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情感促進英語教學的體會論文
在研讀我校開展的“學生與老師心靈的溝通”活動文章中看到一位學生這樣寫到:“我們的英語老師變了。他以前一進教室,不茍言笑。那滿臉的嚴肅勁,真讓我們害怕。如今,淡淡的一抹微笑,總是綻放在他那往日嚴峻的面龐。現在我們更喜歡上英語課了。”這件事使我感觸很深,教師的正確的情感表現方式及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不但改變著學生,也在改變著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優秀情感是教學的目標之一,運用情感也是教學的策略之一。情感策略的運用,既有利于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師在教學過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因素,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教給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形成堅強的學習意志。教師越“拉攏學生”,學生也會越“回敬”教師。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運用情感策略促進英語教學的實踐與體會。
情感是互相的,那么教師付出的情感越多,學生回報的也就越多,因此,恰當使用情感策略會促進英語教學。體現在:
1、有利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智慧的碰撞、心靈的感應、情感的交融”等會使教育活動釋放巨大的潛能。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流的過程,是人與人主體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過程;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在物質操作和思維操作結合上認識、掌握英語,形成運用英語能力的過程。師生雙方的認識活動是相互作用的。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力,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
2、有利于探究式學習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利于探究式學習。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不多,如果英語老師再不對學生進行情感策略,那么,學生對英語就不感興趣,學習策略往往是機械記憶,并不想弄清它們的意義和深刻含義。
3、有利于搞好差生的轉化
轉化差生的方法很多,但給予他們以情感為主的關心和愛護是較為有效的方法。有位外語教學專家說:“情感對于外語教學的作用至少與認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因此,教師的情感不能只向優等生傾斜,而應對每一位學生奉獻愛心、給予期望,這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更寶貴、更重要,如果教師能厚愛后進生,在他們心中建立可親可敬的形象,尊重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走進學生的心靈,他們就會表現出異常積極的學習情緒,逐漸變差為優。
4、有利于擴大教育覆蓋面
眾所周知,英語教學不僅是教英語知識,而且要在教學中滲透其它內容。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公民道德、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與引導。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正直、坦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平等待人、嚴于律已等親和力影響和發展學生的品質,使他們感到老師的教育如點點春雨,在潛移默化中加大英語教學的覆蓋面,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材。
學生喜歡英語是從喜歡英語老師開始的,為此,教師要:
一、與學生民主平等
現代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氣氛中,才能做出自己的選擇,才能平等地同他人共同活動,才能更多地意識到自我的力量,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師,而變得日益自主并具有創造性。作為教師應象一些年輕的父母那樣,蹲下身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民主的地位,在教學中不使用自己的權威,不強迫、不壓制、不斥責,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有一次聽我校一位老師的英語公開課,在講到一篇閱讀課文時,她態度和藹,語調親切,使用了征求式的語言“Wouldyouplease…?”,“ShallI…?”,“Shallwe…?”,“letme…,OK?”等句式,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這節課上,同學們不但認真投入,而且踴躍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授課效果良好。因此,在后來英語教研組評課時,各位老師對這節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我也有過類似的教學經歷,有一節課,離下課還有五分鐘,我說:“Wouldyoupleaserecitethepassageinfiveminutes?”同學們起先有點不愿意,于是我問“Letmereciteitwithyou,thenIreciteitfirst,OK?”同學們齊聲說“OK.”我面帶微笑,認真熟練地背了起來,同學們見狀,也起勁地背了起來,下課時絕大多數學生完成了任務。為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使用委婉的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尊重學生
學生應尊重教師,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師生相互尊重不僅體現了當代教育的新型教學觀,而且有助于在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學民主,營造和諧、民主、自由、寬松的教學心理環境。教師應該想方設法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同學們愿意積極投入學習活動。意識到不是老師要我學,而應我要學。這種態度帶來了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教師是將學生看成了課堂的主體,而不是把學生看作記憶的機器。在尊重學生問題上,我們要經常反思,在我們的教學行為中,其實是有許多無視學生之處的。比如:教單詞時,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默寫,錯了要罰抄幾遍,甚至幾十遍,這種做法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認知特點,對學生的尊重就是對自己的尊重。
三、賞識學生
賞識學生就是承認學生的成功。美國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賞識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心理學家指出:兒童的學習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有著密切關系。它可以促進教與學產生“共振”,使學生處于興奮積極的學習狀態中。賞識學生,首先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常說“Good!”、“Great!”、“Howcleveryouare!”、“Goodjob!”等等,適時引導學生集體鼓掌,為回答問題好的學生祝賀,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情趣,師生共享成功樂趣。其次,批改學生作業也是賞識學生的好時機,要多用Welldone!Verygood!Congratulations!等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評語。老師將心比心,以此喻彼。學生聽了,字字順耳,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把英語學習當作一種幸福、一種享受。實踐證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創造成功是促進學生形成穩定而持久的積極情感的有效途徑,而教師及時積極的贊美是促進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四、情染學生
教師的情緒、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用飽滿情緒可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一位教育學家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只要走進教室就要進入角色,忘掉不應帶入教室的東西,用自己的教學熱情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感情,善于處理課堂上發生的偶發事件,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總之,英語教師注重情感策略,就能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充滿人性,構建和諧,感受人文的陽光,使英語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內在的需要和向往。實施素質教育才有保障,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情感促進英語教學的體會論文】相關文章: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論文10-21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的論文07-02
英語教學的論文07-15
英語教學論文09-06
淺談促進音樂和舞蹈的關系論文10-13
評審對醫院護理工作的促進論文07-09
民間藝術促進幼兒發展論文09-25
注重四種教育 促進英語教學07-12
利用非智力因素促進英語教學06-26
英語教學論文發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