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向的土壤學實驗課程改革與實踐論文
土壤學是研究土壤發生分類分布、物理化學性狀和生物性狀、利用和改良的一門科學,林業類土壤學同農業土壤學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土壤學是林業生產中營林、育林必備基礎知識,為林學類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1-3]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壤學實驗一方面由于存在“臟、累、繁瑣”等原因,另一方面同分子生物學、物理學等新技術手段結合,對學生的專業基礎要求高,導致學生對其興趣比較低,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如何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土壤學從樣品采集、樣品前處理、常規測試手段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及實驗技能,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4]然而提高學生對土壤學實驗課程的興趣已經成為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瓶頸因素之一。[5]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森林土壤學教研組在已有的教學資源基礎上,對森林土壤學實驗教學在教學理念、課程體系、資源整合、考核考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建立以林木土壤肥力評價與改良為重點的土壤學實驗課程體系,逐步提高了土壤學教學質量。
1 土壤學實踐課程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內容趣味性不高
在農林院校本科教學中,土壤學的教材本身過舊,以至許多前沿的理論與科研現狀并無太多介紹,影響學生對課程了解的積極性;再者,土壤學是林學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內容偏向于理論化,未體現出土壤學在林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土壤學學習的態度。其次,土壤學的內容過于繁瑣對學生的專業基礎要求較高,使得部分學生興趣不高。
1.2 方法程序化
土壤學實驗內容,其實驗方法與步驟均嚴格依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可選擇的方法不多,單一刻板的實驗方法沒有創新性,限制了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一味地照著教科書的方法按部就班,缺少主動思考。
1.3 教學手段單一
課程多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按照流程操作,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學生對待每一步操作流程不求甚解,只求實驗方法步驟是否完成,學生動手能力無法得到提高。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理論知識后,很少讓學生對課程一些有關應用實踐問題進行深究,以至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
1.4 考核方式單一
森林土壤學的考核方式多以實驗報告為主,實驗報告工整的得分偏高,而不是具有探索精神、認真領會總結實驗技術的學生得分高,造成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動手能力重要性認識不強。實驗報告的模板千篇一律,學生所交的實驗報告重復率很高,對實驗過程中的問題與討論并沒有過多的總結,整個實驗課下來,學生對于森林土壤學的基本實驗操作仍然知之甚少。
2 教學改革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從學生考研或者工作需要出發,結合林業生產實際的要求,依托學校現有的科研平臺、教研組主持的科研項目以及掛靠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等資源,讓學生在實驗課程學習了以后,能夠得到資源進行進一步鍛煉和學習,讓學生看到土壤在進一步的學習或者職業工作中的實際應用(圖1),擺脫了土壤學屬于基礎課程的束縛,使得學生上課更愿意積極思考,對實驗課程的興趣有了提升。
3 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
基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現有的教學研究資源,根據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主要從教學理念、資源整合、課程內容以及考核方式等4個方面開展森林土壤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
3.1 教學理念
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目前土壤學的學習動力不足,主要是土壤學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動手機會較少,認為這是一門理論課,不注重實驗。本課題組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參觀學校現有的科研平臺,了解教研組主持的科研項目,以及讓一部分人走進掛靠在學校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讓其明白土壤學實驗技術在今后職業生涯或進一步深造中的作用,即基于“成就需求理論”和“需求層次理論”去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2 課程內容
由于連年的課時壓縮,土壤學實驗一度被壓縮到8個課時,經教研組積極爭取,土壤學實驗課程提高到16個課時。試驗分為三大塊,即基礎型、驗證型和探索型試驗(圖2)。基礎型包括成土礦物巖石的識別、土壤采樣及前期處理等;驗證型主要是土壤pH值、含水量、容重、有效養分、全量養分測定等內容;探索型則是為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進行探索并分析實驗結果,如設置根際和根外土有效養分的差異分析課題。但整個課程內容多,時間少,因此探索性實驗交由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開展,實驗室一直開放給學生使用。
3.3 教學技能
教學方法主要采用啟發式、吸引式、誘導式等方法,采用一些具體土壤實驗案例為載體,以實驗問題為中心進行分析。教學手段則是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設計、學生試講等多種手段,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其實踐意識和動手能力。
3.4 教學資源
單個教研室具有的教學資源有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果和前景很重要。本教研組教師利用經濟林培育與保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讓學生了解土壤學最新儀器及檢測手段;同時讓學生參與到研究生的實驗中,或者到國家林業局經濟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長沙)(依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建設)參觀,熟悉土壤學實驗技能在土壤肥力、產地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學生對土壤學的認同感。
3.5 考核考評
對每個實驗都進行評分,按照其預習情況、態度紀律、操作技能、完成效果采用教師點評、組員互評等多種考核,加重實驗態度、操作過程的考評,建立“評實驗報告”、“評操作技能”、“評協作能力(組員互評)”和“考查學習態度”的“三評一考查”的考核方法,其中基礎性和驗證型實驗報告7份,每個5分,探索性實驗報告15分,共50分,實驗報告注重對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討論;操作技能30分;組員互評10分;學習態度考查10分。
4 結語
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將不適宜的教學方法及手段等進行改變,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讓其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6]本教研組從教學理念、課程體系、考核考評等方面對土壤學實驗課程進行的探索與實踐,經過三年的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對土壤學的興趣在逐步提高,自愿參與到土壤相關科研中的來的學生由5%提高到18%,每年申報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達13項,越來越多學生在教研組成員的
學術論文
相關信息
學術語言文言化的復古傾向--一個值得關注的語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淺析“教學學術”視角下大學教師教學責任意識剖析傳播學術中的“歐洲中心主義”——亞洲中從Ontology的譯名之爭看哲學術語的翻譯原則試論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的依據與路徑論析大學教師教學與科研的學術責任中學的學術:一個亟待關注的話題試論學術嬗變中的教育創新環境法學的學術特色與貢獻
中署名,每年有1~2名學生可以單獨撰寫發表學術期刊論文。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需求永遠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的方向,只有不斷改革與創新土壤學實驗課程體系,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需要。
參考文獻
[1] 宮淵波,羅承德,馮茂松,等.森林土壤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S1):32-34.
[2] 冉華,宮淵波, 龔偉,等.森林土壤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3:86-88.
[3] 耿玉清,聶立水,王海燕.森林土壤學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0.8:71-74.
[4] 安海.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3:150-152.
[5] 梁運江.土壤學綜合性實驗設計.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40-41.
[6] 劉娟,徐秋芳,姜培坤,等.《土壤肥料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3.2:33-34.
【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向的土壤學實驗課程改革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成果導向的動物普通病課程改革實踐論文03-18
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改革論文11-16
工作過程導向的外貿單證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與研究論文03-18
巖石與土壤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3-19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內容改革研究開題報告12-08
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論文03-04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倉儲管理課程改革初探12-04
高職課程改革研究實踐分析論文03-18
項目化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論文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