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樹立勞動幸福觀是青少年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的一種積極和愉悅的主觀體驗,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勞動幸福觀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青少年時期是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因此青少年應形成對勞動的正確認識,平等看待一切形式的勞動,尊重勞動和勞動者,樹立勞動幸福觀,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在勞動創造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體驗幸福感。??
關鍵詞:人生價值;勞動創造性;勞動幸福;尊重勞動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價值觀塑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應通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等多種途徑,使青少年認識到,個人人生價值體現的直觀形式是個人所創造的價值,價值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青少年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是實實在在的勞動。只有通過勞動創造價值,才有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獲得自我價值實現的認同感和社會對自身的認同。
一、幸福來源于勞動創造實踐活動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的一種積極和愉悅的主觀體驗,是人們窮盡一生不懈追求的東西。但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時代的、具體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對于青少年來說,其所追求的幸福也具有其鮮明時代特征所賦予的具體內涵。在資本市場的消費思維模式中,物質的滿足和肉體的享受被當作幸福的體驗,將幸福等同于享樂,這是狹隘的幸福觀。幸福體驗不僅是物質的滿足,還有精神的愉悅,兩者緊密聯系。片面追求物質的流于世俗,沒有精神的提高,便沒有人自身更深層次的發展;片面追求精神的滿足而與社會脫節,基本的物質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精神追求便失去最基本的保障。具體的幸福是多種多樣的。馬克思認為,最髙的幸福是為他人、社會乃至全人類做出貢獻,只有將個人的幸福同人類社會的貢獻結合起來,才是最終的幸福。個人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即個人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創造出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這就是幸福的源泉。也就是說,幸福要通過勞動創造活動才能實現。
我國當下社會變革迅速,各種文化觀念隨著經濟的交流大量涌人,導致當下社會各種價值觀念混雜,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等。勞動產生幸福并未成為人們廣泛接受和推崇的觀念,人們對于幸福的認識和追求更多局限于享樂,而不是勞動創造。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唯一途徑,并未得到應有的對待和尊重。當下存在眾多不尊重勞動的現象。很多人將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視為低等的活動。由此,一些勞動者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些管理者對被管理者態度簡單粗暴,勞動者應有的權益不能得到保障,生產資料所有者對普通勞動者人格尊嚴肆意踐踏,普通勞動者自身的基本權益屢遭侵犯,具體的勞動活動被分為三六九等而遭到區別對待,社會大眾普遍持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偏見,民眾對國家“鐵飯碗”的趨之若鶩,對最基層的普通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對金錢、權利的盲目追求,使得享樂成為不少人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標。在此情況下,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應該采取多種辦法,幫助青少年認識到,只有通過勞動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和意義,幸福來源于勞動創造實踐活動,從而樹立勞動幸福觀。
二、青少年樹立勞動幸福觀首先應培養勞動平等觀念
所謂勞動平等觀念,是指勞動本身質的同一性,即各種各樣的具體勞動在性質上是平等的,無差別的。“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 [l](P.2007)從本質上講,所有勞動都是人為滿足自身需求,發揮個體主動性同自然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離不開作為主體的人,作為客觀對象的自然界,以及作為主客體相連接的橋梁的人類實踐活動,勞動的過程就是主客體交互作用,以滿足主體需要的過程。
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勞動實踐創造出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人類生存的前提,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子也知道的。”[2] (P.289)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勞動者通過勞動活動,耗費勞動時間,賦予勞動對象以價值,并通過實用價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滿足人的需求。馬克思認為,除去商品的使用價值,“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靈般的對象性,只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即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的人類勞動力耗費單純凝結”[1](P.51)。在這里,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賦予商品以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創造價值的人類勞動是無差別的,因此也必然意味著勞動本身是平等的。生產力的發展使勞動形式發生變化,分工的擴大產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分化,使得勞動的種類眾多,但勞動創造價值這一點是不變的。勞動沒有髙低貴賤之分,都應得到平等的對待和尊重。勞動平等觀念是獲得勞動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當所有勞動活動都能獲得普遍的尊重,勞動者才能從勞動中感受到對自我的肯定和幸福感。社會主義社會是由廣大勞動者創立的社會形式。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對勞動的尊重是其應有之義。勞動者只要付出了勞動,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應受到平等的對待和尊重。
青少年端正對待勞動的態度,首先應將所有具體勞動放到平等的地位予以對待,不因勞動方式的不同而對具體勞動有高低貴賤的偏見。只有形成對勞動的平等觀念,青少年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才能認識到自己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體驗到勞動所帶來的滿足和愉悅。
三、尊重勞動是實現勞動幸福觀的關鍵
勞動幸福感的獲得需要社會和他人對勞動和勞動者的尊重,也需要勞動者將勞動看作自身價值實現和自我發展的唯一途徑和手段,實現外在肯定和自我認同的統一。勞動者能從勞動中獲得幸福的體驗,感受到自身價值實現的滿足感,關鍵是勞動者能從自身的勞動創造活動中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認同和肯定。幸福不是虛無的,而是真實的。當人自身獲得滿足、得到肯定,意識到自身勞動的意義,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意義,才能體驗到幸福感。尊重勞動包含兩個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對勞動本身的尊重,其二是對勞動者的尊重。
“由于勞動的無差別性和平等性所以必須對任何勞動都加以必要的尊重,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3]青少年應對勞動形成正確的認識,勞動是崇高的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4](P5W.對勞動的尊重是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區別。如果勞動的作用不被正確認識,勞動成果得不到重視,勞動者得不到尊重,那么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相比就沒有優越性和進步可言。”尊重所有的勞動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平等法則。“[5]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及勞動者應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尊重。
馬克思認為,”勞動者在勞動中獲得幸福感的另一個重要前提是對所從事勞動自身的認同,即肯定通過自己所從事的勞動能夠促成自身價值的實現。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的全部能力即體能和智能的機會,這樣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就從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4](P311 44)”勞動創造了人本身“[4](P.550)。不進行勞動的人不創造價值,沒有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更不會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肯定。就此而言,只有通過勞動,人才能獲得存在的意義,實現自身的發展。勞動本身所帶給人的實現自我的幸福感是任何他物都無法取代的。
青少年時期初步對世界形成最基本的認識,此時應通過教育和示范等手段,使青少年形成對待勞動和勞動者的正確認識和態度,摒棄高低貴賤的認識,形成平等的勞動觀,尊重一切勞動,尊重一切勞動成果,尊重從事不同勞動的一切勞動者。這是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青少年應有的認識和素養。這對于青少年在將來的勞動中實現幸福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勞動幸福觀的前提是自由自覺的勞動
能使勞動者體驗到幸福感的勞動應該是這樣的勞動:不是強制的和奴役的勞動;勞動成果不是歸少數人所占有,而是歸廣大勞動者共同占有和享受;勞動者體驗到的不是異己力量對自己的壓迫,而是實現自己力量的對象化,實現自身的發展。勞動幸福中的勞動是排除了異化的勞動,是自由自覺的勞動。馬克思認為,社會發展的本質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本身的發展需要通過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實現。
排除異化的自由自覺的勞動不僅為人們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還能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勞動實踐活動中,人是這一活動的主體,自然作為勞動對象,是客體。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對自然對象的利用和改造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特征的。人類的勞動實踐活動首先要滿足自身的需求,這樣勞動實踐活動本身才是有意義的。另外,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還必須認識和順應自然本身的發展規律,才能使實踐活動目的達成。人通過實踐活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從而滿足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作為人和動物之間的根本區別之處,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不是被動地進行,而是主動地探索。”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6](P.163)勞動本身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手段,不僅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還能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本身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勞動并不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7](P.435)。勞動不是勞動者為了滿足基本的生存而被強制下的活動,是自由自覺的活動。
個人的發展是一個具體的過程,是個人價值實現的過程,這一目標的達成只有通過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實踐活動,將人自身的能動性同客觀對象相結合,實現主體力量的客觀化,通過自由自覺的勞動實踐活動,通過創造價值這一中介形式,將主體力量呈現出來,展現人自身的價值。
五、培養青少年樹立勞動幸福觀
培養青少年的勞動幸福觀,應從多方面著手和予以保障。
對勞動價值的崇尚精神應該貫穿青少年學習過程的始終。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培養青少年勞動光榮的觀念,從勞動中創造意義、實現個人價值的觀念,努力防止青少年養成崇尚金錢,不勞而獲的觀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勞動觀。
培養青少年的勞動幸福觀需要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社會文化對人們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要使青少年形成勞動幸福觀,社會環境因素不容忽視。社會應倡導尊重勞動的、勞動光榮的文化和輿論,在制度上對勞動、勞動者給予應有的尊重和保護,摒棄金錢至上、物質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風尚和氛圍,尊重勞動成果,保障勞動公平,從而為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三觀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和保障。
培養青少年的勞動幸福觀應注重榜樣性主體的模范導向作用。青少年對外界事物的辨別能力和選擇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就是對榜樣性主體的模仿。榜樣性主體包括父母長輩、老師、成功企業家、明星偶像等等青少年日常生活學習中接觸最多,關注度最高的對象。在青少年不能完全辨別與判斷社會現象和行為的狀況下,榜樣性主體不僅影響著青少年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還對青少年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榜樣性主體應自覺關注自己的言行,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避免向青少年傳遞金錢崇拜、享樂主義等消極影響,為青少年形成勞動幸福觀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何云峰.培育青年人的核心價值觀須以馬克思勞動幸福觀為根基[J].青年學報.2014,(4).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何云峰.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主張的新詮釋、新概括[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樹立勞動幸福觀是青少年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相關文章:
為什么要樹立“實現損益”理念09-06
企業建立關鍵風險預警體系的原則與實現05-09
馬克思幸福觀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作用08-23
GKD-BASE PL/SQL引擎實現關鍵技術研究06-25
試論高校教師勞動價值的實現08-31
夢想與實現10-02
論文寫作的關鍵09-22
寫好論文的關鍵09-23
實時混音的實現06-23
刑罰實現探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