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 篇1
摘要: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實驗稿)》中關于課程目標中指出:“數學建模為我們提供了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機會,提供了運用數學的機會,數學建模的過程,就是將數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過程!,“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決與應用”可以成為課程內容的呈現以及學生學習過程的主要模式。
關鍵詞:
數學;模型;建模
數學模型:對于現實中的原型,為了某個特定目的,作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和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一個數學結構。也可以說,數學建模是利用數學語言(符號、式子與圖像)模擬現實的模型。把現實模型抽象、簡化為某種數學結構是數學模型的基本特征。它或者能解釋特定現象的現實狀態,或者能預測到對象的未來狀況,或者能提供處理對象的最優決策或控制。
數學建模:把現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加以提煉,抽象為數學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驗證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該數學模型所提供的解答來解釋現實問題,我們把數學知識的這一應用過程稱為數學建模。
一、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建模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皮能力為目標來組織教學工作。數學建模以學生為主,教師利用一些事先設計和問題啟發,引導學生主動查閱文獻資料和學習新知識,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討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努力進取的學風,培養學生初步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和氣氛,教學過程的重點創造一個環境去誘導學生的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增強他們的數學素質和創新知識的能力高他們數學素質,強調的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知識與結果。
2、重視課本知識的功能
數學建模應結合正常的教學內容切入。把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落實到平時的數學過程中。從課本的內容出發,聯系實際,以教材為載體,擬編與教材有關的建模問題或把課本的例題、習題改編成應用性問題,逐步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如初二下學期一次函數內容可以構造一實際模型:
下表列出兩套符合條件的課座椅的高度:
椅子的高 | 40㎝ | 45㎝ |
課桌的高 | 76㎝ | 85.5㎝ |
現有一把高42.0㎝的椅子和一張高78.2㎝的課桌,它們是否配套,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3、循序漸進使學生覺得“教學建!蔽乙残小
現在初中生社會閱歷比較差,無法把實際問題與數學原理進行聯系。許多實際題目學生連看都看不懂,因而建模無法成功。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建模,就必須從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際問題出發,讓他們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轉化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他們的建模能力。如
例1.電信部門規定,某長途電話,開通3分種內收2.4元,3分種后每分鐘收1元,某人現有20元錢,他最多能通多長的電話。(簡單)
例2.某家電生產企業根據市場調查分析,決定調整生產方案,準備每周按120個工時計算,生產冰箱、彩電、空調器共360臺,且冰箱至少60臺。已知生產這些家產品所需工時和每臺產值如下表:
問每周應生產冰箱、彩電、空調器各幾個,才能使產值最高,最高產值是多少?
二、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五條原則
1、教師意識先行原則
實承應用的數學問題有時過難,不宜作為教學內容;有時過易,不被人們重視,而中學教學教科書中“現成”的數學建模內容又很少,再加上我國數學建模研究起步較晚,數學建模的氛圍在初中尚不濃厚,在這種情部下,只有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首先具有數學建模的自覺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堅忍不拔、孜孜以求地去探索,有不達目的不罷休,題不驚人誓不休的氣概,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的數學建模意識去熏陶學生,也才能在看似沒有數學建模內容的地方,不滿足于表層的感知,而是“如摘胡桃并栗,三剝其皮,乃得佳味”,挖掘出訓練數學建模能力的內容,給學生更多數學建模的機會。
比如:
某報紙每份0.25元,每次發行12萬份,設每份提價0.01元,發行量就減少4千份,要使銷售總收入不低于3萬元,求每份報紙的最高提價?
解:設每份報紙提價X元,則每份報紙的售價為(0.25+X)元,銷售量為
。12—0.4·X/0.01)萬份,于是(0.25+X)(12—40X)≥3
即40X2–2X≤0
解得X≤0.05元
答:提價不得超過0.05元。
2、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教育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在中學教學建模教學中可以分為因地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
2.1因地施教
數學建模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典型。一個完整的數學建模過程,必然包括三大環節:
1、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
2、求解數學模型同;
3、用數學模型的解來解決實際問題。
在這三大環節中,有實際問題的就有兩個環節,所以實際問題在數學建模的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生活在五湖四海的中學生,他們各自熟悉的實際問題是千差萬別的,生活在大城市的初中生可能在Internet網上馳騁過,但并不一定熟悉小麥和韭菜的區別,而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也許正好相反。
所以在建模教學中宜選擇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這樣做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容易使學生建立比較好的、考慮比較周到的數學模型(只有熟悉問題,才可能考慮周到);二是容易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否則還是紙上談兵,數學建模只是形式而已,與做普通應用題毫無二致。
2.2因時施教
這里的“時”是指學生所處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年級,因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是逐步學得的,人們在不同的年級所具有的能力、知識是不相同的。依據學習過程的認識論原則,教學必須應以發展為目標,因此進行數學建模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也應有所區別,應該經歷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應該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逐步提出更高的.教學目標。比如,初中階段的數學應用與建模主要應控制在“簡單應用”和一部分“復雜應用”的水平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不大復雜的應用問題,帶著學生一起來完成數學化的過程,給學生一些數學應用和數學建模的初步體驗。到了初中以后,學生較小學在數學知識、能力上都有較大的提高,因此問題的設計應更有深度、廣度,并在求解過程的指導中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度。
2.3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是指根據每個人的原認識結構不同,而以不同的方法施教。原認知結構是指原認識中處于活躍的、敏感的部分,通俗地說,就是記得住、會運用的部分。不同年級的學生自然有不同的原認訓結構,即使是同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頭腦中的知識相同,技能培養和訓練也大體一致,即原認知相同,但各人原認識中的活躍點、敏感點不同,即原認知結構不同,他們的解題方法技巧也會大相徑庭。
3、授之以漁原則
雖然數學建模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但對于初中生來說,進行數學建模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他們去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是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掌握數學建模的方法,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強調過程的重要性,要授之以漁,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從初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現象中抽象出恰當的數學問題的能力,即培養學生把客觀事物的原型與抽象的數學模型聯系起的能力。比如筆者曾以一道開放題——“健力寶易拉罐的尺寸為什么是這樣的”為例進行教學:先讓學生測量出聽裝345ml健力寶易拉罐的高和底面直徑(高約為12.3cm,底面直徑為6.6cm)。/然后圍繞廠家為什么采用這樣的尺寸,同學們展開的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從審美角度去考慮(是否滿足“黃金分割率”);有的同學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考慮(是否用料最省,工時最。;有的同學從生理學的角度去考慮(是否手感最好,飲用最方便)……雖然最后沒有得到一個一致的、十分完美的結論,但這節課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課內課外相統一原則
和提高學生其它素質一樣,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也應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數學應用和數學建模應與現行數學教材有機結合,把應用和數學課內知識的學習更好的結合起來,而不要做成兩套系統,這種結合可以向兩個方向展開,一是向“源”的方向展開,即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功能,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抓住數學建模與學和觀察所學知識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另一方面,由于數學建模是與實際問題密不可分的,僅僅在課堂上是學不好的,“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還必須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鍛煉、去學習,把課內課外有機地統一起來。
5、解決其它學科的難題科學性原則
數學建模非常有用,這是勿庸置疑的結論,但我們還應強調數學應用的科學性,“一好百好”的現象是應防止的。在數學教學中,也應該向學生介紹“誤用”或“濫用”數學的事例。使他們能以批判的、慎重的態度對待數學的應用。
三、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方式
根據我們的實踐,數學建模教學應結合正常的教學內容進行切入,把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落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載體,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通過對教學內容科學國工、處理和再創造達到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1、從課本中的數學出發,注重對課本原題的改變
對課本中出現的應用問題,可以改變設問方式、變換題設條件,互換條件結論,結合拓廣類比成新的數學建模應用問題;對課本中的純數學問題,可以依照科學性、現實性、新穎性、趣味性、可行性等原則,編擬出有實際背景或的一定應用價值的建模應用問題。按照這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使學生受到如何將實際問題數學化、抽象為數學問題的訓練。
例1、如圖,三個相同的正方型,求證∠1+∠2+∠3=90°。
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以此問題為原型,可編擬如下一道應用問題:在距電視塔底部100米,200米,300米的三處,觀察電視塔頂,測得的仰角之和為90°,那么電視塔高為多少?只要有課本題的基礎,就一定得出電視塔高為100米,否則三個仰角之和要么大于90度,要么小于90度。
只要教師做有心人,精心設計,課本中的數學問題大都可挖掘出生活模型,選擇緊貼社會實際的典型問題深入分析,逐漸滲透這方面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自覺地把數學作為工具來用的意識。這在這一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目的,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活動,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從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出發,強化應用意識
日常生活是應用問題的源泉之一,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通過建立中學教學模型加以解決,如合理負擔出租車資、家庭日用電量的計算、紅綠燈管制的設計、登樓方案、住房問題、投擲問題等,都可用基礎教學知識、建立初等教學模型,加以解決。例如:
在高爾球場上,某人從山坡下點A打出一球向坡上洞B飛去,已知山坡與水平方向夾30°角,AB相距20米,當球在空中飛出水平距離10米時達最大垂直高度12米,球飛行軌跡為拋物線,問能否一桿入洞。只要結合數學課程內容,適時引導學生考慮生活中的數學,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恰當地將其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會增強數學應用的信心,獲得必要的應用技能。
3、以社會熱點問題出發,介紹建模方法
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市場經濟中涉及諸如成本、利潤、儲蓄、保險、投標及股份制等,是中學數學建模問題的好素材,適當的選取,容入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掌握相關類型的建模方法,不界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商品經濟觀念,而且還為日后能主動以數學的意識、方法、手段處理問題提供了能力的準備。例如:
為了防范“非典”病毒入侵校園,根據上級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每平芳米的教師地面,需用質量分數為0.2%的過氧乙酸溶液200克在進行噴灑消毒。
。1)請估算:你所在班級的教師地面面積約為平方米(精確到1平方米);
。2)請計算:需要用質量分數為20%的過氧乙酸溶液多少克加水稀釋,才能按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對你所在班級的教師地面消毒一次?
學生通過閱讀本題,自然而然地想到2003年上半年那場可歌可泣的、沒有硝煙的抗“非典”戰爭。這是一個列方程類的應用題。第一小題考查了學生應初步具有的估算能力,第二小題把濃度問題巧妙地融合于其中,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簡單易解。不僅使學生從中學到數學建模的方法,也讓學生受到德育教育,體現了數學的社會化功能。
4、通過實踐活動或游戲的數學,從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數學建模應用能力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實踐活動課,把它作為建模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例4:盡可能選擇較多的方法測量學校或居住地的一座做高的建筑物的高。(本文方法從略)這是一道開放型的建模題,初看難度不大,但難于下手,經分析、討論,初中生會想出許多方法,教師應注意總結,與學生一起評價各個模型是否切實可行,從而提高建模興趣與能力。喜愛游戲是青少年的天性,數學游戲有豐富的素材,如幻方、九連環、稱球、搶38、速算骰子等,還可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提出游戲規則,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到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從中引導學生探尋數學學習的潛在影響很大。
5、從其他學科中選擇應用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解決該學科難題的能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數學敞開了一個又一個沉睡于定性分析的科學大門,促進了各學科的數學化趨勢。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適解決其它學科的難題時選取其它學科的應用題,通過構建模型,利用數學工具,解決其它學科的難題。
總而言之,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各類實際問題時,建立數學模型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是十分困難的一步。建立教學模型的過程,是把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簡化、抽象為合理的數學結構的過程。要通過調查、收集數據資料,觀察和研究實際對象的固有特征和內在規律,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然后利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去分折和解決問題。數學建模是聯系數學與實際問題的橋梁,數學建模具有難度大、涉及面廣、形式靈活,對教師和學生要求高等特點,數學建模的教學本身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為了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數學建模課程指導思想是:以實驗室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來組織教學工作。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利用數學理論和方法去分折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提高他們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經常性地想到用數學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沈文選編著《數學建!泛蠋煷蟪霭嫔
2.黃立俊、方水清《增強應用意識,增強建模能力》中學數學雜志
3.《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 篇2
摘要:數學建模作為一種學習競賽活動,最早源于美國教學領域,其參與主體主要為大學生群體。在數學建模傳入我國數學教學領域后,數學建模的學生參與對象擴展到中學生和初中生。而近年出現的初中數學建模,更多的是以一種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方法存在,對其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有助于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順利推進。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建!;教學
一、初中學建!钡囊饬x
初中建模是指學生在教師預設的與學習課本知識有關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一定的數學活動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數學模型和應用數學模型,并以此為載體學習初中數學相關知識。數學建模大多是在大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被提及,而其目的是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合理的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及實踐性,與此不同的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強調數學建模則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提高學生能力,形成新思想并體驗教學活動等。初中數學建模其包含的知識結構較為基礎、相對簡單,作為一種教學策略,通常由教師事先設計好再開展教學活動,需要由教師進行直接參與?梢,初中數學建模已成為一種數學教學的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模型教學過程的本質是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探索和實踐的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積極探索、獲取新知識,這一教學模式轉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模式,從單純記憶、模仿以及訓練的數學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實踐創新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強化了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的熱情及主動性?梢,開展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模式不僅是教育方式上的改革,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推動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及改革。
二、“數學建模”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流程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建模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包括:模型準備,模型假設、模型建構以及模型應用與檢驗四個方面的內容。
1.模型準備
數學建模的實現有賴于對一定現實情境的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所面對的現實情境問題,往往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精心設計出來的預設問題。教師通過將學生的生活和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機的結合,創設出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為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的建構提供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更容易借助固有的經驗體會到其中隱含的數學問題。數學建模是一個由具體現象到抽象概括的建構過程。
2.模型假設
數學建模的過程主要是根據實際問題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對現實問題進行必要的簡化過程,通過精確的數學語言把實際問題描述出來,從而實現從實際問題到為數學問題的轉化過程。用精確的語言提出合理假設,是數學模型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數學建模最關鍵的一步。由于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導致其本身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初中數學建模自身的特殊性,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對問題情境的解讀是循序漸進的,教師更多的參與、引導和整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對數學建模的'運用。
3.模型建構
對數學模型的建構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接受和認知能力,要立足學生的角度,讓學生親身經歷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數學建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探究策略,根據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選擇不同問題解決的方式,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時使用的一種方法,它往往是一組具體的數學關系式或一套具體的算法流程,它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同時也是邏輯思維的思考方式,構建數學模型是數學建模的關鍵。對數學模型的建構和運用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方式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對數學模型的建構一定要立足實踐,讓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既適應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水平又充分滿足教學目標的需要。
4.模型運用與檢驗
在數學教學中對數學建模的運用,其目的是更好的解決現實問題。因此,數學模型最終還是要回歸對實際問題的運用與解決。只有在對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才能使數學模型具有生命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對初中數學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數學建模的結果檢驗包括檢驗和應用兩部分,對數學模型的每一次應用都是對模型的一次檢驗。在初中數學建模中,受初中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對數學建模檢驗的重點只能放在模型的應用方面。數學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基礎科學,只有在不斷的實踐應用中才能獲取數學知識的精髓,數學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深刻領會所學知識,順利構建數學體系,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初中數學建模流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進度等實際狀況,進行靈活選擇。
三、如何將“數學建!苯虒W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1.全面有針對性地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方法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對有效開展數學教學有重要的教學意義,但是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內容中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宜運用“數學建!苯虒W方法開展教學。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選取針對性較強且適宜運用該教學方法的數學內容開展教學,使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軸對稱圖形的移動教學則較適宜運用“數學建!苯虒W方法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將不同的二維圖形呈現給學生,以一條直線為對稱中線將其進行旋轉、翻折使其產生“軸對稱”的效果,同時教師運用字母或數字的形式標記翻折前與翻折后圖形的對應點,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在頭腦中建立與之相關的圖形翻折過程,形成數學思維建模,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水平。
2.教學環節設計要注意科學性、合理化
教學環節的設計科學性和合理化是運用“數學建!苯虒W方法開展數學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比如動畫片中的皇宮建筑蘊含著不同“角”的構成,并帶領學生將“直角、鈍角、銳角”概念與不同形狀的圖形相結合并運用到實際數學設計中,設計出自己的城堡,調動學生學習復雜數學內容的主動性,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進而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和水平。
在我國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建!边@一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并有效的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該模式能夠在初中數學部分教學內容中得到拓展和應用,將有利于初中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修臻.數學建模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張欽.基于建模思想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5.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 篇3
數學建模隨著人類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日趨數字化,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人們身邊的數學內容越來越豐富。強調數學應用及培養應用數學意識對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意義十分巨大。數學建模在數學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過數學建模解數學應用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將結合數學應用題的特點,把怎樣利用數學建模解好數學應用問題進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幫助和指正。
一、數學應用題的特點
我們常把來源于客觀世界的實際,具有實際意義或實際背景,要通過數學建模的方法將問題轉化為數學形式表示,從而獲得解決的一類數學問題叫做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數學應用題的本身具有實際意義或實際背景。這里的實際是指生產實際、社會實際、生活實際等現實世界的各個方面的實際。如與課本知識密切聯系的源于實際生活的應用題;與模向學科知識網絡交匯點有聯系的應用題;與現代科技發展、社會市場經濟、環境保護、實事政治等有關的應用題等。
第二、數學應用題的.求解需要采用數學建模的方法,使所求問題數學化,即將問題轉化成數學形式來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數學應用題涉及的知識點多。是對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檢驗,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涉及的知識點一般在三個以上,如果某一知識點掌握的不過關,很難將問題正確解答。
二、數學應用題如何建模
第一層次:直接建模。
根據題設條件,套用現成的數學公式、定理等數學模型,注解圖為:
第二層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現成的數學模型,但必須概括這個數學模型,對應用題進行分析,然后確定解題所需要的具體數學模型或數學模型中所需數學量需進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現有數學模型。
第三層次:多重建模。對復雜的關系進行提煉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個數學模型方能解決問題。
第四層次:假設建模。要進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設,然后才能建立數學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車流量問題,假設車流平穩,沒有突發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數學模型應具備的能力
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解決數學問題從而解決實際問題,這一數學全過程的教學關鍵是建立數學模型,數學建模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質量,同時也體現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
1提高分析、理解、閱讀能力。
2強化將文字語言敘述轉譯成數學符號語言的能力。
3增強選擇數學模型的能力。
4加強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應用題一般運算量較大、較復雜,且有近似計算。有的盡管思路正確、建模合理,但計算能力欠缺,就會前功盡棄。所以加強數學運算推理能力是使數學建模正確求解的關鍵所在,忽視運算能力,特別是計算能力的培養,只重視推理過程,不重視計算過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的應用論文02-17
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探究論文02-18
數學建模論文寫作指導11-14
數學建模的論文格式11-15
如何撰寫數學建模論文12-12
中職數學教學建模思想分析論文11-05
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策略分析論文02-18
數學建模論文格式模板11-28
數學建模論文格式要求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