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學生村官調研

        調研是調查研究的簡稱,指通過各種調查方式系統客觀的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對各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予以預測,為投資或發展方向的決策做準備。調研就是對大量一手市場調研數據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觀地剖析當前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市場規模、競爭格局、進出口情況和市場需求特征,以及行業重點企業的產銷運營分析,并根據各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各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準確分析與預測。

        大學生村官調研1

          我叫某某,xx年x月,我榮幸地選派到折橋鎮xx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到村任職一年來,我時刻立足村情,了解民情,堅持不懈地向村干部學習,向村民學習,進行了實地走訪和調查,對xx村的發展狀況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一些制約xx村發展的因素提出了幾點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村情概況

          xx村位于臨夏市東北角,是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村。全村共有4個村民組,13個合作社,606戶,總人口5219人(戶籍人口2679人,流動人口2540人),黨員67名,耕地面積約1158畝。農民收入來源主要為農作物種植、家畜養殖、土地、房屋出租和勞務輸出,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蔬菜為主,冬季以簡易大棚菜為主;養殖主要以養豬、養牛為主;勞務輸出主要是臨夏市的建筑隊,各飯館等服務行業為主。

          二、 農村經濟發展情況

          1、 經濟發展現狀

          經過走訪了解,xx村村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渠道:最主要的是種植糧食和蔬菜,主要包括小麥、玉米等作物和一些季節性蔬菜;其次是依靠勞務輸出,村民在市區建筑隊、餐館打工掙錢;第三大學生村官關于農村的調研報告

          是依靠出租土地、房屋,賺取租金,利用城鄉結合部的有利條件,將閑置的土地和房屋給有需要的人出租。據統計,xx村20xx年外出打工的人數達到1500多人,占總人口的1/3以上。

          2、農業結構

          農業方面。xx村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0.4畝,隨著近年來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xx村的耕地被占用的情況加劇,這使得農業發展更加艱難。與此同時,農業發展方式也比較落后,主要是種植小麥、玉米等經濟效益較低的傳統農產品,發展集約型、高效農業尚需一個引導和幫助的過程。20xx年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一個。

          養殖方面。全村主要以養殖豬、養牛為主,有規模養牛場一個,小規模養豬廠3個,更多的是農戶以家庭養殖家畜為主,零散養殖方式占主體,還沒有成立專業合作社。

          三、 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設施建設

          村兩委成員在黨支部耿玉芬書記的帶領下,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學習政治理論和經濟、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村共有黨員67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村兩委成員7人,其中大學生村官2人。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嚴格按照上級的工作要求,圓滿完成了村里的各項工作。

          村兩委班子年初有工作計劃,年中有檢查制度,每年春節過后的第一次大會,組織全村十三個合作社社長及群眾代表,由支部提議,

          大家共同商議新一年的工作打算,承諾年內要辦的幾件實事,讓每個人都參與村務及重大事項的討論,讓每個代表都能領會村兩委班子的意圖,對村班子的計劃是否可行提出意見,監督和參與各項工作的檢查。大學生村官關于農村的調研報告

          四、 信訪穩定

          加強農村維穩綜治工作,是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環節。近年來,xx村由于租住人員比較多,治安管理任務比較繁重。鄰里間的矛盾糾紛、婆媳間的矛盾,社員相互間的土地、宅基地、地埂矛盾糾紛,年內發生11起,調解11起,做到件件都有答復和解決,近幾年中,由于xx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xx村一直被市上、州上評為綜合治理先進村,xx村黨支部連續11年被鎮上評為優秀黨支部。

          全村維穩綜治工作的開展,得益于村兩委班子的不懈努力。村干部本著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經常深入農戶,積極幫助廣大群眾消除糾紛,化解矛盾,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從根本上消滅一切可能引起上訪的不良因素,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確保村子和諧穩定。

          五、調查結論和建議

          總體而言,xx村在鎮黨委、xx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農業產業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為了使xx村能取得更大的發展,使我的工作能更有目的性,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 加大投資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溫室大棚種植產業

          xx村因為耕地少,人口稠密,無法大規模發展糧食種植業。然而,xx村因為地處城鄉結合部,更適合發展集約型高效農業。蔬菜種植業能夠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想方設法加大資金投入,為集約型農業發展提供條件,以前我村在這方面重視不夠,前幾年在村口很不容易搞起來的20畝溫室大棚,最后因為資金原因而經營困難,最后不得不荒廢,既浪費了土地,又白白耗費了群眾的勞力。

          本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級財政比較緊張,直接影響到我村的發展,許多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展和公用事業的進行都因資金不足而無法順利實施。建議在原來xx城小學的地方建設集體經濟項目,比如鋼鐵鑄造、溫室農家樂等,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參入股份,這樣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財政收入,也可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提高農民素質

          提高村民素質,培養新農村的新型農民,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我們村的農民因為進城務工的比較多,所以,比純粹務農的農民需要更多的知識和社會經驗。對于這一點,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組織本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定期收看遠程教育提供的各類節目。我們村經常利用村里開會的時間以及黨員冬訓等,為黨員群眾播放視頻,提高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加強其對農業科技、

          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指導農民觀看種植、養殖科教視頻,用科學知識與“土”經驗結合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3、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這幾年以來,黨中央十分關心農村的發展,連續幾年以中央一號文件的形式,強調農村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繼續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對于農村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事情。一是繼續落實好農村合作醫療、養老保險政策,通過村干部的入戶宣傳、耐心講解,把看病補貼、養老補貼等優惠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切實解決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問題;二是進一步深入抓好農村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的落實,抓好春耕中的農藥、種子發放,及時將糧食直補等資金發放給農民,切實維護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4、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爭取資金,全面完成村部建設欠賬、道路建設欠賬,繼續按照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要求,搞好村容村貌治理,爭取完成村級道路硬化、水渠管網改造。全面完成黨委、政府交給的工作任務。

          目前,在上級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xx村兩委班子的幫助指導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兩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條適合本村實際情況的的發展道路。作為xx村的大學生村干部,今后,我將繼續扎根農村,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群眾事務的服務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與xx村的干部群眾一起,創造xx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跨越式發展!

        大學生村官調研2

          大學生村官對所服務村村情民情的走訪調研,是貫徹落實密切聯系群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強化大學生村官工作能力、創新服務群眾工作方法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古郊鄉上上河村走訪調研,詳細了解村情民情,總結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服務“三農”事業提出一點參考意見。

          根據陵川縣委組織部“六個一”活動任務安排,要求走訪一遍全村農戶,寫好一篇調研報告。我從4月份開始,歷時3個月的時間,將上上河村203戶農戶通過直訪與他訪等形式全部走訪完畢。走訪中,主要從上上河村的村情民情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結果總結如下:

          一、主要村情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

          上上河村位于古郊鄉西4公里處。因地處古郊河上游一側,為與東上河區分,故名上上河村。總面積6.5平方公里,分4個自然村。上上河屬石質山區,地處古郊河谷地帶,呈西北東南走向。村境北兩側是山脈,中間呈河谷地形。上上河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無霜期約為120天—160天,年均降水量約65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7.9℃。

          (二)村民文化程度

          目前全村在讀人員有103人,16人在古郊鄉讀書,87人在外讀書。全村除去0—3歲未上學的5人,4—6歲上幼兒園的6人,60歲以上未讀過書的4人,其余人文化程度如下表:

          (三)人口居住現狀

          全村現有203戶,545口人,其中長期在外居住的戶數有73戶,186口人,分別占全村戶數的35%,全村人口數的34%;尚在村中居住的戶數中,中青年男性大多在外打工,有158人。因此據統計,長期在村居住人口大多數為家庭婦女、老人、孩子等,共有201人,占全村人口數的36.8%。

          村民住房大多為老舊房子,占全村住房的96%,危房戶有8戶,占全村戶數4%。

          (四)經濟發展情況

          上上河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20xx年新建了一個養羊園區,有60畝優質苗圃基地,200畝核桃經濟林,1500畝連翹中藥材基地。村民主要有兩大收入來源,一是務農收入來源,全村共有耕地600畝,人均耕地1.1畝,20xx年以前主要種植玉米、土豆,1畝地約收入1000元。20xx年全村種植了200畝黃芩,約1畝可收入4000元;平時上山采摘核桃、連翹,人均可增收1000元。二是外出務工收入來源,村里中青年男子大多在外打零散工,一年約收入15000元;按平均每戶四口人算,人均純收入可達5000多元。

          上上河村主街道有一家便民超市,兩家便民小賣部,一個村級衛生所,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五)社會保障情況

          低保:全村有73戶,共78人領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別占全村戶數36%,占全村人口14%。

          五保:全村有7戶,共7人領取五保金。

          新農合:全村203戶,54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社會養老保險:全村現有67人領取養老金。

          (六)基礎設施情況

          5年來,上上河村安裝了自來水;街道、巷道全部硬化,并進行美化、綠化;安裝了健身器材;建立了農家書屋;修建了垃圾池、無害化廁所;對河道正在進行全面清淤和整修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主要存在問題

          從以上調查結果數據分析,上上河村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經濟落后,基礎設施差,村上居住人口少。在村中長期居住的多為老人、婦女與孩子,與外界聯系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我走訪調查中,發現大多人不愿在本村蓋新房,要么是因為經濟差,根本蓋不起新房。從全村40歲以上的光棍有22人,當招女婿的有10多人等情況可看出一二;要么是因為經濟稍好一點,都打算在縣城或離縣城近一點的村莊置新房。村上經濟落后、基礎設施差,留不住人,而留不住人又直接影響村上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些現象都影響了新農村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到了全村人口的87%。在走訪調查中,發現本村讀高中的孩子們如果學習不太好,大多選擇不再續讀或選擇入伍當兵,且這些孩子創業意識和就業意識都不高,嚴重影響了農村的長遠發展。

          (三)村民增收難。一是上上河村人多地少,地大多為條形,費勞力,種植難度大、規模小,收入不高。二是雖有養殖業,但嚴重缺乏資金、管理、技術等,增收不明顯。三是外出打工人員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打零散工,做工連續性低,務工工資自然也不高。

          (四)社會保障問題復雜。

          1、社會養老保險金保障低。60歲以上老人領取社會養老保險金,對生活有一定幫助,但也只夠解決微小問題,遇到身體常年有病、兒子也無力贍養或不盡心贍養的老人,還不能夠解決根本養老問題。

          2、低保保障問題多。一是村民特別關心低保問題,低保已成為村上極具敏感的話題。走訪中,幾乎所有人提到了低保,大多要求申請低保,增加低保名額。二是低保復核作用小,標準界限難把握。村上單身老人與兒子戶口經常割裂開,或是老人只有女兒,沒有兒子,認為是沒有人養老,被確定為低保戶;曾經因學致貧的戶口,孩子工作后,仍然不好去掉低保,因名額有限,導致新的因學致貧家庭不能及時獲得低保幫助;一方面是家庭都比較困難,難劃定誰應退出,一方面是思想守舊,劃定孤寡老人上有偏差。三是低保保障名額少,存在制度缺陷。從上上河村低保戶看,低保戶數與人數差不多,一戶吃兩個低保的很少。原因主要是盡量讓更多的困難家庭有保障,但也導致了新的問題。對于一些特困家庭,全家一個低保金,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

          三、建議與思考

          (一)加大農村扶貧扶持。首先必須加大對農村的扶貧扶持力度,盡早發展鄉級龍頭企業,要注重資金、技術、管理、人才,整體把握,全力扶持,杜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帶動農民增收,有了經濟,有了信心,村民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二是可以偏重發展一些適合農村婦女的項目,將大量的閑散農村婦女勞動力吸收進來,利用起來,家庭增收、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可盡早實現。三是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城鄉差距,讓更多的人愿意留在農村、服務家鄉。

          (二)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村民整體素質。一是抓學校教育,關心農村住校生。農村撤并學校后,農村孩子與縣城孩子可以接受同樣的教育,免去了年級不等的孩子擠在一個教室上課的尷尬,但大多成為住校生,同時缺失了家庭教育。我們需要在平時多關心住校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發展、變化,盡量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對農村勞動力加強專業培訓,組織村民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致富技術,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三)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制定脫貧計劃。一是重視農村各項保障,加大保障力度,實現應保盡保,消除不穩定因素;加強調查研究,制定合理的保障制度,實現公平公正,消除不合理因素。二是要相應制定脫貧計劃,對村中困難家庭提供扶持傾斜,針對因病、因學、因無勞動力等情況提供有效幫助,爭取他們早日實現致富脫貧,減少社會壓力。

          通過對上上河村走訪調研,使我認識到農村問題的復雜性與現實性,也更加認識到調研總結的重要性。在以后,我將繼續深入農村,聯系群眾,加強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三農”事業、為新農村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生村官調研3

          我是一名來自長沙縣北山鎮福安村的大學生村官,XX年8月份通過湖南省選的大學生村官考試分配到福安村擔任書記助理一職。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領下,我對本村洪山廟組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查走訪,通過實地走訪,通過與老百姓面對面的交談,我對現階段農業發展狀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農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農村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有了更準確的把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不斷降低

          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種糧已經不再成為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獲取來源,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不斷降低,主要原因表現在:一是國家的經濟結構不平衡。我們國家經濟總體水平在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導致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選擇到沿海發達的城市就業,而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部分身體狀況好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老人,為了能夠減輕兒女的負擔,尚能自給自足種上一畝三分地,然而對于那些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家庭條件相對富裕的老人,他們的農田基本上一年到頭荒在地里,無人耕種;二是國家的種糧政策未落實到位。自去年以來,中央審時度勢,積極調整種糧政策,將糧食補貼政策調整為誰種田誰得補貼,然而這一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矛盾和阻力,種田者礙于人情面子,與讓地給自己耕種的田主人達成了某種默契(補貼仍然歸田主人),村上的組長為了不得罪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之任之,而村干部對于組長報上來的數據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最終導致誰種

          田誰受益這一政策沒有落實到位,想種田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提高,不想種田的地仍然荒著。三是農民務工收入的增長遠遠超過種糧收入。通過調研,得出一組數據:

          表一:農民種糧收入(以1年種5畝地為例):

          表二:農民務工收入(以1年務工xx年代到xx年降低)。

          糧食安全問題關系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系著全中國13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扭轉糧食安全問題繼續拉大的局面:一是加大投入,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吸引更多青壯年勞動力選擇本地就業,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逐步地縮小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步地改善我們國家經濟結構不平衡這一現狀;二是嚴格落實種糧補貼政策。種糧補貼政策作為一個薄弱的環節,政府部門必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通過強有利的制度約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三是積極推進“家庭農場”發展模式,積極引導、鼓勵種糧大戶承包土地,使農業朝著現代化、規模化發展,逐步地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逐步地增加糧食總產量。

          (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仍然艱巨

          農村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農村環境直接關系到村容村貌,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是提升了,然而農村環境卻在悄悄的發生變化,河流因生活污水的排放而不再清澈、農戶房前屋后到處是白色垃圾、部分村落死角垃圾遍地、豬糞到處亂排等等現象,直接影響著農村的環境面貌,直接危害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國家意識到了農村環境的惡化,高度重視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卻不容樂觀,任務仍然艱巨,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權利過于集中,沒有下放。農村普遍存在村支書“一言堂”的狀況,凡事書記說了算數,書記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權利不下放到環保專干,環保經費落實不了,得不到保障,環保專干就放不開手腳,有心無力,最終導致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不力,農村環境面貌得不到改善;二是缺乏獎懲的長效機制,積極性未充分調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一般由村干部擔任環保專干,向下布置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由村婦女組長擔任環保信息員,負責傳達信息和下戶檢查農戶衛生,然而,部分村由于沒有制定農村環境治理獎懲的長效機制,環保信息員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他們在下去檢查農戶衛生的過程中,也只是走走過場,沒有一個獎懲機制約束他們。三是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意識是人的行動指南,指導著人的行為方式,作為生活在最基層的農民來說,缺少城市人所受的約束和良好習慣的影響,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習慣了隨意的生活,房前屋后、村落死角、池塘、田邊等等地方,都成為了他們亂倒生活垃圾的地方。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人有責,我們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切實擔負起保護環境的重任,一是明確農村環保專干責任制,建立績效考核制度。農村環保專干作為環境整治的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他更了解環境整治存在的問題,在明確他是第一責任人的同時,應該通過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有效增強環保專干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環保專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建立和健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環保信息員的積極性;三是加強宣傳力度,不斷增強老百姓環保意識。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最終的落腳點在于農民自身,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宣傳力度,不斷的增強老百姓的環保意識,讓人人都成為“環境的保護者、家園的守護者”,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整治問題,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環境面貌。

          (三)老百姓之間交往變少、感情在慢慢變淡

          中國的農民是淳樸的,也是善良的,家里來了客人,笑臉相迎,熱茶招待,端椅子,擺瓜子,招呼得客客氣氣、周周道道,這種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待客之道一直在農村延續至今,然而,在這種傳統美德的背后,卻仍然避免不了農村的人情味在悄悄的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慢慢變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慢慢變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村缺少公共娛樂場所,老百姓的生活過于單一,缺少一個平臺讓他們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二是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獨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老人一方面要照顧孩子、要干農活,另一方面因為年老體弱,出去串門的少,就算是串門也只是選擇臨近的幾家,稍遠的幾乎不去,種種原因導致了農村缺乏朝氣,缺乏生機,老百姓彼此之間缺少交流,感情在慢慢變淡;三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小農意識”仍然根深蒂固。我們不可否認,農民是純樸的、善良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農民是狹隘的、斤斤計較的,鄰里糾紛、土地糾紛、山林糾紛是農村最常見的糾紛,也是處理起來最棘手的糾紛,農民往往會因為一寸土地爭得死不相往來,哪怕是兄弟之間也毫無人情可言。

          守住我們“心靈的家園”,讓農村傳統美德、民風得以傳承,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一是加大投入,完善農村公共娛樂設施建設。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不斷完善農村公共娛樂設施建設,通過開展活動,不斷豐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二是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剪紙、刺繡、皮影戲等等傳統藝術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農村逐漸的消亡,我們應該充分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文化,讓這些文化在農村得以傳承,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的發展;三是積極排查、妥善處理好矛盾糾紛,不斷增進老百姓之間的感情。

          農村是一片廣大的熱土,在中國農村仍然生活著7億農民,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困難需要一步一步去解決,我們只有充分認識現階段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充分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充分挖掘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種糧政策落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公共娛樂設施建設上不斷的完善和加強,我們才能在推進城鎮化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我們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夢,農民夢”。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