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人才測評技術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人才測評技術的定義,并由此引申了人才測評技術在大學生素質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構建完善的大學生素質測評體系。
[關鍵詞]人才測評技術素質教育高校
人才測評是應現代社會科技和經濟迅速發展對人力資源開發的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多學科領域。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評價愈來愈趨向科學化、標準化。高校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法已不再適應現代人才測評技術的要求。因此,建立與社會常用的人才測評與選拔方式相對接的大學生素質測評體系就成為務須解決的課題。
(一)人才測評技術的定義
人才測評技術是建立在教育測量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管理學、計算機技術等基礎上的一種綜合方法體系。它是指測評者采用科學方法收集被測評者在主要活動領域的表征信息,根據崗位需求及企業組織特性,運用履歷判斷、答卷考試、心理測驗、面試、情景模擬、評價中心技術、觀察評定、業績考核等多種手段,對被測評者的知識水平、能力、個性特征、職業傾向和發展潛力等方面的素質進行綜合測評的一種過程。
(二)人才素質測評的理論基礎
1.素質測評中主要運用以下幾個原理:①一個人的每一個行為(先天性的條件反射行為除外)表現,都是其相應的心理素質在環境中的特定表征伙;②素質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組織系統,每一個體不盡相同。它可以綜合不同環境下的刺激,使個體對這些不同的刺激作出一致的反應行為;③素質是隱蔽在個體身上的客觀存在,具有內在抽象性。這種特性可以通過對被測評輸入各種不同的信息而反映出來,進而依據測評標準做出判斷。原理①為素質測評提供了可能性,原理②為素質測評提供了現實性或充分性,原理③為素質測評提供了可操作性。
2.素質測評的基本模式。素質測評的基本模式是一種黑箱模式,當我們想測評某一素質是否存在,具備多少時,不是直接測評素質本身,而是以一定形式給被測評者輸入各種不同的信息,并依據測標準作出判斷,例如,當各種刺激情境以自然的實際情形出現時,測評是適用觀察評定形式。
(三)現代人才素質測評技術的特征
1.測評技術的多元化。由于現代人才測評注重測評內容的全面性和系統性,需要多種測評技術配合使用,對于某些重要的測評要素,為了保證測評結論的準確性,也需要采取多種測評技術獲得多方面的測試資料。
2.測評情境的自然性,F代人才測評不僅進行知識、智力的測試,更重視綜合素質的測評。仿真測驗要求所設置的情境與實際工作情境相似,具有較強的自然性。
3.測評結果的整合性。測量是單方面收集信息的過程,而評價是根據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價值上的判斷,具有整合的性質,F代人才測評技術注重測評結果的整體判斷,一切信息的采集工作都是圍繞最終的整體判斷展開的。多方參評和多角度觀測,都是為科學準確的整體評判提供全面客觀的評價信息。
(四)人才測評的主要方法
1.紙筆測試。在人才測評中,標準化的紙筆測試應用最為廣泛。標準化的紙筆測試一般有事前確定好的測試題目和答卷,以及詳細的答題說明。測試題目往往以客觀題居多。紙筆測試可以限定時間,也可以不限定時間,被試者只需按照測試的指示語回答問題即可。一個標準的紙筆測試系統還包括客觀的計分系統、解釋系統、良好的常模以及值得信服的信度、效度和項目分析數據等。在知識測試中一般主要采用紙筆測試,大多數的智力測試、人格測試、成就測試、能力傾向測試等可以采用紙筆測試的形式。
2.心理測驗。心理測驗是通過觀察人的具有代表性的行為,對于貫穿在人的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征,依據確定的原則進行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心理測驗實質上是行為樣組的客觀的和標準化的測量,定義心理測驗有五個要素:行為樣組、標準化、難度客觀測量、信度、效度。心理測驗被廣泛應用,比較有影響的心理測驗有比奈—西蒙智力測驗(TAT)、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驗(MMPI)、艾森克人格測驗(EPQ)、卡特爾16因素測驗、皮亞杰故事測驗、科爾伯格兩難事故測驗、雷斯特測驗等。心理測驗是對勝任職務所需要的個性特點能夠最好的描述并測量的工具,被廣泛用于人事測評工作中。
3.評價中心。評價中心是以測評管理素質為中心的標準化的一組評價活動。評價中心是一種程序而不是一種具體的辦法。它針對特定的目標與標準,采用多種評價技術評價被試者的各種能力,是近幾十年來西方企業中流行的一種選拔和評估管理人員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一種人力資源測評方法。評價中心的主要形式有管理游戲、公文處理、角色扮演、有角色小組討論、無角色小組討論、演講、案例分析、事實判斷、面談等形式。
(五)人才測評在大學生素質教學中的應用
能力素質只有通過測評體系才能表現其相對水平與內在價值。它一般由標準、標度和標記三個要素組成。標準,就是指測評標準體系的內在規定性,常常表現為各種素質規范化行為特征或表現的描述與規定。標度,即對標準的外在形式劃分,常常表現為素質行為特征或表現的范圍、強度和頻率的規定。所謂標記,即相應于不同標度的符號表示。
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測評標準體系是人才測評走向成功的起點和關鍵。人才測評體系包括測量和評價兩個部分。測量主要注重定量分析,而評價注重定性綜合。人才測評可以全面反映一個大學生的能力素質。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正確應用大學生素質測評的`結果,不能局限于測評結果,要全面的、客觀的看待個人的優缺點,在尊重測評的同時,結合其它觀察的方法共同對受測者做出多角度的綜合評價和鑒定,全面地了解人的能力素質,走出長期以“學歷職稱即人才”的人才評價誤區。
(六)構建大學生素質測評體系
1.原則。系統性原則,指標的設計應能全面反映學生素質的綜合情況,從中找出主要方面的指標,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能反映間接效果,以保證綜合測評的全面性與可信度;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用定量指標計算,可使評價具有客觀性,便于用數學方法處理,與定性指標結合,又可彌補單純定量指標評價的不足,以防失之偏頗。
2.框架體系的建立。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既要使學生學會做事,又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既要使學生正確繼承知識,又要使學生發展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并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既要發展學生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等智力因素,又要發展學生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把發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 引導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諸方面協調發展。
我們可將將素質包含的要素歸納總結為: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實踐創新素質,并將其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中的一級指標,每一個一級指標下面又都分解為若干二級指標作為支撐。測評指標是素質測評的評價要素,既要反映學生在大學階段素質發展的特征要求,又要體現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還要考慮實際可操作性。
3.對構建大學生素質測評體系的各指標的具體論述。測評指標是素質測評的評價要素,既要反映學生在大學階段素質發展的特征要求,又要體現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還要考慮實際可操作性。我們現將各個指標分別加以論述。
(1)思想政治素質。這一素質最大的難題是能否將之量化和如何量化,首先。根據心理學理論,人的這些內隱變量是可以通過個體行為表現與行為產生的客觀影響來進行間接測定的。通過對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行為”和“行為結果”的分析,可以確定出能表征內隱變量的指標要素,這些指標要素是通過制定一定的標準進行等級評價的。這樣,屬于內隱變量的個體素質的量化評定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科學依據的。
。2)科學文化素質。這一素質可劃分為專業理論素質和文化素質兩個知識群。
、賹I理論知識,是指大學生對教學計劃內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掌握程度。其教育目標可以通過對該學科知識的考核來進行衡量。
、谖幕刭|,是指專業理論素質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等方面的素養。其中一部分可通過學校系統開設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類課程體系的學習、考核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另一部分可通過學生在參加和組織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的過程中的表現來進行評價。
。3)實踐創新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相比, 實踐創新素質是利用所學知識,通過親身參與創造性實踐活動,取得的直接經驗和所獲得的由知識轉化的能力?煞譃樯鐣䦟嵺`能力和創新能力兩大塊。
、偕鐣䦟嵺`能力,是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公益性勞動和活動,完成教學實踐和實習任務情況的測評。這一部分能力的測評應以學生進行上述活動中所獲得的量化成績或評價來進行衡量。
、趧撔履芰,是大學生利用特長、發揮創造精神,在科學技術、社會工作、文體活動等方面獲得的成果。這一部分通過行為表現及成果來進行測評。
4.建立分項與綜合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傳統的學生評價體系是籠統地圍繞著一條主線進行排序分等和選優,掩蓋了學生在各個層面的素質發展狀況和個性“閃光點”,挫傷了學生發展個性“閃光點”的積極性。分項激勵機制對學生在不同層面的素質進行分項測評,使學生個性優勢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勵。同時在分項激勵的基礎上,若各個層面的素質同時達到某種優秀程度的學生,還可以獲得綜合素質獎。
參考文獻:
[1]費英秋.素質的透視與測評[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4,6.
[2]胡禮祥.適應素質教育的學生素質測評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0,(6):35~36.
【淺議人才測評技術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