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變師生角色 探究科學真理
[內容提要]《新課標》和原《教學大綱》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物理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目標,強調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特別倡導探究學習方式。教師應及時轉換角色,成為探究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為學生終身學習、全面打好基礎。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成為我們的研究課題。
[ 關鍵詞] 轉換 角色 探究 真理
《新課標》超越學科本位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為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物理知識的學習不是學生的唯一目標,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成功與失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對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的師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從 實施課改以來,我們開展了初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教學研究,通過學習和實踐,收到了初步的成效。經過反思,談談我們對一些問題的體會。什么是科學探究,進行科學探究的意義是什么,教師如何在變革中發揮作用,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如何開展,進行科學探究應注意哪些問題,值得思考。
一、 什么是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原意是指科學工作者用科學的方法探求事物本質和的科研活動!缎抡n標》中的科學探究指的是學生探究式學習活動而非科學工作者的科學探究。因此學生的科學探究是指: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活動。即學生在物習中以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思想理念,領悟科學工作者研究所用的方法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二、進行科學探究的意義
科學探究在《全日制義務物理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俗話說:“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隨著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僅僅教學生掌握知識很顯然已經不夠,學生必須要有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在過去的教育體制下,基礎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它體現在:教學只為高級中學選拔人才服務:只注意知識的傳授;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只注重評價學生的統考成績;只注重議論學生的過去等等。社會的迅速發展,勞動者的素質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傳統的基礎教育帶來的弊端日漸顯露。而現在的《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的持續全面發展和學習素質的形成,要求發展學生的能力。因此,為了能夠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我們在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們必須在基礎教育階段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使科學探究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全面提高科學素養;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加強,為學生的以后發展奠定基礎。
三、變革中的師生角色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以致于教師的話成為真理,即使是錯誤的。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被扼殺,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在這場變革中,我們教師應適時轉換自己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新課程下的知識傳授者;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學生是教師的服務對象,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研究者。成為這一偉大變革的實施者,還給學生一片科學的天空,讓學生成為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能是一個引導著、組織者、與學生一起探索的合作者,不能越俎代皰。探究教學應緊緊圍繞假設的提出和檢驗來展開。由于學生的知識經驗各異,認知水平有別,他們對同一現象或問題會形成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假設。對此,教師不僅不應當加以限制,反而應當大力提倡和倍加尊重。只有這樣,探究教學才有可能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走在發展的前面,學生才有可能開展豐富多彩而又切合實際的探究學習,經歷曲折的探究過程,并由此獲得各方面的最佳發展。如果教師因種種原因不給學生提供充分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為走捷徑,幫學生安排好探究的路線,把學生直接引向所要獲得的學習結果,那么學生所經歷的就不是真正的探究,其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從而也就失去了開展探究教學的意義。
四、如何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物理教學和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之間并不矛盾,它們之間是相互包容的。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綜觀按《新課標》編制的各種版本新教材,不難發現,規律結論不再直接給出,而是要學生通過科學探究得到。教材既有“小探究”,又有“大探究”,而且占有較大的比例。這就要求教師應把科學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要素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七個環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這七個環節?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提出問題
教師選擇適當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新穎別致或聯系實際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新的物理情景與已有知識的沖突,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人們只有發現和提出了問題,才會積極認真的思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此過程中教師僅僅只是一個引導者,盡可能鼓勵或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后再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與學生必學的科學概念相聯系,具有吸引力和探究性,能讓學生跳一跳嘗到果子的問題展開探究活動。若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有一定差距,學生還不能提出與內容貼切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但應盡可能地展示發現問題的思路,滲透發現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從身邊熟視無睹的物理現象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方法。
2、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是探究的核心環節。牛頓說:“沒有大膽的推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這一環節應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想。對于體現學生日常概念或理解的各種假設,無論多么幼稚可笑,教師都不要輕易作出否定或肯定性的結論,對學生進行壓服。但猜想和假設不是毫無根據的胡亂猜測,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與問題有關的事實,或觀察有關的實驗現象,然后再由學生做出猜測與假設。只要猜測符合邏輯,都應予以肯定。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3、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教師決不可代替完成,或照課本“照方抓藥”,這樣就會失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設計、計劃能力的好機會?稍诮處煹闹笇,由各小組在討論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完成這一環節。當然各個小組會出現不同的方案,切忌一棍子打死,即使有小組的方案是錯誤的,可以先讓學生去做,使學生品嘗失敗,然后再去探求錯誤的根源。從而使學生在失敗中掌握本領。
4、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
由于學生的日常概念能成功解釋他們的經歷,并與其他有關觀念緊密聯系在一起,因而相當頑固,很難發生轉變。事實上,科學學習心研究表明,無論是使學生的錯誤觀念發生轉變,還是在其日常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科學概念,都非易事,需要有大量事實或證據作支撐。這要求探究教學時,不能對學生進行壓服,而要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證據來驗證,從而促使學生在理解或領悟的基礎上主動轉變觀念。如此,學生才有可能養成尊重事實、敢于批判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生分小組依計劃進行實驗、收集數據的過程中,各個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團結協作,共同分享失敗的酸澀與成功的喜悅。決不能只是少數人包辦,多數人觀望。
5、分析與論證
這一環節首先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對猜測與假設的求證上,既證實,也證偽。否則就會失去科學的本意。小組成員內部進行討論、分析、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只要結論合情合理就予以鼓勵。當然學生在分析已得數據和現象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甚至不知道如何分析,或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經歷和經驗,得到與該證據無關的結論、與事實相違背的結論。這就要求:一方面學生加強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學習他人的科學思維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分析證據的科學思維方式,進行科學分析方法的訓練。
6、評估
評估是探究活動的不能缺少的環節。此時問題的結論已經得出,因此往往被學生忽視。評估是從嚴密的角度對探究行為和獲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學性重新審視的反思過程。評估是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分析假設與探究結果間的差異,找出差異的原因,通過評估,使學生注意到探究活動中未解決的矛盾,發現新的問題,吸
【轉變師生角色 探究科學真理】相關文章:
談PBL教學法應用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和師生關系的變化03-21
丁玲《阿毛姑娘》中阿毛的角色轉變01-01
淺論人力資源管理角色的轉變03-18
論人力資源管理角色的轉變03-22
試論多媒體教學與外語教師角色轉變03-02
轉變數學教學觀念 進行課改課程探究03-06
談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03-19
探析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03-19
論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