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統計研究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精神心理衛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與關注。有關資料顯示:對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調查表明,有28.7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癥、壓抑癥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心理的亞健康狀況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較為普遍的現象,在心理健康問題上,大學生仿佛成了社會新的“弱勢”群體[1]。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的第二斷乳期[2],其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身心兩方面的不平衡、不穩定,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大學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心理多變的高峰期,很容易受到內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反應,導致心理障礙。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得到適當的引導與調適,就會影響身心的健康成長,甚至出現嚴重的后果。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廣州十所高校的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每所高校發放問卷120份,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級進行,共發出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22份,回收率93.5%。
1.2量表編制
本研究采用的調查問卷主要是結合SCL90量表,但由于SCL90量表已經是1986年的常模,以此得出的結論從理論上講是缺乏科學性的,也是不合理的[3]。因此,我們把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歸類,選取其中適合大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針對性的題目,并增加了量表中沒有但又與當今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內容,通過預測和復測剔除相關性差(相關系數<0.35)的題目,最后共保留50道題目作為正式測量問卷,涉及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性、學業、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及其他10個領域。
1.3調查方法
所有調查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和統一的答卷,委托各高校負責人在班級集體同時發放,統一回收。正式調查在2004年9月1日~10月1日一個月內完成。為了考察量表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我們的調查分兩個時期進行,時間間隔約1個月。
1.4統計處理
所有數據在Excel17.0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和Amos4.0進行χ2檢驗、t檢驗及F檢驗等相關統計學檢驗。
在問卷調查結果的數據統計方面,為了統計方便和具有可比性,我們把各因素各方面的得分均轉換成百分制,選項從嚴重到沒有得分依次增高。因此,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
2結果與分析
2.1一般資料(見表1)表1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略)
由表1可以看出,有效問卷的男、女生比例約為1:1,大部分被訪者的家庭是融洽的,有沖突的被訪者約占總數的13%。
2.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因素分析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10個因素共解釋項目總變異的51.025%,由各因子所包含題目的共同含義對各因素命名為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性、學業、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及其他共10個方面。對這10個方面進行二階因子分析,結果發現可以合并為兩大重要因素,共解釋總變異的55.929%,其中前4個可歸結為個人自身因素,后6個歸結為社會環境因素,之所以這樣劃分量表維度,是為了更突出主要矛盾,尋找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本質因素。表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因素負荷矩陣(略)
2.2.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信度及其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
本研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各因素及維度進行了同質信度、復測信度、分半信度及相關系數的檢驗。由表3可知:該量表內部一致性a系數為0.892,穩定性系數為0.597,符合心理測量學的基本要求,同時各因素及維度的分數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總分的相關(0.488)超過了0.48(P<0.001),表明該量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良好的預測能力。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和穩定性很好,能夠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起到良好的預測作用。表3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量表的信度及其與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略)
2.3調查統計結果
2.3.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大學生主要在性問題和學業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在這兩個方面所受到的心理困擾比女生嚴重得多,而在家庭狀況、健康狀況、戀愛、情緒、人際關系、學校、職業和其他等方面,兩者沒有多大的差別。從整體上看,男女大學生主要在個人自身因素方面存在顯著性的差異,而社會環境因素方面,兩者差異不顯著。表4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
2.3.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專業分類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僅在性和學業方面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但差異間的距離并不是很大,體現為非醫學生在性方面的心理壓力比醫學生的大,由表可知其得分較低,而醫學生則在學業方面比非醫學生的心理壓力大?偟膩碚f,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整體水平上沒有顯著性的差異,這由兩者總分的情況可以看出。表5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專業分類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
2.3.3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異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的融洽程度息息相關。家庭融洽與家庭沖突僅在戀愛、學校和職業3個方面沒有顯著性的差異;而在其他7個方面,兩者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并且所有差異中得分高的均是家庭融洽的學生,說明家庭融洽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家庭沖突的學生。表6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數。
2.3.4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分析
從表7中可以看出,在整體上,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年級方面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心理健康狀況由好到差表現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并且其中社會環境因素對其影響極顯著,而個人自身因素則不顯著。具體體現為:①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大二和大四之間在戀愛和情緒兩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大二的得分最高,大四最低,說明大二學生在戀愛和情緒兩方面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年級的學生好,大四在這兩方面的壓力比較大。②學業方面,大一和大二、大四學生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大一學生得分最低,說明大一新生在學業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應引起重視。③人際關系方面,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四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并且大一和大二之間的差異更大,大一得分最低,說明大一新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要求我們應重視新生入學后的心理健康教育。④在學校與職業兩個方面,大四得分最低,并且與其他三個年級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他三個年級之間在這一方面也存在顯著性差異,其總體趨勢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這說明大四學生更關注職業和所處的學校,其心理壓力較大,大三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心理壓力也有所體現,而大二在這方面則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表7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分析表(略)注:*P<0.05,**P<0.001。
3討論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是一個區域性的問題,更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當前的大學生正處于社會急劇變革時期,新舊價值觀念的碰撞、高校招生分配改革措施的不斷出臺,都使他們面臨的競爭形勢日益嚴峻,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強[4],因此,系統、全面地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對于有針對性地采取疏導和教育措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廣州10所高校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測量,結果表明:
。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性別方面差異并不顯著。根據有關報道,在中學階段,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6],而到了大學,兩者在整體水平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他們僅在性和學業兩個方面存在差異,表現為男生的心理壓力比女生大,這與男女自身原因有關:女生在性方面較男生難以啟齒,且她們更主要地把精力用于學業,故在問卷上體現為女生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而社會環境因素對兩者的影響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調查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專業分類上差異并不顯著。醫學專業的學生與非醫學專業的學生也僅在性和學業上存在差異,表現為非醫學生在性方面的壓力比醫學生大,這與他們所學的專業息息相關:醫學生通過專業的學業,在性知識這方面遠比非醫學生豐富,這提示我們不能忽視非醫學生的性教育。而學業方面,醫學生比非醫學生感到壓力大,這可能是因為醫學生從事的專業是人類神圣而特殊的專業,需要過硬的本領,因而學業要求相對嚴格,因而感到壓力較大。
。3)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家庭因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由表6及其分析可知:家庭融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而家庭沖突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兩者在個人自身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兩方面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說明家庭融洽與否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父母們能從孩子的利益出發,創造融洽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們向著健康的心理方面成長。
。4)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著顯著的年級差異。心理健康狀況最好的是大二的學生,其次為大三的學生,再次為大一的學生,最差的是大四的學生,這與王滔等的研究相符[7]。其原因可能為大二的學生通過大一一年的鍛煉,基本上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對學業和未來充滿自信,暫時無就業壓力,因此自我評價也較高,有較好的心理狀態,故在量表上的統計得分最高。大三的學生通過兩年的大學生活,其適應性更強,但由于他們已經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和發展方向,有著新的困惑,因而其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大二的學生。由表7可以看出,大三學生在職業方面的得分比大二的低,兩者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排在第3,其原因可能是他們剛剛從高中走出來,一下子適應不了大學這種高度自我管理的新生活,許多人可能是第一次離家出遠門,甚至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在此期間他們會碰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因此反映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便比大二、大三的學生差。這就要求我們對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信念,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大四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差,這主要與他們的就業壓力有關。當今就業形勢的嚴峻、人才競爭的激烈對大四學生構成了嚴重的心理壓力,這也提示學校應該注重畢業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應對未來新生活的挑戰。
【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統計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進展06-13
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論文05-1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研究論文(精選5篇)04-29
淺議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年級差異研究論文05-05
研究教授論文致謝08-04
論文寫作的研究方法04-27
高職院校學生逃課心理分析及措施研究08-28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7-2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1-12
研究論文格式模板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