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實現對成本的控制,促進成本的降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研究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首先應了解傳統成本管理體系,并對之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指出它在現時環境下的局限性。還要認真分析現代企業所面臨的新形勢,結合對傳統成本管理的研究,有的放矢地對傳統成本管理進行改進,使之更好地適應所處的經濟、技術環境,更好地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服務。分析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從而提出進一步加強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有力地強化企業的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關鍵詞:現代企業;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
1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態勢嚴峻,成本管理意識比較淡,成本管理地位在削弱,成本管理行為在軟化,總之,成本管理水平比較低下。本文認為,目前我國企業中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市場觀念,只求效率不求效益。按成本習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按其與業務量的關系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屬于維持企業生產經營條件的成本,在業務量相關范圍內,其成本總額與業務量無關而保持不變。這樣,企業通過單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方式,可以提高產量,從而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通過生產的規模效應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此,產量越高,企業產品成本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就越高。所以,長期以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形成了偏好“產量”不重“銷量”的思維誤區。
(2)對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認識片面,忽視成本效益原則。在當今買方市場條件下形成了需求拉動型經濟,企業需要以銷定產,以需定產。市場的總需求規模雖然在不斷增長,但是具體到品種,卻出現了需求個體化的細分趨勢。因此,企業生產必須不斷注意到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新需求,投入可創利的成本,設計開發出適應、滿足不同消費者差異化需求的產品。一般情況下,產品的功能越多質量越好,銷路越好;但是,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其中會出現一些重復或多余的功能,而這些功能若是以高成本為代價的話,高成本帶來的高價格反而會抑制消費需求,企業可能會得不償失,成本管理失效。所以,企業不能為了片面迎合消費者對功能的差異化需求,而忽略了消費者對價格的差異化需求,不惜工本設計和開發高成本的多功能產品。而應該把設計的目標轉變為消費者需要的合理功能,以及實際購買能力,同時也要考慮到企業本身的成本效益比。
(3)單一的成本控制范圍。成本管理發展至今,已成為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但是,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從班組成本到邯鋼的一票否決,從成本細化到責任成本,無不局限于產品制造過程中。盡管有許多企業存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思維,但是大多數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操作中,降低成本的著眼點往往仍停留在對生產成本的單一控制上,核算僅核算生產制造成本,忽視了設計階段、銷售階段的管理成本、資金成本、服務成本等;成本控制與分析也僅僅以制造成本為資料來源,遠未達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4)成本的內部控制弱化。我國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往往偏重于依賴審計來揭示舞弊和違紀,而事前、事中控制環節比較薄弱,例如各責任中心沒有規范和明確,管理層次、管理權資不是很清晰,導致成本的內部控制比較混亂、無序。
2加強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路
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現狀存在著種種問題,要深化企業改革,使我們的企業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從容應對日益激烈的區域化、全球化競爭,必須加強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從而增強我國企業的綜合素質,提高競爭力。
(1)實行成本管理市場化。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都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我國目前企業成本管理中缺乏市場觀念,重效率輕效益的狀況較多。而對一個企業而言,效益才是根本。市場是效率(成本)與效益(價格)關系的連接點。
①企業的成本管理必須轉變思維,樹立成本管理的市場觀念,正確看待效率與效益的關系。②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加強市場預測與分析,按市場需求開發產品和組織生產(同時要注意設計開發功能的多樣化問題,以防片面追求多功能,而忽視了消費者的價格承受能力,建立起能對多變市場需求作出快速、靈敏反應的,具有彈性的生產能力,并盡量縮短產品在流通領域的待售時間和待售數量,減少甚至消除存貨的積壓,從而使各種成本與費用得到真正的持續的降低。
(2)健全成本控制體系,降低系統成本。
建立了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確定了降低成本的途徑,還不能說成本管理工作已經完成。因為成本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充分體現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上,只有建立一個完備的成本控制體系,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搞好。 在成本細分過程中,根據單項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明確成本控制重點,再運用投入產出等現代管理方法,從源頭上抓住重點成本項目,進行包括全體員工在內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員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責任成本控制目標。由于成本量化到人,每個員工都切實感到自己的責任,因此自覺做到自我加壓,自我約束,挖掘潛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樣,也使每位員工均受到上一級管理者的約束監督,從上到下形成企業內部責任成本控制網絡。
成本動態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為了準確及時收集到成本的動態信息,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措施如下:①消耗指標做到“日清月結”,由成本核算員負責核算和歸集本單位的產品成本,然后通過公司內部的微機網絡信息中心傳遞;②定期召開成本攻關協調會,及時通報情況,分析成本控制中發現的問題,然后對成本控制中的關鍵點和難點采取措施。
(3)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與正確核算體系。
由于企業成本是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實現的,企業成本都是以不斷變化著的數字或文字的形式在財務上加以體現。因此企業的成本管理也必須是由財務部門在企業各單位的協調下,形成對整個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一個成本形成的環節進行控制分析,從而制定各項管理措施,但是當前有許多企業錯誤地認為成本管理與成本核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片面地強調財務部門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事實上單靠財務部門是難以進行成本管理與核算的,必須靠企業各部門的有力配合,也必須得到企業高層領導的支持,因為成本的管理過程牽涉到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成本的核算,不僅包括車間成本的核算、班組成本的核算、也包括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的費用的核算。這就不難看出,成本的管理也應該是企業的管理、全員的管理、全過程的管理
(4)注重信息化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需要利用的信息很多很復雜,更新也比較快,光靠人腦已經難以應付。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尤其是成本預測與成本分析,有時必須依靠一定的電子信息系統才能有效完成。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深化,企業資源管理(包括成本管理)方面的軟件更新換代也日益頻繁;隨著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已經產生了電子商務,著眼于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和技術(如ERP)也開始暴露出欠缺,我國大型集團企業應著眼于將ERP變為企業商務管理(EC或EB)的一個子系統,實現成本的全球化戰略管理。
(5)加強現代化成本管理人才的培養。
在現代科技發展和企業增長中,“人”的作用越來越大。要解決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關鍵也是要從“人”分析,從“人”入手。要加強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人才的培養,必須注重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培養:
①創新精神。我們在企業成本管理人員的開發與培養上,也必須注重創新精神,尤其在決定產品成本90%的設計開發階段要加強科學管理,加大對科研人員和科技成果的獎勵,加強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的聯系,使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不斷提高我們企業的成本競爭力。
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在是信息時代,信息管理越來越普及,成本管理與計算機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形成電算化管理趨勢。現代成本管理人才不僅要成為自己專業領域的專家,還必須掌握信息技術在有關自己業務領域的應用技能;否則,在這個信息時代,即使專業知識再精通也遲早會失去其用武之地。
③其他相關知識。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會涉及到企業的計劃管理、生產管理、物資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等諸多方面。所以,要求企業成本管理人員還需要有市場策劃、生產計劃、技術管理等相關方面的知識,以更好地實施全方位成本管理。
總之,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日顯重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改善企業外部環境,為現代企業制度創造外部生存條件的同時,更要加強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的綜合素質,促使企業真正得到質的轉變,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而加強成本管理,深化改革成本管理工作,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以盡可能小的投入換取盡可能大的收益,力爭實現耗費支出與經濟效益的最佳配比,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控制分析】相關文章:
控制稅收征管成本的探討06-01
論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06-13
淺談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包裝管理的論文06-05
淺談成本控制管理論文09-23
作業成本法管理動因分析論文08-20
我國物流成本較高原因分析的論文04-25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控制探析05-03
淺談軟件開發項目的成本控制論文04-18
企業內部控制失控的原因分析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