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論文
我國民間音樂歷史源遠流長,伴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程,在我國傳統藝術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品。民間音樂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特色鮮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的結晶,集中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同時也見證了我國社會更替的各個歷史階段。民間音樂在豐富勞動人民精神生活,感化人們心靈,推動我國音樂藝術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民間音樂的傳承價值極高,不僅是民俗文化的表達方式,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的體現。高校有著獨特的教育優勢,是民間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民間音樂人才,推動了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現代傳媒發展迅速,其他藝術形式相繼出現,民間音樂在新潮流的沖擊下處境艱難,傳承和發展遭遇瓶頸。而高校對于民間音樂的傳承成果不顯著,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校應該更加重視民間音樂的教育,積極發揮教育傳承的自身優勢,開拓思維創新方法,培養高質量的民間音樂人才,促進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
一、民間音樂概述
我國的民間音樂是一種傳統的音樂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淀和積累,是我國傳統音樂的堅實基礎。民間音樂歷史悠久,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可以觀察到音樂的影子。漢代設立的專音樂機構樂府以及唐宋詩詞、元雜劇等,將勞動人民口口流傳的歌曲以文字或戲曲的形式記錄并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歌曲記錄又可譜曲傳唱,就形成了我國的民間音樂。民間音樂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民間音樂的概念迄今還未有統一的解釋。《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一書中對民間音樂的定義較為清晰,認為民間音樂應是由普通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可以真實反映人們生活面貌,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民間音樂具有集體創作、口頭傳播、變異曲調等三個特征,包括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器樂、綜合性樂種六種類型。[1]民間音樂內容豐富,更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很多音樂形式都是不斷演化發展的,繁衍出種類眾多的作品和豐富多樣的音樂風格,如國粹京劇就是由多個曲種融合形成的。民間音樂相較于其他種類的音樂具有更加優美的旋律、感人肺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風格,更貼近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更易于為人們所接受,在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們的民族瑰寶。
二、傳承民間音樂的價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區別本民族與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民間音樂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繼承發展了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國歷史的見證者,反應我國社會歷史進程中各個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民族宗教等社會全貌。所以民間音樂具有極高的傳承價值,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應當的被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
首先,民間音樂是體現民族文化風格的`藝術形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積累,留給我們的民間音樂是永不褪色的藝術珍品。我國地域遼闊、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孕育的文化各異,因地域、民族、時代等不同而呈現出絢麗多彩的風格美。民間音樂以其強大的包容性很好的表達出這些文化藝術特性。如我國北方民間音樂體現的是粗獷豪放的地域特性,而南方民間音樂則體現出南方地區溫文爾雅、溫柔細膩地域風格。其次,民間音樂是體現民俗文化的藝術形式。地域民俗文化的差異性是導致民間音樂風格差異的本質原因,也正是地域民俗的不同才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民間音樂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2]民間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播宗教文化的重要途徑。如我國的婚喪事都需要音樂的配合,古代祭祀時需要使用專門的民間音樂,最多的是民間樂舞,以此表達人們的文化信仰。最后,民間音樂是體現社會歷史文化的藝術形式。民間音樂體現民族精神,也是社會歷史的縮影。民間音樂是普通勞動人民對生活、生產活動的感悟表達,通過流傳的民間音樂可以感受到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面貌和社會發展情況。
三、高校傳承民間音樂的現狀及必要性
(一)高校傳承民間音樂的現狀
我國高校對民間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廣泛的普及開來。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長期受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課程設置等方面都傾向于西方音樂教育模式,培養的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不相匹配。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中未獲得長足發展,大部分高校只是將其作為選修課程,僅作為學生感興趣的科目,在內容和體系上的發展都不樂觀。此外,高校民間音樂專業教師缺乏,民間音樂的教學手段落后等都制約著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發展。在世界多元化音樂潮流沖擊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也在尋找新的定位,進行符合時代潮流的音樂教育創新,部分院校開始探索建設新的民間音樂教育機制。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傳承民間音樂,讓更多青年學子深切感受我國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建設發展至關重要。
(二)高校傳承民間音樂的必要性
民間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我國歷史變遷的見證者,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具有意義非凡的傳承價值。我國民間音樂一直以來的傳播方式都較為傳統,傳播范圍小,雖近現代部分音樂家開始收集整理民間音樂,但顯效甚微。而數量眾多的高校有著眾多的音樂科研專家以及專業的研究平臺,在傳播民間音樂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而目前國內高校在音樂教育方面重視西方音樂教學,而忽視了我國本土的音樂文化,尤其是民間音樂,使得我國民間音樂的處境尷尬,很多優秀的民間音樂藝術等瀕臨失傳,后繼無人。同時,高校開展民間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來說也具有很大意義。開展民間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民間音樂文化相較于西方國家更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容易被理解,感受蘊含的內在美。民間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民間音樂教育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加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雖然高校開展民間音樂教育是傳承發展民間音樂的最佳途徑,但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還處在比較落后的局面,對民間音樂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刻。
四、民間音樂在教育中傳承發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徑
高校音樂教育是當代音樂教育的核心部分,它不僅是民族音樂文化的依托,還對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起至關重要的協調、推進作用。[3]高校音樂教育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重點,將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逐步確立為教學主體。如何卓有成效的傳承發展民間音樂,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調整面臨的主要問題,高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不足和優勢,揚長避短,建設符合時代要求的民間音樂傳承體系。
(一)搜集整理民間音樂
高校應充分運用其科學研究平臺的優勢,組織民間音樂專業研究團隊,對民間音樂進行長期的持續研究。積極收集散落的民間音樂資料,將其進行整理、加工和記錄,運用現代化科學手段將民間音樂中的唱腔、唱法、起源等進行提煉,并總結成為較為系統的音樂知識體系,尤其是對處于失傳邊緣的民間音樂的收集和整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可以使得更多人接觸民間音樂,為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終傳承提供材料基礎,同時也是民間音樂教育在高校中開展的立足點。
(二)轉變教育理念
民間音樂教育在高校中沒有獲得長足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對其不重視,沒有正確合理的教育理念。當代環境下,高校必須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提高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其成為高校音樂教育的主流之一。轉變教育理念,不斷探索音樂教育模式,是高校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民間音樂獲得更好傳承的重要途徑。
(三)合理設置民間音樂課程
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民族音樂,兼具科學性、民族性、實踐性等,增加民族音樂文化在課程設置中的比例,建設具有民族音樂特色的課程體系。目前高校在音樂課程設置中對民間音樂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大部分高校都將民間音樂作為公共音樂選修課供感興趣的學生選擇,且民間音樂的內容經常被穿插在音樂綜合課程中講授。學生不了解系統的民間音樂知識,即使遇到經典的民間音樂曲目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涵,對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意識也比較薄弱。高校進行音樂課程改革,應將傳統音樂、傳統文化納入教育體系,設置專業的民間音樂教學課程,以必修課的形式進行。在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還可以邀請知名民間音樂藝術家走進校園,為師生開展民間音樂的特色講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設置民間音樂的選修課程,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加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認知度,擴大民間音樂的傳承范圍。
(四)強化師資力量建設
目前高校音樂教師隊伍無法滿足傳承民間音樂的需求,師資力量不足制約著民間音樂在高校中的發展,打造新型的民間音樂專業隊伍已成為高校當務之急。針對教師資源不足問題,專業性音樂院校應重視培養具有較高民間音樂素養的綜合性人才,鼓勵他們從事民間音樂的教育工作。聘請具有較高造詣的民間音樂藝術家充實教師隊伍,并實行教師競爭機制以激發教師研究民間音樂的潛能。同時,高?蛇x擇性的派遣教師進行專業化的進修,提升教師的民間音樂專業素養。
(五)教師創新授課模式
首先,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我國民間音樂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高校開展民間音樂教育不僅可以豐富學生音樂文化知識,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加民族自豪感。目前高校開設的民間音樂課程較少,民間音樂的內容又豐富多彩,除要增加課程外,教師還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授課形式。常見的授課方式有鑒賞式、講座式等。鑒賞式主要是教師先講解民間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然后學生近距離欣賞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講座式主要是邀請校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講座,集中講解民間音樂知識,進行學生提問的互動環節增加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認識,開拓視野。
其次,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我國民間音樂內容豐富,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缺乏基礎的音樂知識,很難對民間音樂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模式,形成互動型、探討型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如在介紹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張也演唱的版本,然后再讓學生聽騰格爾演唱的版本。由學生討論兩個版本在唱腔上的不同,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運用現代教學設備來營造氛圍。如在講解二胡曲目《二泉映月》和笛子曲目《喜相逢》時,可以將二胡和笛子的實物帶到課堂,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二種樂器,激發好奇心。
最后,充分利用當地民間音樂的文化資源開展教學。目前,我國原生態的民間音樂主要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流傳?梢越M織學生到學校所在地開展民間采風活動,近距離接觸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高校也還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鼓勵師生走進民間,向社會學習,向優秀民間音樂藝術家學習,收集整理民間音樂資料,使之成為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還可將優秀民間音樂藝術家請進課堂,與師生面對面交流,實現師生、學生、藝術家的互動。
結語:民間音樂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的勞動成果、智慧結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傳承價值。當下民間音樂的傳承遇到了挑戰,處境艱難。高校在傳承民間音樂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應該對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負責,為我國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揚光大貢獻一份力量。
【談民間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