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三網融合時代催生中國廣電產業發展的戰略轉型

        時間:2024-06-02 10:44:2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三網融合時代催生中國廣電產業發展的戰略轉型

          三網融合時代對于廣電產業是一個充滿變數和博弈機會的時代,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廣電產業如何迎接挑戰,把握機遇,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共同探討的重要命題。

          2010年是三網融合的起步階段

          回顧三網融合的政策歷程:1999年國辦發了一個82號文件,當時規定電信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業務,廣播電視部門不得從事電信業務,對此必須堅決貫徹執行。而2008年,國辦發[2008]1號文件提出“鼓勵廣播電視機構利用國家公用通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提供數字電視服務和增值業務”,改變了十年前廣電與電信業務相互不能交叉進入的政策規定。2009年又出臺了關于高清,關于互聯網電視的一些規定。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作出了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的決定。

          熱議多年的三網融合以不可阻擋的趨勢正式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出臺的方案對三網融合到底能不能實施,廣電的地位或競爭方位如何等問題也做了明確的回答。在時間表和發展戰略的指引下,三網融合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廣電也由此感到巨大的壓力和危機感。

          在未來兩三年,三網融合處在“不對稱進入”的格局中,并不是完全雙向,在不對稱進入的格局中,廣電可以做電信業務,可以爭取電信牌照,電信在一些新媒體內容制作方面可以進入廣電,但在主要渠道或主要傳播路徑中還是受到一定限制,另外還有在試點上的不對稱進入。三網融合將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由此帶來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業務層的相互滲透和交叉,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將促使一度出現運營瓶頸的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快速發展。

          從時間表而言, 2010年是廣電產業發展三網融合前期準備的起跑線,是起步階段的最佳時期。“三網融合”試點以廣電為主,為時一年,2010年已過去一半,如果廣電不抓住機遇,往后兩年就會處于被動狀態。危機感值得肯定,憂慮也是不無存在,廣電一直加緊這方面的推動,包括CMMB布局、國家網絡公司的組建,今年年底要實現一省一網,各地采用各種方式正在加快步伐。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探索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2013年至2015年,是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的兩年,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基本建立適應三網融合的體制機制和職責清晰、協調順暢、決策科學、管理高效的新型監管體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兩個基本判斷:第一,三網融合的推進,對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第二,促進三網融合,發展新興媒體業務,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主導權,這是廣電目前面臨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標。

          三網融合對廣電產業的挑戰與機遇

          三網融合的推進,對中國的廣播電視媒體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挑戰一:電信業向廣電媒體業務滲透加速

          廣電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借三網融合之勢,電信部門積極推進通信業發展,實現通信業轉型,對廣電媒體業務滲透加速,電信企業加快發展IP電視、3G新業務。目前,電信部門在網絡視頻領域取得局部突破。截至2009年年底,獲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視頻制作許可證的機構國內有398家,電信占6家,目前看來比例少,但在三網融合新規定中,符合條件的國有電信企業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可從事除時政節目外的廣播電視節目生產制造,互聯網視聽節目信號傳輸,轉播時政類新聞視聽節目服務,以及除廣播、電臺、電視臺形態以外的公共互聯網音視頻節目服務和IPTV傳輸服務,手機、電視分發服務。受此政策的影響,預計將有更多電信企業獲準開展網絡視頻服務業務。電信和廣電各有優勢,但不可排除電信企業在網絡音視頻領域中會形成新的競爭實力,增加行業競爭變數。

          挑戰二:互聯網電視的普及加大監管壓力

          三網融合不單是內容和渠道問題,還有一系列產業價值鏈上涉及到的設備供應和技術服務環節。家電企業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現已慢慢納入到整個三網融合新媒體業務的產業價值鏈中。當前,家電企業積極開發電視機上網新產品,推出了具有上網功能并運行在虛擬專網上的電視機,互聯網電視機加速普及,家電企業也在嘗試以合作的方式開展互聯網電視的業務。從這個角度而言,在信息與娛樂內容方面,互聯網與傳統電視在電視屏幕上的競爭已經展開。從用戶需求來看,希望每一個終端都能享受到娛樂和信息服務內容,但廣電主管部門涉及到監管和內容分布問題,所以廣電壓力很大,如何開展新業務也是重要的命題之一。

          挑戰三:民營新媒體企業搶占渠道及業務

          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充足的市場運作經驗以及其獨有的客戶終端系統和客戶服務系統,一些有實力的民營新媒體企業已在互聯網服務布局、渠道占領、業務開發等方面形成了先發優勢。目前國營的廣電新媒體企業無法在當下的狀態與之抗衡,就發展趨勢而言,已經形成巨大挑戰。民營視頻網站是網絡視頻的先入者,經過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以及市場監管的清理,經歷了內部的第一輪競爭,形成了少數幾家網站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與大量規模較小的視頻網站并存的市場格局。一些民營門戶網站也加入網絡視頻業務的拓展,擁有海量用戶的門戶網站資金充足,在購買版權時比傳統視頻網站擁有更多發言權。門戶網站的介入勢必引發網絡視頻行業的重新洗牌。

          但在這樣的挑戰變局中,廣電依然有決心在這場博弈中取得先導權,掌握主動權。

          機遇一:現行政策為網絡整合爭取了時間

          現行三網融合政策為網絡整合升級爭取了時間,廣電網絡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在三網融合第一年,廣電爭取時間,加快網絡整合的步伐,有利于打破分散格局,實現全網互聯互通局面,也利于網絡數字化和雙向化的改造。

          截至2009年底,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開展了網絡整合工作,其中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完成網絡整合;全國有163個地市、459個縣(市)完成數字化整體轉換,102個地市和612個縣(市)啟動了整體轉換工作,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321.72萬戶,同比增長39.62%,超過了全國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的1/3。2009年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收入穩步提升,達到418.85億元,同比增長13.36%,其中,付費電視收入18.17億元,同比增長27.83%。

          機遇二:廣電有向新媒體業務推進的新空間

          我們迎來的第二個機遇是三網融合給廣電新業務發展爭取了空間,廣播電視正從傳統業務領域向新媒體業務領域推進。在三網融合過程中,廣電優勢是內容資源的掌控,IP電視將迎來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從廣電這個角度說,IP電視發展最好的是上海百事通,截止2009年12月,總體用戶達到了300萬戶,其中上海本地用戶100萬,上海也成為全球最大IP電視本地網和全球唯一用戶過百萬的城市。2009年10月,央視國際和云南電視臺聯合建立云南愛上網絡有限公司,IP電視業務正式在云南啟動商用。

          2009年國內知名彩電巨頭推出了互聯網電視機,針對融合發展趨勢下的新問題、新業務,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該規定是指企業開展服務必須符合國家廣電總局的相關規定,開辦主體必須具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針對三網融合的機遇,家電企業不但生產電視機,還要開辦平臺,這就必須要求在規定框架上完成。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相關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成為IP電視發展和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隨著三網融合的不斷推進,增值業務將要成為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的重要收入來源,不只拘泥于網絡收視費用。杭州華數在三網融合探索中走在全國前列,既有電信業務牌照,也有廣電業務牌照,業務許可范圍幾乎覆蓋所有電信和廣電系統,實現全業務。華數在提供基本數字電視業務基礎上還開發了包括傳輸電子商務、游戲、教育等多種增值業務,有效延長了產業價值鏈,滿足多種需求,實現了向多業務運營商的轉型。某種程度上,華數志在打造中國的康卡斯特(COMCAST)。

          在網絡電視方面,中國網絡電視臺的核心目標在于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網民基礎互動平臺,同時,非常可取就是它的業務架構:一個主網加一個客戶端加若干專業子網子臺子站和多終端覆蓋。從內容傳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業務構架可以將國際、國內的重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活動和事件以網絡視聽的形式快速報道和傳播,也為全球用戶提供了視頻直播、點播上傳、搜索分享在內的全方位網絡視頻服務。在中國國家網絡電視臺帶動下,一大批各地的網絡電視臺紛紛推出開展了網絡電視業務。國家廣電總局影視工作要點中提出有條件的電臺、電視臺都要大力發展網絡廣播電視。

          廣電產業的戰略布局之道

          推進三網融合是國家戰略部署,也是當前和今后時期的重大舉措,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創意工業,發展廣電產業,發展三網融合是一個重點。

          布局一:加快發展網絡廣播電視

          在未來兩三年三網融合“不對稱進入”的格局中,廣電由于內容優勢和先期布局,將力爭在網絡音視頻產業發展中掌握主導權。中央三臺應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有條件的電臺、電視臺都要依托傳統的廣電媒體,發展網絡廣播、網絡電視。

          布局二:加快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

          另一個方面是加快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使新興媒體成為繼廣告、收視費、票房之后廣電行業的第四大創收來源是我們的目標。從政府管理的角度,隨著新媒體發展和產業需求,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新媒體的管理政策,推進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和信息網絡技術的深度結合。從高科技角度說,要利用創業板這一資本平臺,全面加快新媒體產業升級,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主導權。

          今年,廣電系統將圍繞三網融合、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高清移動多媒體網絡電視、數字影院建設等重大項目加快數字化進程。到2010年底,直轄市和東、中部地區地市以上城市將實現有線數字化,東、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級以上城市基本完成有線數字化。有線電視網絡將基本實現一省一網目標。

          另外,力爭2010年底完成全國所有地級市以上城市地面數字電視開通任務,實現與原有模擬電視同播。同時加快建設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力爭用3年的時間在全國主要城市建設第一期示范網,用10年的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

          三網融合時代,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壓力和動力并存的時代,壓力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變為動力,兩者并不矛盾。廣電人有危機感才有大發展,通過我們不斷努力,中國廣電產業定然會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在三網融合條件下迎來黃金發展的機遇期。

        【三網融合時代催生中國廣電產業發展的戰略轉型】相關文章:

        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雙重價值體現12-05

        國學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02-19

        動漫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研究分析12-10

        “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產業所面臨挑戰的研究論文開題報告12-05

        全面準備,積極進入三網融合時代-記第三屆廣電行業發展趨勢年11-21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知識產權發展03-28

        媒介融合與傳統紙媒的轉型升級11-20

        大數據時代中國出版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思考11-18

        中國影視紀錄片產業化的發展動因12-10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 日本综合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