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摘 要】:語文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它屬于人文學科,除了給人以知識、能力和智力外,還具有思想教育,感情熏陶。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為師生之間互相溝通的橋梁。世間沒有真正不需要友愛和感情的學生,飽含真情的語文教師一定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要上好語文課,就必須使情感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關鍵詞】:情感教育 熏陶 審美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課程結構、學習目標、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發生了重大變革,尤其值得矚目的是,在各門課程的設計中,始終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則是一個主要的目標。
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事實上,這是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不被重視的一個問題,過重的政治色彩和復雜的知識體系使得語文教學索然無味;而能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溶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語文教學不失為一塊沃土。
一、尋找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契合點,陶冶學生情操
傳統的教學一般是將書本看作“死”的東西,并不注重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交流,學生接受教師教條式講解,對中心思想做單一把握,對段落、層意的理解上眾人一辭,缺乏新意,導致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就是沒能夠讓讀者自己與作者本身建立起很好的交流渠道。新課要求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尋找與作者心靈的契合點。對文學作品研讀要求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心理體驗去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再構建、再創造。學生在閱讀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種期待視野,即其閱讀習慣、趣味、心理、預期目的等等,當學生帶著期待走進作品空間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豐富的心理體驗,而當這種體驗與作者產生共鳴時,就會達到一種至純至美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靈愉悅感。對于中學生來說,在這一閱讀過程中,往往最能使其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東西便是真摯的情感!扒閯佑谥卸斡谘浴,優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背影中的濃濃舐犢之情;曹孟德東臨碣石的壯志豪情;“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一腔報國之情;“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一縷悠悠思鄉之情……如何不讓學生怦然心動,而終有所悟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能做的就是積極創設情境,做一個忠實的引路人和點撥者,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這樣才能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能力。
二、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多地秉承著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結晶。這一文化體系本身就對知識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較高的規范和要求。語文教師作為這種文化的直接傳播者,更應該向這種規范和要求看齊,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許多譯介的外國作品、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語文課堂。但總起來說,都是熔鑄著真、善、美的篇章,這就要求教師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引領學生一起穿越歷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蕪;領略異地的風土人情;欣賞皇帝裸體游行的丑態;追溯人類歷史的淵源……在這種心靈相通、情感愉悅的平等、和協的教學氛圍中,其效果自然會事半而功倍。
三、尋找學習者之間的心靈契合點,優化學習效果
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不外乎聽、說、讀、寫,在新課程的語文學習中,這些已被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課程更高的學習要求卻使我們不得不去尋求更為優化的學習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點———語文學習活動更多的是一種開放的群體活動,因而多個參與學習的個體之間的交流、溝通在學習中的作用至為關鍵。個體之間尋求心靈的契合點,從而形成一種以自主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深入人心并廣為實施。
語文學習是一種內化知識從而陶冶情操的活動。對于同一文本的體驗而言,個體之間勢必存在差異,甚至比較巨大;當幾個學習者在一起進行交流、探討后,可能每個學習者的體驗就會更深一層。不同的學習者因性格、愛好、情感、閱歷、知識儲備的不同,學習中勢必產生效果的不均衡性,這就需要建立一種由異質成員所組成的以合作探究為學習方式的小組,以期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情感教育的基本目的。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忽視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和審美教育,知識將是一片“散沙”,作為一個教育者,不掌握駕馭學生情感的技巧,不善于使用情感藝術,不可能是一個優秀教育實踐者!皼]有水就不會有魚,沒有情就不會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蕩起情感教育的雙漿,帶著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伊春 . 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再探討.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31.
(2)陸山華 . 中學語文教學美育初探.語文學刊,2003,(3)
(3)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 語文九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相關文章:
讓情感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12-05
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11-25
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融入論文02-21
論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融入思想教育02-25
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育”03-16
高中美術教學情感教育融入策略探討論文12-16
師范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2-25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3-10
談談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