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去摸索設備的使用常常會幫助我們發現真正的學習原則。
出生在嬰兒潮時期,對技術半懂不懂,有時必須在孩子們的幫助下才能費勁地掌握。
記得一年多前,我拿到了第一部iPhone手機,我在包裝盒上仔細尋找才找到了使用說明。說明非常簡短,僅僅告訴我如何開機和充電—— 這就是全部內容。
所以,我開始學習。
我發現學習使用iPhone并不像手機界面上呈現得那樣直觀。不過在學習過程中,我的確發現了一些振奮人心的原則,這些原則大有使所有人煥然一新的希望,從而讓大家更清楚地意識到要學習什么。
學習的熱情
我現在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它不僅能打電話,而且還能上網,運行很多應用軟件,這使我的生活和工作更方便了——這意味著本人已經邁入未來。孩子們聽說他們的“老”爹有一部iPhone大為吃驚,我覺得在他們面前炫耀一下相當地“酷”。
“新鮮玩意”總是令人激動。我愿意學習——這是我們希望所有學習者都具備的心態。新電子產品的新穎,媒體及其他使用者共同營造的氣氛會提升人們使用和掌握任何新設備的愿望。
所以,學習的要點之一是深入地傳播主動的學習行為——不管是學知識還是技能——背后的東西,這將使學習者興奮起來,并創造將技能和知識化作行動的條件。
樂于摸索
我們必須樂于探索新工具和任何新東西,愿意從這種發現之旅中學習。因此,學習很可能就在于沉入其中,實驗、驗證假設等,這都是去反復摸索和嘗試。
我異常迅速地學會了使用iPhone以及相關的各種應用,這讓我既驚又喜。從許多方面看,摸索行動的本身就提供了提高效率的機會。
學習要點之二便是期盼新學習過程中的動手實踐并為之創造更好的機會,而不是在沒有實驗和學習的情況下完成一個項目。正是在動手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實踐,并獲得技能和知識。
了解我們想要什么
現在我有新設備卻無使用說明,我必須單獨摸索。令人吃驚的是,粗礪的現實卻能促進學習。人們并非生來就知道如何使用計算機。正如馬克·威爾森最近所言,“只有在親眼所見之后,用手指調節屏幕上內容的大小才會成為直覺。”同樣,當有人向我展示在谷歌地圖和其他大部分應用軟件上如何調節大小時,我就知道應該怎么弄了。
我下載了少許應用軟件,卻很少使用,所以我后來選擇了刪除。創建文件夾將應用軟件分門別類,這樣設備中的內容更容易被駕馭,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所需。有時候,要停下來思考你擁有的其他技能和知識,質疑你是否真正需要它們,還是說應該刪除。
所以,學習要點之三是需要利用學習者的愿望與興趣,這樣我們才能知道他們想學習什么內容。他們回來工作后會分享學習心得,這將在整個組織中就新的內容掀起頭腦風暴。
分享即學習
智能手機的普及無疑使得每一個人都成為具備某種特質的教師。所謂的“直觀學習”更多地是傳遞從他人那里獲得的智慧和經驗。我花了好一陣子才發現“搜索iPhone”,但通過可視鍵盤,如何使用它已顯而易見。
我還懂得,當學生準備好了,教師就自然出現了。我問朋友和同事如何完成一項從沒接觸過的任務,他們告訴我應該怎么辦。我發現自己需要變得更有價值,并請求幫助,其結果就是學習。“雙擊外置的home鍵,然后下拉顯示的圖標,就會在圖標上出現一個減號,這樣你就能刪除功能并最大程度地節省電池用量”,這一點你發現了嗎?我是在外出參加一次商業宴會上從一位朋友那里學會的。我認為我需要和同事們分享各種學習經歷,不管我們在哪里。
學習要點四就清楚了,即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從其他人那里非正式地學到某些東西。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更具分享精神的學習者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愿意相互合作和分享信息。
能夠從一部iPhone手機中學會的東西的確令人驚喜。沒有一板一眼的學習時間表,或者誰是學習者,誰是老師。只要學生愿意學習,教室始終是敞開大門的。我們需要為再次學習感到激動,愿意冒并沒有真正學到東西的風險。為什么不去弄清楚人們想要和需要學習什么,并分享我們的發現之旅呢?
很可能,如果有用戶說明的話,根本就不會出現最佳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