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績效評估一定是立體化的,和標準比、和同事比、更要和自己比,對績效評估,HR一定要有大數據思維,不能每次考核完了,薪資一掛鉤就完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力資源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yjbys.com/hr)。
績效考核在實踐當中往往會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就是考核打分后,很少有企業去做績效面談,做也是形式主義,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來評估一個人的績效,一般來說,有三個比較對象:
l 和目標要求比較,是否達到;
l 和同事績效相比,是高還是低;
l 和自己過去相比,是原地踏步還是穩步提升;
現在企業里在做績效考核時,基本都是前兩個比較,或者和目標標準相比,或者和同事績效相比,而第三種很少有企業會去關心。
和目標要求相比較,是絕對考核,反映員工是否達標或者是否合格,從考核導向上來說,只要員工達標,就一切OK,這就造成了兩種情況:一是基于目標任務指標,因為每期核定,是一種動態變化,員工就會想方設法的降低任務目標,以便于自己容易達成;另一種是基于固定標準的質量指標,是一種靜態指標,員工一旦在工作方法達到了相應水平就會萬事大吉。和目標要求相比較的績效評估,實施的一個結果往往是會形成兩種極端:一種是輕松的達到,如質量指標,只要作業方法成熟穩定,一般都會容易達到,另一種是很難達到,原因主要是目標定的和實際能力不符,即能力不支撐。不管哪一種結果,員工都會績效溝通、績效改進不感興趣,能夠達到,感覺溝通沒意義,一溝通指標提高了怎么辦?達不到,反正溝通完,還是達不到(支撐沒有解決),上級沒有信心,下級也煩,也都不想溝通,何來績效改進。
和同事績效相比,是相對考核,評估好不好,看你所處的位置。這種考核對于大企業,同工種之間的績效評估還可以,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企業是這么做是有問題的:一是不同工種、崗位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為工作內容不同,即使你再平衡,兩者之間在指標的公平性上也難達到一致,總會有高有低。即使同崗位,由于現在崗位大多采取寬帶薪酬,同崗員工薪酬也會差上不少,按公平的考核來說,薪資高的考核標準要高、薪資低的考核標準要低才對,否則崗位用同一個標準,如果兩人考核結果一樣,哪這兩個人的績效一樣,為什么工資不一樣?所以員工就會認為不公平,這種情況下你怎么和員工談?
科學的績效評估一定是立體化的,和標準比、和同事比、更要和自己比,對績效評估,HR一定要有大數據思維,不能每次考核完了,薪資一掛鉤就完事。數據后面所隱含的行為價值應成為績效考核的重點。
我們有許多的工作,當期的建設行為往往不能體現所進行動作的價值,即使業務部門也不應簡單看當期的業務量,而應分析業務成長、客戶變化趨勢,動態的來分析業務人員的價值變化。有時滾動性的績效趨勢變化,遠遠比員工當期績效數據有價值,因為一期的表現往往具有偶然性,而趨勢更具有客觀性。
拓展知識:績效考核作用
達成目標 績效考核本質上是一種過程管理,而不是僅僅對結果的考核。它是將中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標,不斷督促員工實現、完成的過程,有效的績效考核能幫助企業達成目標。
挖掘問題 績效考核是一個不斷制訂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PDCA循環過程,體現在整個績效管理環節,包括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要求達成、績效實施修正、績效面談、績效改進、再制定目標的循環,這也是一個不斷的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過程。
分配利益 與利益不掛鉤的考核是沒有意義的,員工的工資一般都會為兩個部分: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的分配與員工的績效考核得分息息相關,所以一說起考核,員工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績效工資的發放。
促進成長 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利益分配,而是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通過考核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找到差距進行提升,最后達到雙贏!】冃Э己说膽弥攸c在薪酬和績效的結合上。薪酬與績效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是兩個密不可分的環節。在設定薪酬時,一般已將薪酬分解為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正是通過績效予以體現,而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也必須要表現在薪酬上,否則績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勵的作用。
人員激勵 通過績效考核,把員工聘用、職務升降、培訓發展、勞動薪酬相結合,使得企業激勵機制得到充分運用,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員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斷自我激勵的心理模式。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