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內部審計作為完善公司治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手段和方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基礎理論
(一)受托責任理論
受托責任產生于權利的分離或轉移,當權利分離或轉移時,便會形成受托與委托關系,而在這種受托委托關系當中的受托方,由于雙方利益取向的不一致(基于經濟人假說)便會承擔受托責任。在公司治理中,一般提到的受托責任是指由于股份制公司的出現,公司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而產生的經營管理者所承擔的受托責任。但受托責任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此,權力的分離會產生受托責任,因授權而產生的權力下放或轉移,也會形成受托責任;在公司治理范圍內廣泛意義上的受托責任,也包括因管理需要所形成的管理層級當中下級管理者對上級管理者的受托責任。
(二)公司治理理論
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基礎上,企業內外部的各機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力制衡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及市場機制被稱為公司治理機制?茖W的來看,公司治理的目標應該不僅僅是公司利潤、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而應該是包含公司的社會價值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涵蓋內容廣泛,通過以價值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與企業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普通員工、政府等)均能獲得滿意回報的能力。顯然,企業的價值越高,企業給予其利益相關者回報的能力就越高。
根據公司治理理論,公司治理機制包括內部治理機制和外部治理機制。內部治理機制是通過企業內部決策和執行機制建立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間的激勵約束機制,主要包括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和決策機制。外部治理機制是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委托人之間和代理人之間激勵約束機制,包括證券市場與控制權配置、機構投資者的戰略選擇等。
(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理論: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要求內部審計目標與企業目標相一致,根據公司治理理論,企業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那么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自然也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終極目標;但作為其本身,實現終極目標的方法是通過以風險為關注核心的內部審計,降低企業負面風險,提高對企業有正面影響的可能性,達到增加企業價值的目的,最終與其他公司治理方法形成合力,共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需要強調的是,這里所講的企業風險,是指廣義的企業風險,既包括對公司治理產生負面影響的風險,也包括對公司治理產生正面影響的可能性。而對風險的控制,則既包括受托責任履行的遵循性,更包括對受托責任履行的效果的監督控制。
關于三種理論的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由于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以及因管理權授權所產生的權利下放或轉移,為監督相關受托責任,控制企業相關風險,完善公司治理,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產生了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
我國的內部審計起初是隨著政府審計的建立、發展而產生、演化的。一般認為,我國的內部審計是指在部門或單位負責人領導下的專職審計機構或人員,對本部門、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各項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和評價,以提出審計報告、意見和建議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
二、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
1.沒有跟進的后續培訓,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陳舊,對于新的審計理論或審計技術了解不多,影響審計質量的提高。
2.審計行為不規范、缺乏連續性。由于每年是不同的審計人員來審核各級單位的經營成果,審計人員對所審計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其對待問題的理解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會使審計結果不同及要求有所不同,使各企業在來年不知是按哪種要求去做。
(二)忽視內部審計,組織機構設置不科學
雖然內部審計工作已經開展了很多年,但部分企業的管理層、領導者對于內部審計的認識仍然比較片面;他們認為,內部審計限制了自己的經營權,對自身權威有負面影響,又或者認為內部審計可有可無,對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實現幫助不大。這些錯誤的.觀點導致部分企業管理者忽視內部審計機構,忽視內部審計人員,把內部審計人員精簡并入財務部或綜合辦公室,甚至出現將內部審計機構撤銷現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隨意性很大。這種情況下,在日常實際經營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限制,無法得到全面體現,內部審計的責任監督功能和風險控制功能便也難以完全發揮出來。
(三)內部審計的范圍狹窄
當前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的信息載體主要集中在財務領域,審計對象一般都是財務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告等,內部審計人員也主要是對這些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檢查(如金額是否準確,項目是否齊全等);而對于財務領域之外的經營管理領域,卻并沒有很深地涉及到,如在審查銷售合約時,往往只是對相關票據是否齊全,項目是否齊全,金額是否正確等做出檢查,而對銷售價格的合理性,銷售成本的合理性,賒銷政策的合理性,銷售數量的合理性往往不做檢查,把這些排除在內部審計項目之外。造成了內部審計范圍狹窄的現狀。
(四)對下屬二級單位的審計流于形式
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在對其下屬二級單位進行內部審計時,往往是派駐數名內部審計人員到各二級單位進行調查,而后由他們開展審計。然而,一方面由于企業總部審計人員對下屬單位的情況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短期內的調查指導的作用微乎其微,再者由于利益牽扯,在審計時往往只能片面去賬上尋找數據,靠以往經驗去判斷某些事項的正確與否,這些都直接影響各二級單位的經營成果考核。
三、建議及對策
(一)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
高素質高水平的內部審計人員是高質量內部審計質量的保證,而高質量內部審計質量又是降低企業負面風險,提高企業正面影響可能性,完善公司治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選拔,首先學歷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一般必須是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學歷要求比較高,就能從源頭上確保人員的素質。其次結構性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是圍繞提高經濟效益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因而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寬度,不僅要有較高的審計、會計專業水平,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生產經營管理知識和宏觀管理知識。最后應變能力要求:不論背景如何,當今的內部審計人員都需要面對挑戰,他們必須迅速地學習和發展,否則就會喪失主動性。另外,現有的審計知識結構如果保持不變,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的,公司應該向內部審計人員提供新的審計知識的引入,即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培養。
(二)轉變觀念,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思想的轉變是行動轉變的基礎,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內部審計獨立性不高,組織機構設置不科學的狀況,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對內部審計的的看法。企業管理層應給予內部審計充分的重視,將其作為改善公司治理的重點,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的關鍵來看,另外管理層應該認識到內部審計是一個動態過程,存續于企業等日常經營當中。這樣對內部審計的認識改變了,相關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在機構設置上,企業應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設置模式。
1.對于上市公司及國有控股或國有獨資公司,都有相關規定,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領導內部審計機構;
2.對于非國有的.大型股份公司及企業集團,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領導內部審計機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3.對于一般小型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決定是否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審計機構可實行下審一級制度,并推行聯合審計、輪回審計、定期審計,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整體優勢。
(三)拓寬內部審計范圍
隨著我國市場化水平的提高,現代企業制度越來越完善,內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如會計信息系統的普及,使得財務資料信息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不斷減小。另外,由于單純的對財務信息進行審計很難對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多大幫助,一個企業是承擔各種責任的多方組織機構所組成的利益統一體,那么,如若完善公司治理,必須突破財務領域的局限,對企業其他方面采用科學適用的方法進行審計,并應該不斷摸索經驗,探索多領域內部審計體系和流程的建立。
(四)改革二級單位內部審計模式
為改善企業總部對各二級單位的審計效果,企業可以考慮向各二級單位派駐審計總監,一方面協助各二級單位的日常自審工作,熟悉二級單位情況,一方面在各財務期間或總部要求審計時和總部派遣的審計助理員一同開展審計工作。在這里,應該注意的是,為保證審計總監的獨立性和監督的有效性,該審計總監的任免和獎懲應直接由總部負責,另外,為避免審計總監和二級單位形成利益關聯,各審計總監應在各二級單位內輪流任職,且應接受總部內審機構的責任審計。
【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對策10-14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6-28
審計信息化的存在問題和對策06-22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面臨問題和應對策略08-27
公路監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29
學校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08-30
企業溝通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05-07
電商物流包裝存在問題與對策08-30
目前企業班組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