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論文實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會計專業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計專業論文1
“互聯網 + 會計”背景下對會計專業教學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進、教學內容的完善等,這都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但當前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還存在很多欠缺之處,影響到會計學生的學習效率,更不利于會計崗位的實踐,對此,本文主要基于“互聯網 + 會計”背景下對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展開研究。
一、“互聯網+ 會計”的內涵
所謂“互聯網+ 會計”主要是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平臺與會計行業進行交融,形成會計發展的新模式,而且,在“互聯網+ 會計”的影響下,會計本質和內容也發生改變,內容更注重于服務,而會計本質則體現在互聯網,將互聯網技術與會計緊密銜接到一起,創建一套全新的會計服務系統,實現會計工作的服務化、互聯網化等,提升會計工作效率,同時也促進了會計行業的飛速發展。
二、“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欠缺
在“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要求也明顯提高,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更需要教師掌握更為專業的會計知識,才能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盡快融入到會計行業中,成為“互聯網+會計”領域的新生力量。但當前“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存在很多欠缺之處,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發展,同時也不利于“互聯網+ 會計”行業的發展。例如,一些學校為“互聯網+ 會計”專業學生開設的網絡課,但未能將“互聯網+ 會計”理論與實踐課程有效結合,從而造成理論實踐脫節,如,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互聯網+ 會計”的知識,非常重視理論課的教學,將大量的“互聯網+ 會計”知識灌輸給學生,但實踐課程教學卻極少,學生未能將“互聯網+ 會計”理論知識有效應用到實踐中,過多的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整體教學效率不高,而且學生在沒有掌握有效的網絡技能情況下,也將很難應對“互聯網+ 會計”崗位。另外,“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對學生計算機技能知識教學也非常重要,但看當前“互聯網+ 會計”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一些計算機小的網絡故障問題不知如何下手解決,例如,網線掉落、打印機不會使用、網絡版會計軟件不會安裝操作、計算機IP 地址不會設置等,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發展。
三、“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策略分析
( 一) 改革教學方法,重視實踐課程教學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經常忽視實踐課程的操作,對此,必須改進傳統教學方法,應“互聯網+ 會計”的發展需求必須重視學生實踐課程教學。“互聯網+ 會計”專業不僅僅是會計專業,更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互聯網知識,因此,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滲透網絡技能,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將其應用到實踐中,例如,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建立虛擬的網絡實踐平臺,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一方面通過該平臺的使用可以提升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網絡的運用能力,以便于在實際工作中應對各種網絡小問題。另外,為了迎合“互聯網+ 會計”專業的發展,在教授學生大量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培養學生對網絡的管理、維護、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教學可以通過采取案例、任務驅動、合作學習、啟發式等方面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并配合學生實踐操作,從而實現項目實踐教學的多樣性,不僅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極大的作用。另外,教學中,教師應更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其中,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真正理解其中的理論知識,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為踏出校園走入“互聯網+ 會計”領域提供基礎保障,同時也為“互聯網+ 會計”領域的發展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
( 二) 重視學習方法的培養,有效進行過程考核
在“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學習方法也有所改變,應打破傳統的學習方法,結合互聯網與會計技能共同學習,當然,學生學習方法是否合理與教師的引導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課件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例如,利用項目驅動實驗項目的`方式,操作過程中應做到以實踐操作為主,教師授課為輔的原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實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會計專業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網絡疑難問題讓學生實踐解決,網絡不通不僅會影響到互聯網平臺的正常運行,同時也會影響會計服務,而在網絡不通的情況下將如何解決呢?造成網絡不通的原因都有什么?一系列的提問帶領學生走入實踐課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到如何運用“互聯網+ 會計”會計軟件,同時也學會了一些網絡技能,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能力,相比于以往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這種新的方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 三) 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受到“互聯網+ 會計”的影響,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內容也會有所改變,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中不能再循規蹈矩的應用傳統教學內容,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才能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到相關技能。“互聯網+ 會計”標志著會計工作走向電算化,而電算化對會計人員的計算機、互聯網等相關知識的掌握有著一定的考察,因此,在“互聯網+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應積極編入計算機技術、會計軟件操作、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知識,應從“實用”角度出發,結合學生掌握網絡知識能力的特點,結合“互聯網 + 會計”對會計人員的網絡能力要求,緊密跟隨網絡技術的發展現狀。授課內容的選取應做到強實踐、弱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模塊化任務為驅動,精心選取理論學習內容和實訓操作項目。如,網絡傳輸介質、計算機網絡基礎、局域網組建與維護、互聯網接入技術、會計軟件安裝等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 + 會計”背景下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會計專業知識的教學,更應重視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尤其是對會計軟件的安裝操作必須熟練,否則很難適應互聯網時代會計的崗位發展趨勢。希望通過本文對“互聯網 + 會計”背景下會計專業網絡技能知識教學的分析,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更多的幫助。
會計專業論文2
摘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發展,得到事業單位內部高度的重視與關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可以增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本文主要針對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的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與措施,以供相關人士的借鑒。
關鍵詞: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建議;研究
目前,事業單位以往傳統的會計制度很難順應會計核算的發展趨勢,要想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必須要進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促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穩定發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新的突破和進展,在事業單位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規范和統一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目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和財務信息中較不協調、統一,使各行業會計之間的會計信息嚴重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大大加劇了各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的難度性,甚至影響到了日后合并報表的編制工作。因此,實施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
(二)有利于強化事業單位會計理論的全面性
目前事業單位并沒有過多的在會計信息經濟特征和質量要求上進行過多得闡述,會計理論的制定較為狹隘,使會計核算的權責發生制尚未形成[1]。因此,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對理論體系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與深入,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新事業單位與一般的盈利機構有所不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既有的業績來
新事業單位與一般企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特別在預算和經費管理上;谪攧詹块T的角度來分析,缺少制定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計劃來作為約束自身工作行為的規范準則,在發生重大問題時難免有些猝不及防。此外,在經費處理方面,鋪張浪現象時常發生,在核算過程中呈現出一種流水化的發展趨勢,只是簡單地進行處理。
(二)新事業單位內部缺少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
新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所欠缺,甚至存在著一些非法競爭行為,主要是由于新事業單位缺少有效地監督與管理所導致的。而且一些新事業單位管理者很難發揮出自身的領導和示范作用,以權謀私的現象時常發生,以往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較為根深蒂固。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新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如果會計人員的思想素質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就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新事業單位尚未能認識到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性[2],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較差,內部財務管理系統的完善性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三)新事業單位資金尚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會計信息是財務工作的前提條件,財務管理作為新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資產管理人員對于財務賬本信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誤區,很難就財務賬本信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指導性意見,進而造成資金無法得以最充分地利用與配置。而且一些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對于一些徇私舞弊、謀取私利的現象必須及時得到遏制,以免對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造成更大的'威脅。
(四)新事業單位缺少高度的財務內控觀念
在以往傳統的事業單位發展中,過于注重發展速度,使財務管理很難跟上發展腳步,造成了嚴重的失衡現象,并沒有認識到會計執行對于事業單位的重大意義。在新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上,一些工作人員缺少高度的財務觀念,很難朝著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一些財務人員存在著“一兼多職”的現象,造成了極大的工作壓力,財務人員也就很難專心參與其中,進而引發了財務管理問題上的安全隱患。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優化措施
(一)加強交流與協作,推動資源信息的共享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必須要符合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滿足于新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對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新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必須要加強合作與溝通,盡可能地減少決策上的失誤性,要讓資源得到最大效益的發揮,進而完善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計劃。與此同時,在相互交流與協作的過程中,可以使各個部門做到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避免出現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為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構建良好的氛圍,進而促進新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
(二)健全新事業單位各項監督機制的形成,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將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在一起,可以為管理機制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推動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一些管理人員要適度摒棄以往傳統的管理思想,根據新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管理計劃。在監督機制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工作人員的憂患觀念,鞏固自身的管理技能,更好地適應于新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
(三)制度配套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統
在科學技術的重大推動力之下,現代化技術地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新事業單位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良好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促進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交流模式的形成,還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合理化配置與利用,穩步提升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可以充分地掌握財務信息,為新事業單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
新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人員良好的綜合素質是促進財務會計制度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財務內控管理人員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技能素養,樹立明確的崗位意識,善于履行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要有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要樹立濃厚的職業道德意識,致力于維護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整體利益中。因此,在新事業單位招聘人才時,要開展全方位、多角度領域地考核,適度提高招聘門檻,待培訓期考核期滿以后,再安排正式地上崗就職工作,進而充分發揮出新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積極作用。此外,新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財務工作質量與水平有著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有效提升財務工作的專業化程度,提供出最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更好地服務于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改革。
(五)創新和優化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堅持全發生制核算原則在新制度改革中,一些事業單位的收支業務可以利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可以穩定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將經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2.合理運用資產折舊與攤銷方法[3]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可以引用資產折舊與攤銷方法,使用“非流動性”科目合理分析并記錄資產折舊與攤銷的實際情況,不斷細化資產管理,增強虧損及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勢在必行,可以使事業單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進一步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因此,新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從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提高對于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制定完善的財務內部監督管理系統,加大監督與控制力度,促進資金的優化利用與配置,不斷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計劃;同時,一些財務工作人員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更好地為會計制度改革服務,進而實現新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
參考文獻:
[1]彭凌云,王秀霞.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xx(09):61-62.
[2]霍錦秀.從財政管理視角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06):187-188.
[3]莫豫玲.淺析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內容的變化和創新[J].時代金融,20xx(17):229+233.
會計專業論文3
摘 要: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領域中的各種教學方法。它能將文字、聲音和圖像有效地結合起來、創設一個活躍的教學情境,在這種教學情境中,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發展教師與學生的能力,擴大課堂教學知識輸出量,縮短教學時間,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情境的創設 教學方法的采用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
筆者認為,現代化教學手段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應用到教學領域中的教學方法。它是在傳統教學手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將文字、聲音和圖像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可將各種會計實務案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例如通過多媒體將基礎會計中的會計憑證、賬簿等章節進行展示,通過各類實物憑證的展示(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日記賬、總賬、明細賬、訂本式、活頁式、卡片式等),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增強感性認識,提高興趣。有關基礎會計中的錯賬更正方法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將真實的憑證、賬簿記錄反映在屏幕上,由教師操作鼠標查出錯誤的地方,用圖、文、聲并茂的方式提示錯誤,并確定采用的錯賬更正方法進行更正,最后進行反思和總結。例如:講按計劃成本計價材料核算時,“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結構及運用是該內容的核心,授課中先指出在計劃成本計價法下,“原材料”賬戶反映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采購”賬戶反映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那么如何解決計劃價與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呢?繼而給出商業會計中“商品進銷差價”的設置原理,讓學生進行類比討論,通過類比討論,學生很自然地理解掌握了“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結構。我們利用多媒體能夠模擬課程實踐過程的特點,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引導學生擺脫常規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提出新見解、新設想、新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創新品質,提高創新能力,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這樣有利于發展教師和學生的能力,擴大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
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能創設一個富有動態的教學情境,在教學的導入中,我們可以把熱點的財經問題引入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對教學問題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針對老師所講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對相關問題進行質疑與探究,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與討論。在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等課程的教學中,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或進行補充,或提出質疑,然后或由學生解答,或由老師講解補充。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選用設疑、啟發、引導、討論、激勵等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以主動式學習代替被動式學習,變灌輸式教育為啟發式教育,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得生動活潑。在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專業課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以一些財經要聞作為情境導入,讓所有的學生建立參與的意識。在參與過程中,學生通過媒體查閱與探究,能汲取最新知識,在不經意中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經濟活動聯系起來,很自然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從而使“參與活動”演變為一項“創意活動”。鑒于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會計等課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而學生卻往往忽略了章節、單元間的有機聯系,所以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將專業知識劃分成幾個單元,并有計劃地將參與活動納入到單元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辯論、講演、案例教學等情境創設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樣,學生參與教學的內容就會非常豐富,凡是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問題,或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作為參與的內容。盡管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是有難度的,但很多學生紛紛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資料,理論聯系實際地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討論發言深度、廣度都較為到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創造能力,也鍛煉了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會計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知識的系統性自然形成了。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方法的采用
案例教學法是目前世界各國教育機構中廣為采用的教學方法。它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將各種會計實務案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和教材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轉變成一種以學生為本、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開放式教學方式。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了案例教學法,但是由于舊的傳統教育觀念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加之教學手段的落后,會計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實踐中沒有受到充分的重視。 采用案例教學法,筆者建議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是準備階段。
要遵循實用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和難易適度原則,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精心搜集和設計案例。
第二步是課中討論。
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對案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學生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對同一會計案例進行剖析,闡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辯論,形成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教師在討論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爭取讓每個人都參與到討論中來;當學生的討論發生分歧時,應因勢利導,把問題討論引向深入;同時還要鼓勵發表有創意的見解,要適時提示解決問題的辦法,由教師重點講解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第三步是案例分析。
這是進行會計案例教學的主要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進行分析、評價并得出結論的一種創造性教學活動。在進行會計案例分析時,教師只是對案例的重點、難點問題做一些必要的分析解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對會計案例進行獨立分析,開展深入的討論,通過分析和評價復雜多變的會計與理財實際問題,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步是教師總結。
在學生對會計案例進行討論、作出分析和評價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點評案例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指出學生分析評價結論中的優缺點。對于學生的新穎意見或獨特之處要給予肯定,同時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促使學生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自覺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重新進行認識,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第五步是課后評價。案例分析以后,教師要及時搞好教學效果的評價。教師可以以調查表或座談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的測評,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案例內容進行動態調整,以利于以后的教學。
案例教學法運用中的幾點體會:第一,在實施案例教學法之前,要精心設計并建立近兩到三年的以會計實踐為基礎的會計案例庫。案例庫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案例教學的效果。第二,在案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第三,將校內手工會計和會計電算化兩類模擬實習案例結合起來,以強化案例教學的效果。
案例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強調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它繼承了傳統教學法的優點,同時也克服了課堂上呆板空洞的缺點,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實現了會計專業課堂教學由知識傳輸型到能力培養型的轉變,實現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超英曲宏山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設計創新的構思[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xx年01期。
2.范淑芹徐三喬劉潯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xx年02期。
會計專業論文4
一、高職財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目前,很多企事業單位為了減少人力資源投入,提升企事業單位利益,實行機構改革,減員定編。在會計部門內部之前的一人一崗和一崗多人的情況逐畫漸轉化成了一人多崗的形態,匯集滿負荷的工作狀態己經是基本要求,企事業單位需要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夠在開始工作就可以獨立處理會計實務。但是,大多數學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在校的時候缺乏足夠的實踐鍛煉,畢業之前也沒有全面系統的進行會計實訓實踐,對賬務處理的全過程不夠了解;這樣就會在開始工作過之后出現個人實踐能力偏低的狀況。因為經費不足,實習單位知道力量不足,不能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鍛煉,校外實習知識表面完成實習任務,并沒有很好的效果,甚至還有一些,在畢業分配制度改革之后,傳統的指令性計劃分配轉化成了雙向選擇,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會計專業的人才供過于求,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變得十分嚴峻,很多學生在實習期間重點聯系工作,應對考試,對畢業前的實習不夠重視,會計實踐部分就比較薄弱。
二、會計專業技能實習模式創新的構想
會計專業技能實習模式創新的構想實在畢業實習的時候,應該施行上半年在校內強化訓練,后半年頂剛實習的方式開展,這樣可以提升實習效果,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崗位的適應力,提升在行業中的競爭能力,進而提高學校的聲譽。
1、校外實習
高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校外實習主要是為了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為了了解并且掌握各種經紀業務的會計處理程序,同時提升自身實踐動手能力;二是研究各種經濟管理制度,分析不同制度的不足之處并且提出完善方案,分析并解決問題,培養個人能力,F在能開展的比較好的校外實習的都是“傳、幫、帶”的師傅示范。但是目前會計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較低,起不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現:
第一,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較低,積極性不高。首先,財務工作人員雖然數量多,但是精英少。從市場經濟體制和企事業單位制度構建開始,很多企事業單位實行改革措施,所以需要更多的財務人員。這樣就會出現財務工作人數多,但是質量不高的現象,不能夠滿足現代化企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其次,很多財務人員的崗位技能單一,不能做到全面多角度的開展業務。因為客觀環境對財務人員的影響,致使其只關注并精通一個崗位的業務,知識范圍小,技能單一。能夠掌握豐富的經驗,熟悉整體業務,具備綜合判斷能力的財務人員并不多。再次,不能堅持原則,監督不嚴。有些財務人員有較大私心,自身業務素質又不高,對財務管理制度不熟悉,政策認識也不夠,這樣在發現違紀現象的時候不加監督,不去管制。最后,有法不依,管理放松。一些財務工作人員缺少必要的職業道德,不能嚴格依照《會計法》履行自身的工作責任,有法不依,管理放松,這樣會使得財務工作毫無秩序,整個管理混亂不堪。
第二,領導重視度地,不能提升積極性。在企事業單位經營中,財務工作會涉及到很多政策,影響多方面的利益,是比較主要的崗位之一。在現代化的經營體制之下,財務工作要詳細認真,細致計算,同時要遵守并維護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投資者的根本利益。但是很多企事業單位領導會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是削弱了其領導地位,所以很多應該要財務參加的會議并沒有通知會計,有的甚至會有小金庫出現。財務人員考慮到自身的工作環境,害怕遭到打擊報復,不能安心工作。
第三,工作環境較為孤立,影響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很多企事業單位領導不注重監督財務工作,也不注重財務人員的工作;另外企事業單位內一些員工不能夠理解會計嚴格制度,對會計人員有偏見,這樣財會人員就會在整個企事業單位環境中感到孤立,久而久之就形成應付了事的習慣。
第四,管理職能落實不良,積極性發揮不出。很多領導僅僅在口頭和文件中強調對財務工作的重視,曲解了會計的形象,很多財會人員被看成是比較吝音的個體。所以,很多企事業單位在確定比較重要的生產經營計劃和決定的時候都沒有讓財務人員參與其中,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沒有讓財務部門監督進行。財務人員對企事業單位重要的經營決策不了解,有的經濟合同不交由財務部門備案,就會使得財務人員感到自身能力無處發揮,會降低其工作的積極性,導致企事業單位內部財務工作人員流失。
第五,財務人員薪資待遇低,影響工作積極性。有很多財務工作人員的'薪資要比生產和技術人員的低,因為財務工作人員接觸的人員多,工作性質容易得罪人,在評比先進,升職的時候會受到群眾意見的影響。財務人員和生產沒有直接關系,工資晉級慢,獎金少,所以工作積極性不高。
第六,不良因素影響財務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發揮。這多指企事業單位外部的環境影響,分配不公平,送禮宴請的不良風氣,還有政策規定和實際實施的差距,形成不公平思想,財務人員工作消極。再有一方面實習經費不足,實際工作單位的財務部門的工作環境也有一定的顯著,還有企事業單位的商業機密的安全性,會計工作的階段和實踐性特點,都會對校外實習產生不良影響。為了提升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效率,校外實習宜在階段實習采用,挑選會計工作的典范單位,開展示范性教學,幫助學生明確今后從事崗位的嚴肅性和重要性。
2、校內模擬實驗實習
第一,會計模擬實驗的定義。將企事業單位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的實際經濟事項和這些內容出現的形成和產生的內外部經濟聯系,會計核算的程序和會計憑證等在各會計崗位的傳遞程序當作試驗模擬對象,依照會計制度,采用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的原始和記賬憑證,以及會計賬簿和報表,開始實施會計業務的模擬實習,這樣,能夠保證學生直觀細致的了解企事業單位的整個會計工作的才做流程。
第二,會計模擬實踐的優勢。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技能實習會計模擬實驗的創新和傳統的會計教學方式有所不同,這種會計模擬實驗和校外專業實習也有不同,它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科學的實習形式,有其自由的特點和優勢。會計模擬試驗是將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完美結合的重要方法,實行會計模擬實驗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模擬業務設計和會計核算組織程序的可塑性比較強,實習的成本投入也比較少,并且房展模擬的效果和實際工作也很階級。在校外實習中不能達到的實習效果和目的,在室內會計模擬實驗中都可以實現。
三、結論
通過對目前市場環境下各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專業人員的需求和要求有分析,探究目前高職學校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上的教學目的和方法,總結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校外實習單位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和發展學習的難題。確定目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必要,分析現在企事業單位環境對實習生的不良影響,總結出適合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技能的實習模式的創新形式和優勢。
會計專業論文5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人員在一個行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不同方面,伴隨著會計行業的不斷發展也日益顯露出來,二者在不同適用范圍之下各自的運行原則也不盡相同。本文旨在通過對二者不同原則的解讀對比二者存在的差異,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稅務;財務;會計;原則
在我國經濟工作的建設中,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在原則上既存有相似之處也存在有差異。當前二者的原則差異的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差異對于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共同推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我國經濟正常運行所必不可少的內容,二者在其根本上都是財務人員的服務領域,因服務對象,運行系統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異。
(一)稅務會計
國家稅收法規和各省市地區的稅收操作制度是稅務會計開展工作的基礎,基于當前的稅收制度、規程,運用會計學和統計學專業知識對目標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和統計,并最終形成企業適宜繳納的稅種、稅目,以及各稅種、稅目應繳金額,以穩定國家的稅收收入[1]。
(二)財務會計
不同于稅務會計站在國家的角度,財務會計更多的是站在企業與個人的發展的角度,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2]。財務會計需要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來工作,在現代企業發展中充當著較為重要的角色。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盈虧能力的了解,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供相應的信息。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原則
在會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然有其必須遵循的原則,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性質不同必然致使其工作原則不同。以下通過具體分析二者的工作原則來加以說明。
(一)稅務會計的原則
我國的稅務會計理論體系原則有:客觀性原則,會計理論以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屬性和規律為目的,稅務會計理論也不例外。通過對會計理論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加有效地發揮稅務會計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3]。邏輯性原則,即保證思維邏輯的一致性,保證稅務會計報表是符合邏輯發展規律的?傮w性原則,即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明確認識到這是一個戰略性規劃。歷史性與動態性原則,由于稅務會計處于較為復雜社會經濟環境中,這就使稅務會計理論體系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也就是說但該理論體系的內容是可以調整的,是根據社會實踐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
(二)財務會計的原則
財務會計的原則有:歷史成本原則,即在尊重歷史經濟數據的基礎之上,參照歷史數據加之以現實數據綜合整理以得出結果。收入實現原則,即指企業產生過程中的收入應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點作為確認的日期,借以判斷其歸屬期間[4]。配比原則,即成本與收入相配合的原則,是指企業在特定的期間實現的收入與為此所發生的費用成本相較,以確定損益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即以明確的權責關系來確認收支,也就是按收款和付款的責任來確認。謹慎原則,即穩健主義的原則,泛指在企業未進行某項工程前對其進行的風險預估,并在該風險顯現出較為穩定態勢下加入財務計劃中去。
(三)二者的不同之處
二者的服務主體不同決定了二者的工作原則的不同,稅務會計的服務對象是納稅人,而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則是企業。這就決定了稅務會計一切以稅務法為基準,所有工作活動都建立在此之上。稅務會計堅決擁護歷史成本的原則,強調在企業資產與歷史成本相抵觸時,必須按稅法的規定使用相關的處理方式[5]。財務會計則恰好相反,相較于稅務會計更具有靈活性。在工作執行中的諸多地方引入了可收回金額和等不少公允價值的理念,以確保財務會計報表信息的真實可靠。可見,會計工作者對于從事工作的性質完全屬于根據服務對象而決定的。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在相關性原則的運用上也存在有相當大的差異。基于二者特性的不同,稅務會計的服務則更多的趨向于政府,幫助政府促進稅活動的有序開展。財務會計則更多是指財務信息,趨向于企業,其主要職責是幫助企業統計出企業的財務收支狀況,明確企業的經營盈虧額,以便于企業做出相應方面的決策。因此也就造成了二者在相關性方面的差異。二者在配比方面也有所不同,稅務會計對配比原則的認可是毫無疑問,因為稅法對稅款的流失有著嚴格的要求和規定。根據稅法的相關條例,納稅人應該繳納的稅費必須在其應當配比的當期進行申報扣除,提前或者滯后都無效。與稅務會計的強制性不同,財務會計則更多的'是核算企業當中的金額,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差異進行的財務統計[6]。由此可見財務會計在靈活性上面要更加的人性化。財務會計核算中則更多的實行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在對企業進行財務運算時,必定會出現未知的情況,財務會計則需要通過對未知情況做出相應的風險評估。這一原則在稅務會計工作時基本用不到,因為稅收是全都按照稅法進行核算的,是根據國家法規有自己固定標準的,所收取的稅費也僅僅由納稅人承擔,并不存在有所謂的風險性。因此,對于財務會計的運算來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稅務會計中并不適用,若強制運用到稅務會計的工作中則會增加稅收工作的風險,也與其確定性相悖,不利于國家的財政收入的穩定。
(四)對于二者差異的思考
1.促進二者的協調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許多的原則上面還是具有一致性的,即使二者之間部分的原則并不能夠互相適用,但并非是不可調節的。由此可見,這些原則都是具有共通之處的,只不過是基于二者的具體的適用目標而改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目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促進二者之間的相互融合,求同存異。在不違背二者的原則之下充分發揮二者共同之處的作用,也要正視不同之處,使二者能夠協調的發展,更好的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稅務會計更多的考慮的是如何才能增加收稅的便利以保障政府的收入,是本著“稅收核算原則”來進行收稅。并非是站在納稅人的角度來為納稅人考慮,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財務會計的為公司和員工的績效考慮不同。目前我國的稅收工作的開展還未能做到一切完全按照法定標準來完成,不嚴格按照稅法的相關條例來展開工作,勢必會導致許多的問題在收稅中出現。因此,我國現在需要制定出完整的稅收體制來展開工作。目前我國的“財務會計原則”已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內的實踐已經漸趨成熟和完整。因此,在進行稅務會計的改革的同時,是否可以多多借鑒財務會計原則中較為成熟的方面,將財務會計中看重實際重于規定的原則用于日常的稅收工作中,融合能夠適用于稅收的加以合并。壓縮二者之間的差異,促進二者互相協調,共同發揮我國在財務處理上的最大優勢。
2.加強企業的稅務統籌企業內需要大多數是財務會計,但在企業的整體運行中也是需要繳稅的,關于稅款方面則就需要稅務會計了。因此即使在企業的實際運行中二者雖然有著不同的運行原則,但二者始終是會在某些方面加以重合的。財務會計也可以根據國家企業納稅的相關法規計算企業營業額,從而進行一部分的稅務籌劃,將企業所需繳納的稅費提前計算,促使企業提前準備稅款,避免出現流動資金不足的現象。使得財務會計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對企業的運營和盈虧狀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發展中所承擔的經濟風險,促進了企業更好發展。
三、結論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原則和稅務會計原則即使存在有大量的差異,二者也都是為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運行的。二者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決定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在對二者的原則進行具體的對比后,不難發現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只有在更加合理的協調之下,才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幫助國家尋找到一條更加符合基本國情的經濟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嘉琛.淺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xx(03):471.
[2]張曉雪.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會學習,20xx(05):119.
[3]陳雨佳.淺析企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必要性以及對策[J].中國商論,20xx(04):153-154.
[4]葉寶忠.關于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與協調的相關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xx(12):27-28.
[5]曹亦安.企業會計制度以及會計管理模式應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xx(11):123-124.
[6]艾子君.關于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公允價值的對比及其相互借鑒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xx(21):318.
會計專業論文6
【摘 要】財務會計報告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為了能夠集中的揭示和反映該會計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經濟信息,需要將分散在賬簿中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計算和匯總,編織成相應的財務會計報告,從而為有關各方面提供總括型的信息。研究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從根本上克服傳統財務報告弊端的財務報告模式,才能適應新金融形勢下的財務環境。
【關鍵詞】財務會計 會計報告 報告方式 發展趨勢
1 財務報告的目標與報告方式
1.1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組成。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相關附表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
1.2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他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平衡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順序,將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予以適當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反映使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所以它是靜態的報表。
1.3利潤表
利潤表示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是動態的會計報表。他是根據利潤=收入-費用這一會計平衡式,把一定期間的收入與同一會計期間的費用進行分配,以計算出企業一定時期的凈利潤。
我國該定采用多步式利潤表,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用以反映企業的稅后利潤。
1.4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示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是動態的會計報表,F金流量表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流量的信息。會計報表使用者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評價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的現金流量,評估企業償債及支付投資報酬的能力,了解企業本期凈利潤與經營活動中現金流量發生差異的原因,掌握本期內影響或不影響現金流量的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
2 財務會計報告環境的新需求
2.1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會計信息對使用者范圍較廣,用戶需求觀關注的焦點是價值的相關性問題,許多投資者認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缺乏透明度、可靠性的信息,不僅不能為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發出預警信號,使其判斷失誤。針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局面,許多人認為財務會計報告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其是否向投資者進行了充分而公允的披露,強調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按照用戶需求觀,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會計準則必須給予企業相當大的可選擇空間,但這勢必給企業的盈余管理提供合法的操作空間。投資者保護觀更注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注重對處于信息劣勢地位的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它要求會計準則盡可能縮小企業會計政策、會計判斷選擇的空間。在很多情況下,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正相關的關系,遺憾的是在某些情況下,相關性強的信息可靠性卻較差,可靠性強的信息相關性卻較差。
2.2財務會計報告的長期性和導向性需求
傳統工業經濟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財務信息,而在知識經濟下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長期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導向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長期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信息的質量上強調信息的相關性、長期性與導向性。
2.3報告主體硬件與報告主體拓展的需要
中國的會計報告主體規模從小到大、硬件配置極不均衡,有些大型企業完全實現了電算化會計核算,有些企業還至今仍停留在手工簿記階段。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財務會計報告革命的關鍵。隨著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組織結構正悄然發生網絡化的改變,會計主體的內涵與外延亟需拓展,主體資源需要重新計量與評價。另外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迫使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發生革命性變革。
3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
3.1報告彰顯快捷靈敏
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在企業的股東結構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企業不僅要考慮現有投資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將企業推向潛在的投資者,吸引潛在投資者的注意。為做到這些,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的信息。同時更加強調對預測信息的規范,盡可能提高預測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反映經營者的經濟狀況是會計的基本目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決策的會計信息是會計的主要目標。會計的報告目標逐漸由受托責任觀向決策有用觀轉變,同樣新的財務報告目標也將繼續鎖定在為企業各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快捷靈敏的相關財務信息。
3.2報告內涵更加多樣性
新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是一種以事項會計為基礎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更為簡明易懂的一種交互式的實時報告。這種財務報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斷擴大,會使得信息的范圍上將有很大的擴展,將更多反映非貨幣性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僅限于文字與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運用圖形與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達信息內涵,做到圖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達更形象、直觀、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以便在網絡上轉輸的、表式信息更為簡明易懂的實時報告。
3.3報告注重雙向高效的信息傳遞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是一種以事項會計為基礎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更為簡明易懂的一種交互式的實時報告。這種財務報告模式借鑒與融合了現有的幾種對未來財務報告的預測,它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報表為支柱。這種財務報告模式通過增加全面收益報表,可以讓報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關一個企業財務業績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財務信息特別是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信息的要求。從而為會計數據的分類、重組、再分類、再重組提供了無限的自由空間。同時,這種財務報告模式是一種實時報告系統,有效地解決了信息的時效性問題。它通過提供實時的財務信息,為經營決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服務。
總之,未來財務會計報告在計價模式上將向多元計價模式發展,由歷史成本計量到公允價值計量,同時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圍上將有很大的擴展,將多多反映非貨幣性的信息,像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無形資產、數字資產、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并通過雙向的信息傳遞,使信息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減輕信息的不對稱現象,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姚正海,梁棟楨.試論未來財務報告的發展趨勢[J].20xx,02.
[2]程春暉.全面收益會計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xx,12.
[3]于振亭.對新形勢下財務報告改進與發展的建議[J].財會月刊,20xx,04.
[4]20xx最新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匯編[S].中國物價出版社,20xx,06.
[5]張以寬.論當前虛假財務信息的主要成因[J].江西審計與財務,20xx,08.
[6]任福海.試論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J].會計之友,20xx,12.
[7]杜德春.會計環境變化中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J].商業時代,20xx,15.
會計專業論文7
摘要:文章指出。在高職高專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中。會計信息化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改革也應與會計所面臨的環境變化、會計市場需求情況相適應,培養出能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新型高級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專業委員套在年會上|提出了“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概念。這一提法源于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已無法適應和涵蓋信息化社會和現代管理的發展這一客觀現實,從而以“會計信息化”取代“會計電算化”。這一提法的誕生不僅僅是概念的轉換。更是一種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的從形式到內容的根本性變革。同時對新時期會計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離職高專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中,會計信息化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改革也應與會計所面臨的環境變化、會計市場需求情況相適應。培養出能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新型高級應用型人才。
一、會計信息化含義及特點
會計信息化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時傳統的會計模型進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高度融合的、充分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經濟運行、管理提供充足適時的信息。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系統。使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夠進行主動和實時報告會計信息。它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運用于會計上的變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種與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
會計信息化具有以下特點:從范圍上看,會計信息化不僅涉及財務部門,還涉及其它管理部門。從功能上看。會計信息化不僅涉及會計核算還涉及會計預測、決策和會計監督根據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術重整會計流程。從技術手段上看,會計信息化不僅采用計算機技術還要以通訊和技術網絡等現代技術為主,進行網絡和現代信息系統的構建。
二、高職高專現有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是培養具有較強的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財務管理和熟練運用會計軟件的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及審計實務工作的高等專業技術應用性人才。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與普及。時高職高專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專業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會計手工操作能力、軟件操作能力,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利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處理技術進行會計核算、監督、預測和決策能力。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僅僅是設置了計算機文化基礎、會計電算化等幾門課程,設置的信息技術類課程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2.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不盡合理。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基本是“兩條線”運行,一條線是會計專業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即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另一條線是計算機應用的課程體系。即計算機文化基礎、程序設計、會計軟件應用等。雖然開設的計算機應用類課程,可以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但“兩條線”運行的課程體系,難以培養學生的會計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能力、會計軟件開發與實施能力。這就需要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研究。通過構建信息技術類課程體系來打通這“兩務線”,不斷完善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實現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3.會計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設置不服合理。適用教材偏少。具有扎實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和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會計專業教師緊缺。導致會計專業的信息技術類課程設置不夠科學,教學內容與會計專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專業課程不涉及信息技術知識。目前,適合會計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材偏少,有些課程不得不選用計算機專業的教材,在課時、教學內容、實驗環節等方面都與會計專業的教學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而會計電算化教材在內容安排上比較淺、實用性較差,除軟件開發商提供的演示軟件外,專門支持會計電算化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軟件不多,學生只是利用會計操作性軟件進行單純的賬務處理。把手工實訓改在了機房,用計算機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缺少專門的`會計信息系統設計、分析、軟件開發的教材,難以培養學生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決策、分析能力。
三、解決的途徑
1.基于高職高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們可以考慮從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建立扎實的會計理論基礎,為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再次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增強團隊精神。作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設置以提高下列幾種能力為目標: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會計軟件操作使用能力——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能力。
2.科學設置課程內容:(1)完善會計基礎理論教學,設置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審計、中級財務會計等課程,為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2)設置會計信息化理論教學?梢栽诖髮W一年級的時候就開設計算機理論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軟件應用等課程,使學生對計算機的軟硬件、網絡、計算機系統分析等基礎知識進行了解。(3)會計信息化實務教學。研究開設《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通用會計軟件的操作與實用》、《軟件技術基礎》等幾門課程借助EXcEL建立預測、分析模型,解決在財務管理、會計工作中若干問題,為決策提供數據參考。(4)會計信息化實驗教學,主要包括專項實訓、教學實驗、頂崗實習三個部分。專項實訓主要是結合《會計專業信息技術應用專項實訓》課程,使學生掌握會計軟件的操作,了解軟件技術、數據庫等知識,能夠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處理會計業務。教學實驗圍繞學習過的會計、會計信息化理論知識來掌握。注重能力的訓練,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成本會計、中級財務會計上機模擬實訓等。另外,開設信息技術應用專項實訓、企業經營決策ERP沙盤模擬對抗訓練等實訓課,進行有針對性強化會計信息化實訓。頂崗實習使學生們進入工作角色,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既得到了實踐的鍛煉。又可以作為教學過程的延續。
3.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傳統教學手段中,“黑板+粉筆”是主要教學手段,計算機做為輔助手段,在信息化教學中,將計算機做為主要手段!昂诎+粉筆”是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幻燈片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力求使教學手段多樣,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增加教學實驗環節,使學生在“做中學”,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對于信息化教學中的《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等課程,可以通過上機來完成學習目標。加強會計專業教師計算機理論與操作知識的培訓,必要時可參加專門的培訓班。也可以由學校組織會計及計算機教師共同開發項目,相互交流和學習,共同提高,完成教學任務。
4.編寫適合高職高專會計信息化培養適用的教材,如《會計信息化實驗教程》、《會計信息化原理》等。
四、改革中注意的問題
1.針對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確定教學目標。然后進行課程設置,否則,盲目照搬別人的作法,有可能收效不大。
2.選擇好的教學軟件作為教學工具和手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所學內容。
3.密切使理論講授和上機相結合,只有上機操作才會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否則只是紙上談兵。
會計專業論文8
管理會計是一門以管理學為基礎,結合會計學的評估、預算、控制、考核等來管理企業經濟活動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的綜合性學科。近幾年,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帶來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發生重大變化。為進一步提升高校辦學效益,則必須強化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將管理會計理論及實踐方法運用到高校經濟活動全程,降低其財務風險,進而實現有效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成效的目的。
一、高校財務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
縱觀高校財務管理現狀發現,其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ㄒ唬┴攧展芾硪庾R不強
當前,在我國多數高校經營辦學過程中存在只重辦學成效、忽視財務管理的現象。特別是一些民辦高校,對財務管理工作僅停留在表面的記賬、工資報表、報銷明細等方面,而對學校其他資金收支情況未能真實、有效地記錄和反饋,財務管理意識普遍較低。與此同時,部分高校對財務風險管控意識也較為缺乏,辦學過程中的一些涉及資金決策方面工作缺乏科學的風險評估和管控意識,一味地求大求全,最終導致財務風險不斷積累。
。ǘ┴攧展芾眢w制存在缺陷
雖然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校中都已經建立起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的可行性與科學性缺乏有效論證。部分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淪為虛設。另外,在財務公開方面不透明、監督不充分等問題,也是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缺陷的主要表現。
(三)財務行為規范性不足
前文提到,在高校財務管理現狀中存在對財務管理意識不強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使得一些不規范的財務行為頻發,影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比如,一些學校效益部門現金收支核算為實現自動化轉賬模式,滋生“坐支”行;票據管理缺乏規范性,致使收入不入賬行為頻發,且難以審計等。這些不規范的財務行為加劇了高校財務管理的風險。
二、高校財務管理應用管理會計理論的必要性
(一)管理會計能為高校投資決策提供科學參考
高校想要進一步發展則必須通過融資來擴大辦學規模,在這一過程,既存在效益,又潛藏風險,若投資決策不利,則很可能發生融資風險。管理會計理論所包含的投資決策方法能夠為高校投資決策提供科學參考,使其在理財、結算、信息反饋等各個方面都能科學、規范地推進。
。ǘ┕芾頃嬆軐崿F全面預算管理
高校財務管理不統一、資金利用率低等是普遍現象,利用管理會計理論將高校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在根本上控制各項收支的規范性,不僅能為高校決策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而且還有助于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三)有助于細化高校財務管理
管理會計理論中包含責任會計內容,通過責任會計,能夠對高校財務管理進行細化,同時規范各類財務行為,既解決了過去“吃大鍋飯”的問題,又提高了高校職工的積極性。
三、管理會計理論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ㄒ唬┙⑴c實際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
管理會計理論及實踐方法主要基于企業經營實踐經驗總結得來,而高校的.財務管理畢竟與企業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應用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方法時,應當充分結合高校財務管理實際,探索出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構建以責任會計為監督,有效落實各部門責任,并實現從全面預算與成本管理角度對財務進行有效管理的體系框架。
。ǘ┓e極改進財務管理方法
高校領導要及時轉變觀念,提高財務規范化管理意識,積極改進財務管理辦法,做到將管理會計理論運用到高校財務管理全過程,以此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進一步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ㄈ┘涌旄咝9芾頃嬓畔⒒ㄔO
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財務信息數據缺乏真實性、完整性。對此,高校應當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通過建立信息查詢系統、數據庫系統等,實現對學校收支情況的實時查詢與資金使用的有效監控,以遏制資金不合理使用的行為。
(四)強化管理會計隊伍建設
現階段,伴隨著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其所面臨的各類財務風險也隨之提升。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財務風險,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是當前高校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管理會計作為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執行者,其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直接關系高校財務管理的效率,同時也對高校領導決策財務相關問題產生直接影響。從我國各大高校管理會計隊伍建設情況來看,隊伍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低下等是突出問題,對此,需進一步加強高校管理會計隊伍建設,通過開設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教育課程或培訓項目,進一步提升和優化高校管理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技能水平以及財務管理能力,促其實現從“報賬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
會計專業論文9
為適應市場需求,“專業基礎理論與技能實踐一體化”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正在積極實踐與探索中。會計專業的課程理論與實踐性都很強,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出既懂理論又會實務的復合型人才。
如何改變現有教學模式,以適應目前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本文進行了初步探討。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遵循“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規律。將課堂搬到可以進行實地操作的實驗室,教師邊操作邊講解,強調知識要點,學生及時實踐,有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一、會計專業教學實現理實一體化重要意義
(一)加快會計審計教學改革步伐,提升教學質量
一體化的教學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有效融合,學生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練習實踐技能,在練習技能的同時深刻理解理論知識。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必然要求在校本教材開發、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場所設置等有所創新,這加快了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步伐,使整個專業教學質量提升。
(二)全面促進校本教材開發,培養目標更明確
新的教學模式,必然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材,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變單純的理論教學為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這需要一大批針對性強的專業課程校本教材。
只有開發出適應每個學校自己教學需要的教材,才能滿足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長的培養目標。
(三)激發師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會計專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教師要在教科研上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心思,這樣做,有利于整個會計專業教學的發展。同時,學生主動參與會計實踐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師生互動,課堂氛圍更活躍。
二、傳統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體系設置存在問題
傳統的會計專業教學,往往通過設置一系列會計課程來完成,這些課程的`課學時數占總學時的比重通常在70%左右。而實踐課程雖然學校安排,但是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只是停留在完成一套賬的層面,學生對賬務處理只限于理論知識的了解,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及賬務處理流程并不知曉。
(二)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傳統模式下,教學環節主要是主講教師講授教材所列知識點,等到課程結束時,許多學生對所學課程沒能形成一個總體認識。教師單純的講,只是單邊教學活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多時候,學生學完一門課程,只知道一些基礎的概念,會做幾個分錄,而不能將一門課程融會貫通。
(三)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學校會計專業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后就參加工作,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和操作技能,不能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在教學中,存在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的現象?傊,教師整體實踐技能不強,“雙師型”教師短缺,是現在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短版。
(四)實訓場地存在的問題
許多學校會計專業沒有專門的實訓場所,需要進行實踐課程的學習時,臨時將日常上課的教室改成實訓教室。像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的實訓課程,只是在計算機室進行簡單的上機練習,并沒有與之相配套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平臺,學生不能摸擬真實工作場景,進行仿真練習。
三、加快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一)理實一體化課程設置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吻合的課程設置。可以對會計專業實行模塊化的課程設置。模塊可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文化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及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模塊。在這三大教學模塊中,可以選擇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或者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模塊為核心課程模塊,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
(二)編寫理實一體化校本教材
學校應該鼓勵教師依據教學大綱及國家技能鑒定的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原則編寫一體化教材,這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在編寫校本教材是應該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在專業知識的安排上,緊密聯系培養目標的特征,堅持實用原則,特別應該加強實訓技能的訓練。
(三)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深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指導學生熟練的掌握實踐技能。學?梢岳眉倨趯υ诼毥處熯M行培訓,讓他(她)們進行頂崗鍛煉,也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技能培訓等,為教師接觸生產實際和了解實務,創造條件。
(四)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實訓中心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適應的硬件設備和學習環境。學校應專門建設會計專業實訓中心,讓學生在同一場地完成教學的多種任務。建立理實一體化教學平臺,配置先進的實踐教學軟件;建成摸擬銀行、企業和證券等多功能專業實訓室。學生在專業的實訓中心,邊學理論,邊實踐,做到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確保一體化教學順利進行。
會計專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能夠較好地解決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會計專業論文10
四年的艱苦跋涉,五個月的精心準備,畢業論文終于到了劃句號的時候,心頭照例該如釋重負,但寫作過程中常常出現的輾轉反側和力不從心之感卻揮之不去。論文寫作的過程并不輕松,工作的壓力時時襲擾,知識的積累尚欠火候,于是,我只能一次次埋頭于圖書館中,一次次在深夜奮筆疾書。第一次花費如此長的時間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其中的艱辛與困難難以訴說,但曲終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品嘗。
敲完最后一個字符,重新從頭細細閱讀早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觸頗多。雖然其中沒有什么值得特別炫耀的成果,但對我而言,是寶貴的。它是無數教誨、關愛和幫助的`結果。
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師。范老師雖身負教學、科研重任,仍抽出時間,不時召集我和同門以督責課業,耳提面命,殷殷之情盡在諄諄教誨中。這篇論文更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從初稿到定稿,范老師不厭其煩,一審再審,大到篇章布局的偏頗,小到語句格式的瑕疵,都一一予以指出。同時,我要感謝傳播與藝術學院所有給我上過課老師,是他們傳授給我方方面面的知識,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培養了我的功底,對論文的完成不無裨益。我還要感謝學院的各位工作人員,他們細致的工作使我和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井然有序。
衷心感謝實習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中心的所有老師。他們時時關注我的論文寫作,并從多方面給予了有力支持,讓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論文寫作中。
謹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們是我生命中永遠的依靠和支持,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是我前進的動力;他們的殷殷希望,激發我不斷前行。沒有他們就沒有我,我的點滴成就都來自他們。
讓我依依不舍的還有各位學友、同門和室友。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學友伸出溫暖的雙手,鼎立襄助。能和相遇、相交、相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論文的完成遠非終點,文中的不足和淺顯之處則是我新的征程上一個個新的起點。
會計專業論文11
1 管理會計教學的現狀分析
管理會計是一門應用型新興學科,目前在許多高校,它已經被列為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但就我國管理會計在實踐中的應用廣度與深度而言,目前我國高校管理會計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管理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人才缺口約有300多萬。依據我國高校的管理會計教學現狀,管理會計課程在實踐化的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具體體現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不合理、課程教學缺少經典案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尚不健全、考核方式傳統單一等方面。
1.1 課程的內容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使用的多數管理會計教材均以傳統的管理會計內容為主,主要包括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經營預測與決策、標準成本法、全面預算等內容,只有部分教材淺顯地涉及了近年來管理會計發展的新領域,如作業成本法、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等內容。而關于其前沿學科中如代理理論、組織行為學等相關內容卻很少涉及。同時,由于管理會計同傳統的財務會計課程內容存在重合現象,如成本會計在管理會計中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多數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刪減了管理會計課程中的這部分相關內容,由此導致了各學科間系統性紊亂。此外,目前的管理會計課程在內容上未能與時俱進,體現管理會計職能的拓展,缺少目前先進的數據處理軟件的相關應用問題。
1.2 課程教學缺少經典案例
由于我國的管理會計教材多是依據西方管理會計體系編寫的,在實踐中,這些教科書上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比較好的管理會計的案例大都來自國外,缺乏適應性,而一些由我國企業在長期經驗積累中創造的實際運用方法,并沒有在管理會計的課程教學中被采用。
同時,在管理會計的課堂上,教師主要以課堂授課的方式為主,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梳理和講解,很少采用案例教學、課堂討論交流的方式,這不利于學生對本課程興趣及課堂積極性的開發。
1.3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尚不健全
我國管理會計的`后續教育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諸如尚未推行管理會計職業化資格證書考試、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等問題。目前國際上針對管理會計的資格考試,如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證(CMA)在我國尚缺乏普及,知名度不高,報考的人數較CPA偏少。由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欠缺,我國高校目前也缺乏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管理會計實踐經驗的教師,從而很難在學生中有效開展管理會計實踐活動指導。
1.4 考核方式傳統單一
在管理會計的課程考核方式上,目前我國高校還是較多地采用傳統的期末筆試考試形式,這樣容易促使學生產生平時不學習考前突擊復習的消極應試心理。這樣,即使在課程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由于是憑借短時記憶,學生們并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這些知識。
2 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構想
2.1 進一步完善教學改革機制
在這一方面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到管理會計的課程教學改革中來,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建立高校與相關企業間的定向合作關系。這種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實際接觸到企業管理會計的實際工作,切身體會和理解管理會計的職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將高校人才培養的重心轉移到實踐創新能力上來。
2.2 開展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增加案例和軟件化教學
管理會計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它的教學重心應該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通過在課堂上加入引導性案例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將效果證明性案例插入到教材章節中,則可以增強教材的生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采用方法應用性案例教學的方式,則可以借助高度簡化的案例貼近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本文將在第三部分詳細闡述案例教學在管理會計教學應用中的意義。
此外,通過增加軟件化教學的方式,能夠豐富管理會計的授課內容,使得授課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教會學生如何運用ERP財務軟件及Excel來進行數據處理,正確快速地計算出凈現值、內含報酬率等指標,既可以避免復雜的計算、節省時間,同時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日后更加高效地進行企業預測決策、控制、規劃、業績評價等實踐活動服務。
2.3 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
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高校在教育活動中應加強對于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兩方面的教學力度,而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離不開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目前我國的現狀而言,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管理會計方面的專業型人才不足,各高校管理會計教師隊伍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可以通過實現人才持證上崗、給予教育工作者更多再學習再深造的機會、加大對于專業型管理會計人才的聘用力度等方式來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2.4 改革成績考核制度
我國高校目前的成績考核方式多偏重于期末筆試考試,這一方式容易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了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高校應當改革成績考核制度?梢砸罁n程學習進度及社會實際應用需求建設題庫,從而使得考試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密切集合。在考核周期上應該將期末考試的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使學生隨學隨用,不斷鞏固所學知識。在考核形式上可以增加課堂PPT展示、案例分析、小論文寫作等方式,從而增強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案例教學在管理會計教學應用中的意義
3.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相比,案例教學更加生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如通過在課堂上加入引導性案例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又如將效果證明性案例插入到教材章節中,可以增強教材的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案例分析,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感覺到在以后自己創業的過程中將會懂得如何正確地做出決策。因此,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將教學模式多樣化,改變學生的角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3.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驟是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繼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來解決問題。開展案例教學,是將企業的各種真實管理場景搬到課堂上,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從當事人的角度進行思考分析,努力尋求提高企業價值的方法。通過分析案例中企業的經驗與教訓,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增強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建議,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由于案例分析倡導多向性、發散性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不求唯一答案,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3.3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案例教學的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要事先對案例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在這樣一種實踐化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熟練掌握教材中所授內容,同時又不能僅局限于這些內容,而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理論知識的運用。同時,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從多角度分析總結問題。因此,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對管理會計學的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能夠督促教師不斷地學習深造,因而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會計專業論文12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是亟需進行教學改革的課程,筆者認為可以從會計實際崗位需求出發確立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指導設置教學內容,以法律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改進教學方法,以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評價為重點設置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
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而言,經濟法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會計專業的學生一方面要扎實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又要具備相應的經濟法律知識,并且在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要善于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面臨的法律問題。如果說職業院校學生要具備“雙證書”[1];那么,會計專業畢業生就需要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取得會計專業職業任職資格,而經濟法及相關法律知識則是必考內容。因此,經濟法課程對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法律素養尤為重要,對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更為重要。
但現實中很多學生認為經濟法課程比較枯燥,有很多法律知識點需要死記硬背;經濟法授課教師講授起來也有難度,學生不容易理解,學習起來也比較困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現象特別嚴重,一些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相對較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是職業院校經濟法教材的體系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市場組織法、宏觀調控法及市場規制法等內容,整個體系龐雜、內容繁多;在教學上,教師注重單向的傳授而缺少和學生的交流溝通,使得學生經常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2];考核方式采用單一的期末集中閉卷考試,所采用的題型一般包括最傳統的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名詞解釋、簡答題、案例分析等幾種形式,考核的重心偏向于學生對基本法律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課程考核方式,造成平日不學習的學生僅需利用考前的突擊復習便能考試過關,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實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與企業職業崗位無縫對接,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改革應依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以會計實際崗位需求來確定經濟法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來設置教學內容,以法律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改進教學方法,以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評價為重點設置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
一、 通過企業實地調研,從會計崗位實際需求來確立經濟法的教學目標
( 一) 加強會計崗位職業證書考試能力的培養
國家制定會計職業等級標準和會計職業分類,高職高專會計課程應當依據企業實際會計工作崗位的需要來設置。我國《會計法》第38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鏈接“會計專業”與“會計職業”之間的橋梁,是進入我國會計行業的職業準入制度。會計專業的畢業學生只有努力學習通過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具備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資格;在會計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中,經濟法及經濟類相關法律知識是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在經濟法的教學中有必要與這類資格考試掛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加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證書考試能力的培養。
(二) 加強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
對于注重和強調實踐操作的職業技術教育來說,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關鍵,“會做比知道”更重要,在課程設置中應更多考慮的是“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什么技能”,而不僅僅是“通過學習,學生對知識了解什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課程教學體系。教師在講授經濟法課程時,教學目標是通過授課讓學生明白掌握法律知識之后能做什么,怎么做,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比如,通過“票據法”的學習,學生要學習支票、匯票等相關票據的基本知識,掌握票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及法律關系的知識,理解并掌握如果發生票據糾紛之后當事人通過什么途徑如何來主張權利;通過學習弄清楚不同票據的填寫,以及因票據填寫不規范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并且知道如何防范不良后果的產生等。
二、圍繞教學目標來設置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
(一)基于會計專業相關資格考試的內容需要來設置教學內容
現階段,高職高專學生參與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都需要考經濟法及經濟法律基礎的知識。經濟法授課教師應綜合考慮高職學生理論知識較差的實際情況,其在校期間主要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才會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因此授課教師在設置《經濟法》教學內容體系時應參照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初、中級會計師考試大綱的要求,對教學內容作必要的選取。
(二)基于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來制定教學內容
經濟法授課教師要打破一貫的學科體系進行法律知識的選取,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需要進行企業調研,弄清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的涉法工作任務有哪些,根據完成這些工作任務需要哪些法律知識,從而來安排教學內容。實踐中,會計工作崗位學生要用到的經濟法律知識主要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等市場規制法律制度;物權法、擔保法、票據法、破產法、合同法等企業經濟活動的法律規范;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市場主體法律制度[3]。這些法律制度中,有些屬于狹義經濟法領域,有些屬于民商法領域,會計專業的經濟法課程內容選取不能僅限于狹義的經濟法學科體系范疇,民商法中關于合同法、擔保法、債權法等相關法律制度還必須要包涵在內,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滿足現實工作中對會計專業人員實際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才能夠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
(三) 基于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時設置來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經濟法課時設置一般較少,多為40節左右,但會計專業經濟法包涵的內容非常多不僅有狹義的經濟法還包涵有很多民商法的內容,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法律基礎知識、法律素養本來就不強,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在有限的課時下如何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大考驗。授課教師只能選擇優化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分為重點和非重點。教師如果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授課教師應集中講解重點內容,而對非重點內容通過布置案例、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課后自學掌握。比如《合同法》教師重點講解合同的簽訂、合同的'履行、合同的違約及救濟方式;而對于合同的基本原則、合同的分類等內容可通過學生自學解決。
三、以法律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選取教學方法
(一) 通過典型案例進行教學
經濟法課程中普遍的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課程中使用可以在現實的法律問題和法律條文中搭起一座橋梁[4],通過案例的討論能很好地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但案例教學法是否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授課教師選取的案例是否與所講授的法律知識點高度一致、教師導入案例的時機是否恰當及設置的問題是否科學。假如選取的案例不合適或者案例的導入不恰當,就不能很好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盡量選擇與學生將來從事工作崗位相關聯的案例,例如選取企業會計或出納等財務人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作為案例;或是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身邊的案例,特別是要選取那些平時生活中因當事人不經意的行為卻觸犯了法律規定,給自己、他人造成嚴重后果的案例,這樣的案例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在案例的表現形式上,盡量圖文并茂,集中給學生放案例視頻,便于學生能更好的代入到案例的情節中去,印象深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總體上說,經濟法案例教學時,選取的經典案例一定要適應所講授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通過引導,讓學生深入思考來發現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所學法律知識的能力[5]。
(二) 通過模擬“工作任務”的方式進行教學
為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經濟法課程的教學中應加入實際操作環節。教師在授課時可以結合會計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講授課程內容為學生設置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務”。比如,在整個公司法學習完畢后,把全體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分別模擬公司發起人或企業合伙人,通過模擬設立公司或合伙企業,讓學生學習制定公司章程或合伙協議;在合同法學習完畢后,布置簽訂“買賣合同的工作任務”,讓學生模擬簽訂合同,讓學生知道如何履行簽訂合同手續,弄清楚合同的具體內容,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掌握合同違約后,當事人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法律救濟途徑以及如何解決各種法律糾紛。學生通過模擬參與完成“工作任務”,加強對法律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進而增強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6]。
(三) 通過模擬法庭進行教學
模擬法庭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可以形象、直觀地再現法庭審理過程,使學生印象深刻,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6]。但設置模擬法庭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模擬法庭教學最好放在理論課全部結束之后進行。因為高職高專學生法律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在學生學完了經濟法的全部理論知識后,學生對經濟法的基本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才可能具備開展模擬法庭的條件。其次,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開展模擬法庭教學做一些準備。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可以結合具體的案例讓學生了解我國證據規則的規定,掌握法律規定的“原告就被告”、法院管轄權、“誰主張誰舉證”等基本的原則,只有這樣模擬法庭的法庭調查環節才有可能正常進行;在訴訟程序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點介紹民事起訴書及民事答辯書等相關法律文書的寫作。再次,在開展模擬法庭時要做到,選取完整的法庭審理視頻,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法庭審理的視頻,使學生先了解法庭審理完整程序;選取具有真實性、典型性、身邊性的案件,最好是社會上當前發生的一些網上引起熱議的案例,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模擬法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以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評價為重點設置考核方式
期末閉卷的筆試是會計專業經濟法的主要考核方式之一,閉卷考試主要是對基本知識點的記憶能力及基本理解能力的考查,并不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7]。筆者認為,經濟法的考核評價既要考查學生對經濟法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應考查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既要對學生經濟法律知識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查,也對學生在整個經濟法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考查,不能只是單獨采用試卷考核方式,在考核時要把學習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學生對老師提問的回答情況可以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模擬法庭、案例分析、完成工作任務的表現更能清楚的反應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以上幾種考核方式可以完成學生對法律知識理解運用能力的考核;而閉卷筆試可以考查學生對經濟法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一些重要的理論知識點的掌握。只有設置多種考核方式,才有可能比較客觀全面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綜合反應學生學習效果。
五、結語
綜上,在經濟法教學實踐中如何既保留經濟法的特色和理論體系,同時又能與會計專業具體崗位工作任務相銜接,讓學生對經濟法律知識能夠熟悉掌握、融會貫通,是經濟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研究和探討的課題。進行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離不開教師,要保證經濟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要提高經濟法教師的專業能力。在實踐中絕大部分的經濟法教師一直在學校工作,并沒有財會企業的工作經歷,經濟法授課教師有可能自己對會計專業的涉法工作任務就不了解,那么無論如何也組織不好經濟法課程教學。所以,要進行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并確保經濟法課程的順利實施,就一定要增加教師的社會實踐機會,選派優秀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進一步熟悉會計相關崗位的涉法工作,從而不斷提升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提升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水平,做好經濟法的教學改革工作,培養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
會計專業論文13
【論文摘要】本文是針對高職會計專業多年來開展會計實訓課程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而提出的。怎樣開闊思維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來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突破會計教學中的“重理論輕實踐”現象,怎樣緊跟會計實際工作中不同崗位對人才實踐技能的需求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等,這些都是對高職會計實訓課程提出的嚴肅命題;诖,我們充分發揮了實訓教學的威力,走上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改革的之路。
【論文關鍵詞】高職會計;實訓課程;實訓方式;改革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初級財會人員還是中級財會人員,都必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目前,各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實訓課,通過實訓課能使學生從中獲得一些職業技能與動手能力。許多高職院校也對如何構建有效的實訓體系和實訓內容及安排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對實訓課程體系進行了完善,應該說在學科型教學體系下已逐步成熟,但就其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實訓體系、內容及時間安排而言,研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這也是與實訓課程的特殊性密不可分的。
一、高職會計實訓課程現狀及存在問題
首先,對會計實訓課程重視不足,課程設置上不可避免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事實上,我國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理論重于實踐”的現象在會計教學中同樣存在,表現在會計實訓課程中就是對會計實訓課程重要性認識不夠,進而導致實訓課程比重遠低于理論課程,二者的結構失衡嚴重。案例教學采用的案例設計過于簡單,有些案例設計只是將復雜業務分解、刪除,其沒有相應的案例背景及關資料,有些只是對課本所闡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業務的舉例說明,使學生很容易套用課本知識尋得唯一答案。而這樣的案例教學無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案例的背景資料和個案所處環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實訓教學內容和過程有待完善。很多學校的會計實訓教學方式古板,傾向于機械借用理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或者教條地照本宣科,導致了實訓教學內容和過程中的許多問題。第一,實訓教學不注重真實性,例如對于企業中各種角色的分工就不予考慮,經常是一個學生就完成了從填制原始票據到編制報表的一系列操作。這就導致對企業工作過程的完全忽略。第二,由于角色分工不存在,一個學生包攬實訓全過程,所以不同流程間的單據傳遞根本無法實現。第三,強調核算有余而對會計管理監督重視不足。當前對于會計實訓認識有所偏差,會計實訓只是被當做對學生所學核算等工具性知識的運用和磨練,如填制原始憑證、制作會計報表以及填寫賬簿等,而對于學生的監督、審核能力卻很少涉及。第四,會計實訓設定的模擬實訓環境過于具體,對于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鍛煉不足。
再次,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實踐經驗與理論水平雙優的教師。會計實訓教學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還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當前會計專業教師很多都是“從校門到校門”類型的教師。這就使得其對企業會計實際操作不慎了解,多走向照本宣科的誤區。所以“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對會計實訓課程的開展影響巨大。
最后,實訓教學的硬件軟件條件嚴重不足。當前我國較多高校存在教學設施建設的滯后,尤其是在會計實訓課程開展所必需的種種硬件軟件設施。會計實訓課程需要盡量真實地模擬企業的工作過程,以促使學生盡快適應這種工作環境,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實訓的目的。但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訓中心建設較為匆忙,要么設施不全,要么無法使用,以致很多需要真實實訓環境的教學過程由于缺乏企業財務部門的氣氛而使得實訓學生難以進入工作狀態,進而使實訓課程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職會計實訓課程改革的建議
鑒于高職開展會計實訓課程多年來的經驗,校內實訓仍然是高職對會計專業教學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改革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必然選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實訓室、機房等教學設施,施展多媒體、案例、演示教學等十八般武藝,對當前的實訓課程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對實訓方式的'改革
1)繼續推進會計分崗模擬的實訓方式
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會計實訓根據實踐中企業會計工作的分工將其針對不同崗位的工作職能、工作范圍、操作方式等進行各個崗位的教學。這種針對崗位進行的實訓克服了原來的每個學生包攬會計核算全過程實訓方式的弊端,可以增強學生對會計工作中各個崗位的認知。既然將會計實訓按照會計工作實際分成了數種會計崗位,我們就需要在模擬這些崗位教學時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我們可以將會計實訓分為會計主管、記賬、制單、出納、審核等多個崗位;當然在綜合實訓為了達到更加逼真的模擬效果可以進一步細化這種劃分,將會計實訓的崗位劃分為會計主管、出納、工資核算、往來核算、財產物資核算、資金核算、成本費用核算、收入利潤核算、總賬報表以及稽核等崗位。在實訓中由學生輪換擔任各種不同的崗位,每次都應選取不同的教學案例。這樣對于培養學生的崗位認知和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都有較為明顯的效果,學生通過模擬分崗實訓不用出校門就能體驗不同會計崗位的不同要求。另外,通過模擬分崗實訓,可以起到增強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的作用,這些對于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將來的職業生涯而言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一方面,分崗實訓方式可以應用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學中,有助于其更為深刻地體驗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提高其會計工作的基本素質;另一方面,分崗實訓也適用于綜合實訓。在這個階段,會計專業學生對于會計專業的基本知識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分崗實訓將之前學到的基本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2)探索推進校企同步核算的實訓方式
雖說校外實訓的道路當前并不平坦,但會計專業的實訓瞄準會計工作實踐的定位是正確無疑的。實際參加校外企業的會計工作由于牽涉到企業的商業秘密等原因,企業不甚配合、積極性也不高,進而導致校外實訓的效果并不能讓人滿意,但我們可以探索另外一條道路,那就是在校內進行校企同步核算的實訓方式。所謂校企同步核算的實訓方式是指,我們可以將企業的財務核算全套部門搬進校園作為校內實訓室,而學生將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營活動同步地在校內實訓室模擬會計核算過程。當然這種實訓方式可以和上述的分崗實訓結合起來,由學生擔任同步核算對象——被模擬企業的財務核算的各個崗位職責。對于實訓過程中涉及到的企業商業機密等企業不愿披露的事項,學?梢院推髽I簽訂保密協議,可以通過支付一定的保證金或者約定一定的違約金來消除企業的后顧之憂;而且在使用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的數據時學校應該做好相關的保密措施以確保萬無一失。這種實訓方式能否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單單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企業的配合和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力支持。
2.專業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1)在現有師資的基礎上,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企業會計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擔任課程實訓部分的教學任務,如在出納業務操作課程的出納實訓中必須使用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來承擔教學任務。
2)每年派出青年教師到企業會計部門實踐或掛職鍛煉,在具體崗位上鍛煉教師自身的操作能力。一般而言,“從校門到校門”類型的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由于而實踐操作能力不足,此項舉措就是針對既有教師隊伍的弊端而制訂的。這項措施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還取決于學校與企業間是否具備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和信任。
3)運用相關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課題研究和專題調查,增強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一措施對于企業和學校是雙贏的,企業通過與學校的聯合攻關,可以利用高校的高素質人才解決亟待解決的課題和專題調查,而高校的教師通過參與這一實踐活動獲得了相關的實踐技能的增長。
3.實踐環境建設
進一步擴大實訓室規模,提高實訓室的裝備水平。由于實踐能力培養是高職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又是實踐教學的重要條件,其建設必須符合專業教學的需要,符合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對于實踐環境建設的具體舉措有:
1)進一步完善實訓室建設內容,新增軟件,硬件升級,擴大會計模擬實驗設備規模,將手工操作與計算機操作完全接軌;
2)選擇符合要求的實訓地點,擴大校外實訓基地的規模。
3)對已建立的校外實訓基地,條件成熟要使之規范化,并能進行科學的管理。本著互惠互利原則,實行學院與企業共建,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并使其涵蓋有代表性的各類企業,如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合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等。建立和完善實訓基地教學評估體系,提高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
高職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不但為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指出一條可行之路,而且對于會計專業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也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另外我們相信通過改革會計實訓課程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必將會成為社會經濟的棟梁之才。
會計專業論文14
論文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體系;就業導向
論文摘要:該文在分析會計人才市場需求情況、會計人才市場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素質要求的基礎上,闡明了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以及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和職業能力;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設想,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體系構建、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應措施,為指導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研究工作、培養我國高級技能型會計人才提供了思路。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大部分源自普通本科院校的?茖I教學體系和中專學校的專業教學體系,不符合高職教育的教育教學目標和教育特點,更不符合高職的辦學指導思想。高職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方向”。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上手快,素質全面”的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因此,筆者在研究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和有關人才需求信息的基礎上,對現行高職會計專業建設提出了改革設想。
一、會計人才市場的需求分析
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這對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和實踐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知識經濟的發展使人的因素在經濟發展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人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上述因素都要求會計人才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更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有必要對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幫助高職院校建立正確的會計人才教育模式。
(一)會計人才需求單位的分析
會計人員需求單位的分布領域非常廣泛,覆蓋了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政機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社會中介機構,等等。根據筆者的研究和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宣國萍等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主要是工商企業,大部分學生從事的是一般性的會計實務工作;少部分學生就業于銀行、行政機關等單位,或自己獨立開設企業實體。
(二)會計人才需求層次的分析
目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規模的不同,所以我國會計人才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特征。
1.大企業、大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大、公司業務復雜,所以要求會計人員要有高深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會計實務經驗,要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這些企業通常需要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工作的中高級會計人才。
2.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的中小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促進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通常需要具有一定會計理論知識、有較強會計實務處理能力的會計人員從事會計業務的處理和企業管理工作。同時,中小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由于規模小、資本實力不夠雄厚,所以給與會計人員的報酬不高。因此,這些企業通常偏好聘請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
3.社會中介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或者注冊稅務師事務所等,通常需要有一定執業資格條件的財會人員。這些會計人員除了要具有注冊會計師等執業資格,而且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工作能力,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等。
4.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主要需要從事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研究開發工作的人員。因此,需要選聘的是具備深厚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的專家、教授等學術型專業人員。
5.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單位,主要需要具有一定會計知識背景的會計人員。
通過上述分析,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在為中小企業培養具有一定會計理論知識和較強會計實務處理能力的“上手快,素質全面”的會計人員上。
(三)會計人才供需關系的分析
從目前國內會計人才供求關系來看,存在“高級會計人才供不應求”與“初級會計人才供過于求”的矛盾,而介于高、初級之間的應用型、技能型的會計專業人才則相對短缺。所以,高職院校應致力于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高級會計實務人才,以彌補當前我國會計人才的缺口。
(四)會計人才工作崗位的分析
從國內會計人才就業崗位的現狀來看,會計人才的就業崗位分布較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崗位:一是財務會計和出納工作;二是統計工作;三是市場營銷工作;四是企業管理工作;五是行政文秘工作;六是會計教育與研究工作;七是其他工作。高職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前5類工作崗位上就業。
二、會計人才市場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素質要求的分析
從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情況看,會計專業人才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較強的工作技能,要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一)會計專業畢業生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
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要求其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但并不需要在專業知識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在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上,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以能夠滿足崗位工作需要的理論知識為基準,適當加深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幫助高職畢業生提高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根據宣國萍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最有實用意義的理論知識依次是:財務會計知識,基礎會計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稅收知識,成本會計知識,財務管理知識,審計知識。
(二)會計專業畢業生需要具備的工作技能
根據筆者的研究分析,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3個方面的能力。
1.基本素質和能力,具體包括政治素質,法制觀念,職業道德;身心素質;文化素質,再學習能力,溝通及表現能力,自我特長能力;創業能力等。
2.基本應職能力,具體包括閱讀、撰寫財經報告的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財經情報檢索、處理能力;點鈔、開票、真假幣鑒別能力;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分析能力等。
3.會計職業能力,具體包括出納技能;記賬、報賬、建賬能力;會計核算能力;財務管理和分析能力;單位內審和社會審計能力;會計電算化操作、系統維護及管理;市場營銷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資產評估能力;納稅申報能力等。
根據宣國萍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最有用的實踐技能依次是:計算機操作技能,特別是woRD、EXCEL軟件應用技能;會計操作技能,具體包括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編寫報告等技能;會計電算化應用技能;稅務處理與納稅申報技能等。
三、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設想
(一)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與研究生、大學本科、中專的會計專業教育是不同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通過學校的專業理論與技能教育,將學生培養成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會計專業領域實際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適應會計第一線崗位需要的身心健康的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
(二)師資隊伍建設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苯ㄔO一支會計專業理論扎實、會計實踐技能豐富的“雙師型”優秀教師團隊,是實現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主要來源于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會計專業理論水平,但在會計實踐技能方面存在欠缺。有的教師自己不能處理會計實務。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在教師培養與引進方面進行改革,構建“內培外聘”的教師隊伍建設體系。
1.積極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走出校門,深入生產一線,通過自修、頂崗培訓等方式,學習會計實踐技能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知識,掌握新的知識、觀點和理念;增強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
2.積極引導會計專業的教師關注專業理論知識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財稅、法律等政策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提高會計理論水平。
3.積極引進“外智”,聘請高等院校知名的專家、教授作為教學顧問;同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或者企業里會計工作經驗豐富的會計師等,到學校從事會計教育工作。
(三)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
為了實現高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設計一個完整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訓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和素質。
1.基本素質和能力,主要通過下列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進行培養。(1)通過形勢政治課、法律課程、體育課程等,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法制觀念、道德觀念、職業道德以及身心素質;(2)通過數學、英語、演講與口才、寫作、公關禮儀等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以及辯論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專業特長和個人特長。
2.基本應職能力,主要通過財經應用文寫作、計算機應用、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實訓進行培養。
3.會計職業能力,主要通過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審計與資產評估、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人事管理等專業課程以及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實訓進行培養。
此外,在設計會計專業教學體系時,重點加強了實踐實訓教學體系的建設(見表1和表2),規定會計實訓課程的學時總數占總學時數的40~50。
(四)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的改革
1.改革課堂教學。以往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主要采用“滿堂灌、填鴨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這使學生養成了學習的依賴性。因此,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應提倡采用討論式、案例分析式、模擬會計工作式等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豐富學習資源的獲取方式。除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補充的知識以外,以往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主要依賴于教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向學生提供網絡資源,指導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會計實務和理論方法方面的知識。例如,學生可以在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網站上學習納稅申報等方面的知識。
3.改革考試模式。以往會計專業的考試多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而忽略了會計實務知識的考核。針對這一問題,會計專業的考試模式應由‘只重視通過筆試考核理論知識轉變為通過筆試考核理論知識與通過實際操作考核會計實務技能相結合。例如,增加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等實際操作的考核內容。
會計專業論文15
情境教學是現代職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教學要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情境教學是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會計專業建設要圍繞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的主線,進行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
1 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情境教學的概況
1.1 情境教學內涵
情境教學就是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通過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能引發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目標。加強對會計專業情境教學的力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高職會計專業要有好的教學情景的工作任務。高職院校課程設置要有一個好的教學工作體系,認真做好教學大綱的研制工作,研究人才培養的任務與要求,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深化情境教學工作重點,認真做好教學實施計劃的研制工作,實現教學目標責任制,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2 構建好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會計情境教學首先要有好的教學工作計劃與要求,對會計的教學目標有一個好的認識,認真分析會計專業的教學體系,實施專業化教學方案。學生可到企業里面去學習,完成人才培養的各專業指標體系。情景教學模式要與教學計劃結合起來,把情境教學與知識點的教學結合起來,加強教學的考核力度與實施力度,把情境教學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
通過情境教學,通過對專業技能的細化,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造力的培養。學生要學習新的知識與內容,一邊學習課堂知識,一邊學習行業的前沿,加深對情境教學內容的學習力度,掌握情境教學的知識要領,到企業里面學習專業知識。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組織不同的教學情境,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工作任務,掌握不同課堂設計的方法與策略,從而掌握現代網絡學習的方式。課程的情境是建立在真實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形成有不同情境工作思路與方法,可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也可到企業里面學習前沿知識與技能,也可到網絡或機房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把情境學習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分不同的情境學習模塊與任務,情境教學要有一個好的教學大綱,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情境教學的工作方式,及時與老師及行業專家溝通。
1.3 會計專業建設要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
學生要了解情境教學工作任務,也要了解情境教學的工作流程及作用,工作流程的優化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的氣氛。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工作任務及教學方式,根據不同教學內容來細化教學的模塊。課程情境能有效反映教學的工作需要,收集不同的教學案例來組織教學的全過程,要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優化教學的流程,運用網絡學習平臺來優化教學的模塊。每門課程都有教學的工作思路與方法,學生可與老師積極溝通與交流,也可與行業的專家交流。
企業的學習實訓體系要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要結合職業學院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學資源,根據不同的課堂來設置不同的教學工作情境,認真分析教學工作思路及要求。情境教學要與案例教學結合起來,完善教學的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實訓中設置好教學的情境,完成人才培養的工作目標,學生要認真分析教學的思路,老師掌握情境教學的工作技能與方法。
2 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情境教學的工作重點
2.1 改革職業學院會計教學的模式及方式
熟悉會計專業教學的任務及目標,基礎課與專業課結合在一起,會計知識情境很多,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優化教學的模塊,提高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會計的情境教學可在企業的幫助下進行,探索好的情境教學方法與教學體系,學生應有好的學習計劃及學習思路。
2.2 情境教學與案例教學結合起來
會計專業學生要充分利用好網絡教學平臺,會計的教學方式很多,情境教學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會計專業建設要把教學質量提升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要有好的教學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會計有不同教學工作情境,一定要與學習多去交流,理順教學工作大綱的要領,設計好不同的工作情境,也要有好的教學工作思路,有理論教學,也有情境教學,有企業的學習與交流,也有校內課堂的教學,也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習與培訓,有了明確的情境教學的工作流程,我們明確情境教學的工作思路及方法,還要引導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2.3 細化情境教學的知識模塊
會計的教學方式很多,會計的知識模塊要與教學大綱結合起來,以教育的規律結合起來。細化手工會計的教學評價體系及電腦會計教學評價的體系,現在會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很多,創新會計教學的工作思路及方法,學習各行各業的多種經營會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可到企業里學習會計的工作情境。
3 認真總結會計專業情境教學的工作方法
采用現代化教學方式來組織情境教學,現代社會處于一個科技時代,越來越多的教學工作借助于多媒體教學,電算會計把會計帶進了一個新時代,熟悉電算會計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流程。創新電算會計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來實現教學目標。多媒體技術可幫助我們更好地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電算會計有不同的教學模塊,要有不同的實訓教學要求,要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指標,學生也要到企業里面去實習,電算會計學習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要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提供好的幫助,電算會計可用多媒體教學來輔助教學,電算會計與手工會計結合起來,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要任務,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與水平。總結會計專業情境教學效果,會計專業情境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總之,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要把握教學的規律與方法,課程建設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總結情境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與水平。
【會計專業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專業論文05-20
會計專業論文寫作03-13
本科會計專業論文12-04
會計專業論文[集合]05-20
會計專業論文提綱范文03-28
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01-14
會計專業的論文提綱模板03-08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05-15
財務會計專業論文07-15
會計專業工作研究論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