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摘 要:情感交流是英語教學的“催化劑”、“穩定劑”和“潤滑劑”。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正確運用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抑制或消除消極情感,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提高課堂效益,最終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關鍵詞:情感因素、催化劑、穩定劑、潤滑劑、感情投資、英語教學、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第三部分。有這么一段話“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等方面的基礎要求……”由此可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不僅要注意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培養的過程,還強調情感體驗,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傳統教育注重的是教育取向、目標取向和知識取向,它割裂了過程與結果的連續性、知識與方法的統一性,忽視了過程本身豐富的內在價值。它強調了學習主體的親歷性、自主性和方法性;強調了知識經驗、道德倫理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忽視了個體體驗、感受的差異性。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也就是要讓每個學生在英語知識的掌握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收獲,在學習英語的方法上得到最大的啟迪,在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能力上獲得最大的成功。這一切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注意、觀察、記憶、思維等智力因素,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或者說取決于學習者的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情感因素。
一、 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對英語教學起著截然相反的作用。
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對英語教學起著截然相反的作用。成功的體驗會萌發興趣,增強信心,激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大大增強認知效果。相反,焦慮憂愁、挫折感、失敗感等消極情感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處于心理抑制狀態之中,這樣會導致其越學越差,以致不可收拾。中學英語教學中有一種傾向,教師一般視傳授知識、解決疑難為天職,而對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或并沒有真正重視。對英語學習成績不佳者常采用多聽、多說、多讀、多練等強化訓練的方式或批評懲罰等消極的手段,很少考慮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的影響。情感因素是初中二年級或一年級下學期英語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習好的學生,學習上有成就感,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同學的羨慕,對學習會產生促進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隊”的學生,從教師、同學那里獲得的消極情感,對學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這必將因此對學習產生消極影響,于是兩極分化日趨明顯。中學生正在成長發育中,心理尚不成熟,感情非常脆弱。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確地利用情感因素,以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情感交流是英語教學的“催化劑”、“穩定劑”和“潤滑劑”。
以馬斯洛、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強調學習過程人的因素,關注學習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構建主義心理學家倡導:創建解決問題的情景,師生間應進行豐富、多向的交流,進行合作學習和交互教學。新課標提出情感教育這一課程目標。積極的情感是英語教學的“催化劑”、“穩定劑”和“潤滑劑”。在互動為特點的課堂上,情感滲透于教學過程并延伸到教學外。快樂、真誠的情感交流對教與學有著巨大的推動力。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有賴于師生良好的情感互動?鞓返那楦屑ぐl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參與任務活動的積極性,是教學中的“催化劑”。
在教學中,積極的情感交流有效地調節、控制師生雙方的動機、行為、主義、情感和意志,使語言學習維持在雙方所希望的水平、層次上,實現課程目標激發教師心境更趨良好,教學更趨合理,更具創造性和反思性,并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反思性學習,降低焦慮感,積極大膽參加語言實踐活動,體驗學習過程中的種種情感,維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情感交流成了教學的“穩定劑”。
教學中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是推進認知過程的順利進行、增強教學效果的“潤滑劑”。教師調控自己的教學情感,以快樂、真摯、豐富的情感貫穿于英語學習的課堂內外。課堂是師生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殿堂。良好的能人際交往關系能使學生鑒別、調控自己的情感,形成健康人格。
教學內容涉及很多方面,如水果類單詞、衣服類單詞、地方名詞等,可學生只在一個固定的教室里學習,他們不可能在教室里看到那些事物,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呢?如何才能讓學生有實際運用語言的真實體驗呢?其實只要教師稍微心動一心思,就可以隨時變換教室的角色。教學動物類單詞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動物園,在墻上掛上很多動物的圖片和單詞,讓學生們走進動物園去認識這些動物;教學水果類單詞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水果攤,讓學生邊買水果,邊說英語;教學衣服類單詞時,教師可以將教室變成一個展示自己風采的T型臺,讓學生邊用This is my ... 來介紹自己美麗的衣服;教學地方類名詞以及如何去那些地方的時候,就更需要隨時將教室變成你要去的地方了,教學supermarket的時候,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東西,把教室變成一個超級市場,盡力豐富教學用具。
當然,充分的直觀教具是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營造情景的方法。圖片、模型和實物等直觀教具,都是極好的非條件刺激,而詞匯的音形屬于信號刺激,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兩種刺激對學生進行協同作用,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教學英語單詞,讓學生眼看圖片和詞形,口讀耳聽詞音,調動所有的感官,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可在課后制作一些動物頭飾,紙制的一些家具,還有讓同學們把他們小時候玩過的小玩具也帶過來,豐富教室的教學用具,需要用時,就可以隨時拿出來,輔助教學工作。
大家都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英語,可是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些豐富多彩的英語知識。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盡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找到英語。比如,小朋友都很喜歡吃肯德基,它里面有很多的食物,漢堡包 hamburger,可樂Coke , 三明治sandwich , 冰淇淋ice-cream , 澄汁orange juice等等,而這些也正是教材中的內容,這樣我就馬上將課堂改成了“肯德基店”,在教室里貼上一些大的肯德基的海報,把講臺變成了一個柜臺,里面呀,藏了很多好吃的食物,自己呢,則是去借一身肯德基員工的工作服,做起了售貨員,在教完單詞和句子后,讓學生馬上就投入到虛擬的生活場景中,學生們學得特別認真,學完后紛紛到我這里來買東西,課堂氣氛真是活躍極了,教學效果也相當好。其實教師只要能認真觀察生活,仔細研究教材,還可以有更多的創意閃現的。
外語教學離不開情景,情景能使所學語言在虛擬的生活場景中得以運用。進行情景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兩中信號系統和非條件反射相協調,能使學生更好地利用外語進行思維.
在英語這門語言里,每個單詞不僅表達一定概念,而且還具有一定 的詞匯意義,它的作用就好象建筑里的沙、石一樣,缺它不可,可想而知, 單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既是最基礎又是最重要的一環節,而在我們以往的教 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老師一提起單詞兩字,學生大都會覺得枯燥無味,對單 詞產生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以致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英
【淺論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淺論情感因素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影響03-20
淺論器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03-18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03-19
談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03-18
淺論民間石雕在建筑中的運用03-19
淺探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03-18
淺論情感因素與對外漢語教學03-20
淺論軟件界面設計中的色彩運用03-05
淺論體驗營銷在新產品推廣中的運用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