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語文為例談高等職業教育人文課程的設置
。壅撐恼莞叩戎械幕A課呈現出被邊緣化的傾向,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文章以“大學語文”課程為例,對是否需要開設及如何設置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文化基礎課必須定位為人文素養與職業素質的融合,并以此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
。壅撐年P鍵詞]職業教育 文化課教育 改革調研
高等職業教育鮮明的職業定向性,決定了其課程具有明確的職業定向和專業技能要求,這就對基礎課是否需要設置、如何設置、如何教學提出了挑戰。在專業設置和課程教學方面,以人文教育為主的課程往往靠邊站,縮減課時,為專業課、專業技能課讓道。邊緣化早已成為“大學語文”在高職院校的普遍生存狀態。
據筆者了解的情況,在不少高而職業院校課程設置體系中,文化課因為與專業取向有一定距離等被一再刪減甚至取消。文化基礎課難道真的無用嗎?培養職業技能難道真的與提高文化素養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嗎?為此,我們以高職“大學語文”為例,通過調研探討類似文化基礎課的改革去向。
一、“大學語文”是否需要開設的
“大學語文”是否需要開設,大家眾說紛紜,我們分別調查了高職大學生、職業院校中的教師、教學人員,以及用人單位的職業人士。調研選擇陜西5所高等職業院校進行,調研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和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共發放問卷112份,問卷設置為半開放式。問卷的發放與搜集由課題組成員共同進行。
1.對教師的調查。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認同感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紤]到教師所講授與專業差別的影響,我們將專業課教師與文化基礎課教師區別開來。
專業課教師中,有56%的人認為需要開設,有6%的人認為無所謂,選擇不需要開設的占38%。認為需要開設的理由按照頻次(下同)主要包括:的理解能力直接關系到對職業項目要求的理解;素養低對綜合素質的影響;高職學生在招生錄取時,相當部分語文課成績較低等。認為不需要開設的理由:專業技能的培養與文學素質關系不大;文化素質是一個自我積累的過程,可以在業余由學生自我培養;高中階段的語文基礎基本滿足職業技能的需要等。
文化課教師中,認為需要開設的比例明顯高于專業課教師。占到87%,認為不需要開設的占5%,認為無所謂的占12%。認為需要開設的理由有:人文素養是培養立業處世修養的基礎;語言能力是任何職業技能的基本組成部分等。認為不需要開設的理由包括:部分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興趣明顯小于專業課;職業教育應以技能課程為本,基礎課應為其讓路等。
2.對教學管理人員的調查。教學管理人員對課程的設置具有相當程度的決策權。我們調查的教學管理人員主要集中于教學管理部門。調查顯示,有71%的教學管理人員認為有開設的必要;認為無所謂的占9%,反對開設的占到19%左右。(1)認為需要開設的觀點主要包括: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包括知識和技能,職業知識也包括人文知識;專業技能與人文素質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大學語文”是專升本的統考課程等。(2)認為不需要開設的觀點主要包括:職業教育應該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目前的基礎課偏多,擠占專業課的教學時數,影響專業課程教學時間和實訓時間;“大學語文”對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大等。
3.對學生的調查。學生是教學對象,也是教學的中心。在當前的教學評估體系中,學生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設置與實施。在我們調查的5所高職學生分布于管理、教育、工程技術等專業,有103份問卷認為有必要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占到回收的208份問卷的63%。(1)認為需要開設的理由:社會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可能需要專升本,“大學語文”學習直接影響專升本;某些專業課學習需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大學語文”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修養等。(2)認為不需要開設的理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參加專業技能學習,獲取專業資格考試認證;沒有感覺到語文學習有什么具體的用途;人文素質的培養有多種替代方式方法,可以更為豐富多彩等。
4.對用人單位的調查。用人單位是社會需求的源泉,其看法代表著職業教育的需求取向,直接影響著課程體系的設置。為此,我們走訪調查了西安、寶雞、咸陽等地的37家中小企業,現場問卷發放回收并訪談職業人士98位,包括資源經理和相關部門主管。結果表明,89%的受訪對象認為有必要開設“大學語文”等人文課程,另有8%的人認為無所謂,不同意開設的僅僅占到3%左右。
認為需要開設的理由:同專業的技能要求崗位間差異較大,實際上還得到工作崗位鍛煉培養,學校還得注重基礎性的職業綜合素質;語言理解與能力幾乎是每個崗位的必需,但現在的畢業生整體上都難以滿足要求;“80后”甚至“90后”的人文素質對職業形象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等。
認為不需要開設和無所謂的理由:語言能力是小時候形成的,靠一兩門課程難以培養;看不出崗位技能與語文教學的關系等。
5.對學生就業部門的。學生就業主管部門是溝通就業與培養的橋梁,在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同時,我們也與學生就業主管部門進行了訪談。訪談的就業指導部門的10位人員中,同意開設與不同意開設的比例大約各占到一半。認為要開設的觀點,主要集中于需求對職業綜合素質綜合培養的需要;而認為不需要開設的理由在于,希望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選修其他專業課程,拓寬就業渠道。
總之,大學數受訪對象還是主張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無數的事例證明,只有科技的發展而沒有人文社會科學與之滲透和配合,科技一定條件下可能危害人類和社會,因此科技不是萬能的。”職業技能必須與人文素養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才能造就一個合格的職業人士。
二、“大學語文”課程效應的分析
調查結果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關各方對高職“大學語文”課程開設的態度。帶著這個調查結果,我們與陜西學院、陜西師范大學的幾位教育專家進行了深度訪談。
1.對高職“大學語文”的理解。專家認為社會對的理解尚沒有轉變過來,而對“大學語文”仍停留在基礎課層面。首先,我國不少的高等職業院校,是從原先的高等?茖W校或成人高校轉制而成,原來的思維模式存在慣性。其次,在全國統一招生考試中,只是將職業院校的錄取作為普通錄取的,分數低一些而已。第三,職業教育對基礎課“夠用”的要求確實存在難以核定的標準,因為基礎課本身并不直接對應任何職業技能。
同時,爭議的原因在于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導致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在功利主義價值取向指導下的高職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標是“制器”而非“育人”。在課程設計上,關注顯性課程,忽視對專業課程中職業與人文內涵的理解和開掘。另一方面,人們往往過分地強調其培養人才的特殊技能要求,過多地強調教育教學過程的訓練功能和操作功能。有位教授形象地比喻:如果將“文”當做修養,將“武”當做技能,那么社會需要“文武”雙全的人才,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武”將。
有專家指出,要用職業教育的視角來看待職業素質培養中的“大學語文”,就不會存在這樣的爭辯了。甚至有專家建議將“大學語文”改為對應于某個專業“專業語文”。
2.高職“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雖然說,高職教育是使求學者獲得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的實際技能。但是,“特定職業”只是理論上的說法,正如調研中實業界人士提到的“相同的專業技能,在不同的單位或部門有不同的要求”,職業教育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單位的崗位培訓。一位教授給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建議》的,內容中指出:“為就業做準備的職業技術教育,應當為卓有成效地愉快滿意地工作打下基礎。為此,使受教育者獲得在某一領域內從事幾種工作所需要的廣泛知識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選擇職業時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從一個活動領域轉向另一個活動領域。”
陜西教育學院一位教授指出:簡單地說,高職教育培養的也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課程定位上,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更應該關注“職業人文素養”,而不僅僅是一般的素養。陜西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說,目前,我國正式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有上百種之多,教育理念大多從原來的“文學教育”轉向“人文教育”。
3.高職“大學語文”課程的課程設計。“大學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課程。到底如何設置“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呢?一位教授說,目前的《大學語文》教材依然沒有跳出傳統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從職業教育的目標取向來看,應該是“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傳統的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概念。
對“大學語文”教學一直存在兩種錯誤的觀念:一是將“大學語文”和工作對立起來;一是只強調其工具性,不能和豐富的人生結合起來。這兩種觀念使得我們的“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空洞抽象,說教性強,“大學語文”課堂沉悶、呆板,價值取向不明。
一位教育學教授建議,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應該以職業人文素質的養成為目標進行專業滲透和課程整合,將“大學語文”改革成類似于“專業”的模式,設置若干“專業語文”或“專業文史學”等。
也有教授建議,可以利用“語文”與“人文”在知識上的相互涵蓋關系,把“大學語文”課程和人文通識教育結合在一起,將它改造成一門具備全面人文素質教育職能的、具有生態文化特性的綜合課程,達到既能滿足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又能節縮課時的目的。
三、討論與對策建議
經過調研,“大學語文”這樣的文化基礎課對高職教育是需要的。之所以被邊緣化,在于類似的文化基礎課缺乏創新,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而且也體現在課程的教學形式等多個方面。
基于此,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建議:首先,對于文化基礎課應該定位于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兩個方面的融合。其次,按照專業素養需求導向,創新課程的教材編排內容,按照職業或專業范疇進行編寫,而且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專業文化素養。第三,在開設的課程形式上,一般作為考查課,對于有的專業甚至可以作為選修課對待;在課程的安排上,可作為專業實訓或專業課的有效補充,而不是作為專業基礎課對待。另外,在教學方法上,可以按照講授、導讀或者推薦閱讀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總之,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基礎課必須適應職業發展的要求,定位于職業人文素養的培養;相應的要從置業需求出發,對課程的內容、形式、教學方法等進行相應的創新與改革。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大學語文為例談高等職業教育人文課程的設置】相關文章:
論述關于從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談職業教育課程結構的選擇12-05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究11-22
論大學語文人文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11-25
論大學語文教學人文化的路徑選擇11-25
淺析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和專業發展研究02-22
分析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結構研究03-02
中外高等教育課程設置特點比較研究11-24
淺析成人高等教育課程設置及其改革12-09
論高等學校水力學課程教學11-2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