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各大高校計算機專業都開設此課程,但是《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效果及質量卻普遍不好。本文就當前《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授經驗,進行了改革,并對改革做以總結。
關鍵詞:數據結構;教學效果;存在問題;改革總結
一、課程的重要性
《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必修課,它為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單片機原理等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其次,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考研專業課之一。該課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全面系統地介紹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和算法實現,并介紹常用的非數值計算方法,如數據插入、刪除、排序、查找檢索等,使學生掌握各種數據結構的特點和算法思想,并能結合具體應用,運用各種數據結構和算法解決實際問題。但大部分高校《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影響課程學習大致有如下原因:
1.程序設計課程掌握較差,基礎薄弱。
2.實踐機會少,動手能力差。
3.缺乏課外輔導,學生自學時障礙重重。
三、解決方法
鑒于以上幾點,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加大對先行課程的重視程度。首先加大C程序設計課程的課時。C程序設計課程是數據結構課程的直接先行課,因此,學好C語言,為后續若干課程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另外,增加數學及線性代數課程的課時。學習算法離不開數學的思想,學習數組的存儲結構也離不開線性代數的應用。最后,增加了32課時的C程序設計課程設計。
2.實際操作方面,計算機專業要求有很高的實際操作技能,而我們的學生在長期被動的學習過程中卻養成了勤于動腦,懶于動手的學習特點,這樣教出的學生卻是不能滿足實際工作要求的。因此,數據結構的實驗教學要緊密配合理論教學,通過相關實驗與課程設計,幫助和加深對數據結構的整體理解,所以在本課程結束前安排兩周實踐進行課程設計,不要求實現過多的項目,但每個學生都要動手去做,親身經歷從需求分析到算法分析,最后的代碼編寫與調試這樣的過程,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數據結構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以及在某種具體的存儲結構下的運算及其實現方法。
3.構建《數據結構》網絡視頻課程,加強師生互動環節。為了彌補課外輔導的缺陷,制作與《數據結構》課程內容相適應的視頻,尤其是該課程中典型的算法及其實現過程,學生在課外學習時遇到問題可隨時登錄校園網觀看視頻,進行查漏補缺,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另外,在網站上可以設置在線答疑或留言功能,從而實現師生互動。
四、改革成果
根據以上改革方法,經過實施,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效果頗見成效,簡單做以總結:
1.加大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課時,教師能夠在足夠的課堂時間將課程內容系統化的進行講解,尤其是數組、指針、結構體等重要知識。從而給數據結構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2.網絡視頻的構建,給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參考資料。學生在課外復習時遇到不理解的算法,隨時登錄校園網觀看視頻,好像再一次回到了課堂,從而解決了疑難問題。另外,校園網上開通了該課程的在線答疑功能,學生可以通過在線答疑功能隨時和任課教師進行溝通。
3.加強數據結構課內實踐與課程設計的實施,學生可以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尤其是課程設計的開設,如:簡單文本編輯器的設計與實現、科學計算器的設計與實現等,通過案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據結構課程的實用性,并從本質上理解該課程的內容。
五、結束語
《數據結構》不僅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大多數院校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必考課,因此,《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的討論將會持續下去,最終能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上是作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和體會,提出的若干改革方法,不足之處會繼續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春葆.數據結構(C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嚴蔚敏.數據結構(C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武建華.基于ACM模式的數據結構實踐教學改革與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7
【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橋梁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論文03-19
數據結構課程建設論文提綱12-10
廣告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論文11-23
巖石與土壤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3-19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制茶工藝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論文12-04
數據結構課程建設論文提綱范文03-08
版畫風景寫生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藝術論文11-22
電機與拖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11-14
探析CDIO數據結構教學改革的優秀論文03-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