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高專學生《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教學內容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加強,隨著進入高校的門檻的降低,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生。參差不齊的英語水平,給大學英語的教學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課題和挑戰:如何更行之有效地實施大學英語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和加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本文試圖從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兩個方面進行探索.以達到和實現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一、引言
英語是對我們來說是一門外語,但是歸根到底,首先它是一門語言。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信息的承載者,語言的功能是交際。這一點在1999年9月出版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有著明確的規定:“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交流信息!辈⑶以2004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宣布正式啟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簡稱<課程要求》),取代了沿用多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是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币源藶槟繕说拇髮W英語是:“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
由此,大學生,作為英語的學習者,他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以英語這門語言為工具進行交際,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滿意的工作以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我們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卻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學了好多年的英語,卻還是開不了I:1,講不了像樣的英語,需要用英語交際的場合。只能是元所適從。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無論是內容還是模式上都有很大同題,需要我們思考和改進,以適應教學的需要,以適應社會的需要、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二、教學內容
我們都知道并且也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英語。特別是對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那么怎么才能使得他們有興趣呢?筆者認為應該在教學內容的方面改變師承先生、師承書本、師承學習經歷和教學經驗的做法。應在以下方面做出積極大膽的嘗試和改革:
(一)教學內容應盡可能多的涉及提升大學生自身修養和自我提高相關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應該包括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百科知識、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等。這些知識會刺激學生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此帶動學習的濃厚興趣。另外,教學內容還應該注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素質教育。教育部的一份調查顯示,大約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最欠缺的是身心素質,導致心理承受能力、協作能力較差。其實,學生并不是不關心自身修養的提高,而是對純粹的教條教育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逆反和不滿。因為。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語言知識的學習,他們渴望在大學階段得到正確的引導,少走彎路。所以,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該選擇一些適合大學生身心教育的文章,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如:心理、生理保健知識,社交常識,如何與人相處、適應不同環境、場合等。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更大程度上豐富和充實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教學內容應包括與就業相關的內容
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出國深造或出國后方便交流:二是將來找到一份對英語要求較高的工作。這樣學生在外語學習的傾向上,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和實用性要求。所以,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應適當考慮學生這方面的實際需求。比如加強對應用文、商務函電、合同、廣告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
(三)教學內容還應該涉及當前在社會上談論比較熱的話題,比如體育。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更有興趣和激情、更積極地加入熱點話題的討論。同時在學習之余會更有機會使用自己所學,從而不斷提升自我對英語的應用能力,最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學內容應包括不同語言文學、不同國家歷史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據調查顯示。學生非常希望更多地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人文知識。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應該具有時代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應包括英語國家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等內容。使得英語學習不再是以單純的語言的學習為目標,而是在豐富、充實的信息交流中實現對英語的習得,這樣的方式會取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模式
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以水平測試為評價標準的教學思想。注重課堂教學形式下的聽、讀、寫訓練,其中教師是學習的策劃者、組織者,學生只是學習的參與者、接受者。雖然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習者掌握英語的形式、詞類、句法和較好較快地掌握英語整體結構,也有利于教師教學的安排,但是弊端也是很顯而易見的:(1)課堂效率低、水平提高慢;(2)許多高校以英語過級率為教學目標和評估手段。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英語水平的提高,忽略了“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交際,語言的使用不能停留在教師的講解,能力的培養需要積極參與訓練”(H.G.Widdowson);(3)以課堂講授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妨礙了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大學生英語學習潛能的開發。不同于中學生,大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展現的欲望,這些特點無疑有利于外語的學習的。可是傳統的課堂教授式為主的教學卻使英語學習變得呆板.學生變成英語學習被動的參與者和接收者,而非主導者,學習的潛能自然難以得到充分開發。由此,我們應該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然而,要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樹立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理念
只有教師首先樹立了這樣的教學理念,即一切為學生的實際需要著想。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中心和前沿.才能從這一理念出發,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切實做到準確的定位。即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organizer):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制定學習方案,共同制定詞匯量目標、昕讀寫譯難度目標,共同商議如何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達到目標,還有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定應根據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由師生共同評定可以參考的一種形式是總成績以平時成績為主。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平時成績進行詳細的評定再與教師的評定進行比較最后達成一致:教師是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促進者(facilitator):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中心地位,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并通過互動式問答、雙人對話、小組討論、即興演講等方式開展教學:以及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鼓勵者(inspire):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開口”,甚至“出錯”,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自己舊知識結構上構建新知識。徹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改“滿堂灌”或者“灌輸式”為“討論式”。在課堂設計上,應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語言能力來開展,“教”服從于“學”,根據學的需求隨時調整“教”的內容。實際上,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抓住了學就是抓住了學習語言的關鍵所在,也就找到了提高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鑰匙。
(二)教學中重視學生個性特點
1.重視學生的動機,需要
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需要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匱乏性需要.即學習英語是為了畢業、找工作、考研等;一是成長性需要。即學習英語可以與不同的文化交流,得到快樂,可以證明自己和自我實現匱乏性需要是強大的,它逼迫學生去學習英語。但是,它一旦得到滿足,動機就會減弱,這就出現了學生只為考試而學的情況:而以其為成長性需要的學生不但學起來輕松、愉快,而且隨著水平的提高,學習動機會更強。教師應重視學生在學習需要上的特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英語與學習文化、體驗交流、體驗成功緊密聯系,變匱乏性需荽為成長性需要。
2.重視學生的性格差異
學生的性格差異會直接影響其英語學習方式。內向型的學生往往難以開口且更喜歡獨自學習。而外向型的學生更喜歡合作學習,并喜歡在學習中表現自己。教師一方面應創造一種外部寬松的學習環境,允許學生慢慢按照自己的方式表現;另一方面對內向型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機會和鼓勵讓其開口和參與協作學習,對其進步要及時給予獎勵。
(三)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非英語專業尤其是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大學英語教學重點不是教會學生多少英語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最有效地去學習英語。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1)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水平并合理地設定學習目標;(2)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3)確定合理學習內容和學習計劃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效監控。針對學生這三方面的不足,教師可以做的是:(1)在學生的每一學習階段都應對其水平有清晰的評價,并將評價標準和評價結果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將自我評價和老師評價進行比較和對比,通過師生間多次的意見交流幫助學生提高認識自己水平的能力;(2)在教學中應強調聽、說、讀、寫、譯、記的訓練方法,并盡力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3)利用自主學習室、網絡課堂等手段,訓練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能力,并對學生選擇的內容給出合理化的建議;(4)通過課堂問答、作業評議、網上互動等手段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到目前的不足以便其調整學習策略。
“最持久的學習是學習者內發的.整個人作為參與者而參加的(Roger~)。”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效率的關鍵就是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全面地進入到英語學習中來。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對外交往的日益擴大,英語的使用場合也將越來越寬泛。面對這樣的新的并且不斷變化的現狀,大學英語的發展也必須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為了新形勢下的大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必須改變師承先生、師承書本、師承學習經歷和教學經驗的做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由“灌輸式”轉向“互動式”:由教師“單向”的行為轉向師生“雙向”的活動,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反復循環的互動過程。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的實踐和訓練,因為僅僅靠課堂的學習和實踐是遠遠不夠的。通過課外的實踐和訓練.不但可以增強自我對英語的運用能力,還可以增進互動和交際意識,這樣又可以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會不斷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職高專學生《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分析和探討《材料化學》課程教學模式論文10-16
論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可行的教學模式07-30
淺析高職高專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09-15
管理類課程教學模式的論文05-28
工程審計類課程教學新模式論文10-22
物流客戶服務課程教學模式探究論文09-15
現代生命科學導論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10-09
探析高職高專金融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09-05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學模式的轉變論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