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英語教學中課堂氛圍的形成
摘要:本文是以省教育部的教學科研為基礎,結合實驗案例闡發了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人們逐漸認識到新鮮的充滿生氣的課堂氛圍能形成巨大的磁場,將學生、教師牢牢地吸引。凰軌蚣ぐl學生的求知欲,并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充分發揮主客體的互動性,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一種享受,而非任務。本文所述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一種教學味道,是教學的主體、客體及課堂上所傳達信息的立體綜合體。教學味道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本文主要從教師、學生、教材、課堂活動方面探討英語課堂教學味道的形成。關鍵詞:課堂教學; 氛圍; 風格
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大學課堂改變了以往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開始嘗試從多角度入手,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結合我校外語系科研項目,我們以全院非英語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自編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調查問卷》對公共英語教學情況進行調查。下面筆者結合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主要從教師、學生、教材、課堂活動四方面對英語課堂氛圍即教學味道的形成作一些探討。
一、從教師角度解讀味道
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并通過較完美的教學活動在教學觀點、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技巧、教學作風等方面穩定地、綜合體現出來的獨特的教學個性特點與審美風貌。課堂教學風格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集中表現。
調查問卷中對學生喜歡的教師類型和教學風格一項中,有79%的被調查者認為教師應幽默風趣,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這一類型所占比例最高,可見其受歡迎度。維“學生中心”說的可接受性在調查問卷中得到了驗證。Henso和Borthwick(1984)將教師的教學方式分為六類,即任務指向型(任務事先計劃,并配有適宜的材料)、 合作計劃型(教學行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計劃)、兒童中心型 (學生從教師提供的任務中選擇符合興趣的任務)、參與中心型(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組織教學內容)、學習中心型(教師同時考慮學生和學科內容)和情感興奮型(在教學中盡量調動學生的情緒)。例如:有的教師上課善于引導,巧妙地提出問題,學生答疑;有的教師上課善于點評,教師學生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做出點評;有的教師上課看重情感教學,根據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情感體驗,以及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等等。這些課堂教學風格各異,特色鮮明。從課堂教學效果上看,嚴謹邏輯型優于權威型,風趣幽默型優于嚴謹邏輯型。但教學風格具有多樣性,教師應根據不同情況,培養和運用不同的教學風格創造適合自己學生的課堂氛圍,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從學生角度體會味道
自1954年哈伯特.塞倫 (Herbert?Thelen)首先提出“學習風格”這一概念以來 ,至今已有 3 0多種有關學習風格的理論模式相繼問世,并直接應用于教學實踐。Reid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技能是自然的和習慣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或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我國學者把學習風格劃分為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和社會性要素。
調查問卷的對象為大學英語四級水平的大一學生,其中47%的人認為課堂參與較少,不到10%的人認為課堂參與很多。課堂參與度與學生自身的學習風格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多數同學認為最要緊的事四六級考試,以考試為中心來主動學習;多數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認為只要好好記筆記,就是好好學習了;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與教學活動、課堂效果無關,認為那是老師的事情,所以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安排的一些教學環節不屑于參加;有少數同學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為自己有效的學習創造了機會和良好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學習風格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它也許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周圍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從理論角度來看,感性者喜歡使用記憶作為學習策略,循規蹈矩;直覺者則喜歡變化,厭倦重復,喜歡接受新的概念和非常規事物。據利佛爾(Leaver,1986)的研究,左腦思維者(系列)擅長進行對比分析,語法學得好;而右腦思維者(整體)則對語言的語調和韻律學得更好。系列學習者特別適應強調語法分析的嚴謹的教學方法,整體者更樂意采用全觀策略,如猜測單詞的意義,尋求中心思想,喜歡相對組織松散的教學方法。
當學生的學習風格與老師的教學風格相異或相悖時,學生會產成厭煩、低迷的狀態,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形成構成巨大的屏障。反之,會促進教學活動的展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效力。
三、從教材角度分析味道
教材是知識傳授活動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一座橋梁,是學生了解知識的主要窗口。教材是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與具體化,它在一定程度體現了教育理念和方法。對教師而言,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對學生而言,教材是學生系統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工具。
調查問卷當中,學生分別對所使用英語教材的時代性和實用性程度進行選擇,認為時代性、實用性一般的人占了最大比例。在教師力求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以全新的視角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的同時,教學的內容也應緊跟時代步伐。此外,大學英語是一門實踐課,只有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切實掌握。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中,還應有語言交際文化及實用生活口語。本次調查中,對學生喜歡的英語類型,選擇英語交際文化和實用口語的學生比例分列第一和第二位。這一數據完全證明了上述觀點。
四、從課堂活動角度品嘗味道
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Intelligence簡稱MI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1983年首先提出的。MI理論認為智能是多元的,是以組合的形式進行的。加德納指出,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多元智能觀點的核心都在于認真地看待人的個性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和欠缺的一面。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的意識到這一點,采用多種活動形式讓盡量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教學的互動當中。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口語能力差,非書面材料理解困難。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例如用英語演講、辯論、講故事鍛煉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和表達能力;播放錄音、原聲電影或剪輯等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使他們適應真實的外語場景,提高語言的實用性。多數英語課堂中,信息來源主要是書面文字,學生對這樣單一的信息輸入很容易產成厭倦。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于小故事等課堂調節劑非常認可。對于英文電影呼聲最高,英語課堂演講、辯論等活動所占比例較少?傮w來說視聽活動比較受歡迎
【談英語教學中課堂氛圍的形成】相關文章:
談差生的形成與課堂轉化03-19
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課堂氛圍03-27
談形成性評價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03-18
談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03-20
談英語教學中的擴展與外延03-18
談英語教學中的提問教學03-19
談英語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轉化03-07
談PowerPoint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21
談音樂課堂中的探究學習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