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醫學大學生論文
傳統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講授法,雖然能夠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卻無法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缺乏思維,進而無法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醫學大學生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目的:探討全科醫學生教育教學模式優化設計。方法:選取成都醫學院2013級全科醫學本科綿竹班60名學生并納入實驗組,另選取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13級全科醫學本科生60名并納入對照組;實驗組接受全程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的教學,對照組接受常規理論教學;將兩組學生對全科醫學課程、考核成績、教學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實驗組學生對全科醫學基礎理論、社區衛生服務概述和全科醫學教育的理解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基礎和以預防為先導的健康照顧以及婦幼與老年保健中的全科醫學服務、全科醫學中醫患關系與溝通、慢性病的全科醫學處理和健康檔案的建立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303;P<0.05);對培養職業興趣、穩定職業信念、建立職業規劃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83,x2=11.14,x2=9.35;P<0.05)。結論:全程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在全科醫學生教育中較常規理論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全科醫學生;教育教學模式;優化設計
成都醫學院2013級全科醫學生是屬于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教育學生,畢業后將承擔農村基層衛生工作,其綜合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基層老百姓能享受衛生服務能力的高低[1]。本研究旨在建立全程導師與學生的互動模式,并將其應用到基地醫院全科醫學教育中,探索其應用的效果,最終達到早期培養全科醫學生的職業興趣、穩定職業信念、建立職業規劃和不斷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目的。
1研究資料與教學方法
1.1學生資料
選取成都醫學院2013級全科醫學本科綿竹班60名學生為實驗組,其中男性30名,女性30名;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5±1.2)歲;從大一至大三學習成績為60~98分,平均成績(76.2±21.9)分。在年級方面,18例為一年級,30例為二年級,12例為三年級。另選取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13級全科醫學本科生60名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5名,女性25名;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9±1.4)歲;從大一至大三學習成績為60~99分,平均成績(77.1±23.8)分。在年級方面,19例為一年級,28例為二年級,13例為三年級。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性別、年齡、學習成績、年級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學生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教學方法
(1)對照組在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接受常規理論教學,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講授法,教師將相關知識傳遞給學生。
(2)實驗組在綿竹市人民醫院接受全程導師制下的互動教學,實施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醫院根據醫學院教學大綱的知識和技能目標的要求和全科醫學教育要達到培養職業興趣、穩定職業信念和建立職業規劃的培養目標,導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導師的任務和學生要達到的考核目標,并采用網絡教學,信息化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導師和學生分別完成自己教與學的任務。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采用問卷形式將兩組學生對全科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全科醫學基礎理論、社區衛生服務概述、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照顧、以預防為先導的健康照顧、婦幼與老年保健中的全科醫學服務、全科醫學中醫患關系與溝通、慢性病的全科醫學處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和全科醫學教育[2]。同時,教學前后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將其成績詳細記錄并比較。對兩組學生培養職業興趣、穩定職業信念、建立職業規劃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以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評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等計量資料采用標準方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學生對全科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掌握、教學效果等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教學結束后發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20份,收回率為100.0%。2.1兩組學生對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實驗組學生對全科醫學基礎理論、社區衛生服務概述、全科醫學教育的掌握程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照顧、以預防為先導的健康照顧、婦幼與老年保健中的全科醫學服務、全科醫學中醫患關系與溝通、慢性病的全科醫學處理與健康檔案的建立的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2.2兩組學生教學前后的考核成績變化情況比較教學前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886,P>0.05),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303,P<0.05),2.3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比較實驗組學生職業興趣的培養、穩定職業信念和建立職業規劃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83,x2=11.14,x2=9.35;P<0.05),見表3。
3教育教學模式優化效果
傳統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講授法,雖然能夠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卻無法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缺乏思維,進而無法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也無法讓學生對知識及技能進行直接體驗,將最直接的感性認識提供出來[3-5];在21世紀“對素質教育進行推進、對創新人才進行培養”的需求很難得到有效滿足[6]。而全程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采用科學的系統論將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依據教學內容及任務將多種教學方法、形式綜合利用起來,對啟發式教學進行大力實施,使教學中各要素最佳組合形成,從而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7-12]。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對全科醫學基礎理論、社區衛生服務概述、全科醫學教育的理解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照顧、以預防為先導的健康照顧、婦幼與老年保健中的全科醫學服務、全科醫學中醫患關系與溝通、慢性病的全科醫學處理以及健康檔案的建立的能力等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培養職業興趣、穩定職業信念、建立職業規劃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全程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在全科醫學生教育中較常規理論教學效果良好。
4結語
全程導師與學生互動模式在全科醫學生教育中較常規理論教學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醫學大學生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檢驗論文01-03
數學與醫學的關系論文04-26
醫學論文正文寫作08-26
醫學論文的正文寫作08-30
醫學論文寫作要點08-05
醫學論文寫作與發表09-20
醫學導論論文(精選9篇)04-22
醫學免疫的論文(精選8篇)05-09
醫學論文的構思和提綱08-21
醫學道德論文(精選12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