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校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現狀的調研
【論文摘要】“大學生就業”是指大學畢業生面對市場進行的自我定位,從而自主選擇職業的過程。在中國,隨著“大學擴招”導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激增,使該群體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并被賦予了多層次的社會意義。通過宏觀層面的分析不難看出,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對人才需求產生很大的變化;新職位的涌現對人才的渴望和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高校雖然在擴招,但學科的重復建設,以及擴招過程中與市場需求的錯位,都在客觀上增加了就業難度。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原因;對策
就業市場供求雙方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高校因自身體制限制而對行業發展變化和市場要求的反應遲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和壓力,從而“專業不對口”現象隨之凸現出來。本文旨在通過調查人才市場、各企事業單位以及高校大學生來了解高校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的現狀和企事業單位對于現畢業大學生非本專業化的招聘錄取情況以及面對就業,高校畢業生在本專業就業難度大的情況下,怎樣規避原有專業限制尋求就業突破口,以達到增強人才的社會適應性。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現狀調研結果
。ㄒ唬┢笫聵I單位考慮用人成本,傾向綜合能力素質強的學生
1、應屆畢業生供過于求,工作經驗,優先考慮
有工作經驗者成為了各大企業優先考慮的對象,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員工正式上崗的時間,也節省了企業對于新員工培訓的預算。據調查數據顯示,94.12%用人單位都是比較注重應聘者是否具備專業的工作經驗,用人單位認為應屆畢業生不具備符合企業要求的職業能力,缺乏工作經驗,沒有競爭力。
2、各單位注重綜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訓
調查顯示,相對于堅持專業對口的要求,用人單位更愿意接納綜合能力強的應聘者,有76.47%的用人單位支持此觀點,只有23.53%的企業堅持專業對口的要求。在他們認為,綜合能力強的人,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更容易適應企業里的工作調配等有關任務。
。ǘ﹪谰蜆I形勢下,大學生面臨多種矛盾
1、大多數大學生表明,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令人擔憂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現今的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其中24.49%的大學生認為現在就業困難大,57.14%的大學生并不看好就業形勢會朝向良性發展,僅有18.37%的人對目前的就業形勢報以良好的態度。
2、大學生就業信息的了解途徑少
從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大學生更愿意通過招聘會來了解就業信息,所占比例竟高達63.27%,而希望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提供就業信息的人數占31.43%,其余也有希望通過求職網站等途徑了解就業信息的人。而另一方面,大學生對本校的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信心不高,有44.90%的人認為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所提供的就業信息作用不大,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對社會就業信息的掌握效率。
3、專注專業知識的培養和提升綜合能力的矛盾性
調查發現,有61.22%的大學生認為專業技能是成功取得工作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在培養專業技能這一方面注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29.43%的大學生認為在注重自身專業技能修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 9.35%的大學生認為現如今就業更取決于家庭背景,無關乎什么樣的專業和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現狀調研分析
。ㄒ唬┳⒅鼐C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訓
調查顯示,相對于堅持專業對口的要求,用人單位更愿意接納綜合能力強的應聘者。除卻有工作經驗者,大多數的企業都要進行上崗培訓,培訓的內容以工作流程、業務技能為主,因此,大多數企業認為選拔綜合素質好的新員工,能夠更好的掌握工作有關內容。但是,長此以往,由于人才的就業分配出現問題,導致于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到對口”。
。ǘ└咝.厴I生逐年遞增,就業形勢愈發嚴峻
高校畢業生存量越來越多,201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660萬,較于10年增加了近30萬人,呈逐年遞增形勢。隨著大學生擴招,大學生數量激增,使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
。ㄈ┚蜆I信息渠道過于狹窄,積極搭建更多吸引大學生就業平臺
大學生普遍認為,招聘會聚集了多方企業,更能提供較為全面的就業信息,同時也更能直接反應出社會對于不同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大學生更直接快速的了解企業信息,同時也更有機會得到好的工作崗位。但是,由于招聘會受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大學生對于就業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ㄋ模┻^于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忽視了綜合能力的提升
空有理論知識,缺乏相關的實踐工作經驗,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求職路上戰斗力的下降。這也是當今大學生就業觀束縛于傳統觀念的一種體現。從另一方面剖析,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過分強調專業知識的重要性,降低了綜合能力所占的比重。而且認為只有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才能有利于自身發展。這種不正確的心態也是當代大學生較普遍的一個心理誤區。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誤區,以及許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導致社會人才錯位,形成了嚴重的“專業不對口”現象。
(五)自我認識能力不足,自我評估存在錯誤
目前許多的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不足,自我評估存在錯誤,這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期望值過高,不愿意接受低于“內心標準”的工作。許多大學生剛出校門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因此出現了大學生眼高手低的這一普遍現象,直接影響了社會工作崗位的分配和安排。
三、促進大學生就業,解決“專業不對口”問題的對策
。ㄒ唬┯萌藛挝粦⒆阌诟咝#茖W選用人才
1、樹立正確的人才觀
用人單位是吸收畢業生的主要渠道,大學生在這里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實現自我價值,所以作為提供專業舞臺的用人單位,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制定合理的選拔標準,改變對專業對口的固執堅持,從多方面考慮大學生的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聘用合適的人才。此外,用人單位應該認識到,大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全面的綜合能力,只要通過對工作內容的短期培訓和實踐即可正式工作,這樣科學選用人才才是企業招聘的基本原則。
2、加強與高校的交流
用人單位作為人才的吸收方,高校作為人才的輸送方,兩者不僅是合作關系,同時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應該加強兩者的聯系。如今,就業市場供求雙方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而高校因自身體制限制而對行業和市場要求的反應遲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和壓力。因此,可以讓用人單位加入到辦學中來,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辦學。互通空缺崗位信息,合作辦學、聯合開展社會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在就業上也可以實行“先乘車后買票”,即先通過學生畢業前的實習,讓一部分應屆畢業生捷足先登,找到對口的崗位,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緩專業不對口的壓力。
。ǘ└咝=⒖茖W培養模式,立足于就業市場需求輸送人才
1、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自從打破了用人單位僅僅以文憑作為選拔人才的依據這種傳統的用人方式后,現今,企業需要的不僅是知識廣博的理論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技術水平,各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所以高校應改革培養人才的策略。在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大對大學生素質的提高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比如組織、管理以及實踐能力等等,這樣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適應時代的發展。
2、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結構
高校作為為社會輸送高等人才的基地,在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的今天,專業的設置不僅僅是對興趣的培養,主要是根據社會需求,提供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應充分調查和研究就業形勢,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迅速的調整專業的設置和培養方向,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的目的。再者,高校要根據自身資源以及社會需求,不可盲目擴大招生規模,以防熱門專業供過于求而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專業供不應求。同時,以我國依附型產業結構的需求為依據,減少趨同專業,加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此外,政府也應給予支持,通過大力發展經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等措施創造更多與畢業生專業相匹配的就業機會。
。ㄈ┐髮W生應認清就業形勢,轉變觀念,一專多長
1、培養能力,加強實踐
要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尤其要注意個人能力的培養,如組織管理、處理人際關系、學習實踐、創新思維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展示各種才能來吸引對方的“眼球”。同時,大學生還須加強實踐,抓住一切機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積累實踐經驗,以豐富的工作經驗來征服對方。
2、擺正心態,正確認識自我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大學生擇業首先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特長等情況,給自己一個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范圍。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擇業標準,才能避免擇業時的盲目。再者,一些大學生應當及時轉變對于低薪工作的看法,改變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于綜合性人才日趨提高的要求,大學生就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專業不對口”問題也將越演越烈,同時,作為在校大學生,光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了解本專業的知識也是不夠的,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擴展知識面,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實現自身的價值。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以及政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這些問題得以緩解,才能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上一頁 [1] [2]
【試析高校大學生就業非本專業化現狀的調研】相關文章:
談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剖析及就業出路指導03-03
試析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02-22
試析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對策12-04
試析對文學現狀的憂慮03-27
試析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12-04
試析高校報告文化初探03-04
國內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現狀調研論文12-01
試析土地生態環境現狀與變化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