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黃的醫(yī)學藥理論文范文
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之功效。
1 皰疹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對病毒、葡萄球菌、厭氧菌、鏈球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顏學忠[1]治療35例皰疹性口炎患兒,取大黃3g,加入50~100ml水中煮沸1~2min,每天少量口服煎液不少于4次,連續(xù)2d后,與41例常規(guī)方法治療的患兒進行比較。結果患兒體溫恢復時間、口腔皰疹消失時間、彌漫性牙齦紅腫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P<0.05) 。
大黃止血的有效成分是d - 兒茶素和沒食子酸,均有促進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并使血小板數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促進血液凝固,縮短凝血時間;還能使損傷的局部血管收縮,血管抵抗力增強,從而有助于止血。林秀珍等[2]對30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兒用注射用水10ml稀釋大黃粉0.5~1g后鼻飼胃內保留,2~3次/d,連用2d,有效率為93.33%。
2 胃腸功能衰竭、腸脹氣
大黃能有效阻止炎癥介質的'擴增及其生物學作用的發(fā)揮,阻止炎癥介質介導的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多種病原體有抑制作用;對某些重要器官有保護作用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薛前進等[3]對42例胃腸功能衰竭新生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用大黃粉0.2g/( kg·次)鼻飼,1次/8h,連用3d。結果表明:止血有效率為83.33%,腸鳴音恢復有效率為100%。唐貴富等[4]給32例危重癥時腸脹氣患兒以大黃粉溶于10~30mL溫開水中后口服或灌腸,體重<5.0kg者用1.0g,5~10>15.0 kg者用6~12g,有效率為90.6%。
3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謝艷紅等[5]將大黃粉5g用溫開水適量調勻后,對20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基礎上用生大黃粉敷臍治療,每日更換1次,連用3~5d,并隨機選擇同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作對照,對照組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方法。結果用大黃敷臍組患兒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平均腹脹消失時間、治愈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 0.05) 。
4 蛔蟲病
大黃具有攻里通下的作用,F代藥理學證明,大黃中有效成分大黃素對乙酰膽堿所致痙攣有很強的解痙作用。因此,用大黃治療蛔蟲病有較好療效。章正國等[6]用生花生油50ml加大黃粉6g給25例蛔蟲性腸梗阻患兒胃管內注入后夾管2h,所有患兒在1h內即排出蛔蟲,梗阻癥狀立即消除,3d后均出院。
5 腮腺腫大疼痛
大黃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之功效。英若蘭[10]對80例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腮腺腫大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將大黃粉15~20g滴入少許食醋,攪拌成糊狀后貼敷于耳垂,每24h更換1次,3~5d為1個療程。結果與常規(guī)治療組相比,能明顯縮短腫大及疼痛消失時間(P<0.01),治愈率為100%。
6 流行性乙型腦炎
大黃具有攻下瀉火、醒腦開竅、抑制免疫及抗病毒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大黃乙醇提取物可減輕病毒性腦炎模型鼠腦組織病理改變,明顯消除腦組織內病毒抗原,降低病程各期病毒滴度,具有有效的抗病毒作用。萬容等[9]對31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用大黃25g加水250ml煎煮10min,取液100~200ml冷卻后保留灌腸,2次/d,3d為1個療程。2~3個療程后,在退熱、止驚、意識恢復及呼吸衰竭的癥狀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在提高治愈率、減少后遺證、降低無效率方面有積極作用。
7 便秘
大黃含蒽醌類化合物,通過皮膚的滲透和吸收,藥物進入體內后可刺激大腸蠕動而排便。陳睿[7]對40例新生兒便秘者用約3g大黃粉加沸水調成糊狀后敷于臍部,紗布固定,24h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有效率為97.5%。張靜慧[8]治療80例便秘患兒,將大黃5~10g研粉后用醋調成糊狀,貼雙足涌泉穴或臍部,10~15h后取下,有效率為94%。大黃具有抗菌、消炎、收斂、止血等作用。周玉琴[11]對出生28 d內的50例臍炎患兒用50%酒精清洗臍部后,上敷大黃粉0.3~1g,1次/d,5d內全部痊愈。
【關于大黃的醫(yī)學藥理論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