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
摘要:教育部2004年頒布實施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然而,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仍是目前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分析了聽說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與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的結合下加以實施。關鍵詞:聽說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近些年來,學習英語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國家對高校英語教學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是驚人的,但投入和產出之比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主要體現(xiàn)在大學生聽說能力普遍不強。在世界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今天,社會對英語聽說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與讀、寫、譯能力相比,聽說能力對大學畢業(yè)生來說是生存性的能力。在交際過程中,聽說是即時進行的,聽不懂,說不出,意味著交際失敗。而讀寫是延時的,讀不懂的材料,可以借助詞典,可以請教他人,慢慢分析。
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2004年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與1985年制定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1999年修訂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相比,在內容上有了重大突破,即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基于計算機的多媒體教學模式。這兩大突破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問題
當前,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已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各高校近兩年也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盡管如此,由于種種因素,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課程要求》將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許多學校根據(jù)學生入校時的語言能力將他們歸入三個不同層次。這樣一來,那些進校時英語基礎非常不錯的學生能在有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教學班級里得到進一步的聽、說、讀、寫、譯技能的提高,而無須浪費時間繼續(xù)基礎英語的學習。然而,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學生被歸入到一般要求的教學行列中來。
統(tǒng)一的教學安排在一般要求的教學中,教學時間、課程設置、教材都是統(tǒng)一的。一般高校的大學英語是每周4課時。以《全新版大學英語》教材為例,每兩周完成一個單元,其中綜合5課時,泛讀和快速閱讀1課時,聽說教程2課時。在每兩周有限的2課時聽說課堂上,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只能是“學生聽——教師對答案”,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更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說”的訓練。
師資緊缺與校園環(huán)境的限制大學擴招使得班級人數(shù)居高不下。大班授課不利于聽說訓練的進行,教師不得不因循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的拼寫、詞義、短語結構及短語意義、句子結構及語法表現(xiàn)、課文翻譯、用課文里出現(xiàn)的詞或短語造句等。這些授課內容在精讀課上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教師始終處于主角的地位,而學生則只是課堂教學的配角,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在歷史上曾起過較大的作用。學生在英語詞法、句法等知識性方面的基本功較扎實,但口語交際能力相對低下;在英語的書面測試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出色,可在口頭交談方面卻顯得近乎“啞巴”。另外,我們的教室只有固定的桌椅,容納的學生又比較多,有利于講座式的教學,但不利于口語教學中經常需要進行的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
應試教育的影響由于就業(yè)的壓力,目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尤其是聽力課教學大多以通過四、六級為目標,試圖通過大量強化試題的訓練追求應試能力這一短期效應。因此,聽力訓練方式與許多考試中的聽力測試部分基本相同,無形中把聽力課變成了聽力測試課。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不是在教聽力,而是在測驗學生的聽力。這種教學模式從根本上違背了聽力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聽力技能的提高。
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切實建議
第一,正如《課程要求》中指出的,鑒于“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學生入學水平以及所面臨的社會需求等不盡相同,各高等學校應參照《課程要求》,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系統(tǒng)的、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睘榱藥椭鷮W生提高聽說技能,各高等學校應克服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教學大綱,充分體現(xiàn)本校的特色,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時間、課程設置、教材、教法、考試、評估的個性化,確保聽說技能培養(yǎng)能落實到位。
第二,《課程要求》中的第二個突破是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采用。這種模式不只是緩解師資緊張的壓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多媒體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構建了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為聽說能力培養(yǎng)提供了支持條件。外語課程從本質上說是一門技能訓練課,好的聽力和口語能力離不開大量的訓練。在傳統(tǒng)課堂上,由于班級規(guī)模和教學時間的限制,這種技能訓練相對不足。教學軟件可以替代教師的部分工作,克服傳統(tǒng)課堂模式無法加大聽說訓練的時間和強度的缺陷,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訓練。同時,在網絡上學生可以直接點播英語電影、電視節(jié)目和教學片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比較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他們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第三,建立新的教學理念。建設基于網絡多媒體的教學模式,不只是因采用多媒體技術而導致教學手段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引發(fā)了教學理念的一場革命,開始確立以學生為主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大學外語教學過程應是一個學習者積極參與的過程,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jù)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能力,而非取決于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語言和語法知識的多寡。從外語學習規(guī)律來看,聽說能力的提高更為困難。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除了為他們提供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更應該在教學中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潛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學生是內因,教師是外因。教師應通過巧設活動項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形式上更多地借助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各種對話、討論、辯論等活動。此外,教師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多媒體與網絡教學、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小品表演、英語晚會等,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
第四,教學改革中的教師發(fā)展,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向教育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外語教學也不例外。其總體培養(yǎng)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效的語言學習者和成功的語言使用者。對每一位大學外語教師而言,有限的職業(yè)教育經歷難以滿足終身從事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師只有在理論上不斷地研究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教學新形式。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多媒體網絡條件下,教師的作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zhàn)。如何從單純講解過渡到設計主題任務、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評估學習活動,已成為新模式中的新課題。因此,外語教師應加強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和外語教學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勇于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談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談英語原聲電影在視聽說教學中的妙用08-23
談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推進中職英語教學改革08-24
談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08-23
談建構主義在大學英語精讀課中的應用08-25
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的導入論文07-20
論運用網絡協(xié)作學習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05-28
談英語聽力提高的方法08-23
談外國文學引入大學英語課堂的方式05-05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05-03
談英語語法教學的幾種誤解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