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野下的多媒體教學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熱 媒介“魔彈論”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多媒體課件教學的使用雖有直觀性強等諸多優點,是目前時興的教學手段,被大力提倡,但其始終只是一種傳播媒介,有其弊端。正確認識媒體將有助于擺正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合理、科學、有效地使用多媒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教育部推行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多媒體授課課時占必修課課時比例是衡量“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效果的一項指標。多媒體教學改變了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有益于教師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但多媒體在教學中終究是一種教學媒介和手段,為摸清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成果與利弊,筆者以一個學期所上課程為調查范圍,隨機對大一98名學生、大二99名學生,共197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比例、教學效果以及課件質量三個大類。本文僅從媒介角度,結合近200份針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結果討論多媒體對于教學主體—教師與學生所產生的影響。
一、多媒體是熱媒介
(一)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的含義
多媒體是指信息的各種表現形式,包括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主流技術,是在計算機的數字化技術和交互式處理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媒體技術是能夠交互處理、傳輸和管理文本、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運載信息的媒體功能的組合。
多媒體教學是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具有數字化交互化、多樣化等特點。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多媒體教學系統采用了超文本結構,采用多媒體教學后,學生既可向教師學習,又可通過課件學習,也可通過網絡在網上學習。教師需要對教學信息進行加工使之具備多媒體教學需要的各種形式,如課件、網頁、數據庫等。這和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職能是不同的。
(二)多媒體的特點
多媒體是新媒體的一種,新媒體是相對于鉛字出版和報紙、地上波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而言的。與傳統媒介相比,多媒體類的新式媒體有以下特點:
1.傳播過程的雙向性增強。傳統的大眾傳播過程是一個信息單向流動的過程,反饋遲延,而且是通過其他通信系統。與此相比,新媒介的傳播系統通常本身即具有雙向渠道。
2.多媒體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傳統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單一的,新媒介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豐富多樣的傳播功能融合于一個系統之中。
3.媒介資源的豐富化。這是數字化技術發展的巨大成果。數字化指的是在電子信號的傳輸方式上,用數字壓縮方式來取代傳統的信號模擬方式。數字化以后,不僅信息的保真性更強,傳輸質量更高,而且能夠大幅度節約電波頻率資源。
多媒體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傳播過程雙向性的增強將大大改善傳統大眾傳播過程中受眾的被動地位,增加傳受雙方的互動性;多媒體技術為人們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輸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條件,有助于提高傳播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傳播資源的豐富為更多的社會成員、群體和組織成為能動的傳播者提供了基礎條件。
(三)多媒體是媒介和人體的延伸
傳播學媒介理論認為,所謂媒介是“廣義的媒介,包括任何使人體和感官延伸的技術,從衣服到電腦”。“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們對人及其環境都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這樣的延伸是器官、感官或曰功能的強化和放大。”使“社會受到更加深刻影響的,是人們借以交流的媒介的性質,而不是交流的內容”。
技術在傳播學的媒介理論里是主導一切的關鍵。“一切技術都具有點金術的性質每當社會開發出使自身延伸的技術時,社會中的其他一切功能都要改變,以適應那種技術的形式。一旦新技術深人社會,它就立刻滲透到社會的一切制度中。因此,新技術是一種革命的動因。”
由此可認定,多媒體是一種電子媒介。它具有交互處理、傳輸和管理文本、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運載信息的媒體功能的綜合能力。多元化的表現手法決定了將之利用于教學時,其對知識的展現就如同輪子延伸腿腳,衣服延伸皮膚,拼音文字延伸視覺一般,延伸了我們的眼睛、耳朵、腦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是對人體綜合感知的延伸,這對傳統教育是一種顛覆和超越。
(四)“熱媒介”—多媒體的教學優勢
“冷媒介”與“熱媒介”是傳播學的兩個著名概念。“熱媒體”傳遞的信息比較清晰明確,接受者不需要動員更多的感官和聯想活動就能夠理解,它本身是“熱”的,人們在進行信息處理之際不必進行“熱身運動”;而“冷媒體”則相反,它傳達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時需要動員多種感官的配合和豐富的想象力。
多媒體這一多元化的傳播媒介,其本身就帶有無與倫比的魅力,它無論在表現用法、傳播方式、音響動畫、感官刺激等方面無疑具備了空前的傳播威力。將它運用在教學上,其本身的魅力足以成為課堂上最大的亮點,恰當地運用可以放大教學的效果,讓教學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等諸多優勢。因此,作為“熱媒介”的多媒體具有以下教學優勢(見表1):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便于思考,直觀性強。表I中數據表明,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產生優良的視聽效果,打破以往課堂中單純依靠語言描述形容事物的形狀或者過程的現象。多媒體技術視覺、聽覺兼備的特有優勢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引起學生注意,然后產生強烈的觀察力。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注意的品質,使學生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的狀態,加快了學習進程,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促進素質教育。多媒體教學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等特點?梢詭椭鷮W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各種智能。有利于把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意識和無意識心理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達到精神的集中與愉悅并存的境界,從而加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促進素質教育,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魔彈”論的警惕
(一)關于“魔彈”理論
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也各具特點。多媒體教學的普遍應用,對老師和學生的心理、行為作用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特點。“魔彈”效應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
“魔彈論”出現于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這一時期是人們對大眾傳播媒介的社會作用與影響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擔憂的時期。“魔彈論”的核心觀點是:傳播媒介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在受傳者身上就像子彈擊中軀體,藥劑注人皮膚一樣,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它們能夠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魔彈論”對傳播過程作了過于簡單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發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眾在等待著接受它,其間別無他物。“魔彈論”帶有強烈的唯意志論色彩,將大眾傳媒的傳播力量神化、過分夸大了大眾傳播的力量和影響,忽視了影響傳播效果的各種客觀社會因素,并且否定了受眾對大眾傳媒的能動的選擇和使用能力。
(二)“魔彈”效應在教學中的傾向
一直以來多媒體教學都被看做是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熱情的一劑良方。但調查數據顯示,一方面在教師方面,多媒體教學被認作是新式教學,存有“魔彈”效應意識,被認為是教學質量與效果的保證;另一方面,作為受眾的學生卻似乎對多媒體教學并沒表現出教師所期望的效果。調查分析如下:
1.多媒體教學使用方式和時間。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被使用,表2直觀地顯示了大一、大二學生在一個學期內所上課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比例。如表2所示,學生接觸多媒體教學方式是非常普遍的。
數據揭示,多媒體教學方式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對于學生來說,無論他們是否認可、是否接受多媒體教學方式,尤其是大一學生,他們進人大學校園就會面臨另一種與傳統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同時隨著年級的上升,接觸到多媒體教學的機會就會隨之上升。
2.心理效果。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很多視覺上的刺激,這讓我們在調查中產生了一些疑問。比如,這種刺激會對學生對現實、對知識的感知產生何種影響?會不會減少學生思考的空間和頻率,而使他們也變得更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卻又無法獲取更多的知識?會不會對多媒體產生“惰性”“疲勞”心理?這只有經過長期的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3.認知效果。從調查中有跡象表明,多媒體教學使得學生們形成平均的教學質量。一方面學生在學著去適應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課件,無論制作水平、教學效果如何。另一方面,教學的過程被“明顯地簡單”化:教材搬家、“填鴨式”教育、信息量過大不好消化、知識點得不到擴展等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對于學生理解知識、拓寬知識面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且會使他們對教學產生輕視,同時形成對課件的依賴,他們可能會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作出艱難的調整。
4.行為效果。在調查中筆者提出多媒體教學是否會使學生過于消極被動的問題。調查發現,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如此。如果要避免學生過度消極被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不可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不要將多媒體教學當做老師的替代品。多媒體教學固然可以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但教師也必須充分利用本身的教學藝術手段,通過語言(包括肢體語言)、動作、聲音等生動“表演”方式表達教學內容,才能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通過其感官直接感受并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1.我們在使用一種新媒介進行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受眾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條件。多媒體教學對促進高等院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推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更新,改變傳統的教育和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大有裨益。但是任何一種事物,如果使用或者把握不當,也會有它缺陷的一面。
2一些老師儼然變成了幻燈片放映員。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導致學生要么覺得上課的內容都在多媒體課件上就懶得聽講,要么無暇顧及消化知識甚至記筆記。在調查中還發現,多媒體教學甚至對學生造成視覺疲勞。這樣課堂效率會更低,效果會更差。
3.提綱菜單式設計多媒體課件對于初學者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不太適合。也并不適合一般的課堂教學規律。一些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多媒體課件設計幾乎變成教材的投影翻版,而這種方式與把課本上的內容滿滿地寫上一黑板,再逐一講解的區別不大。
(二)啟示
1.結合教育教學規律。媒體的運用要遵循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可盲目追求視聽覺效果。利用媒體手段可以方便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復習強化記憶充分利用媒體的可控制性促進課堂互動交流等。
2.重點做好教學設計和媒體分析。應從學生、教學內容和媒體三個方面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設計把握課堂教學進度,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教學內容的難易重要程度、各種形式媒體的特點呈現優勢的教學內容與選擇:表現媒體的對應關系,這樣就不會盲目的運用圖像、視頻等媒體,使媒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3.媒體的搭配要合理。技術含量高,包含媒體種類、數量多的課件,并不一定能較好地服務教學。優秀的課件界面力求簡潔、明了、美觀;界面要友好,既嚴肅又活潑,各學習單元之間的切換和退出要方便;文字、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能少則少,不必要的媒體、與教學氣氛不融洽的媒體不要出現。
總之,多媒體始終是一種傳播的媒介,它具有熱媒體的特性,可以囊括許多的信息并具備多種信息的傳播方式,鮮活多樣。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優勢,使其走進課堂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雖然剛開始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認清這些問題并加以改進,多媒體教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傳播學視野下的多媒體教學】相關文章:
論體驗美學視野下的散文教學11-24
就業視野下高職教學的創新理工論文02-28
多媒體技術下汽車教學研究03-24
淺談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語文教學03-29
儺蠟文化視野下的關索戲12-11
哲學視野下藝術價值思考05-25
淺談影視劇作品中植入式廣告的傳播學視野11-15
基于新課程視野下信息技術教學動態設計03-29
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論文07-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