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分析杜威教育哲學中的興趣概念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解分析杜威教育哲學中的興趣概念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理解分析杜威教育哲學中的興趣概念論文 篇1
【摘要】針對目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借鑒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明確就業指導教育,是一個全面、系統、持續的教育過程,應貫穿大學教育始終,做到全程化指導。明確課程設置目標,合理安排課程時間;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提倡“從做中學”;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啟示
實用主義,誕生于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是美國本土的哲學思想。隨著學習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以及實踐的豐富,實用主義逐漸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應用于教育改革的各個方面。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重在探討教育與社會的關系,一方面突出了經驗在教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把教育作為改造社會的工具,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其教育理念集教育哲學與技術哲學于一體。實用主義哲學、機能主義心理學和民主主義信念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三大理論支柱和思想支柱。杜威花了長達8年的時間進行教育改革實驗,建立了完整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他的教育思想標志著一個時代,對教育史的影響頗深。反觀如今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過多的千篇一律的說教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文試圖通過對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剖析,為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帶來新的啟發,有助于提高就業指導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一、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概述
經驗論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哲學的核心。杜威十分重視學生個人的經驗,強調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聯系。他認為,教育是經驗繼續不斷的改造。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從經驗中產生的,但是經驗與教育二者并非等同。經驗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因而,要注意經驗的形式和方向。教育者的責任在于判明一種經驗的走向,知道怎樣利用現有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從中吸取一切有助于形成有價值的經驗的東西。
什么是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認為“傳統教育”遠離生活,傳授過時的死知識,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他提出“進步教育”的理想,用來取代“傳統教育”,其主要內容是表現個性,培養個性,主張從經驗中學習,主張學習各種技能技巧,滿足直接的需要,教育同現實需要相適應,讓學生熟悉變動中的世界。杜威強調教育同實際的社會生活協調一致,注意實際有用的科學知識,提倡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和比較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
杜威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過程本身。教育過程的目的和手段是同一的,目的即手段,不斷地轉化為手段,轉化為一系列的行動。
杜威認為,學校的概念是社會的、科學的和民主主義的。學校是小型的社會,教育是社會的過程,學校是由社會成員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環境,其目的是使社會經驗簡單化、純凈化,以便使兒童由社會的未成熟的成員經過培養參加到社會中來。
在“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或改組”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杜威對兩種不同的課程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注重邏輯順序的學科本位課程觀。二是注重心理順序的兒童中心課程觀。杜威認為,前者只關注課程教材的邏輯順序,“各門學科代表許多獨立的門類,每一門類有其自己完全獨立的編排原則”,分割成片斷的知識把兒童完整而統一的經驗肢解開來。后者只重視兒童的興趣和能力的自發性,排斥心智的訓練。杜威認為,這兩種課程觀一種看到了經驗的邏輯方面,另一種看到了經驗的心理方面。實際上,它們是經驗的兩個不同的方面。這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杜威通過把兒童與課程統一起來,消解了它們之間存在的二元對立傾向。
二、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直接反映了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著在校生的'學習和生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大學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就業服務工作日益得到重視,它的地位和意義在不斷提升。近年來,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劇增,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對高校就業服務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新形勢下,高校逐漸重視就業服務工作并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如,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建立校企合作等。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然而,由于就業指導工作不到位、對政策的誤讀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在就業指導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就業指導課程設置目標不明確,時間安排不合理
高校畢業生十分關注自己能否順利就業,從事符合自己價值取向的工作,這不僅關系到畢業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同時也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問題。因此,就業競爭力的提升、職業素養的培養應是就業指導課程的核心目標。然而,目前我國不乏一些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開設時間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僅僅針對畢業生開設,部分則是針對大一新生及畢業生開設?傮w而言,課程設置缺乏連貫性、目標不明確。課程內容偏重于單一的就業技能,忽略了職業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忽視了學生在大學期間個人職業素養的培養。
2、就業指導課程內容針對性不強
如今,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內容較為籠統,不少高校將就業指導定位為一門普通的課程,對所有專業學生“一視同仁”,忽視學生專業,上課內容缺乏專業針對性。并且,就業指導教師大多數只重視職業規劃忽視專業規劃,而專業教師只重視專業規劃忽視職業規劃。因而造成就業指導課程脫離專業規劃,如果僅拘泥于課堂理論知識,忽視對專業的定位、引導,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就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佳
高校就業指導課不同于其他專業文化課程,它是一門實操性較強的課程。然而,目前部分高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在教學方式上還是以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為主,教師習慣性照本宣科,強調的形勢政策、就業理論等理論性的內容偏多,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多樣化、信息化、系統化,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從而使學生感到就業指導課內容空泛,沒有實用性,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三、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啟發。
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作為現代教育派理論的代表之一,在如今教學實踐活動中,得到越來越來多人的認可和采納,推動著教學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當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適應日新月異的高校就業形勢的變化。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改善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有著極大的啟發,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明確課程設置目標,合理安排課程時間
從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來剖析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培養目標,其中的一個目的是迎合社會需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首先,就業指導的目標不應該僅是就業技巧的指導,而應該是培養學生職業綜合素養的指導。這就要求就業指導課程除了教授學生搜集就業信息、掌握求職方法及技巧外,還應將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和職業道德教育等思想教育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機地融入其中。
其次,就業指導教育,是一個全面、系統、持續的教育過程,應貫穿大學教育始終,做到全程化指導。所謂全程化指導,即課程不僅針對新生和畢業生開設,而是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就業指導模式,針對不同年級開展不同的指導。大學一年級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著重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行環境和資源分析,鼓勵學生去尋找和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并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大學二年級的就業指導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職業選擇的內容,明白職業選擇的意義,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端正求職心態。大學三年級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著重于幫助學生解讀國家就業政策,增強學生對就業市場的認識,提高擇業意識。大學四年級的就業指導重在就業技巧的指導,并輔以求職心理的輔導。
2、就業指導要有針對性
在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中,學;顒右詢和癁橹行,兒童作為教育的中心,他們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威的兒童中心論逐漸得到教育者的關注及反思,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及課程的創生者。不同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形勢、擇業特點及就業方法等是有所差異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傳統教學模式,那么,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可以通過專業分享和交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教學質量。
3、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提倡“從做中學”
實用主義教學思想提倡“從做中學”,即“從經驗中學”。杜威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來源于經驗,兒童只有通過做才能求知!敖虒W應從學生的經驗和活動出發,使學校在游戲和活動中采用與兒童、青年在校外所從事的活動類似的活動形式,”杜威尤其重視人的直接經驗的獲得。他認為,人的直接經驗是書本所不能替代的。杜威反對傳統教育的“靜坐”、“靜聽”等學習方式,認為它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個人經驗,忽視了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教育所應真正關心的是學生的活動,是如何為學生提供一個“從做中學”的環境,把學生的個人經驗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就業指導課程應打破傳統單一的教授模式,僅有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授,缺少學生的參與訓練。就業指導課程是一門實操性比較強的課程,尤其是一些就業技能的學習,可以通過角色模擬訓練、拓展訓練、團隊指導等形式教授學習。教師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法,設置不同的職業角色,讓學生進入職業情境,提前進行職業體驗;蚴窃谡n堂中,通過角色分配和任務分工,開展一些模擬面試等形式的情景模擬課程,讓學生體驗真實的面試場景,從中獲得更為直接的學習經驗。
傳統的就業指導教育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亟待改善,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高校教育者應該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自我評測,以便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效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
理解分析杜威教育哲學中的興趣概念論文 篇2
摘要
文章簡要闡述了杜威的生活教育觀:“教育即生活”,“做中學”是杜威生活教育觀的具體體現,杜威生活教育觀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關系。以買賣蘋果這一經濟事件為例,采用杜威的“五步思維法”對經濟學課程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關系到評價指標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議。
關鍵詞
生活教育觀經濟學五步思維法
近年來,高職院校進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大多課程實行了項目化教學,然而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經濟學,仍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沒有進入到改革的層面。根據筆者擔任多輪經濟學課程的經驗,發現學生普遍害怕這門課程,他們聽課像聽天書一樣,太過抽象的教學內容,學生很難接受。教師上課很累,學生即使很努力,教學效果依然不好。且不能適應高職教學中要求“理論夠用,注重實踐”的原則。因此有必要根據高職學生特點、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及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引進杜威的生活教育觀對該門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1杜威的生活教育觀與高職改革之關系
1.1杜威的生活教育觀簡述
杜威(Dewey.J.)是20世紀進步教育的代表人物、偉大的教育家和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始終堅持“教育即生活(Educationislife)”的教育哲學觀。認為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關于生活的定義,杜威這樣解釋:“生活就是發展。不斷發展,不斷生長,這就是生活”。杜威生活教育觀主張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建立與真實生活的關系,實現學生從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到一個積極的實踐者的轉化,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逐步形成了對生活對世界的認識,充分體現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白鲋袑W”是杜威生活教育觀的具體體現。以此為理論依據,他設計了一種教學法即“思維五步法”來實現教學目的。第一步,構建真實的情境;第二步,在情境中設計有刺激思維的問題;第三步,有可以利用的資料,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第四步,在活動中驗證假設;第五步,根據驗證的結果得出結論。
1.2杜威生活教育觀與高職教學改革之關系
近幾年各職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及與之相適應的“從做中學”這一教學理念與杜威的生活教育觀一脈相承,強調“做中學”,注重實踐,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然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觀與高職院校的項目化課程教學又有很大的區別,更加突出實踐性和生活性。我國職業教育中力推“從做中學”,以項目為依托,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做即實踐,可是對于從哪些地方實踐沒有明確界定,各職院普遍理解為從工作崗位上。既然是工作崗位就必須深入企業實際,到具體工作崗位上進行實習實踐。而實際上當學生以實習生的身份到企業實習的時候,具體的工作崗位是很難界定的,對于文科的學生多是以文員、辦公室打雜或業務員的身份進行實踐。而在課堂教學中,“做”只能是設定工作任務,模擬工作情景,由于相當多的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驗,對于工作任務的設定不完全合理,對于工作情景的創設可能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觀更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到學生的現實生活及所追求的未來理想生活,更加突出人性化及學生個體的感受、體驗。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項目任務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現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獲取認識。讓知識的獲得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命成長連接起來,強調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運用、拓展與提升,走進生活的大課堂,關注社會實踐。關注生活體驗,關注自主學習和持續發展,促進學生自主、生動、和諧地發展。
2經濟學課程教學引進杜威生活教育觀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翻天覆地的基本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并沒有在多大程度上對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產生影響,教材仍以西方經濟理論為構架,多數學校該課程的教學仍以傳統理論教學為主。由于高職學生普遍數學基礎不好,學習這門課程感到吃力。對于從職業高中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更加艱難,在復習時很多學生認為相當于預習。筆者在擔任多輪該門課程的教學后深刻體會到,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方法,都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脫節。必須對該門課程教學進行全方面的改革,以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生產、服務與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3杜威的生活教育觀對高職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啟示
教育的生活教育觀在實施方面主要是采用“五步思維法”!拔宀剿季S法”不只是教學方法,還包括教育內容的設計,明確“從哪兒開始做”、“怎么做”、“做得怎樣”,“做”不只是從企業的工作崗位入手,而是從現實生活中出發尋找素材。其次,做的過程突出學生的探究、理解、合作、體驗,以學生體驗感受為核心。
3.1教學內容接近生活化
杜威生活教育觀要求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體驗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如前所述,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生活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經濟生活中的經濟知識,挖掘經濟知識的生活內涵,在教學活動中聯系生活中的問題,適當做些處理,達到教學生活化。以經濟生活為中心,將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導學生隨時觀察身邊的經濟現象、體驗經濟生活、關注經濟事件、搜集經濟生活案例。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體驗激發對經濟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他們意識到經濟學課堂不是泛泛而談、高深莫測的理論,不是遙不可及,而就在身邊,在身邊可隨時發現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可隨時學習經濟學,并將經濟學的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教師更要關注經濟現象和事件,搜集經濟信息和案例,并將自己和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總結、提煉形成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
3.2采用杜威的“思維五步法”實施教學
在經濟學教學中,仍然是教師講授學生聽,填鴨式、滿堂灌的模式,僅有的改革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案例和經濟時事分析。杜威的“思維五步法”對于經濟學的課程教學是個很好的啟示和借鑒。教師可直接將學生帶到校外如超市、商場形成真實的情景,或將現實中的典型經濟事件在教室里進行情景再現,如買賣蘋果,讓部分同學扮演成買方,另一些同學扮演成賣方。第二步,在由經濟事件(買賣蘋果這一事件)構成的情景中提出與經濟學相關的問題,如資源配置、需求、價格、供給等經濟學方面的問題。這些原本抽象的問題,通過具體經濟事件提出,就變得形象生動,容易理解了。第三步,通過教師和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對前述的問題提出種種假設,假設買蘋果的人很多,價格會怎么?假如賣蘋果的人很多,價格又會怎樣?假如又有人同時在賣香蕉呢,對蘋果的需求和價格又會有什么影響?等等。第四步,讓學生在“買賣蘋果”這件事中體驗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并根據不同的假設進行不同的體驗。最后,由學生根據驗證的結果得出結論,驗證這些是否符合經濟學的理論。進而將理論又進一步運用到實踐中,如蘋果價格高了,就會有更多同學參與到賣蘋果的行列。
在經濟學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中,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任務驅動等方法在杜威的“思維五步法”中都能得到運用和體現。通過種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生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升,深奧難懂的經濟學理論也就與吃飯睡覺購物等等密切相關了,從而提升了學習的興趣,且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經濟現象和將經濟理論運用到經濟事件中去。
3.3改變師生關系
盡管在教學中,反復強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但是目前經濟學課堂教學中仍以講授為主,教師是主角,學生仍是消極被動接受者。杜威強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同等重要,地位平等,教師不是引導者,而是一個社會集團的領導,不是以地位領導,而是以豐富的知識、成熟的經驗組織教學。教師不能利用自己作為領導者的權威來強迫學生學習,而應該通過了解學生具有的經驗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經濟學課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觀念,構建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通過自身的智慧讓學生感受平等、快樂、信任和理解,從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關系,改變教師的權威性和一言堂,語學生共同建立平等協商對話關系,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從而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教學中去。
3.4改變評價體系
經濟學的課程由于一直當成一門理論課程進行教學,所以仍然沿襲傳統的卷面考核。正如前面所說,該門課程完全可采取杜威的“五步思維法”進行教學,相應的考核評體指標體系應該改變。在杜威的生活教育觀理念下,著重學生自評,學生通過對經濟生活的發現、探索、理解、體驗、總結和運用,從而對自身的進步進行評價、反思。因此應建立一套適合于“五步思維法”的評價體系,教師作為領導,讓學生參與制訂教學評價體系和指標,內容應包括:學生對經濟事件的觀察、對經濟生活的體驗、對經濟生活的驗證、對經濟現象的分析和總結、對經濟理論的實際應用等。突出考查學生的對經濟生活的態度、對經濟生活的情感體驗及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的自尊和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杜威.思維與教學.商務印書館,1936.
[3]黃海峰,梁承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及教育思想對高職實踐教學的啟示.學習導刊,2012(1).
[4]張繼平.杜威生活教育觀的價值取向及其啟示.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9(4).
[5]劉鴻雁.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
【理解分析杜威教育哲學中的興趣概念論文】相關文章:
《邏輯哲學論》中的實在( Wirklichkeit)概念分析論文12-10
探究《邏輯哲學論》中的實在Wirklichkeit概念論文12-12
生存教育哲學問題分析論文10-21
哲學在中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08-06
關于哲學性的哲學教育論文06-16
理解《功夫熊貓3》中的中國哲學11-10
研究分析當代教育哲學研究的問題走向的論文12-12
有關教育哲學的論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