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素質教育 重視創新教育
論文關鍵詞:小學語文 創新教育 創新能力
論文摘要:創新教育已成為了當今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延伸。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學生與自身雙方面對創新教育進行開展與實施。小學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創新意識,注重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和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努力使他們不但具有深厚的語言文字的交際功底,而且具有個人獨特的創新能力,真正成為對當今社會有用的創新人才。
一、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當前,面對著新一輪素質教育改革活動的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正面臨良好的機遇。要開展素質教育活動,只有摒棄以往舊有教學觀念,變更舊有教學模式,讓教師結合時代的需求與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開拓創新,將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手段注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才能將素質教育改革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進行素質教育改革正是當前教育形式下的創新,只有教育創新才能走出有別于以往的教學模式,讓鮮活的教學動力注入進來。這些教育創新既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素質教育改革又促使了教育的創新。
二、學生創新教育的開展
(一)激發創造興趣,鼓勵創新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沒有學習的愿望,那么我們的全部計劃、探索都會落空。因此,他向全體教師建議,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的火花。要使學習成為孩子們深感興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啟發性原則,提問設疑,強烈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活躍思維,使之振奮起來,產生積極探求新知的欲望,并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使學生的頭腦中會經常閃現出創造的火花。
(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標為導向,激勵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幻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例如《長城》第三段?寫“聯想到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但古代勞動人民如何修筑的呢?課文沒有敘述。教師可抓住這一“空白”,讓學生想象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修筑長城的。學生從環境、人力、物力等方面展開想象,深切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修筑長城的艱辛。小學語文課本中閱讀課文,常蘊含著培養創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機,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因素,引導主體參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積極開展語文活動課教學。
課外活動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擴大視野、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語文活動課教學,把它作為激發興趣、愛好和特長,實現個性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通過語文活動課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在小實驗、小制作中自己動手,在現時社會中去思索,發揮主動性、勇于思考、大膽創新,促進了素質教育的開展。例如,在學了《灰雀》、《奇怪的大石頭》等這種類型的課文時,可以讓在活動課上以課本劇的形式表演出來的。他們根據課文的內容自己的想像,任意發揮,自由表演,對參加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對表演獨特、新穎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通過此項活動,把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受到了各種鍛煉,提高了各種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創新教育的實施
(一)創新教育始于質疑
創新教育始于質疑,巴爾扎克說:“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要工作應當是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敢于質疑的勇氣。那么,在課堂上就要做到:
1、改變傳統觀念,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
學生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會產生創新的沖動,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你,接近你,信任你,才會喜歡你的課,進而敢于提問,樂于思考,勤于探索。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問,營造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樂問,只有在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中,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樂于提問。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進行雙向交流。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途徑。
2、強化課堂提問,培養學生提問習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認識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為此,老師在課堂中要大膽放手,努力營造寬松的諧和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提問,養成提問的習慣,讓學生成為“問題”的主體,成為“學問”的學生。課始“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激發,逐步成為會思考,會發現、會創新的學習的主人。
(二)培養全新的教師素質
開展創新教育教師首先應當認清創新教育本質,再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加于創的改造與開拓,還要不斷的在教學中進行經驗的總結,大膽嘗試,善于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更
新舊有的教學模式,為創新教育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寬厚廣博的相關知識,同時還要具有平等、謙和、尊重他人,并能接受學生挑戰的素養;要能創造一個充滿探索氣氛的學習環境;要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善于根據教學計劃設計學生學習的課程。
(三)依靠教材,尋找創新資源,培養創新能力
開展創新教育不但需要教師有創造能力,同時老師也應當在教材中尋找創新資源,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蘊涵著豐富的創新資源,有很多適合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的資源,如果能合理用這些資源,對于實施創新教育至關重要。
1、詞、句、段、篇之中蘊涵著創新資源。
詞、句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詞、句理解和詞、句運用上的創新。如《月光曲》中,當貝多芬彈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動地說“: 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卻又彈了一曲。“貝多芬沒有回答”這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句子。為了使學生理解這個句子,可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貝多芬為什么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引導學生思考“沒有回答”的各種原因,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2、語言、思維、德育、美育之中蘊含著創新資源。
如《司馬光砸缸》一課,教學時教師應挖掘教材中的創新資源,引導學生認識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謀,進而從這一故事引申到培人,得想辦法讓人離開水,而司馬光運用逆向思維方式,把缸砸破,讓水離開人。如果教師挖掘出了這一創新資源,通過訓練,就能使學生既受到見義勇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創新思維的鍛煉。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創新教育。
要開展創新教育使得課堂富有生氣就必須與時俱進,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服務于教學活動。網絡計算機的發展推動了多媒體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得語文課堂中所存在的事物能夠聲畫并茂、變得形象直觀,它將書本中的靜態圖像動態化,揭示了圖片中的深刻內涵,使得學生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事物的本質。同時,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語言教學情景,使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引導學生進入課本意境,將教學導向深入。
總之,開展創新教育教師首先應當認清創新教育本質,再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還要不斷的在教學中進行經驗的總結,大膽嘗試,善于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新舊有的教學模式,為創新教育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總結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職責。小學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創新意識,注重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和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努力使他們不但具有深厚的語言文字的交際功底,還具有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真正把學生作為社會的人來教育和培養。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 .
[2] 課程教材教法[J]. 人民教育出版社報刊社.
[3] 張慧云. 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素質[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7).
[4] 陳青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貴州教育,2005,(12)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滲透素質教育 重視創新教育】相關文章:
淺析小學語文創新與素質教育12-05
淺析創新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12-05
試論實施素質教育下地理教學的創新教育12-05
談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3-02
談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創新理念滲透教育03-29
中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創新教育12-08
淺談重視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推行素質教育11-30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初探11-24
試論藝術素質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育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