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
公歷紀元前,印度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洛陽白馬寺一直被佛門弟子同尊為“釋源”,即中國佛教的發源地,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家圍繞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脫這個佛教主題,如何淺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其中歷史最悠久、思想最博大精深的教派。長期以來,在哲學和宗教學研究上,很多人認為"宗教就是唯心主義",這并非完全正確。湯用彤先生曾說:"佛法,亦宗教,亦哲學",佛教也包含哲學,它不只有唯心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它包含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辯證法的思想,佛教哲學是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后,與中國固有文化和思想逐漸相融合,演變成中國化的佛教,并與中國固有的哲學相互交流、滲透,形成了中國佛教哲學。中國歷代佛教思想家闡發富有哲學性和思想性的概念,如緣起、因果、平等、解脫等,充分涉及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和認識論、實踐論等哲學問題。研究中國佛教哲學,不僅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現實意義重大。
1、中國有自己的佛教哲學
學術界曾對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形成佛教哲學存在爭議。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后,印度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文化和哲學相互碰撞、融合,日趨中國化,形成了中國佛教哲學的新學說。現今已形成學界共識。中國佛教哲學是中國古代最龐大、最復雜的宗教哲學體系,屬于中國哲學,也是佛教哲學,它既與中國傳統哲學不同,也不是印度佛教哲學的翻版。
(一)中國佛教哲學與印度佛教哲學不同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在這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受中國本土文化、思想、習俗的影響很深,吸取了大量的儒、道兩家的哲學思想。比起印度佛教,中國化的佛教更加主張在現實生活中去追求精神解脫,表現的更加圓融。印度佛教追求超越現實的人生和世界,爭取在來世進入極樂世界。顯然,中國佛教哲學不同于印度佛教哲學。
(二)中國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哲學不同
佛教哲學是為求得人生解脫所作的論證,追求福慧雙修,以修得正果,到達彼岸世界,到達理想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一般認為,中國儒、道兩個教派的哲學家更加肯定現實,他們主張在現實的世界中和實際的生活中尋找精神寄托,塑造更為理想的人格。所以,中國佛教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在精神追求方面有很大區別。
2、中國佛教哲學的特點
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家圍繞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脫這個佛教主題,表述了一系列的哲學問題。主要觀點有:關于人生、為人的觀點;關于人生所處環境的論述;以及根據對人生、以及人生所處環境的認識,如何在實踐中修正錯誤行為、追求智慧,以獲得更大的福報,最終到達彼岸世界、修得正果。以上三個問題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和認識論、實踐論的問題,它們構成了中國佛教哲學的體系。中國佛教的哲學特點就集中體現在這個體系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點有:
(一)緣起論
"緣起"是佛法的精髓,這里的"緣",含義即就是哲學中事物之間因果關系中的"因",即原因、前提。佛法講"緣起性空",就是指世間上沒有獨存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起論的基本思想是"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的觀點,意思是世間任何事物都不會憑空產生,都是在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由一定關系相互結合,才能產生。事物也不會孤立存在,都是在一定的關系中存在。同時事物的發展也離不開它周圍與它相互有關系的事物。事物的滅亡也和它周圍的事物有關系。緣起理念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更是佛教獨特的世界觀,是區別于其他宗教、哲學的最大特征。
這種"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的觀點,體現了一種關系論、過程論的哲學思想。根據佛教哲學中這種"緣起論"的思想,事物是關系的體現,包含了事物是互相聯系的哲學理念。同時"緣起論"認為"緣起"不僅包含關系的思想,"緣起"也是一個過程。事物"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就表明,緣起是一個過程。在中國佛教認為,由于宇宙萬物是緣起的,有生住異滅四相,并且這四相是不斷變異的過程。人亦如此,處在生老病死不斷流轉的過程之中。"緣起"的這種過程思想包含著事物運動、普遍聯系、永恒發展的思想,屬于辯證思維的表現。
(二)因果論
"因果",是佛教又一非常重要的理念,中國佛教的"因果"觀認為一切事物之間都有因果關系,這是一切實有事物的普遍關系。因果彼此關聯,相互依存存在。佛教用這種因果規律來說明世間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國佛教闡述不僅外在世界中存在因果,而且人也處在因果網里;不僅過去、眼前、未來有因果,而且因果在無始以來、以至于無終的未來,都存在著而且發揮著作用。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因果關系理論是互通的。
中國佛教基于這種"因果"的理論,進一步闡述了因果報應的思想,主要說明人的心理活動、行為與人生結果的關系。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為佛教一心向善的道德準則提供了思想基礎。
(三)二諦義
佛教中"二諦"指的是"真諦"和"俗諦",這與哲學中"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異曲同工。這里的"諦"是正確的認識、真理的意思。佛教著作對"諦"有兩個方面的解釋:一方面,人們對某物的認識和此物的實際情況是完全一致的,即認識的絕對性;另一方面,人們對某物的認識只是特定時間、特定狀態下的認識,即認識的相對性。故中國佛教中的"諦"有"真諦"和"俗諦"之分。
另外,中國佛教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會受到主觀、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認識在廣度、深度和準確性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正確的認識是一種"相對真理"。"絕對真理"是對某物的認識和此物的實際情況完全一致的,中國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發展都離不開時間、空間,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恒的發展之中,所以根本不存在常駐不變的東西。佛教中這種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思想,又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觀點產生共鳴。
3、中國佛教哲學特點的現代意義
中國佛教博大精深,其中的哲學思想需要我們學習者一生去琢磨。本文只舉出幾點。佛教為人類開示的解脫之道,是一個龐大復雜的信仰體系、哲學體系,也是價值體系。它帶給我們的意義更值得我們深思。當前社會,充斥著各種負面現象,信仰危機、道德喪失、良心墮落等等,亟待一種能調整人的心靈,進而調整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良方",而中國佛教哲學,這一具有宗教人文精神的哲學,就是這劑"良方"。
一方面,中國佛教哲學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實現發揮了很大的引導作用,F代人不斷追求利益和欲望,反而有過多煩憂,心理失衡,佛教哲學中的智慧學說能夠給現代人的心靈帶來一絲平靜,提醒人們勿忘本心,不至于迷途或迷途后能夠知返。
另一方面,中國佛教哲學思想不僅能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而且能調和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促進人與自然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佛教哲學思想中緣起論、因果論以及平等的哲學都教導我們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維護生態平衡。這對現今意義重大。
拓展閱讀:中國佛教的特色
一、中國佛教的世俗化
中國佛教既繼承了佛陀創教的基本精神, 同時又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 吸收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容,為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而有所發展, 有所創新。在漫長的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佛教形成了它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點,世俗化就是其中之一。世俗化是指宗教界面對社會環境的沖擊, 佛教在社會中地位和作用的變化的趨勢。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調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 在本質上意味著為了宗教神圣性的有所作為。印度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和中國佛教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和良好的土壤。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關系在新世紀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時代課題。對于出世和入世,我們知道佛教產生于現實而超脫于現實,并為現實服務。一方面, 佛教的現實基礎決定了佛教不可能具有絕對的超然性;另一方面, 佛教的超然性又是佛教之所以成為宗教的標志之一。這就決定了佛教對出世和入世的態度必須有某種指導原則。同時, 佛教在面臨外部沖擊的情況下會相應地做出反饋并調整和外界的關系, 這種調整涉及到佛教自身的主動調整和向外的被動調整。中國佛教強調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眾生平等說, 鼓勵每個人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解脫, 這既是對佛陀基本精神的繼承和發揮, 也特別反映了中國佛教對個人道德完善和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然而, 這類說法卻也符合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 適合中國廣大民眾想追求幸福來世的心理需要和少數統治者用來麻醉民眾的政治需要。因為儒家無論是性善論, 還是性惡論, 都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禹, 都將主體自身的行善作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質實現的基本條件, 每個人在成圣之路上是平等的。儒家也是人人都能成為圣人,佛家也是人人都能成為佛?梢娙寮业娜诵哉撍枷爰捌鋵硐肴烁竦乃茉旌妥非, 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寺院經濟為佛教的世俗化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它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同時又加速了佛教世俗化的進程。
二、中國佛教的簡易性
佛教講信、解、行、證, 信是第一位的, 信、解又必須落實到行、證的宗教實踐上。如何行、證又與一定的理論指導相聯系。從歷史上看, 原始佛教比較偏重于對人生現象的分析以說明人生皆苦, 從而強調通過宗教實踐獲得人生解脫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但從部派佛教開始, 就對宇宙萬法的實有假有、心性的凈染等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特別是輪回與解脫的主體, 成為各派爭論的主要問題之一, 并形成了許多精致的理論。到后來的大乘佛教, 在神化并崇奉佛菩薩的同時, 也過多地對信仰作了哲學理論上的論證與發揮。佛教傳入中國后, 其理論和實踐雖然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但在中國得到最廣泛流傳的卻是印度佛教中所沒有的禪宗和凈土宗, 而這兩個宗派都以理論的簡要和修行方式的簡易為特色。惠能南宗以“不立文字”為標幟, 以自性頓悟來統攝一切傳統的修持形式與修持內容, 并以中道不二為指導破除了對讀經、坐禪、出家、戒行等傳統佛教的修行方法的執著, 從而更好地適應了中土社會和民眾的需要, 促進了佛教在社會中的廣泛傳播。凈土宗則認為, 世風混濁, 沒有佛的幫助, 光靠自力, 解脫甚難, 靠自力解脫的教義是難行道, 而以信佛的因緣愿生凈土, 憑借佛的愿力, 即借他力往生西方凈土的是易行道, 因而提倡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念佛法門, 認為如此則能在死后往生安樂國土。這種簡便易行的念佛法門特別適合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追求解脫的心理需要, 故在中國社會中得到了迅速的傳播。許多人雖然不一定懂得凈土宗, 卻都知道誦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唐武宗滅佛以后, 天臺、華嚴、唯識等宗派都一蹶不振, 而理論簡易、法門簡便的禪宗和凈土宗卻仍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入宋以后, 禪凈融合逐漸成為中國佛教發展的主流, 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佛教的簡易性趨向。
三、中國佛教的圓融性
佛教以“ 格義” 和“ 比附” 的方式融入以儒道兩家為主流思想的中國社會之中。“格義”就是用儒道兩家的概念去解釋佛教經典中那些難懂的名相, 使人們對佛教的教義發生理解和認識, 從而產生信仰, 如用道家的“ 無” 來解釋佛教的“ 空” , 用道家的“ 無為” 來理解佛教的“ 涅” 等。佛教豐富的義理是用繁富的名相來表述的,這些名相在中土語言之中并沒有恰如其分的對應詞。所以中國佛教早期的高僧大德就只好用人們比較熟悉的老莊思想或儒家觀點去理解、闡述佛教理論, 由此奠定了中國佛教的基本特色, 也形成了中國佛教最早的一批著作。讀道安、慧遠、僧肇等人的著作, 可以體會到其間濃郁的老莊玄學味道。也就是說, 這些中國佛教理論的奠基者們的著作, 實際上就是以佛教為土體, 吸收和融合儒道兩家而形成的思想成果。
魏晉玄學為了調和儒道以建立新的思想體系, 曾把《老子》書中“有生于無”的說法, 論釋為“ 以無為本、為體, 以有為用” 的基本觀念, 提出了體用、本末、有無、動靜、一多等哲學范疇。這不但對魏晉佛學用來解釋印度大乘空宗的般若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對后來中國佛教各派各家用以建構和詮釋自家的緣起理論和心性學說, 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 如果說魏晉時期的“ 六家七宗”佛學, 是按照玄學家的思路理解印度般若理論的, 那么, “六家七宗”之后的佛教哲學則是接此而往下講的, 即部分地把道家和魏晉玄學的重要概念和范疇, 與印度佛教的概念、范疇相結合, 而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佛教哲學形態。儒家關注天下國家、禮樂教化, 倡導忠孝仁義, 是一種政治理論思想, 被歷代統治者奉為政令和教化的依據;道家和道教非常重視清靜無為、修煉養生。在三家長期的思想交涉過程中, 佛教也凸現了理論思辨的優勢與心靈慰藉的功能, 由此出現了“ 以儒治世, 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 和“ 二十學儒, 四十學道, 五十學佛” 的說法, 通過對二家作用領域劃定界限的方法使佛教融入到中國文化結構之中。不同的作用領域又相互聯系, 不可分割, 并且是一個由表及里、從此及彼的發展序列, 由此又保證了佛教相對于儒道二家的思想優勢。
【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相關文章:
論古希臘哲學與近代西方哲學的特點06-16
論哲學的邏輯建模論文06-17
論中國哲學“和”思想11-06
論古希臘模仿論的美學價值哲學論文08-07
康德歷史哲學的基本特點論文12-07
美學邊界論綱哲學論文08-08
淺談禮樂哲學論綱論文06-18
談中西哲學精神述要 兼論中國哲學的特質07-29
論中國哲學的五大特質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