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醫藥制藥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小型醫藥制藥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摘要: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優勢在于對市場反應敏銳,經營決策更靈活,內部執行力強,能快速協調企業內部資源,使之效益最大化。但其劣勢在于管理,主要依賴于經理個人能力,相對于成本控制,更重視企業的產量和營收。
關鍵詞:成本控制;中小型企業;中藥制藥;
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已經施行幾年了,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設施、人員、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標準等方面按照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雖然制藥行業標準和要求不斷提高,但是在我國大多數制藥企業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較難實現成本過程的管理與控制。
一、制藥企業生產成本控制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成本核算方法較片面,績效考核不精準雖然藥品生產更加透明化、更具可追溯性,但是企業在核算產品成本時,大部分中小企業未較好利用這一政策對生產的影響變化,在成本核算時,仍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將制造費用直接按產品品種或產量平均分攤,這種成本核算方法較粗糙,與制藥流程沒有緊密結合,無法充分體現各環節的成本及效率,使得成本控制也局限于單一的原材料或人工,并未從生產流程中綜合考慮。其次,相對于成本控制來說,中小型制藥企業更重視企業的產量和營收,員工考核大部分與產量直接關聯,很少與質量掛鉤,績效考核不精準,這也使得成本控制很難得到落實。
(二)物料采購和儲存不重視,合同簽訂不規范基于中藥行業的特殊性,其原料大部分采購依賴于農戶或個體戶,并且受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原料價格具有較大波動性,對成本的影響也非常大。由于原材料是中藥產品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但是原材料的采購過程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較好地落實合同簽訂流程,導致采購單價波動幅度和藥材質量對成本影響較大。在原材料儲存方面,大部分中小型制藥企業較難實現標準化儲存,即儲存條件(包括溫度和濕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在大量采購原料且短時間內無法全部投產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原材料變質的情況,從而產生相關損失。
(三)員工成本意識薄弱,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夠目前,大部分制藥企業的員工,特別是生產部門的一線員工,缺乏成本管理意識,同時,由于中小型制藥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不重視,使得較難從基層員工中獲得信息,生產流程中的細節問題得不到重視,各部門之間信息也不能共享,信息雙向溝通較難實現。隨著國家對中藥企業各方面政策的不斷出臺,對制藥行業的監管要求和監管力度也逐步增強。GMP政策的不斷施行,為實現藥品生產的更加透明化,制藥企業生產流程制度的建立已經較為常見。上市藥品的可追溯性、藥品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的固定性,為企業開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也提供了思路,我們可以在企業落實GMP政策要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生產工藝和流程,改進成本核算方法,加強成本控制。
二、企業生產成本控制方法與改進
(一)細化產品成本核算,改進成本控制考核首先,中藥生產,其主要工藝流程具有固定性,主要步驟包括藥材前處理、醇提、配液和灌裝、包裝等環節,如果在每個環節中增加一個物料平衡率的計算,也就能算出每批產品的生產在各環節的投入產出比,這個比例的計算也使得企業內部標準成本卡縱向比較及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競爭產品的橫向比較,更好的反映產品成本可控制點,進行更精準的成本分析,從而達到實現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物料平衡率的計算應當劃分到每個班組,建立各班組核算臺賬,由各個班組各自負責所在生產線各環節的平衡率,一方面可以做好分析,與標準成本卡作對比,找出差異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另一方面,也能讓其他部門得以了解和利用相關的信息,生產管理人員也能從中找出成本控制的著眼點。其次,對于制造費用的核算,可以結合作業成本法的核心,即明確作業成本動因,建立作業成本庫。制造費用主要包括與生產相關的間接費用,應當結合生產流程,將生產環節和生產步驟梳理細化,確定作業動因,這一步驟中,應當考慮這一作業是否合理,是否會增加產品價值,剔除不合理作業,提高作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后,通過將成本核算細化至每個班組,明確各班組各崗位職責,隨之各班組、各崗位的考核點也得以確認,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成本考核不能浮于表面,應當將它落到每一個生產環節、每個崗位職責中,提高員工意識,加強成本控制。
(二)物料采購和儲存標準化,加強內部控制制藥企業,特別是中小型藥企,應當逐步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購和儲存制度,在物料采購上,一方面,應建立合同檔案登記制度,規范合同管理,與供應商在合同中明確采購價格,減少采購環節的價格風險。另一方面,中藥材的采購流程應當逐步規范,落實詢價制度,避免因供應商規模較小帶來質量問題,降低采購環節的質量風險。由于中藥材在物料儲存環節,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對藥材的品質、重量等會有重要影響,因此不僅需要設立專門的物料倉庫,還應當對倉庫實現恒溫恒濕的儲存條件,讓藥材的儲存實現標準化,減少中藥材因氣候、儲存環境變化因素引起的變質、損壞等現象,降低物料管理損失。內部控制的加強和完善能夠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降低企業舞弊風險。醫藥制藥企業在物資采購過程中,應當加快落實合同管理制度,讓采購流程更加規范化,進一步提高采購流程的效率。在物料保管方面,應當逐步完善物料儲存標準化流程,加強內部控制,減少物資因變質或舞弊引起的損失,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三)建立信息共享,增強全員成本意識信息的使用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影響也越來越重要。原材料投入和產出的比例,生產部、物料部和財務部各部門之間各自核算,相互之間信息缺乏,不能實現共享,成本控制無從下手。實現信息的互通共享,成為生產制藥企業成本控制的一個突破點。信息化的建設依賴于信息系統,很多人誤認為這是計算機編程或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實則不然,信息系統建設的核心仍然是企業自身信息化流程的梳理和落實。在生產流程的基礎上,將每個生產環節的信息記錄在相關文件和表格中,比如采購信息、物料入庫信息、投料信息記錄等等,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如果沒有投入信息化硬件設施,可以通過崗位間、部門間文字表格的傳遞,實現信息共享。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中小型企業成本控制,應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重視生產各環節的基礎信息。一方面改進成本核算的方法,將成本核算細化至班組成本核算,加強成本核算的考核,另一方面,企業應該落實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將成本控制與制藥企業的GMP規范結合。此外,制藥企業要想降低企業成本,還應當考慮企業物流運輸成本、應收款資金回流的管理等角度,落實相關的制度建設,成本控制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需要公司層面的統一協調和管理,需要每位員工、每個部門的積極參與。
四、參考文獻
[1]歐陽清,楊雄勝.成本會計學(第二版)[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2]王先福.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經營管理者(11):217.
[3]程曉瑜.醫藥生產企業成本控制現狀與優化策略初探[J].財會學習,2016(11):136-136.
【中小型醫藥制藥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05-01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研究論文11-11
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研究論文11-09
園林綠化企業施工成本控制研究論文02-20
建筑安裝企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論文03-05
論述企業營銷成本控制研究12-05
談作業成本法及企業成本控制的論文02-23
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的分析論文02-21
企業采購成本控制論文02-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