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壅撐年P鍵詞]中職 德育模式 四期素質教育
[論文摘要]“四期素質教育”模式提倡“以人為本”,倡導關愛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賞識教育等,強調滲透式、參與式、體驗式等德育方式。依據四期素質教育,職校生的德育成長過程可分為始業期、修業期、歇業期及結業期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德育目標、內容及手段。
德育模式是反映在德育實施過程中德育理論、德育內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徑的某種組合方式。德育模式以簡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來反映有關德育理論的基本特征。從20世紀后半期以來,各國德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都很重視德育模式的研究,提出許多德育模式,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社會行動模式、體諒模式、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價值澄清模式等。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健全,人們的道德觀念正在發生日益深刻的變化,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正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德育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使廣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師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難度,特別是德育理論聯系實際的難度?v觀國內主要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德育接受模式、啟發模式、知情意行統一模式、道德認知發展模式等。對這些模式進行分析比較,我們發現目前德育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操作性比較差。華東師范大學開展的國家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創新德育模式研究》課題組在對全國中職德育模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中職德育研究成果比較少,尤其是對德育模式的研究很不充分。關于中職德育工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亟待開發。
一、四期素質教育模式的提出及實施
我校對職校生德育模式的研究可追溯到上各世紀90年代。學校引導教師積極總結德育工作經驗,探究職校生身心發展規律,鼓勵教師開展德育課題研究,努力探究職校生德育生成的基本規律。學校在總結實踐經驗及理論創新的基礎上形成了指導學校德育工作的《四期素質教育綱要》。12年中先后對《四期素質教育綱要》進行了3次大的修訂和完善,使其逐漸成為符合我校實際的、富有成效的中職德育模式。“四期素質教育”理念提倡“以人為本”,強調良好學習習慣、自主品質的培養,強調學生專業能力的鍛造,強調心理健康、法紀教育、愛國教育的重要性,強調情感滲透式、參與式、體驗式的教育方式,提倡關愛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賞識教育等。
二、四期素質教育模式的德育目標及內容
依據“四期素質教育”理念,職校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可分為四個階段。
。ㄒ唬┦紭I期(一年級第一學期)
1. 學生思想特點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品質發展已進入初步成熟期。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初中有所增強,情感開始帶有文飾內隱、曲折的性質。思想形式為概括性形象。開始注意人物的精神世界,世界觀處在萌生過程中,對人生價值問題已開始考慮?伤苄暂^小,行為習慣較之初中階段難以訓練培養,是非觀念相對淡薄。由于他們屬于九年義務教育后的“弱勢群體”,有相當部分學生來自問題家庭,有一定的失落、自卑、無奈和被動心理。
2. 德育目的
本期的德育工作是德育四期教育的基礎。要給學生以調整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其轉變角色,增強自信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加強法制教育、行為規范教育,矯正學生不良學習生活習慣,日常行為逐漸文明,良好學習習慣初步養成。
3. 教育內容及手段
。1)入學教育。組織新生家長會,簽訂家校共同教育責任書;發放致全體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成立“家長委員會”;開展校史教育,組織學生觀看學校形象片、學唱校歌、認識;眨瑓⒂^學校校舍、圖書室、實訓設備等,學校領導向學生講解學校發展的歷史等;開展新生專業思想教育,幫助新生樹立專業意識、熱愛專業學習等。
。2)進行法制教育及校紀校規教育,提高學生的法紀意識。
(3)開展行為規范教育。班主任通過談心、家訪等形式,找出學生在行為養成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予以實施;充分發揮團委和學生會在學生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要求班主任務必做到每天和學生五見面,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一年級所有班級開設禮儀課、藝術欣賞課等。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展學習方法教育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提高集體凝聚力等。
。ǘ┬迾I期(一年級第二學期至二年級第一學期)
1. 學生思想特點
經過始業期的調整和矯正,學生的行為習慣及道德品質有了一定的改觀,已基本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這一時期的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已占主導地位,思維的發展逐步成熟并最終定型,意志的獨立性,自覺性快速發展,自制能力增強,道德感的社會性水平進一步提高,道德言行更加一致,記憶力的發展達到高峰。但遇事不夠冷靜,獨斷專行,愛爭強好勝,經常堅持錯誤意見。性格方面理性特征日趨穩定,對社會、人生等的思考增多。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也希望社會接納。但由于文化課基礎差,學習中遇到困難較多,加之行為習慣的矯正和心理的調節又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部分學生會產生消極情緒,個別學生可能產生悲觀思想。學生中的不良行為時有反彈,學生思想易出現波動。
2. 德育目的
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作為學生一旦對學習失去興趣,放棄學習,不論怎樣講,都不是一個好學生,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如:搗亂課堂紀律、上課睡覺、上課不帶書、作業不交、遲到、逃課、與任課老師關系緊張,由對知識的不敬畏演化成對老師的不敬重等等。因此在這一時期,德育必須圍繞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專業素質的培養及專業技能的提高這一中心開展工作,學生養成教育、心理輔導、法制教育、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都必須服從服務于這個中心;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應將勤奮好學,為國爭光作為主要內容,以促進良好學風、班風和校風的形成,最終使學生成為行為文明、習慣良好、掌握一技之長的合格的人。
3. 教育內容及手段
繼續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加強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策略的教育及培養;抓好誠實守信教育;把愛國主義、傳統教育與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開展學先進、樹楷;顒;以多種形式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等。
(三)歇業期(一年級至二年級寒暑假及節假日)
1. 學生思想特點
分別符合始業期、修業期、結業期的思想特點。
2. 德育目的
這一時期學生脫離學校管理和教育,主要生活在家庭和社會環境之中,學生所受約束相對減少,學生自己可支配的時間相對增多。這正是培養和增強學生自律能力、遵紀守法意識、安全意識、公德意識、勞動意識、自身保護意識的大好時機,也是學生了解社會,孝敬父母的大好時機。學校要抓住這一時期,充分準備、精心組織,確保學生在歇業期生活充實,道德情操得以陶冶,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3. 教育內容和手段
(1)每次放假前一周精心安排假期工作;給學生發放假期活動登記表,班主任要提出填寫要求;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信中要提出學校對家長的一些希望,請求家長在假期做好監護工作,督促學生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
。2)引導學生完成“五個一”活動。即力爭每天干一件家務活,為回報父母做一件實事,比如洗腳、洗衣服等,學習一項生活技能,開展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或做一次社會調查,寫一篇社會實踐或社會調查報告,記一件令你感動的好人好事,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一張小報、一件作品的制作。
。3)為保證以上活動的正常開展,加強對學生的跟蹤和督促,每位同學每周必須和班主任或班主任委托的班干部通電話一次,匯報自己一周的活動情況;全校學生假期必須分期分批有組織的返校一次。
。4)對“五一”、“十一”等假期,教育處要做好臨時安排,盡可能多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進行道德體驗。
(5)利用網絡平臺,發揮其特有的德育功能,積極構建符合實際的歇業期網絡德育平臺。
(四)結業期(二年級第二學期)
1. 學生思想特點
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認識能力趨于成熟,生活經驗不斷增加,社會責任心、自律性、果斷性增強,世界觀、人生觀初步形成;性格趨向成熟,可塑性;善于思考,自主性增強,不輕信別人的說教;對人生、現實、社會等問題有自己的觀點。他們面臨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對個人前途考慮較多。但由于家庭、社會、及學業等原因,個別學生存在性格偏激,情緒不穩定等心理狀況,行為容易出格。
2. 德育目的
通過多種教育手段,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更加科學,進一步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理解社會、理解他人的能力,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促使他們對未來、對人生、對社會要有信心,對未來的人生要有思想準備。激勵學生有抱負、有勇氣、有志氣,隨時準備接受社會的挑選。
3. 教育內容及手段
(1)繼續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2)繼續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特別是社會道德方面的教育,要邀請社區負責人和企業負責人為學生做專題報告;(3)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4) 組織學生到人才市場、人才招聘會等地見習,了解人才招聘信息,掌握擇業程序,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5)各班要舉辦座談會,讓學生回顧幾年的學業生活,請學生說說自己的人生感悟。組織以“畢業了,就要離開學校了,給母校留些什么紀念呢?”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三、《四期素質教育綱要》的實施效果
在《四期素質教育綱要》的指導下,近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央綜治委、團中央領導和中央記者團、教育部心理專家組等團體來校視察調研德育工作。學校先后受省教育廳、省扶貧辦委托,代表我省參加了長春全國職教成果展、北京全國教育扶貧成果展,學校辦學經驗在全國省市各類會議上交流。此外,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充足發展。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專業技能、綜合素質比賽等,獲獎1300多人次,有3200多名學生獲得了保育員、收銀員、計算機操作員等職業技能證書。
參考文獻:
[1] 范樹成. 20世紀西方德育理論研究的特征與未來趨勢[J]. 教育研究,2003(1).
[2]謝安邦,戴玉芳. 世界教改潮流中的德育改革[J]. 上海教育科研,1988(3).
[3]高麗. 用愛點燃中職生的希望之火[J]. 中等職業教育,2010(2).
[4]杜虹. 探索學生心理需求的有效途徑[J]. 現代教育科學,2009(6).
【中職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相關文章: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11-23
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2-15
中職生實習管理的探索與實踐12-08
談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2-28
本科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11-17
關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紡織類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探索論文03-13
試析涉外職業培訓模式實踐探索11-29
公共機房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12-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