極主動、行為規范、不斷創新,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將是美好的。健全合理的制度是企業運行的基礎。再先進的理念,如果沒有制度作保障,也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是以合理的管理制度如規范的業務流程、合理的管理平臺和科學的決策體制和監督體制等來整合個人利益,協調各種沖突,從而實現企業組織的目標。
解放思想貴在創新,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公司要健康持續較快地發展,要使基業常青,必須要有新思路,新舉措。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首先是發展思路要創新。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在創新發展思路上,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以變應變,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之路;其次是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要創新。一個企業的體制和機制,激勵和約束著各種生產要素,決定了企業的活力。我們要依據《公司法》,實現股權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的體制和機制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