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等教育中英語專業學生通識教育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
高等教育英語專業通識教育必要性
論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教育機構愈來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然而,由于通識教育的缺乏,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學生卻被認為缺乏思想,頭腦空洞的一代。因此,如何改革英語專業教育,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從通識教育的特點出發,指出通識教育是英語專業教育解決當前問題的必然選擇。
1.引言
自建國以來,我國英語專業教育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以培養英語聽、說、讀、寫、譯技能為目標的教學階段和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階段。無論在哪個階段,英語專業教育的設計都著眼于培養具有英語實踐能力的專才(胡文仲,2008)。但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化大趨勢已對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自身的綜合人文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
然而,現如今,人們普遍抱怨外語院校的學生缺乏思想,頭腦空洞,專業狹窄?梢姮F今的英語教學并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英語專業教育何去何從?在全球化的今天,面臨著“人文教育缺失,創新力不足,素質結構失調”(王生洪,2007)等社會挑戰,英語專業教育又該如何突破專業瓶頸,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的個性發展?
本文從通識教育的內涵及特點出發,進而討論英語專業實施通識教育的必要性。通過以上研究,作者指出大力推廣通識教育是英語專業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英語專業學生適應全球化時代挑戰的唯一出路。
2.通識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通識教育,又稱人文教育或自由教育,是以文史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當前,美國高等教育學會對通識教育的界定為“一種能夠增強并培養個體應對復雜性、多樣性和變革的能力。它既強調了解更寬范圍的知識,又強調在某一領域內取得專業的成就。這一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同樣幫助他們獲得寬廣知識和相關知識領域所需的智能和技能、以及知識、智能等的運用能力”。綜上所述,我認為,高校英語專業通識教育應是“以人文本”的教育,其應具有以下特點:
。1)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分析能力和情感調節能力;大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的道德價值觀;
。2)優化學生專業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研究領域;通過經典作品閱讀,思考,發展學生的文化對比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并能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4)具備廣博的母語與目的語文化知識,具備跨文化敏感性,能在欣賞不同國家文化的同時,積極推廣母語文化;并形成正確的民族文化觀,避免民族優越感及種族偏見與歧視。
3.英語專業實施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3.1通識教育可以解決英語專業專業設置的潛在問題。
“專業”是我國根據社會職業分工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分門別類進行高深專門知識教與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然而,專業化的課程設計本身就存在問題。張汝倫指出:“現代學術分裂制度將各種知識加以專業化和細化,同時也使學術和知識四分五裂!保2005)而在這種分裂、狹隘的課程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必將是學術視野狹窄、學術思路狹隘、缺乏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
例如,在本科、研究生教育階段,英語專業被細分為語言學、文學、翻譯、國家研究概況等分支。誠然,學科分類有助于學生對某特定專業知識的研究,但是,過細的學科分類很難確保學生能觸類旁通,對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我認為,語言學、文學、與翻譯是聯系最為緊密的三門學科,它們涉及了人類所應掌握的核心知識,諸如哲學、歷史、藝術、政治與宗教等。同時也是在此基礎上,其他相關的英語學科才會建立。因此,過早或過細地劃分英語學科,并且只強調學生對某專業領域知識的了解,只會對學生專業學習起到阻礙作用。相反,學生的通識教育課程應廣泛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相關方面的研究。
然而,可喜的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學科領域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分支,諸如:跨文化交際,中西文化對比以及英語傳播學。這些學科的出現,無疑對本專業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及跨學科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英語專業通識教育教育也可以充分發揮其跨文化、跨學科的作用,著重培養學習者的人文素質以及分析、批判等邏輯思維能力。
3.2通識教育與英語專業教育的相互影響。
通識教育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識教育有助于學習者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并豐富著英語教學的內容。傳統英語專業教育,在本科層次階段,高度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巧的培訓。雖然,這些技能的訓練無疑會為初學者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然而,過分強調語言使用的流暢性、準確性,一方面,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忽視了英語學習的豐富內容。尤其,在英語全球化的今天,英語已成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有效工具。因此,英語的交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本專業學習的重點已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轉變為跨文化學習、跨文化交際技能學習,等等。那么,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應該跳出學科的限制,廣泛吸收哲學、文學、藝術和宗教等多元化的知識,去探索、欣賞和借鑒其他燦爛的文化。
其次,英語教學應承載著通識教育。這點從英語學習中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的相互關系就很容易得到理解。楊曉峰認為:“深厚的語言功底是人們獲取精神博大的人文知識的必要前提!保2008)。只有通過廣泛的人文社科等知識的學習,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獨特的文化傳統,行為與思維模式;并且逐步去除交際中的民族優越感,消除種族偏見與歧視;才能學會公正比較,欣賞與評價各國文化。相反,廣博知識的學習也更能激發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最后,英語專業的通識教育應囊括中西方人文社科知識的精華。近幾年來,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引進,中華文明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學者發現,很多學生不懂得與外國人交流,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如何在交流中表述自己的文化。尤其,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本應是中西方文化的橋梁,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又怎能推廣、傳播民族文化?因此,我認為,只有通過通識教育才能使學習者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形成批判性思維,從而促進自身健全的發展。
3.3通識教育的實施是英語專業學生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目前,隨著各國人民頻繁的接觸以及相互依懶程度的加深,一個全球化的社會正在悄然形成。而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專業與職業的影響,更容易強烈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挑戰。通識教育,不但可以使學生體驗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更為重要的是,通識教育旨在培養一個能從容面對變化、具有全面素質的人。zeleza注意到通過通識教育,學生能夠從多方面理解文化現象,能夠察覺事物之間微妙的聯系,能夠不斷尋求多種問題解決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發展。因此,我認為通識教育對學生產生的更深遠的影響是它能增強并培養個體應對復雜性、多樣性和變革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作為合格的全球化公民應有的能力。
4.結語
不可否認,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通識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通識教育依然任重道遠。很多外語類院校已經為學生開設了部分通識教育課程,但是由于教學管理松散,教師開課隨意,以及學生選課的趣味取向,等等,通識教育的效果差強人意。因此,各外語類院校應積極進行改革,承認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作用,培養高品位的人文校園文化環境,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與管理,加強課程師資建設,將通識教育落到實處,從而使英語教育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胡文仲.序言.孫有中主編.英語教育與人文通識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王生洪.通識教育:追求大學教育的本然價值[j].中國教育報,2007-10-30.
。3]張汝倫.我國人文教育的現狀及出路.孫有中主編.英語教育與人文通識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楊曉峰.人文知識教育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探析.孫有中主編.英語教育與人文通識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高等教育中英語專業學生通識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論文11-06
談音樂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4-14
幼兒文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4-28
英語專業論文開題報告11-03
寫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的論文09-30
教育論文:淺談教學設計中的任務分析11-21
大學生感恩教育論文11-14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