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橘頌》看屈原的思想品格論文
摘 要:《橘頌》借橘寫人,頌揚了詩人獨立不遷的精神品格,橫而不流、堅定不屈的人格,堅守信念、樂觀開朗、昂揚奮發的精神。
關鍵詞:《橘頌》 屈原 人格 精神
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人格光輝稱為“屈原精神”或“屈子精神”,視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堕夙灐肥乔缙诘淖髌罚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詠物言志詩, 南宋詩人劉辰翁稱之為“詠物之祖”。它以橘樹比人,又將橘樹人格化,反映了青年屈原的心態和個性。王逸《楚辭章句》注《橘頌》云:“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頌。”但橘只是自然界的一種植物,說橘有德而頌,顯然表明“橘頌”實際上是頌人,是詩人的自喻。清代王夫之《楚辭通辭》評曰:“因比物類志,為之頌,以自旌焉!绷衷沏懺凇冻o燈》中說:“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鼻员扔陂俚倪@一特性也就鮮明地表現出來了。這首詩是圍繞著橘樹寫的,但又處處體現著詩人自己的精神品格,把橘樹與詩人融為一體,既頌橘,又頌人,體現了橘樹和詩人光輝燦爛的藝術形象。橘所特有的品質正和屈原自身的品質相符,橘樹成了詩人的化身。那么,詩人借橘頌揚了哪些思想品格?
一、受命于天,故土難離,恪盡職守的使命感
橘“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晏子春秋六雜下》載:“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徙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笨梢婇僦矣谏B它的`土地,具有不可遷移的本性,橘生于江南,不可遷徙,是因為它受命于天的固有本性,扎根深厚,不可移易,橘的這一根本習性便成為一種人格的象征。屈原生于楚,長于楚,對楚國有著深厚的感情,不忍離開楚國,而且他把這一信念銘記于心,從不變更。屈原正是以橘樹來自比自己的品質的,作者既是寫橘,又同時寫自己的宗國之情和鄉土之戀,這也是屈原在其作品中屢次表明他不愿遠走的原因。也正由于秉承天地所賜的重任,他恪盡職守,忠實于楚國,為楚國的富強努力!堕夙灐纷髡呓韪柙侀贅涔释岭y離之天性,鮮明、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絕不遠逝的堅定志向。
二、理想遠大,崇尚“獨立”,堅定不屈的人格追求
屈原在《離騷》中,曾以“羌無實而容長”,表達過對“蘭”、“椒”等輩“委其美而從俗”的鄙棄。橘樹卻不是如此,它年歲雖少,即已抱定了“獨立不遷”的堅定志向;它長成以后,更是“橫而不流”、“淑離不淫”,表現出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縱然面臨百花“并謝”的歲暮,它也依然郁郁蔥蔥,絕不肯向凜寒屈服。“愿歲并謝,與長友兮”一句,乃是溝通“物我”的神來之筆。頓使傲霜斗雪的橘樹形象,與遭讒被廢、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疊印在了一起。而后再以“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收束全篇,在古今志士的遙相輝映中,前文所贊美的橘樹精神,便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征。
懷抱遠大理想,追求高尚人格,是屈原精神之精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自任,重人格修養是一種精神。戰國時期多游說之士,他們朝秦暮楚,可以為任何肯任用他們的諸侯服務;而屈原則是鄉土觀念、國家觀念極重的人,所以特別重視“受命不遷”,強調“蘇世獨立”、“橫而不流”,這種品格是屈原一生的信仰和精神支柱。《橘頌》是屈原高尚人格和個性的一個縮影。屈原不隨波逐流,始終堅持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克服常人難以克服的壓力不斷求索,去實現自己助君強國的偉大抱負。正如其在《離騷》中所言“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我則喜歡以加強自身修養為樂。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動搖,難道我的心會害怕受到懲罰而改變?屈原總是時時鼓勵自己,相信自己的選擇與未來。詩人對橘樹由外貌到內質進行了熱情的贊美,但詩人最看重的還是其“獨立”的節操,表現了屈原對“獨立不遷”、“深固難徙”、“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品德精神的敬仰和愛慕,充滿著熱愛祖國的情懷和堅貞不渝、絕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屈原堅信“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紛郁郁其遠蒸兮,滿內而外揚。情與質信可保兮,羌居蔽而聞章”(《思美人》),即使芳草與污穢混雜在一起,芳香的花也自能從中顯出。
三、信念堅定,樂觀開朗,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
《橘頌》全篇以樂觀開朗、昂揚奮發的格調,表現出對現實自足、對未來自信的飽滿積極的情緒特征。全篇通過詠唱橘樹的外形、內質等,以擬人化的方法,抒發詩人主觀的情感志向。猶如初踏征途的旅人,對未來的目標充滿堅定的信念,但對未來的艱險尚無切身的體驗;在理性上已做好獻出一切甚至生命的準備,但在感性上還沒有真實經受到種種磨難災禍迎頂壓來時內心所產生的痛苦、悲哀、憤怒和絕望。作為屈原早年的言志作品,《橘頌》以其明朗開闊的情感基調,華麗絢爛的辭章句式,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不僅在《楚辭》中,乃至在中國文學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作品通過類比聯想,托物言志,紛繁美盛的“后皇嘉樹”與英姿勃發的青年屈原疊印,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自然本性與屈原的完美人格統一,客觀事物與主觀心理巧妙融合,其所確立的“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秉德無私,參天地兮”的宏大志向以及“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的自我勉勵絕不是紈绔子弟與庸常之人可比的,全詩沒有憂傷憤懣的情緒,相反,它充滿著意氣風發的昂揚情調!堕夙灐敷w現了屈原堅定的信念和清醒處世的人生態度,他深知“路漫漫其修遠兮”,但仍要“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王峰霞.《橘頌》中的屈原形象[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2).
龔紅林.橘與屈子精神——重讀《橘頌》[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
【從《橘頌》看屈原的思想品格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