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評價活動的內在性和批判性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互聯網時代評價活動的內在性和批判性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 要:
評價活動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展開的。在弄清楚外部條件的效力范圍之后,我們有必要追問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可以被歸結為作為類的人所缺乏的東西,它不等于所有個體所缺乏的東西的總和。評價活動由于類所缺乏的東西構成了對實然的現在的批判。更為重要的是,評價活動對時代的批判直接指向了這個時代的曖昧的主體以及曖昧的主體需要。這是因為,智能化互聯網已經日益成為一個無所不在并且無所不能的龐大的代理機器,它代理我們去完成以前必須由我們特別是我們的身體去完成的事情,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即,這件被完成的事情究竟是出于我們的需要,還是出于互聯網的需要。這個問題要求我們去了解客體的需要。
關鍵詞:
評價活動; 內在性; 缺乏; 批判性;
引言: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這個閃耀著歷史唯物主義洞見的判斷同樣適用于我們討論的互聯網時代的評價活動,評價活動同樣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展開的。問題是,這樣的條件并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泛指的時代境況。時代境況涉及到許多東西,只有那些與我們的目的有關的東西才能成為條件,因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2。而評價活動中的主體需要正是可以被追溯到這樣的目的,因為“評價活動就是指主體對于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3換言之,我們面臨兩樣東西,一樣是外在條件,另一樣是內在目的。后者不改變前者就其本身而言的既定性,但卻是使得前者成其為條件的東西。這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的意義。事實上,正是由于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我們由以出發的條件往往最終會成為被我們所改變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時代的評價活動可以或者說應當發展為對這個時代本身的批判。
一、內在性方面
不能否認那些既定的東西作為條件對我們所起的決定作用,但是,這樣的外部條件的效力范圍僅僅在于人們實際上怎樣行動以及可能會怎樣行動,而并不能解決人們應該怎樣行動的問題。然而,實際上怎樣行動以及可能會怎樣行動恰恰是由應該怎樣行動決定的———后者對于前者而言乃是一種內在動機。反過來說,前者作為外部條件的反映并不能對后者做出有效的解釋。關于外部條件的效力范圍的問題,我們可以比較賓克萊在《理想的沖突》中的一個說法,“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B.F.斯肯諾用積極增量的方法作為人類條件作用的一個因素進行實驗,結果作出一些關于人類行為方面的極為深刻的概括。這雖可以告訴我們人在實際上怎樣行動,以及我們能用什么技術去給以條件作用使他按其他方式行動,但這種科學研究卻并不能告訴我們人類應該怎樣行動。每當我們問‘我們應該做什么?’這類問題時,我們就已越過事實和科學理論的范圍,而在尋求一個價值判斷了。”4也就是說,外部條件的效力僅僅限于事實和科學的范圍,就此而言,它既不能夠導致也不能夠影響價值判斷的做出,因為這樣的任務越出了它的效力范圍。換言之,與價值判斷相關的評價活動不是在事實和科學的范圍內對客體所采取的行動。關于這一點,杜威有一個更為生動的例子,他說,“我們以一個小孩發現了一塊閃亮而光滑的石頭為例。小孩對石頭的外觀和手感都很滿意。但在這兒并沒有評價,因為這兒沒有欲望和所期待的結果。直到他提出了‘應該拿這塊石頭來干什么’這樣的問題,直到這個小孩珍視他偶然發現的這個東西時,才有了評價!5在這里,這塊石頭的閃亮、光滑、外觀以及手感無疑可以歸為外部條件,它們并不涉及到評價;評價源于與它們非常不同的另外一個方面,即作為欲望和期待的內在性方面,這個方面才關聯著“應該”做什么的評價問題。相應地,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我們相仿佛地從外部來考慮,那么可以說,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實際的和可能的行動給出了既定條件,但是它們并沒有觸及我們“應該”做什么的問題。這就如同,互聯網搜索引擎能幫我們即時搜索許多東西,但是它并不回答我們“應該”搜索什么的問題。這意味著,對于互聯網時代評價活動的考察,同樣有必要從內在性方面出發,而不是耽擱于各種各樣越來越令人眼花繚亂的外部條件。
然而,一旦我們把內在性方面考慮為評價活動的基本條件,我們就立即面臨了一個困難,即,它是一個無法以任何方式被指認出來的條件———這也是它與外部條件的最大不同。無法被指認出來意味著,它無法被指認為是什么,換句話說,它總是那些可以被指認為是什么的東西的反面。這同主體的需要這一評價活動的出發點密切相關。什么是我們所需要的?很簡單,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我們所缺乏的。可是,對于這個回答,馬上要做一個補充,這就是,這樣的缺乏不是指某個個體缺乏什么———某個個體缺乏什么總是可以從其他個體那里得到滿足———而是指類缺乏什么。在互聯網時代,正如在任何時代,人類的某個個體或者確切地說每個個體都有其所缺乏的東西,但是類所缺乏的東西并不是這每個個體所缺乏的東西的總和。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個體所缺乏的東西總是出于和歸于個體,亦即總是個別性的———不管這樣的個體在其數量上有多龐大。更為嚴重的是,當我們考慮到,如前所述,要是某個個體缺乏什么總是試圖從其他個體那里獲得滿足———不管是從其他個體所創造的東西還是從其他個體本身———那么就會發現,這種建立在個別性上的缺乏是以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掠奪和剝削為其現實形式的。對于這兩種缺乏,我們也可以通過比較盧梭所區分的眾意和公意來加以說明。盧梭說,“眾意與公意之間經?偸怯泻艽蟮牟顒e;公意只著眼于公共的利益,而眾意則著眼于私人的利益,眾意只是個別意志的總和。但是,除掉這些個別意志間正負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則剩下的總和仍然是公意。”6在這里,眾意出于并歸于個體的私人利益,而著眼于公共利益的公意既然是私人利益和個別意志的反面,那么無疑正是指向我們所說的類。
接下來,如果我們進一步把盧梭說的公意和我們討論的類所缺乏的東西聯系起來,那么我們似乎可以得到更多的東西。既然,如盧梭所認為的,公意是除掉個別意志間正負相抵消部分剩下的總和,那么我們就可以借助某種有效而合法的方式對個別意志進行數據統計然后得出公意,比如投票,這也正是盧梭自己所考慮的。他說,“每個人在投票時都說出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于是從票數的計算里就可以得出公意的宣告!6毫無疑問,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使得互聯網在技術上非常適合投票以及相關的計算工作。但問題是,公意是投票得出的嗎?一種個人意見會因為在票數上勝出另一種個人意見就變成公共意見嗎?這顯然是可以爭論的。不管盧梭的想法如何,我們并不認為投票能得出類所缺乏的東西。這是因為,如果每個人就他們的缺乏進行投票的話,那么他們其實是做了這么一件事情,即,每個個體對照其他個體所不缺乏的東西———至少他認為其他個體所不缺乏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缺乏的東西。簡而言之,這樣的缺乏是可以被指認的———在其他個體那里被指認。這意味著,它不是缺乏,確切地說,不是類的意義上的缺乏,因為類所缺乏的東西無法在任何一個個體那里被指認。
二、缺乏與擁有
正是在這種無法被指認出來的意義上,我們把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歸結為類所缺乏的東西。換言之,我們從內在性方面做出的對評價活動何以發生的問題的考慮,也就是從類所缺乏的東西做出的考慮。類所缺乏的東西提示我們以一種根本的缺乏,它不是作為是什么而是作為不是什么———簡單地說是無———內在地存在于評價活動中的。這意味著,評價活動正是由于這個不是什么或者說無而發生的。對此,我們或許可以援引海德格所說的良知的呼喚來做出進一步的闡明。海德格爾說,“良知向召喚所及者呼喚了什么?嚴格說來———無。呼聲什么也沒有說出,沒有給出任何關于世間事物的訊息,沒有任何東西可能講述!7之所以沒有關于世間事物的訊息可以講述,恐怕是因為良知的呼喚并不關涉世間事物。這在我們的討論中就是,世間事物作為可以在世間被指認出來的東西并不是類所缺乏的東西,類所缺乏的東西毋寧只是與那什么也沒有說出的良知的呼聲相仿佛。海德格爾進一步說道,“呼聲不付諸任何音聲。它根本不付諸言詞———付諸言詞卻照樣晦暗不明、無所規定。良知只在而且總在沉默的樣式中言談。它非但不因此喪失其可覺知的性質,而且逼迫那被召喚、被喚起的此在進入其本身的緘默之中。無言可表述呼喚之何所呼喚,這并不把呼喚這種現象推入一種神秘莫測之音的無規定狀態,它倒只是指明:對于所呼喚的東西的領會不可寄望于諸如傳達告知之類的東西!7同樣地,類所缺乏的東西無法以傳達告知之類的形式得到揭示,恰恰相反,傳達告知之類的言詞只會使得事情陷入晦暗不明之中,這是因為言詞是對不可指認性的遮蔽。但是,不可指認并不等于無規定性:它的規定性不是實然意義上的,而是應然意義上的———這也正是賓克萊把人類應該怎樣行動歸結為價值判斷時所表達的意思。應然的規定性對于實然的規定性是沉默、是無,因為后者無論在何種程度上都無法獲得對前者的了解,非但如此,倘若它本身是可被了解的那么完全是出于前者的緣故。也就是說,就規定性而言,應然既不存在于實然之外也不像實然那樣可以被指認,它只是以它對于后者而言的沉默或者說無來規定后者。在這里,應然所透露的乃是類所缺乏的東西亦即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應然從根本上來說正是出于需要和缺乏。
評價活動在這樣的規定即出于其內在性方面的規定中將自身開辟出來,或者簡單地說,它是自發地產生和發展出來的。如果我們考慮到這個內在性方面就是類所缺乏的東西,那么也可以說,這個開辟的過程就是人自身通過這個類所缺乏的東西不斷認識自身和實現自身的歷史。就此而言,歷史更為重要的意義不在于揭示人類擁有了什么,而是在于揭示人類還缺乏什么。那么,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類所缺乏的東西究竟是什么?盡管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尋找到一些線索,亦即從被它所規定因而為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中尋找線索,因為如前所述它總是這些東西的反面。這樣的反面當然不是回溯性的,亦即它不是指出與現在的實然相反的曾經所是,而是召喚與實然的現在相反的應該所是。在這個意義上,它構成了對實然的現在的批判。事實上,評價活動出于其內在性方面必然會走向對其所屬時代的批判。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擁有的東西是什么?這與其說是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尋找線索的入口,至少就前面討論的推進而言是這樣。所以,我們并不為這個問題的無法回答而感到窘迫———我們根本不需要陷入到雜亂無章的列舉和毫無頭緒的歸納之中,而只需要指出一點,即,不管我們擁有的東西是什么,它們就其實質而言都是曖昧的。在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模棱兩可了,或者說,它們本來就是模棱兩可的,只是現在借助互聯網技術獲得了徹底的揭示和公開。在這一點上,一個最為直觀的現象就是,一個事件一旦被交付給互聯網也就被交付給了幾乎是沒有盡頭的轉述,或者說,轉帖和轉發。作為結果,這個事件之所以作為這個事件而存在,僅僅是因為它藉著轉帖和轉發而越傳越廣,而它本身卻在這種越傳越廣中變得曖昧不清了。換言之,這個由于被交付給互聯網而為人所知曉的事件卻無法被知曉為是什么。這就如同海德格爾在闡述閑言時所說的,“說話的時候,所說的語言已經包含有一種平均的可理解性,按照這種平均的可理解性,傳達出來的話語可達乎遠方而為人領會和理解,而聽者卻不見得進入了源始領會話語之所及的存在。人們對所談及的存在者不甚了了,而已經只在聽聞話語之所云本身。所云得到領會,所及則只是浮皮潦草的差不離。人們的意思總是同樣的,那是因為人們共同地在同樣的平均性中領會所說的事情!7借助互聯網,話語正是可以達乎遠方,一件事情正是可以同樣地被每個人所了解,但這個同樣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卻無人知曉。在這個意義上,轉帖和轉發就只是把話說來說去,而不是對事情本身的分享,亦即海德格爾接下來說的,“聽和領會先就抓牢話語之所云本身了。傳達不讓人‘分享’對所談及的存在者的首要的存在聯系;共處倒把話語之所云說來說去,為之操勞一番!7為什么會這樣?這當然可以從許多角度來分析。就我們這里的討論來說,乃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亦即類所缺乏的東西被遺忘了,或者更為具體地說,主體的需要被遺忘了。
也許這會立即遭到質疑,即,主體不總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行動嗎,怎么可以說主體的需要被遺忘了呢?回答是,如果主體本身變得曖昧了,那么他的需要何種意義上還是他的需要。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在2009年上映的電影《代理人》 (Surrogates) 中,一個可能離我們很近的未來得到了描繪。在那時,人們可以把自己的行動交付給與他的意識聯接在一起的機器代理人,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終日留在家中,而讓他的機器代理人按照他的意識即時傳輸給它的指令外出行動。這個時候,人就僅僅是他的意識,他的身體以及行動則被機器代理人取代了。有趣的是,今天,人們似乎也可以終日留在家中,而是通過互聯網讓他的各種代理人———盡管不是影片中的機器代理人———代替他外出行動。影片所描寫的意識和身體或者說行動的這種分離使我們有必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即,究竟哪一個是行動的主體,是躺在操作臺上的人,還是他的機器代理人,抑或是他和它的結合?無論如何,主體身份的歸屬變得模糊了。同時變得模糊的是主體的需要,至少我們不了解機器代理人的需要———在評價活動中,我們考慮的是主體的需要,而對于客體,我們考慮的是它與主體需要相關的屬性,可是對于機器代理人,我們恐怕就不能這么簡單處理了,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盡管是可疑的主體身份。
三、客體的需要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互聯網正是在日益成為一個無所不在并且無所不能的龐大的代理機器,它代理我們去完成以前必須由我們特別是我們的身體去完成的事情。這就隱含了一個問題,即,這件被完成的事情究竟是出于我們的需要,還是出于互聯網的需要?如果說評價活動必然會走向對其所屬時代的批判,那么它所批判的正是曖昧的主體以及曖昧的主體需要———這種曖昧也是使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變得曖昧的最終根源,因為它們的屬性無法清楚地從主體的需要來加以辨識。也就是說,一方面,由于互聯網上的閑言,事情本身變得模糊不清了;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上的代理,主體本身變得模糊不清了。而且,隨著主體作為行動者越來越忙碌,這種模糊不清也越來越加重,因為忙碌的主體無法停下行動以便反思行動的目的,亦即反思這個目的究竟是不是他自己的。這個時候,評價缺失了。對此,我們可以來看一個杜威的描述,“一個由習慣使然已經開始走著的人,會一直走,而不會不斷地停下腳步,問自己‘我邁下一步要達到什么目的’。在很多人類活動中這些初淺的例子具有典型性。行為經常是如此直截了當,它根本不受什么欲望和目的的干預,也沒有什么評價發生于其中!8今天,我們的行為,確切地說,由智能化互聯網所代理的行為,正是如此的直截了當,以至于我們一直忙碌,而不會不斷地停下腳步問自己,因為我們的代理機器不會停下腳步問自己。而且,即便我們的代理機器停下來問自己,問題也依然沒有解決,反而更加嚴重,因為我們不清楚它所問的“自己”是我們還是它們。
無論如何,以下這項任務日益緊迫了,即,從內在性方面出發重新思考主體,特別是重新思考這個時代中那些使主體身份的歸屬變得越來越模糊的客體;蛘吆唵蔚卣f,我們要思考一個以前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即客體的需要。利奧塔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表達了這樣一個想法,“對當代技術科學的最后一點看法。它完成了現代性事業:人使自己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擁有者。但同時當代技術科學又深刻地顛覆了這一事業!黧w在它研究和改造的客體中的內在性的發現被作出后,科學技術社會的整個領域在十年內就出現了。反之亦然:客體也有語言;為了了解客體你必須能夠翻譯它們的語言。因此智慧內在于事物之中。在這種主體和客體互相疊蓋的情形下,主宰的理想如何能夠繼續存在?在科學家本人制作的科學的再現中它逐漸不再被使用。人也許只是組成宇宙的放射的普遍交互作用里一個非常復雜的交叉點!9這個想法是耐人尋味的。根據這個想法,客體不是被主宰的,而是被了解的,通過它自身的語言被了解,因為智慧內在于它們之中。這意味著,客體也有它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旦主體從自身的需要來考慮客體,客體的需要也就同時被觸及或者說觸發了,只是這樣的觸及和觸發從來沒有像在互聯網時代這樣變得如此全面和深刻。由于互聯網,我們對于事物的主宰變得前所未有的徹底,但是與此同時,這種主宰也前所未有徹底地交付給了互聯網。對此,我們不想簡單地用事物的兩面性來加以打發,而是想說,我們對于與我們關系如此密切的互聯網還不夠了解,確切地說,還沒有從客體———如果我們不愿意承認它已經分擔了一部分主體身份的話———的需要的角度來加以了解。之所以不了解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因為,我們習慣于僅僅從我們已經擁有盡管不是公平擁有的東西出發來考慮事情,而沒有考慮到類所缺乏的亦即尚未擁有的東西。如前所述,就已經擁有的東西而言,我們所行的主宰幾乎已經達到了極致;就尚未擁有的東西而言,不是說我們完全無法主宰,而是說主宰是不是主體之為主體的唯一方式應當作為一個問題得到重新的考慮,就像利奧塔在訪談中表露出來的那樣。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正在一件件地交出去,即交付給我們的代理人———如果說在電影《代理人》中,我們至少還有一樣東西沒有交出去,這就是我們的意識,那么在另外一種情形中,可能連這最后一點留存的東西也交出去了,這種情形就是人工智能,準確地說,是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的人工智能。事實上,在今天,互聯網總是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互聯網。
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及其與互聯網的密切結合,互聯網的智能化越來越明顯。人類的一切都可以或者說已經以數據的形式在互聯網上被記錄下來,而人工智能,藉著其遠遠高出于人類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比人更清楚地知道他自己過去曾做過什么,也能比人更準確地預測他自己將來要做什么。簡而言之,智能化互聯網比人更了解他自己。但是,比人更了解人并不是智能化互聯網所做的主要事情,更不是它的全部———這些事情與智能化互聯網的需要相關,而我們對此還幾乎一無所知。所以,一旦智能化互聯網把自身的需要表達出來,人們就感到措手不及了,至少,習慣于僅僅從已經擁有的東西出發來考慮事情的人們感到措手不及了。到這里,我們再次發現,利奧塔關于以客體的語言去了解客體———或者用我們的話來說,了解客體的需要———的提醒是多么地重要。對于客體需要的了解使評價活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評價活動不再僅僅指主體對于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而是指處在互相疊蓋的情形下的主體和客體之間彼此需要的反映。這種變化其實正是從評價活動的內在性方面出發的,因為如果人,如利奧塔所言,只是普遍交互作用中的一個交叉點,那么人這個類所缺乏的東西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主宰地位的空出。我們當然承認,評價活動無法超越它自身所歸屬的時代,但是我們更相信,時代的問題可以在評價活動中得到發現和批判。由于這種發現和批判,以及前面所說的評價活動的根本性變化,互聯網時代的評價活動需要我們做出更為深入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賓克萊:《理想的沖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馬元德等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2] .陳新漢:《權威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杜威:《評價理論》,馮平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
[4].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等譯,三聯書店1999年版。
[5].利奧塔:《后現代性與公正游戲---利奧塔訪談、書信錄》,談灜洲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 .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互聯網時代評價活動的內在性和批判性論文】相關文章:
互聯網時代企業營銷論文02-21
以創新轉型應對互聯網的金融時代論文02-28
試論文化研究的批判性論文03-09
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問題研究論文03-04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營銷模式的分析論文03-11
論文提綱:網絡時代的主體和自我認同03-10
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人才勝任能力與培養論文03-23
互聯網汽車營銷論文01-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