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課程標準 展望音樂教改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廣大中小學如火如荼地展開,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課程中的一門必修學科,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聲勢進行著革新。作為浸染在這場改革中的一名新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倍受鼓舞,并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了這場音樂教改當中。通過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使我對這場音樂課程改革有了一個全方面的認識。
回顧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校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確立,而且音樂教育的自身建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以“唱歌為中心,學習讀譜法”的教學模式在我國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始終頑固地占有主導地位,尤其是高年級,這樣的教學方法導致了音樂課堂氣氛沉悶、師生關系僵化、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喪失等一系列不良的教學現實。本次音樂課程改革正是在這樣的現實和背景下展開的,和以往相比,新音樂課程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師生關系等方面呈現了嶄新的要求:
一、改變原課程過于注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音樂學習態度。
傳統的教育觀念把音樂作為一門技藝課,目的是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教學內容主要是發聲練習、識讀樂譜以及歌唱和器樂訓練,教學方法多數為機械模仿和重復操練,教學評價則主要看學生學會了什么。這種專業化的教學傾向不但窄化了學校音樂教育的作用,淹沒了音樂教育的審美、情感、創造等重要功能,而且也違背了普通音樂教育的教學規律,違反了中小學生音樂心理的發展規律,使學生對音樂課漸生反感,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的現象成為普遍。
針對現狀,新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音樂教學“革”什么、“興”什么,音樂課程標準中不再把“使學生具有認識和獨立視唱樂譜的能力”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在新教材內容的選擇上都刪去了原教材中“和弦”、“調式”等一些過難的、專業化的知識。相反,兩個課程標準對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都做了重點的表述,都把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音樂學習態度作為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教材內容一改過去以音樂要素、知識體系為線索的編排方式,改為以人文為主線,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提煉主題、組織教學內容。這種看似簡單的調整,實質蘊涵著音樂教育觀念的巨大轉變——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成為音樂基礎教育中的基礎。
每門學科都有系統的知識與技能,音樂也不例外。新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淡化知識并非不要知識,降低難度并不等于降低質量;相反,“淡化”和“降低”是為了使音樂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因此,音樂知識技能教學首先應該在學生產生濃厚音樂興趣的條件下去實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其次,音樂知識技能教學應該和音樂實踐活動結合著進行,盡量避免孤立地教學。
二、改變原單純的“灌輸式、接受式”的教學模式,倡導“自由、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參與、實踐、體驗。
對于音樂的理解與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學科是最不可以教的一門課程,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學習更適合也更需要學生自主的參與和積極的探究。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去實施這種轉變呢?首先,要研究新型學習方式的概念與特征。富有探究性特征的學習注意從學生的經驗出發來設計教學,注重創設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境,重視學生的集體交流研討,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強調評價是為了激勵等等。其次,要掌握實施新型學習方式的方法與策略。例如:在欣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去收集音樂背景資料,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交流,然后通過完整地欣賞音樂,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外在形式結構和內在的情感內容進行探究,最終自我建構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
三、改變原師生關系中的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傾向,強調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以尊重為理念,追求教育的民主與公平是國際潮流。但在深受“師道尊嚴”影響的中國課堂上,這種理念始終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師生關系普遍是教師中心主義,一切都是老師說了算。“主仆”式的師生關系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導致了學生對老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中,任何新的理念都不會有用武之地,任何好的教學方法也變得蒼白無力。所以,師生關系的重塑是這次課程標準改革的又一重要目標。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使人的情感豐富起來,身心得以健全地發展;音樂又是審美的藝術,音樂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應體現藝術性與審美性;音樂愉悅性的原則更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都處于愉悅的狀態,去感受音樂的美感,去領略音樂的意趣盎然。從另一層意義去理解,每個人對于音樂的感受和表達都是唯一的,因而對于音樂的理解必須予以尊重。由此可見,音樂課堂更迫切地呼喚這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新理念必須建立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上,才有可能轉化為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此外,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音樂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美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音樂的快樂。
科學和藝術是人類文明兩朵并蒂的蓮花,科學教育注重理智訓練,藝術教育擅長情感奔放,最好的科學教育加上最好的藝術教育就會使理智和情感求得和諧平衡,這樣的教育才會使人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新音樂課程理念改變的不僅僅是學校的課堂,更是整個社會!
【學習課程標準 展望音樂教改】相關文章:
音樂傳播學視野下中國流行音樂的現狀與展望03-08
高職院校英語教改思考03-16
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大學英語教改反思03-27
新教改下中學生數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03-13
探析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學習方式03-20
培養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12-05
論社會音樂環境對主體音樂學習心理的影響03-20
職教工程材料教改思路論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