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精選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1
【摘要】
醫學影像技術學是醫學領域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較強的實踐性學科。但是由于教育條件的限制,現在很多高校的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學手段都還停留于單純的理論授課方式,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夠全面;诖,本文我們的主要研究重點就是關于醫學影像技術學的改革問題,了解當前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有效的提高醫學影像技術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分析研究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學技術的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影像診斷技術作為現代醫學領域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更新完善。在這樣的嚴酷現實之下,我們對醫學影像技術學的實驗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教學模式必須要打破傳統的常規模式,向著更加科學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一、醫學影像實驗教學的特殊性
醫學影像技術學是一門基礎性的醫學科目,其在醫學領域中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崗位需求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偟膩碚f,醫學影像實驗教學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應用性強。
他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學習并不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技術的要求,必須要通過有效的實驗課程,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動手能力和臨床工作能力。
2.新技術推廣應用快、廣。
醫學影像技術學是醫學中的.新興學科,它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科研究的領域與空間十分的廣,每當有新的技術手段被應用到臨床醫療之中的時候,實驗教學都必須要緊跟其步伐,避免出現于臨床脫節的現象。
3.和其他學科聯系較多。
醫學影像學技術是其他多種臨床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它與其他的學科之間存在很多的聯系。因此對于醫學影像學的實驗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操作的技能,而且還要學會應對各種疾病檢查的方法。
二、當前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學影像技術學有其獨特的特殊性,因此對此的學習也應該具有針對性。但是就當前醫學院校的教學實際來看,很多的學校在這一學科的教學模式上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歸納來看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大綱與實驗教材相對滯后。
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的技術和設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目前國內的高校使用書籍中并沒有一些新技術、新理論的內容,對于醫學影像技術學方面的實驗指導也非常的少,涉及的新技術方面非常的窄,甚至一些教材中仍然沿用已經淘汰的技術教材,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實驗課學時相對較短。
醫學影像技術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對于他的學習主要應該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高校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采用的還是純理論授課的方式,對于實驗教學的課時安排的相對較少,這使很多學生雖然學到了理論知識,但卻不能夠切實的應用到實際之中,造成他們的崗位適應能力差。
3.實驗教學手段單一落后。
以往我們的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課主要是在實驗室進行的,但是由于實驗室的教學條件有限,能夠聯系的實驗內容也就不充足,一般只能夠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實驗實踐,對于當前臨床醫學中常用的大型數字化的設備認識不足。
三、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措施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醫療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醫學影像技術學作為醫療診斷方式中的重要方式其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總的來說,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進行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措施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學習實踐活動多樣化,注重在訓練中學習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的學習不是純理論的,實驗教學也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后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不斷的引進先進的設備技術,充實教育資源,讓學生能夠及時的了解最新的技術手段,從而有效的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2.注重人才的引進,加強實驗教學人員隊伍建設。
師資能力的不足是當前影像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原來一名實驗教學需要帶一個班級的學生,這大大的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弱化了對學生的時時指導強度。通過人才引進培養的方式,加強實驗教學人員的隊伍建設,提高實際的教學人數可以大大的改善教學的環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享受教師資源。
3.健全實驗教學教材和資料庫。
隨著一系列的改革發展,我們要根據技術發展的實際,不斷的將最新的醫學影像技術編撰到教材用書之中,讓學生及時的了解當前的技術形式,從而更好的掌握技術能力。同時我們也要逐步的完善資料庫,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充足的資料來源。
結語
綜上所述,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有其獨特的特殊性,這決定了它需要不斷的進行發展,根據當前各醫學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結合臨床實際需求和醫學影像技術的新進展,不斷的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為學生走上臨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2
【摘要】醫學圖像在臨床應用或科研中的物理問題、算法和軟硬件設計操作等,是醫學物理學的重要分支。醫學影像是人體信息的載體,可用于教學和科研、治療和疾病診斷。治療中的醫學影像可以用于制定治療計劃、在治療過程實施影像監督,以及通過對治療監督是采集的數據的圖像重建實現對治療計劃的驗證。當前醫學影像的世界前沿是功能成像,主要內容是對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成像。這些成像方法和技術的發展以及在醫療界中的廣泛使用,必將引起醫學領域研究和新的治療方案的革命。
【關鍵詞】醫學影像;影響物理;成像技術
1、引言
人體成像包括對健康人的成像和對病人的成像,對于前者的成像主要用于科研和教學,后者主要用于醫學臨床診斷和治療。醫學影像物理和技術是醫學物理學的重要分支,研究的對象包括了所有人體成像。
目前臨床廣泛使用的模態按照成像時使用的物質波不同,分為X射線成像、γ射線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超聲成像。
2、對目前各種醫學成像模態現狀的分析
2.1X射線成像
X射線成像模態分為平面X射線成像和斷層成像。人體不同器官和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可以用組織密度進行表征,因此,可以利用平面x射線、x射線照相術對人體內臟器官和骨骼的損傷和病灶進行診斷和定位,同時也把膠片帶進了醫學領域。隨著x射線顯像增強技術的發展,x射線的血管造影術和其他臟器的專用x線機相繼誕生,擴大了x射線成像的應用范圍。平面x射線成像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數字化的x光機技術其中,x線機是全世界的發展方向,但是其價格使得大多數用戶望而怯步。
作為傳統影像技術中最為成熟的成像模式之一的x射線斷層成像,其速度對于心臟動態成像完全沒有問題,加上顯像增強劑,還可以對用于血管病變及其血腦屏障是否被病灶破壞進行檢查,屬于功能成像的范疇。當前,三維控件x射線斷層成像的實驗室樣機已經問世,將會為x射線成像帶來新的生命力。
2.2核磁共振成像
目前,各種各樣的核磁共振設備產品已經大量進入市場。核磁共振成像集中體現了各種高新技術在醫學成像設備中的應用。目前核磁共振主要應用包括人腦認知功能成像,用于揭示大腦工具機制的認知心理實驗測量。
2.3核醫學成像
核醫學成像包括平面和斷層成像兩種方式。目前,以單光子計算機斷層成像和正電子斷層成像為主,為動物正電子斷層成像主要是用于基礎研究,而平面的γ相機已經處于被淘汰的水平。
核醫學成像設備可以定量地檢測到由于基因突變而引起的大分子運動紊亂繼而引起的臟器功能變化,例如代謝紊亂、血流變化等。這是其他設備如超聲波檢查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臨床醫學上所說的早期診斷,核醫學影像設備能夠快速發展歸功于此。但是核醫學成像存在空間分辨率差、病理和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很難準確定位的確定,因此,還需要醫學物理工作的不懈努力。
2.4超聲波成像
超聲波是非電離輻射的成像模態,以二維成像的功能為主,也包括平面和斷層成像兩類產品。超聲波成像由于其安全可靠、價格低廉,多以在診斷、介入治療和預后影像檢測中得到發展。目前,超聲波設備已有超過x射線成像的勢頭。同樣,超聲波成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如圖像對比度差、信噪比不好、圖像的重復性依賴于操作人員等。
3、關于醫學軟件問題
3.1基本情況分析
成像的硬件設備要完成功能離不開醫學軟件的支持,對于這些醫學軟件按照和硬件設備的關系,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工作和硬件緊密結合的軟件。主要功能是負責成像設備的運動控制,對數據的采集,圖像預處理和重建,完成數據分析。
第二層,主要負責對醫療器械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軟件。這種軟件的應用需要來自醫學物理人員,軟件編程人員和醫生三方的合作,目前,由于我國還沒有建立這種三方合作機制,這類軟件應用情況明顯滯后。
第三層,主要功能是完成醫學信息的整合的軟件,用于醫療過程中醫療信息,醫學工作的管理。例如PACS。這種軟件也需要醫生的參與,但是并沒有依賴性。
3.2PACS
PACS是醫療發展信息化的體現,是醫學影像技術集成管理和開拓影像資源應用范圍的重要技術手段。PACS將醫學影像中的各種軟件和圖像工作站連接起來,使之成為局域網中的節點,實現了資源的共享。不同科室的醫生在完成對病人的信息收集和診斷后可以完成信息的錄入。還可以利用商業設備上采集的數據運用于病人的`診療中,結合數據和醫學影像,對診斷信息綜合處理,以此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4、醫學影像物理和技術學科今后的發展
雖然存在各種不同的醫學影像模態,但是目標只有一個,即為了更好的進行醫學研究診斷,隨著物理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醫學影像技術會隨之提高。為了更好的為醫療服務,在今后的發展中,醫學影響物理和技術學科還需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努力。
第一,用于成像的物質波產生裝置還需要不斷進行提升,為更好的滿足成像需求,在提高波源產生物質波的同時,還需要改變物質波的束流品質;
第二,將物質波和人體組織發生相互作用的規律模型化,為減少誤診率和定位誤差,把模型參數的最佳化,改善從影像中提取信息的質量和速度。同時努力消除探測中的噪聲和偽影;
第三,把探測的信號收集,放大、成形實現數字化;
第四,為滿足影像診斷和治療中的監督需要,高質量的實現圖像重建和顯示等。
在科學技術方面,開展醫學影像在腦功能成像研究中的應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等,有利于拓寬醫學影像的市場。
5、結語
本文介紹了當今主流的幾種醫學成像技術,對各種成像方式的優缺點進行了闡述,對日后醫學影像物理和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為那些為醫療服務的工作者們提供一些參考。隨著醫學影像物理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服務行業的科學化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浩,施紅,陳偉煒,俞允,林多,許茜,俞向梅,洪全興,魏國強.醫學影像技術學專業教育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
[2]彭文獻,黃敏,羅敏.基于崗位需求培養醫學影像技術學生專業意識的探討[J].浙江醫學教育.2011(03)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3
【摘要】 通過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改革教學組織方法,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的優良傳統,充分利用醫學模擬教學,改革醫學影像檢查技術的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教學方法;研究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的教學,是以講解X線、CT、MRI、超聲、影像核醫學檢查技術及X線照片沖洗技術、放射診斷影像質量管理等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學員專業操作技能為前提,其重點是提升學員專業思維及操作能力。當前,面對新形勢下人們的法制意識、醫療保健知識的不斷增強,更加要求醫療人員對患者的檢查、診斷及治療,在借助各種先進的檢查、診療設備的條件下,具有高超、嫻熟的操作技巧和準確的綜合判斷能力,以減少、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這不僅是全體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任,更是即將走出校門的準醫務工作者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而教學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員的綜合能力。為此,我們醫學影像系通過改進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醫療及教學設備和采用多媒體教學及模擬訓練的方式,側重學員實踐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進入臨床前就掌握了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參加本次教學模式改革的是張家口教育學院08級醫學影像系三個班級,其中:08醫學影像技術專業44人、08分院醫學影像技術專業49人、08級影像設備管理及維護專業39人。作為對照的是張家口教育學院07級醫學影像三個班級,其中:07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一班40人、07級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二班17人、07分院醫學影像技術專業46人,采用舊的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改革的`重點突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的理論知識與操作實踐相結合,分為兩部分。
1、1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手段,由教師制作PPT課件,做到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充分利用醫院的各種影像臨床病案資料,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直觀式形象教學法、發現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等方法,達到使用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臨床見習示教,則組織學生到本院實訓室、附屬醫院影像科參觀、見習、模擬示教。如在講完總論以后,安排學生到醫院見習,結合理論,建立直觀印象,消除神秘感,提高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崇高責任感和自豪感,從而提高學生學好本專業的極積性和自覺性。
1、2適當增加實訓教學時間模擬實訓教學為學生實訓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學生操作實訓機,模擬各部位的掃描過程,既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又提高了操作技能[1]。臨床實訓教學,集中一段時間將學生安排到教學醫院,開展技能實訓,按照詳細周密的安排,學生到醫院影像科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實訓。一方面學生親臨實際的崗位環境,感受崗位氣氛,增強學生的道德感、責任心,激發了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增加實際的操作機會,學得好、掌握得快[2]。表108級醫學影像系各班的教學安排
2、結果
對于08級和07級各專業班分別進行理論筆試考試及實踐能力測試,同時要求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整體評價,取各班平均分,進行比較。
2、1通過教學改革,08級各專業班實踐及筆試平均成績均高于07級各專業班,并且教師對學生的整體綜合能力評價高于07級各專業班,學生對自己的技術能力信心十足,游刃有余,在醫院實踐中可以熟練操作,即使遇到不常見的病例,通過自己扎實的理論實踐知識仍可以很快接受新的知識,融會貫通。
2、208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班的實踐及筆試平均成績高于08分院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班和08級影像設備管理及維護專業班。
通過學生各門課程成績綜合分析,教學改革后學生成績和能力明顯提高,且成績與實訓情況有正比的關系,有實訓安排的班級考試成績明顯高于無實訓的班級,實訓時間長的班級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實訓時間短的班級。表308級各班學生平均成績表 表407級各班學生平均成績表
3討論
從影像技術專業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需要大量的實踐、技能鍛煉、經驗積累和專業思維的培養。影像技術專業醫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為實現醫學教育的培養目標,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實踐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以往的影像檢查技術教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學方法上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只管教,學生只是做筆記,這種填鴨式教學,學生是被動學習,目的也是應付考試,忽視了操作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從事臨床工作后感到力不從心。我們通過教學改革,改變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造力,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成績[3]。
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既可使學生獲得對于解剖結構的清晰直觀的立體圖像,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也極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在課后留下難忘的印象。我們把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選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融合常見病多發病的典型病例,通過多媒體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更易于掌握那些不易理解、不易用語言描述的知識。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力[4]。
另外我們提倡醫學模擬教育[1],醫學模擬教育是通過實踐技能培訓、醫學模擬中心乃至模擬醫院的方式將醫學模擬設備應用于影像技術專業技術實踐教學,倡導以貼近醫院的真實環境和更符合醫學倫理學的方式開展實踐和考核。我們有完整的影像設備,例如:影像檢查技術及放射X線室,數字成像及PACS室,影像設備室,影像診斷閱片室,CT操作室,設備儲藏室;超聲診斷室,通過模擬教學,既解決了病員相對不足的問題,又給學生提供了系統完善的操作機會。
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更多的研究和探索適應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是推動醫學教育發展的動力。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的能力是教學的關鍵,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及責任心,把臨床帶教教學作為重點,組織教學大查房、各種教學研討會,加強教學管理和推進新的教學方法,狠抓教學執行和質量監控,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科學的教學質量標準和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嚴抓教學執行和質量監控措施的落實。臨床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患者不讓實習學生“碰”的尷尬處境,涉及到患者隱私的醫療活動時,情況更嚴重,帶教教師通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盡量多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機會,同時監督操作的每一個步驟,以防止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通過增加模擬實踐技能培訓及臨床見習實習,使學生盡可能多的掌握技術操作技能,滿足未來就業的需要,只有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相應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形成穩固的知識結構,為將來的獨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長遠,秦儉,王晶,等.醫學模擬教育的發展狀況[J].中國基層醫藥,2007,14(1):170-171.
2郭勁松,張東華,薄紅,等.臨床技能模擬訓練中心的建立和實踐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20(10):77-79.
3袁力,趙遵強,袁聿德,等.高等醫學影像教育課程設置與改革[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3,13(5):373-375.
4袁力,劉林祥,馮圣平,等.高等醫學院校醫學影像教育辦學模式的國際比較[J].醫學與哲學,2003,24(8):57-59.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4
摘要:在患者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醫學影像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影響后處理技術是主要利用計算機對影像技術進行全面分析。本文簡介了醫學影像,并對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進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關鍵詞: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方法;流程
針對醫學影像,利用全網服務器向患者提供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有效解決了大規模數據網絡傳遞等重難點技術問題,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便捷。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在臨床會診中心、手術室、內外科中廣泛應用,使得醫學影像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診療工作,進一步提升了醫療技術水平。
1 醫學影像的簡介
醫學影像技術是當代醫學主要的構成部分,而且是當前醫學技術中發展最迅速的技術之一。其主要由醫學影像分析處理技術、醫學成像顯示技術和醫學圖像壓縮傳輸技術構 成[1]。傳統醫學成像技術是以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物理學技術為理論指導,以成像機理將其劃分為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X射線成像、放射性核素、超聲成像、磁共振成像、紅外線成像及放射性核素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利用三息攝影為基礎的三維成像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學診斷技術的準確度和清晰度。
2 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處理方法及流程介紹
在臨床疾病診斷過程中,不管是采用功能影像技術還是結構影像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在臨床醫學診斷中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醫學影像后怎樣開展后處理,這是醫學科研人員和臨床工作人員重點思考的課題之一。
2.1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處理方法 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是在影像學檢查結束后,為了對患者病情進行更加全面、準確的分析,應該對影像進行后續處理與加工的技術。后處理技術主要是全面分析、識別、分割、分類及解釋醫學影像技術呈現出的結果。該技術的額目的在于更好地分析患者病情,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準確的影像識別。
醫學影像后續處理方法主要分為兩類,①直接處理技術,這一技術在患者影像學檢查完成后,在影像設備上采用軟件技術直接進行處理,例如在MRI和CT設備上直接生成血管成像等。但是這一處理方法的缺點在于無法改變影像,只有檢查人員基于自身多年處理經驗對病理學進行處理。②脫機應用工作站處理,該處理方法是在工作站或把膠片通過掃描儀對已經生成的醫學影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再對其進行影像后處理。例如多維影像(以MRI/PET/CT,SPECT)進行融合,同時采用專門軟件自動識別、分割影像圖。這種影像后處理方法的優勢在于處理后的結果對于醫護人員而言可靠性、準確性較高。
2.2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處理 對于醫學影像技術而言,其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密切相關,尤其是在醫學圖像分析處理和圖像壓縮傳遞環節中,這一關系表現得更加密切。醫學圖像分析處理的流程示意圖。
3 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具體介紹
善于利用計算機軟件處理醫學影像,其目的在于為臨床醫學提供更加精確、可靠的判斷依據,從而才能更加深入分析患者病情。按照醫學影像特點和后處理的目的,醫學影像的常見方法包括影像增強、影像分割、影像配準與融合、影像可視化、影像數據壓縮等。
3.1醫學影像增強 通過相關設備獲取的醫學影像主要分為CT片、X線片、MRI、B超等,然而這些醫學影像成像普遍都是灰度圖像。對于臨床專業技能強、經驗豐富的專家而言,便能夠從圖像中總結分析出患者準確的病情情況。然而,由于成像設備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醫學影像質量的降低;即便是獲得了高品質醫學影像資料,但是對于臨床技能和經驗不足的醫護人員而言,便難以從中分析出患者具體病情。所以,應該利用t學影像增強技術。醫學影像增強主要是開展信噪比增強操作,對感興趣對象區域或邊緣予以突出,從而為患者病情分析和相關計算提供依據。
3.2醫學影像分割 在醫學臨床實踐和研究過程中,為了獲取患者組織的功能或病理相關信息,一般需要準確測量人體某一種器官和組織的截面面積、邊界、形狀及體積等方面。醫學影像分割操作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不同人體解剖結構不同,且采用設備獲得的'醫學影像具有不均勻和模糊特征;诖,采取分割技術重點突出醫學影像中能夠體現出患者病理的重要信息,從而有助于醫護人員按照醫學影像分析患者病理狀況。
3.3醫學影像配準與融合 醫學影像成像模式較多,不同成像模式的影響包含了不同的病理、生理、解剖學或功能等方面的信息[2]。為了增強診斷可行性和效率,采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方法對包括不同信息的醫學影像進行人工綜合方法,這就是醫學影像配準和融合。
將具有不同信息來源的影像通過配準后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多模式圖像,便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為醫護人員在臨床診療、治療方案設計、外科手術和療效評價方面更加準確、全面。例如,把密度分辨率最高、顯示鈣化和骨質結構最佳的CT同軟組織對比分辨率最高的MRI,或者把解剖結構顯示清晰的CT或MRI與顯示功能和代謝改變的SPECT或PET影像進行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圖像,增加了更多有價值的診斷信息,更加準確定位了病灶,或者更加直觀地顯示了形態結構,使得醫務人員能夠從代謝功能和心態學兩方面全面判斷患者的病灶。
3.4醫學影像可視化及壓縮 對于醫學影像處理技術而言,醫學影像可視化是一種價值較大的模塊[3]。醫學影像可視化的過程便是把CT、MRI等數字化成像技術獲得人體信息在計算機上以三維模式呈現出來,利用三維模擬表現出傳統手段難以獲取的結構信息是該技術的最終目的。醫學影像可視化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方法,能夠有效彌補影像成像設備在成像方面的缺陷,在輔助醫務人員診斷、引導治療和手術仿真等方面發揮著重大價值。
當前,多排螺旋CT的廣泛應用,CT/MRI在臨床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尤其是在數據采集與傳輸技術在三維世界中實現可視化的影像成為可能。為了適應CT/MRI技術的改革浪潮,作為臨床醫生和放射科醫務人員必須深入了解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并靈活運用到臨床實踐中。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是醫學影像有效的補充,將其同傳統影像診斷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寧春玉.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的研究及其在X線影像優化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1.
[2]劉睿,劉亞軍.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的全網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0,03(04):97-98.
[3]史慧萍,李冬梅,扈u,等.圖像后處理技術在醫學影像CT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20):3303.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5
[摘要] 針對醫學影像專業超聲教學在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從轉變教學模式,依托先進的信息系統進行教學,利用先進的醫療設備及技術開展教學,廣泛開展PBL教學,加強實踐教學改革五個方面對超聲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 醫學影像專業;超聲教學;教學改革
超聲醫學是影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普通X線診斷學、核醫學、介入放射學、計算機體層攝影(CT)、磁共振成像(MRI)、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SPE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PET)等構成了臨床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診斷技術[1]。隨著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超聲診斷在一些臨床學科診療疾病過程中已成為必不可少的診斷手段,在某些方面發揮著其他診療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臨床對適應超聲醫學影像需要的醫學影像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醫學影像專業的超聲醫學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①超聲醫學相關課程設置較少,目前廣泛開展的課程僅有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設備學、超聲診斷學等,超聲醫學課時比例僅占所有專業課課時的15%左右,比如一本厚480頁超聲診斷學僅有不到100個學時,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②教材的內容相對比較滯后,可供醫學影像專業使用的超聲醫學相關教材數量較少,一些關于介紹超聲造影、三維重建、彈性成像、血管內超聲、介入超聲、超聲靶向藥物治療等新技術、新設備、新知識的教材也較少[2]。③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比較單一,采用基于PBL、案例式、導學式、多媒體以及PCAS系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使用也較少。④學生動手能力訓練較少,學生的考核重知識而不重能力,學生操作技能、診斷能力及報告書寫能力還有待提高。⑤超聲醫學理論教學師資和實踐教學師資都相對不足,其學歷層次、知識結構、綜合能力都使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以上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迫使筆者有責任在超聲教學中有所思考。筆者從積極轉變學生培養模式,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系統、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開展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等入手,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轉變醫學影像專業學生培養模式
目前國內大多數院校均采取“4+1”的教學模式,即前四年進行公共課、基礎課以及專業課的教學,最后1年進行實習。這種模式由于專業課與實踐教學時間跨度較大,導致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教學效果欠佳。同時,由于最后1年醫學影像專業學生還將面臨就業,有很多實習生因為就業準備及參加招聘或公招考試使實習的時間和效果難以得到保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校把醫學影像本科專業“4+1”教學模式改革為“3+1+1”教學模式,即前3年進行公共課、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第4年所有學生均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專業課教學,第5年實習。這種模式的亮點在于第4年把學生集中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教學,便于學生直接接觸臨床,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臨床診療,加深學生對臨床超聲診斷工作的認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于超聲醫學是一門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的學科,為了做好學生在第4年的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診斷能力及報告書寫能力,筆者還專門配置了4臺B超儀器,成立了超聲技能培訓中心,并指派1名超聲專業老師負責超聲檢查操作技能培訓,學生可以隨時進行操作和得到帶教老師的解惑,從而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現無縫銜接。
2 利用先進的信息系統開展教學
在超聲醫學教學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超聲典型圖像信息系統、醫院電子病歷系統進行教學。近2年來,筆者把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典型病例圖像進行了整理保存,現已積累了各系統有價值的超聲影像資料近5 000例,所選病例圖片均按疾病分為心臟及血管、腹部、婦產、小器官等,筆者充分利用學生在醫院進行第4年學習的時機,由帶教老師的指導,學生通過工作站調閱并查獲感興趣的病例,并進行系統的比較、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該患者的ID號從醫院“軍惠一號”電子病歷系統中,查閱該患者的其他檢查結果及治療情況,指導學生“對照解剖認影像,分析影像找病變,依病理分析病變,結合臨床作診斷”,體會“同病異影、異病同征”現象,既達到了回訪的效果,又促進學生把超聲檢查知識與臨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我院還建立了影像教學網絡教室,可以利用網絡教室的服務器直接調取影像數據,教師無需像以前準備大量的圖片、患者病歷資料等,就可直接在網絡教室開展案例教學。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系統,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3 利用先進的設備及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超聲醫學的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如三維超聲技術、超聲造影技術、腔內超聲技術、超高頻超聲技術、高強度聚焦超聲導管治療技術、超聲靶向藥物治療技術等[3],這也給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筆者充分利用我院新引進的先進設備及開展的新技術開展教學,如我院引進了實時三維/四維B超,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專門安排了一次實時三維/四維超聲檢查的體驗課,系統講解實時三維/四維超聲的技術原理、儀器的功能、可以開展的項目等,并在臨床診斷中選取較為典型的案例,利用實時三維/四維B超儀的動態錄制功能,把檢查的整個過程錄制下來,讓學生學習觀摩,學生較為直觀地觀摩到老師操作的手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再如筆者在超聲造影技術的講解中,利用一節課進行超聲造影技術的課堂教學,講解超聲造影技術的原理、超級造影劑的使用、造影前需要準備的事項以及需要臨床科室做哪些配合等,再利用時間組織學生分批進行現場觀摩,讓學生更為主管地了解超聲造影技術。此外,筆者還積極邀請部分學生參與本科室關于超聲造影劑制備的省級科研項目,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超聲造影及造影技術的認識。
4 積極采用PBL教學法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在超聲診斷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PBL教學,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以學生小組為載體學習,發展學生自我認識學習內容、尋找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如在消化系統超聲診斷科中,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以急腹癥送入院的一名中年男性,自述 4 h前吃火鍋飲酒后,逐漸出現上腹部疼痛伴腹脹,進行性加重,疼痛難以忍受,嘔吐兩次;颊呋貞浗陙碛虚g斷性右上腹隱痛,但未正規就醫;颊呱砀165 cm,體重70 kg等,接診醫生申請腹部超聲檢查。筆者要求學生設想自己是超聲醫師,首先進行1次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確定要學習的問題,成員分工收集相關問題的資料。第2次討論時,大家把收集的資料信息向小組反饋,通過交流討論、互相質疑等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見。討論結束后,還要求由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書面材料(通常為文字材料和PPT幻燈),再由教師進行點評。通過以上步驟,使學生對超聲診斷在急腹癥中的運用,膽系急腹癥和胰腺炎的病因、病理改變、特征性臨床癥狀、體征和臨床診斷,超聲檢查方法和檢查內容,典型的超聲表現和鑒別診斷以及其他相關影像學的知識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筆者還鼓勵學生在現有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新問題,教師也參照學生的問題不斷完善PBL教學中的問題,形成良性反饋循環。
5 積極開展超聲實踐教學改革
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相關臨床科室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對臨床疾病的認識不足,在超聲診斷實習中,應該注意彌補這一缺陷,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做好診斷與鑒別診斷。我院從2008年開始,在影像專業學生超聲實習教學時,設計了“三周滿負荷實習教學”新模式[4],按疾病分為心臟及血管、腹部、婦產、小器官等模塊,以具體病例為線索,實施案例式隨訪教學,強化超聲與臨床知識整合,提升學生橫向思維能力,挖掘縱向知識深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新的實習教學模式安排3周時間,培養學生“三周滿負荷學習”的習慣,即正常上班、見習急診,下班后的學生在科室自學、復習相結合,3周內持續工作,以達到所學疾病種類和數量的滿負荷。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筆者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法,對右下腹急腹癥患者,筆者根據患者性別、年齡、有無陰道出血、停經、疼痛特征等臨床表現,結合尿、血化驗檢查,再根據超聲征象,分析診斷是否為宮外孕、闌尾炎、輸尿管結石等病變,并結合臨床表現、檢查結果、手術、病理結果,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游宇光,葛貽瓏,葉軍,等.臨床醫學超聲分流專業《超聲診斷學》教學對策研究[J].重慶醫學,2010,39(9):1161-1162.
[2]張萬蕾,李建國,周慶環,等.超聲醫學的發展趨勢及超聲醫學教學的探討[J].中國醫學裝備,2008,5(3):13-15.
[3]尹立雪.超聲醫學高新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0,16(5):4-8,49.
[4]宋曉琴,吳少平,劉亞斌,等.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三周滿負荷綜合影像學實習教學模式[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99-101.
[5]查曉霞,常山.PBL教學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成都醫學院學報,2009,4(2):152-154.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 篇6
摘要: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使學生充分地理解教學的內容,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诖,文章對多媒體教學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策略,即明確定位多媒體、教師充分做好課前教學課件。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生成的,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合了聲音、視頻和圖片等。在傳統的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有限,只能以口語教學為基礎,配以簡單的圖片。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一是吸引力有限,二是理論教學和實際的案例脫節,教學質量不高。然而,多媒體教學的存在使傳統的教學手段得到了更新,教師可以使用多種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及課件,例如影像診斷PACS系統、DR、CT模擬實訓室等進行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影像診斷學及技術學等教學內容,如CT檢查技術、常見病影像診斷等。
一、多媒體教學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的作用分析
(一)多媒體教學可以轉變教學的方式。在傳統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在傳遞教學信息的方式上沒有形成多種的手段,依舊使用口頭的教學集合板書教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與實際的教學案例相互結合。這就造成學生的學習情緒被打擊,思維能力遭到限制[1]。多媒體教學方式是一種利用圖片、聲音和視頻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案例、基本操作技術及圖像后處理技術等搬上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更好地接收了教學知識,還激發了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二)多媒體教學可以收集大量的教學案例,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多媒體教學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前提生成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案例多來源于各大醫院臨床真實病例影像資料,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而且利用現代化計算機手段,將枯燥乏味的臨床X線、CT、MRI基本技術轉換為軟件設備呈現,使學生在計算機上能進行人機互動直接操作,并模擬出醫院的影像檢查基本操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不足
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是萬能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被多媒體教學技術束縛自身的教學思維。教師教學的時候不能將自身定位為多媒體的操作者,不能讓多媒體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當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僅僅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大量的病床的案例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呈現,只是作為教學的補充。教師一味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而忽視自身教學手段的提升和醫學知識的擴充,最終將會導致教學手段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失去了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2],F今的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沒有形成合理多變的.手段,只是利用多媒體簡單再現課本中的文字和圖表。這種形式對于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的傳遞,學生沒有理解教學的知識,根本沒有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
三、多媒體教學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的應用策略
。ㄒ唬┟鞔_定位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在實際的醫學影像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不能凌駕于教師之上,也就是說多媒體教學技術不過是教學技術中的一種。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應當是克制的,只有書本中一些難以口頭描述的病例的出現,才能使用多媒體教學。一些簡單的知識,在傳遞方式上完全可以使用口頭的教學或者板書教學,以免浪費時間去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一些教學圖片、音樂和視頻的呈現應當適度,以免學生被這些華麗的事物占據了大腦,影響了對于醫學知識的吸收。多媒體教學是克制的也要靈活多變,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教學的輔助者,才是最正確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現代醫學影像知識。
(二)教師充分做好課前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否充分對于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要考慮教學知識的傳遞,也要考慮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醫療影像技術。教師要學會在多媒體中加入自身的臨床醫學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興趣盎然。教師在課件的制作上,應當重視醫學案例的質量,不能一味地追求數量。多媒體課件對于醫療知識的傳達,要做到清晰和直觀,在圖片、視頻和音樂的使用上,要做到克制。
總之,要明確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角色,教師要作為多媒體的掌控者,而不能被多媒體束縛自身的教學思維,也就是說,教師在現代影像技術教學中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參考文獻:
[1]舒旭,吳和平,舒筱燦,等.病理學實驗數字化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112-113.
[2]王芳軍,周澤旺,王磊瓊,等.PACS網絡環境下影像學啟發式教學對比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4):78-79.
【淺談醫學影像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贛南采茶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的論文11-13
淺談個人資源管理發展論文12-07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發展及發展新方向論文07-04
淺談電子技術發展論文(精選10篇)01-29
醫學影像的專業論文05-28
醫學影像技術論文06-08
淺談市場營銷發展新趨勢論文(精選6篇)03-28
淺談廣西水彩畫的融合與發展藝術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