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97例中醫證候分析
【關鍵詞】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病率在逐年提高,而慢性并發癥是影響患者健康、威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腦血管病后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本文將我院1999~2003年97例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患者與同期收治的92例非糖尿病腦血管病患者的中醫證候進行比較,探討中醫證候特點,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為我院住院患者,腦卒中前均已確診為2型糖尿病,糖尿病診斷按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經頭顱CT確診為腦卒中,并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二代標準)。97例糖尿病性腦卒中患者男66例,女31例;年齡44~83歲,平均(65.3±14.8)歲;糖尿病病程:1年以內6例,1~5年32例,6~10年45例,>11年14例;合并高血壓病38例,冠心病22例,糖尿病腎病12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7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8例,高脂血癥21例,既往有卒中病史26例。非糖尿病卒中患者92例,男62例,女30例;年齡42~86歲,平均(64.5±17.4)歲;合并高血壓病28例,冠心病16例,既往有卒中史者19例,高脂血癥5例。
1.2 兩組頭顱CT表現 根據頭顱CT表現分為:大面積梗死(涉及額、頂、顳葉)、腔隙性梗死(病灶<0.5cm)、多發性梗死(2處以上梗死)、腦干梗死及出血性中風。糖尿病組:大面積梗死25例,占25.8%;腔隙性梗死31例,占32.0%;多發性梗死33例,占34.0%;腦干梗死3例,占3.1%;出血性中風5例,占5.2%。非糖尿病組:大面積梗死18例,占19.6%;腔隙性梗死37例,占40.2%;多發性梗死24例,占26.1%;腦干梗死2例,占2.2%;出血性中風11例,占12.0%。經χ2檢驗,P>0.05。
1.3 中醫證候特點
1.3.1 診斷標準 依據《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二代標準)將兩組中風病病類診斷分為中經絡、中臟腑;依據積分分為4型:<13分為輕型,14~26分為普通型,27~39分為重型,>39分為極重型;證類診斷依據二代標準分為風痰火亢、風火上擾、痰熱腑實、風痰瘀阻、痰濕蒙神、氣虛血瘀、陰虛風動等7個證型。
1.3.2 兩組病類診斷 糖尿病組97例中中臟腑7例,占7.2%,中經絡90例;占92.8%。非糖尿病組92例中中臟腑3例,占3.3%;中經絡89例,占96.7%。經χ2檢驗P>0.05。
1.3.3 兩組積分分級比較 糖尿病組97例中輕型25例,占25.8%;普通型26例,占26.8%;重型34例,占35.1%;極重型12例,占12.4%。非糖尿病組92例中輕型20例,占21.7%;普通型41例,占44.6%;重型24例,占26.1%;極重型7例,占7.6%。經χ2檢驗P<0.05。
1.3.4 兩組證類比較 糖尿病組97例中風痰火亢8例,占8.2%;風火上擾4例,占4.1%;痰熱腑實12例,占12.4%;風痰瘀阻45例,占46.4%;痰濕蒙神3例,占3.1%;氣虛血瘀11例,占11.3%;陰虛風動14例,占14.4%。非糖尿病組92例中風痰火亢12例,占13.0%;風火上擾1例,占1.1%;痰熱腑實19例,占20.7%;風痰瘀組47例,占51.1%;痰濕蒙神2例,占2.2%;氣虛血瘀6例,占6.5%;陰虛風動5例,占5.4%。兩組氣虛血瘀、陰虛風動與其他證型比較,經χ2檢驗,P<0.05。
1.4 治療 兩組患者均按腦血管病治療指南進行處理。血糖明顯升高者應用胰島素,使血糖控制在<11.1mmol/L水平,監測血糖,防止低血糖的發生。中醫辨證論治,隨證加減。
1.5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二代標準)分為6級:基本恢復、顯著進步、進步、稍進步、無變化、惡化。
1.6 結果 兩組療效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略)
注:經χ2檢驗,P<0.05
2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而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患病率在我國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腦卒中的患病率增高的倍數則遠遠高于國外資料,腦出血的患病率與非糖尿患者群相近,而腦梗死的患病率為非糖尿患者群的4倍。從本觀察也可以看出:糖尿病組腦出血5例,腦梗死與腦出血之比為18.4∶1;而非糖尿病組腦出血11例,腦梗死與腦出血之比為7.36∶1。說明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腦出血的發病率較對照組低,這與文獻報道相符。另外,糖尿病組的合并癥明顯較非糖尿病組的合并癥多;從CT上看,糖尿病組的病情也較非糖尿病組重,而且復發率也較高?紤]這些是由于糖尿病引發脂代謝紊亂,高血糖引起微血管彌漫或局限性基底膜增厚,進而阻塞管腔,高血脂加重了大血管存在的硬化病變。由于病變廣泛,累及大、中、小血管,且發展迅速,導致遠端小血管營養障礙,管壁變性、壞死及纖溶系統功能障礙,最終導致腦梗死。糖尿病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已成為共識,因此,2型糖尿病嚴格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血壓等對于預防和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
糖尿病,屬祖國醫學“消渴”范疇。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陰虛則津不載氣,燥熱則克伐正氣,導致氣虛;陰虛則血液濃稠,運行緩慢;燥熱熾盛,煎熬陰血或氣虛鼓動無力均可致血行遲緩而成瘀血。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阻滯氣機,津液失布,病情益重,累及他臟,變證百出。故消渴病是病變波及氣血陰陽與諸臟腑的疾患,以腎虛為本。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屬“消渴”、“中風”范疇。多由憂思惱怒,五志過極或飲食不節,恣酒嗜肥或操持過度,縱欲傷精誘發;亦有因氣候驟然變冷、寒則血泣或早春驟暖、風陽暗動而致者。病機為氣陰兩虛,風痰互結,腦脈瘀阻。大多病程較長,以風痰瘀血為標,氣陰兩虛為本,為本虛標實之證。本組資料表明,糖尿病組陰虛風動、氣虛血瘀兩型明顯較對照組高,經統計學處理P<0.05,說明消渴合并中風是以氣陰兩虛為本,以風、痰、瘀、熱為標的本虛標實證,與單純中風病機有所不同。從病類診斷上看中風組中臟腑的病例多,但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蓮姆e分上看,消渴中風組重型和極重型的比例明顯較對照組高,經統計學處理P<0.05,說明消渴中風組的病情重。從治療結果與轉歸上看,消渴、中風的恢復也較單純中風差,經統計學處理P<0.05,這與氣陰兩虛,累及多臟,變證百出,臟腑陰陽氣機失調的病機是相關的。因此,對于消渴、中風的治療除益氣養陰固本、息風化痰、活血祛邪之外,還要調節陰陽。最根本的是預防消渴動風,減少中
【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97例中醫證候分析】相關文章:
2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分析11-25
探析重型肝炎中醫證型辨證標準03-18
2型糖尿病與心力衰竭03-08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癥的頻率分析03-26
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臨床研究進展01-09
燒傷合并腹部外傷診治分析03-19
腦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與護理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