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語文課堂中師生應具備哪些素質
摘 要:新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洋溢著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志著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與此同時,小學語文課堂中,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也有了全新的要求。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 師生素質
一、教師教育觀念的要求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后,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而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可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可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閱讀;課后可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要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二、新教材需要全才的教師
新教材要求教師除了精深的專業知識、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高度的責任感之外,還應具備哪些素養呢?下面幾點就是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搜尋信息,博覽群書
漢語是一個民族的語言,是傳遞信息的載體。當今社會科技發達,信息靈通,教師必須注重搜尋信息、博覽群書,講課時滲透信息,充實教學內容,學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質疑有一個豐富完美的解答,這樣學生就會學得滿足滿意。同時還要注意課文閱讀取材的廣泛性,使教材承載著大量的社會、人文、歷史及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在學習使用語言的同時,還將接觸到許多諸如天文地理、文化藝術、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識和一些未知領域,若老師孤陋寡聞、知識面窄,在教學中就會捉襟見肘、被動應付,就不能應付自如、舉一反三。
2、語文兼顧,訓練駕馭
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義性的語言,運用語言表達思想要恰當,運用語言傳遞信息要準確,運用語言辯論事理要嚴密。教師應加強自己的文學修養,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使教學富有文學色彩、生活情趣,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識。 3、左右逢源,多才多藝
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與其它學科的巨大差異。語文重實踐運用,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聽得明白、說得清楚、看得透徹、寫得生動、思得正確。新教材注重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樂于探究。如教《在山的那邊》和《童趣》時,我在黑板上畫了兩幅圖,讓學生感覺直觀;教師可把書本知識轉換成悅目的圖文信息,還可把課文編成話劇、故事小品,組織晚會讓學生在饒有興趣的參與中鞏固知識、培養語感,使課堂有聲有色、情趣橫生。
三、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
交往能否順利與和諧,與交往技能相關,因而,我在日常教學中著力對學生進行課堂交往技能的訓練。下面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探索。 從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發,我們把課堂交往技能訓練內容具體化為四個“學會”:
1、學會傾聽他人發言
傾聽他人發言包括傾聽教師講課和傾聽同學發言。要求學生積極做好傾聽的心理準備,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學習問題,先獨立想一想對這個問題是怎樣想的,然后虛心傾聽別人的發言,逐步學會記住他人的發言要點,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學會用言語信號和非言語信號,作積極的信息交流。要學會質疑、發問,學會向他人請教,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解釋。
2、學會陳述自己的想法
陳述自己的想法包括回答教師的提問、參與學生間討論時的發言。我們要求學生先想后說、想好再說,做有準備的發言,逐步做到語言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生動自然。要注意恰當控制音量,即:參與討論時音量要小,不能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回答提問時音量要大,讓全班學生都能聽見。
3、學會修正他人觀點
修正他人觀點,主要指修正同學發言。我們要求學生先肯定對方發言中好的、對的方面,再誠懇地指出不足,談出自己的意見,切忌講傷害對方的話。當然,教師也要敢于接受學生的“挑刺”。
4、學會接受他人意見
接受他人意見包括接受批評與建議。我們要求雙方本著平等的態度,樂于接受意見,耐心地聽對方說完。意見中肯,可點頭表示感謝。
四、培養學生動腦創新的習慣
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運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檢驗和鞏固課文知識的最佳方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要多開展語文綜合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到語文世界去漫游,讓他們去體驗和感受語言的含義,讓他們去感受學習語文的實際價值。要利用課改的有利時機,多動腦筋,勇于探索,讓學生在緊張活潑、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語文,讓多才多藝的高素質的教師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
總之,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除了讓教師以高姿態、高水平介入課堂外,還要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改善課內交往,促進形成合作性、支持性的課堂氣氛,促進交往雙方相互認知、相互溝通與相互作用,這對課堂之外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具有遷移作用。技能訓練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為其生存、發展與成功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石。
【新課改下語文課堂中師生應具備哪些素質】相關文章:
淺談體育教師在素質教育中應具備的素質11-15
淺析音樂人才應具備的的心理素質11-28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老師應具備的職業技能(精選19篇)06-27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11-25
語文教學論文:淺議語文課堂教學機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11-26
英語教學應具備跨文化意識12-03
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03-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