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淺析普實克如何看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論文
西方詩學傳統是在古希臘、羅馬史詩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以敘事文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抒情文學的真正發展是到浪漫主義運動興起之后,浪漫主義文學關于抒情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對后來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普實克看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是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直接淵源。中國現代文學重要作家如魯迅、郭沫若、郁達夫都受到以抒情性與主觀性為特征的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顯著影響。與此同時,中國現代文學的抒情性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傳統直接發展的結果。普實克認為,“中國古代較為雅正的文言文學就具有明顯的抒情性和主觀性”,也正因為如此,歐洲文學這些“外來影響”才能“在中國文學中找到如此適宜的土壤”。通過馬克思主義內因、外因論,普實克深刻把握了中國現代抒情文學發生的根本動力。并且,普實克細致分析了中國文學抒情傳統與歐洲浪漫主義抒情傳統的不同,展示了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獨特性,在中西歷史與現實的比照中,普實克對歐洲浪漫主義抒情文學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接受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深刻把握并闡明了中國現代抒情文學的本質。通過語義對等性比較,我們能夠看出普實克對中西抒情文學傳統的認識及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特征的把握
一 中國古典詩文的抒情傳統
中國較為雅正的文言文學在普實克眼中,主要是指詩、詞、賦、散文等文人文學作品。普實克把抒情性與主觀性作為中國古代文人文學與民間文學或通俗文學的主要區別來看待。他認為“抒情性在舊文人的文學作品都占據了首要的位置”,在他看來,雖然在一般的中國古文作品中,作者通常都不是用個人化的風格來創作,而是使用一種固定的文體或表達形式,這中間幾乎不能插入任何個人的成分,但仍然無法否認這些作品存在的主觀性和抒情性特點。因為,作者的個人經歷,他的觀點、思考和感受,是作者創作靈感的唯一來源,這些特點尤其表現在中國傳統的文人日記、書信等作品中。這些作品往往只記錄了作者對外部世界的一個印象、一種感受,或者描寫一幅畫面,或者記錄一段經歷,總之,這些作品都不注重情節、故事和敘述,而注重情緒情感的表達。除了筆記、日記這些文體之外,詩歌更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藝術表達形式”,中國抒情詩是中國文學的典范。普實克對中國抒情詩的特點概括如下:
長久以來,中國抒情詩一直在探索如何從自然萬象中提煉若干元素,讓它們包孕于深情之中,由此以創制足以傳達至高之境或者卓爾之見,以融入自然窈冥(objective existence of literary works)的一幅圖象。其背后的基本假設是藝術家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能于毫末照見大端,深入自己意想向讀者表達的情景。詩歌的目標是成為蕓蕓經歷大自然的同類體驗之本質或精華,好比畫于畫家之為用。這種取態使藝術家揪心于摘選各種現象之典型,將之歸納為最基本的特性,以最簡潔的手段作表達。這段論述深刻把握了中國古典詩歌抒情手法的基本特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意象比興。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自然意象成為主觀情感的載體,表達作者深厚的情緒。
中國古典散文的抒情性雖沒有詩歌那樣明顯,但是普實克認為中國散文中,除去政論文或者反映官場生活的作品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對個人經歷和感受的敘述,是大部分散文的主題!,因此也具有抒情性。這種抒情性發展到宋明時期,“強調個性和內心傾向的傾向日益明顯,作家們越來越公開自己的心理世界,把自己完全呈現在讀者面前”。
中國古典文學中這些抒情因素都對中國現代作家產生了影響,比如我們在郁達夫充滿主觀主義和抒情性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培育的各種文學形式,譬如日記、筆記、書信等等。清代之后,詩歌和散文這些占據主流的文學形式逐步為小說所取代,但是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卻仍舊被文人們延續到小說創作中,并進一步發展。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沈復的《浮生六記》等等,在普實克眼中,都充斥著對于作者個人生活的關注與表現,是個人主體性在封建束縛中的逐步復蘇與張揚,與五四文學革命后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精神是相通的。普實克在中國文化封建倫理綱常對個體的強大束縛中,看到了其中閃耀的個人主體性的思想火花,看到了古今抒情精神的一致脈絡。
普實克對中國抒情傳統的表述與大致同時期的陳世驤的論斷幾乎是一致的。陳世驤與普實克一起被認為是中國文學抒情傳統論的最早提倡者。陳氏在他的《中國的抒情傳統》一文中即開宗明義地提出“中國文學的道統是一種抒情的道統”,《詩經》、《楚辭》是這種抒情道統的開創者,并且他認為這種抒情道統與以希臘悲劇、荷馬史詩為淵源的西方文學的史詩傳統是相對照的,可以代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原初的不同。但顯然,普實克提倡的“抒情性”與陳世驤所論的“抒情道統”所論之情是有很大不同的。陳氏雖然是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得出中國文學的抒情道統論,但在論述“抒情”這一關鍵概念時一直是站在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基點上,以西方文學中的史詩的敘事性來理解與詮釋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他以中國詩歌的“言志”精神來比擬西方抒情詩的自我傾訴與表現,把中國詩歌中的抒情統一化為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顯得過于籠統。而普實克對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論述則始于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抒情性的理解,卻又深刻把握了中國抒情文學的獨特情致。
普實克發現中國古典詩文的抒情傳統與他原來所理解的西方抒情詩的抒情傳統是不同的。西方的抒情傳統來源于西方文藝復興之后的浪漫主義思潮,“宣揚個性解放、心靈解放,向往理想世界,強調主觀和想象的創造性”。普實克在他的《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一書中曾經引述過捷克一部百科全書對于抒情詩的定義:
抒情詩———主觀性的詩歌,是內在生命的宣揚,主體感受和思想的表達。它和客觀性的詩歌相反,客觀性詩歌采用史詩和戲劇的形式,表現外部世界的現象,客觀的現實和事件。……抒情詩是最私己、最隱秘、最個人化的詩歌形式,非常的自我本位。抒情詩人極力表述自我,即使他的個體存在不是他人所感興趣的。
西方抒情詩強調個人本位的主觀表現,在抒情方式上也偏于直抒胸臆型,敢于直接表達個人的主觀思想與情感。而中國抒情詩往往與客觀現實的聯系更為緊密。中國詩歌的“言志”也好,“緣情”也罷,其背后往往都有著深厚的倫理道德觀念的支撐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深刻關懷,在情感表達方式上也更為委婉、曲折、含蓄,因此,情景交融、物我比興等等更為中國文人們所推崇。這意味著,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其內涵較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抒情傳統要大許多,它往往超越了對個人、主體、自我的論述,而指向一種“政教論述,知識方法,感官符號,生存情境的編碼形式”。普實克雖未對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作如此嚴謹的表述,但他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歸納與總結還是有此深意。這尤其體現在他對于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論述中。
二 中國現代文學的抒情特點
正是因為普實克從中西方抒情文學的不同淵源去考察中國現代文學的抒情特質,他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論述才能不拘一格,顯示出融貫中西的色彩。
在《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一文中,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以及悲劇精神是普實克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特征的總結,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在他的論述中,主要是指文學作品具有“關注作家個人命運和個人生活的傾向”,開始關注“作者的內心生活”,“作者在作品中描繪或者分析自己的感受、情緒、想象甚至夢幻,因此作品越來越接近一種獨白,呈現出作者性格和生活的不同側面”。這種對于個人生活、個人情感的關注是西方抒情傳統,尤其是歐洲浪漫主義抒情傳統的典型表征。歐洲浪漫主義抒情傳統在價值指向上大致是與封建主義相背離的,傾向于通過對個人主義的強調反對封建教條對個性以及個人自由的壓迫和束縛。雖然浪漫主義在歐洲各國的發展并不相同,但是他們對于主觀性、個人性的強調還是比較一致的,即注重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情感。歐洲浪漫主義這種反封建特性與20世紀初期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中“對自我的存在與意義的覺醒”深相契合,由此成為中國現代文學重要的思想資源。普實克最初也正是從個人的主體呈現這一點上來理解和詮釋中國現代文學的抒情性的:
我們看到,歐洲浪漫主義具有自覺打破傳統文學結構的顯著傾向,他們的全部意義就在于反抗封建時代末期那種矯揉造作、因襲陳規、呆板僵化的藝術,浮華俗氣的洛可可風格和啟蒙時代理性的規范化傾向是這種藝術的代表。感情的自由發展,新興中產階級順乎自然和人性的新的生活方式,作為對一切陳規陋俗、清規戒律的反抗,在文學藝術中得到了反映。我認為,除了歐洲自然主義無可置疑的影響之外,從人們對充滿強烈的主觀色彩和自由表達情緒變化或個人經歷的文學作品的喜愛中,我們還應看到歐洲浪漫主義的顯著影響,更準確地說,相似的社會狀況催生了相似的文學傾向。
普實克認為,歐洲浪漫主義具有“夸張的個人主義、悲劇色彩和厭世情緒”,這樣的情緒與20世紀初期面臨時代變革、急于打破封建傳統文化束縛的中國青年一代知識分子形成一種共鳴。這些浪漫主義作品“為作者解決自身的問題和他所處的時代的問題指出了某種可能性和途徑”。普實克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他從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在中國現代作家們,如郭沫若、茅盾、丁玲等中間的流傳情況看出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深刻影響,總結出“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悲觀主義、生命的悲劇感以及叛逆心理,甚至是自我毀滅的傾向,無疑是1919年五四運動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這段時期中國文學最顯著的特點”。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情感“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作家們文藝創作靈感的主要來源,而這些生活經歷又總是憂郁的,充滿了悲劇色彩”。魯迅的小說和散文,茅盾初期的小說作品以及郁達夫、丁玲等一批作家作品都鮮明地體現出這種傾向。普實克引用魯迅《吶喊》自序中的一段話說明魯迅的創作靈感多“來源于其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悲慘經歷”,因此具有主觀主義的特征。郁達夫的小說更多是以其個人的經歷和感受為藍本。茅盾的小說《幻滅》“令人信服地記錄下了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對生命的悲劇性感受”。主觀主義、個人主義與悲觀主義不是某一位作家的創作特點,而是普遍地表現在五四之后的新文學創作中,形成與之前文學創作不同的風格。雖然清代文學中也具有一些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因素,但并未形成氣候,只是吉光片羽式的表現。這種傾向直到五四之后才形成規模,真正開始對封建文化構成沖擊?傮w來看,此時普實克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理解是停留在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個人本位之上的,基本上是直接把歐洲浪漫主義的基本特點拿來解釋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抒情性特征,是以西方文化審視中國現代文學后得出的結論。
隨著研究的深入,普實克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理解也不斷深入。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導言》一文中,普實克詳細論述了魯迅文學作品中所表現的主觀抒情之獨特性,也即與之前所說的以歐洲浪漫主義為代表的以個人主義為本位的主觀性與抒情性之間的巨大差別:
(魯迅的詩歌)相當程度地表現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特征。雖然這些散文詩在形式上接近被目為頹蕩派的“厄運詩人”(poetes maudits)的作品,但魯迅創作這些散文詩的動機,并不是出于什么病態的心理和情感,而是如克列波索瓦(B.Krebsova)令人信服地指出的那樣,這些個人的內心獨白證明了,魯迅的思考始終圍繞著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感時憂國和為民族未來而奮斗的情懷。同時我們看到,魯迅創作這些富有先鋒意味的詩歌,與先鋒藝術創作有時被解釋為逃避現實的主觀傾向沒有任何聯系,其創作動機來自于需要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來準確地表達那個時代的感情。當然,現代人面臨的斗爭越艱難,他就越能意識到所負責任之重,所擔任務之巨,這些感情就變得越復雜。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普實克已經注意到魯迅散文詩中的主觀性與抒情性與西方浪漫派之抒情傳統的重大差別,這種差別不在于是否病態、是否悲觀,而在于其情感的關注點完全不同,西方浪漫派抒情的中心在于個人,而魯迅抒情的重點則不在個體,而在于其感時憂國的情懷。這種情懷的抒發方式雖是個人的、主觀的,但其最終指向卻不是主觀的、內向的,而是與個體外部的時代環境具有深刻關聯,個人的情感與時代情緒息息相關,是中國傳統“文以載道”精神的現代體現,只是所載之道已不是封建倫理綱常之道,而是以現代個人主體性為基點的現代民族與民主思想。魯迅及其代表的中國現代文學抒情性的內涵也由此變得更為豐富和復雜。
中國現代文學的其他作品在普實克看來也多具有這樣的特點,比如戲劇。普實克認為,中國現代戲劇也具有明顯的主觀主義特征,“像部分現代詩一樣,這些話劇也是內心苦悶的表現。就這一點而言,這一時期的中國話劇與同時期文學創作的主流在特征上是一致的”,比如“田漢劇作的抒情性,甚至是某種感傷情調,也許正反映了中國新文學強烈的主觀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普實克認為,“話劇成為了表達作者個人情感和思想的首要方式,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對觀眾講話,劇中的大部分主要人物不過是作者本人不同個性特征的展現。”但普實克仍然強調,“這種話劇中的主觀主義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并不意味著將作者個人一切隱秘的情緒和感受都表達出來,而是表達了作者的革命思想,是動員觀眾的戰斗號角。”作者的情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所抒之情則不是個人的私密感情,而是一種建基于現代啟蒙思想之上的深刻的家國情懷,是個人情感與民族、國家情感的統一。
中國現代文學作家中受浪漫主義影響最深刻的兩位作家郁達夫和郭沫若,他們的短篇小說在表達形式上“很少關心外部現實,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感受,并極其真誠地將這些感受描寫出來”,“最鮮明地呈現了中國新文學的主觀傾向,同時也最接近以《少年維特之煩惱》或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為類型的主觀化的浪漫主義散文”,與日本的私小說也存在相同的特征。但即便如此,普實克仍然認為這些小說的主觀抒情性表相背后隱藏了更為深刻的現實訴求,這些現實訴求與中國當時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普實克發現“中國作家所生活的環境是如此的逼仄,不允許他們像日本作家那樣,只關注自己靈魂的顫抖,因此作家們要探尋一條道路,通過個人體驗來理解和反映現實生活。有時候作者可以有效地將某種個人體驗與現實環境的種種聯系都納入到描寫中,使描寫具有某種普遍的真實性,而使現象成為一個象征”。比如對于郁達夫的創作,普實克就認為,盡管早在第一篇小說《沉淪》中,郁達夫就表達過個人與身處的環境之間最引人注目的對立,這種對立在歐洲浪漫主義文學中,往往會導致個人與社會的尖銳對立,催生個人主義與唯我主義,但是在郁達夫這里,他并不是從個人主義的立場,而是從社會的甚至病理學的立場來解釋這種對立,從而削弱了對立的尖銳性。因此,在普實克看來,郁達夫的作品雖然極具浪漫主義的特質,但是縱觀郁達夫的整個創作過程,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一步步從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的。普實克把郁達夫的創作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這條道路剛開始時的作品,是一些描繪作者感情和印象的片段的隨意連綴,譬如《沉淪》、《還鄉記》等,達到藝術高峰時的一些描寫復雜的心理活動的作品,譬如《一個人在途上》、《過去》等。同時,郁達夫有意識地去了解和揭示社會現實,由此誕生了一些對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文學有突出貢獻的作品,譬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上述分析意味著中國現代文學的抒情性涵蓋了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內涵,中國現代作家也一直努力在作品中把個人經歷與個人情感與中國的社會現實聯系起來,使主觀的個人的內容可以反映和表現當時最普遍的社會精神。
浪漫主義式的抒情文學并未在中國形成大氣候,普實克把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主義與個人主義特征主要限定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這二十年的文學創作之中。普實克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從主觀方面來看,雖然不管是在歐洲還是亞洲,浪漫主義情緒都是從清除封建制度的斗爭這一土壤中孕育發展的,但在歐洲,斗爭完全是由資產階級發動和承擔的,他們把全體民眾都吸引到自己的陣營,來反對狹隘的貴族統治。但是在中國,資產階級卻軟弱無力,反對舊貴族的斗爭并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這導致資產階級理想,尤其是不受任何約束、不考慮其他的強烈的個人主義理想,是根本得不到發展的,也不可能發展為歐洲出現過的各種極端形式的浪漫主義:從信奉德國浪漫主義哲學唯我論的早期浪漫派,到19世紀末頹廢情緒孳生的形形色色的超人。中國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封建主義的反抗首先在工人階級那里得到支持,而后是革命化的農民,這就使得知識分子必須接受一種與西方資產階級完全不同的、毫無浪漫色彩的意識形態,用階級斗爭的理論和無產階級革命的階級覺悟來取代個人反抗到底的理想。因此,個人主義的思潮和個人浪漫化的反抗只能是轉瞬即逝的東西。再從客觀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雖然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化、抒情化傾向來自于外部的刺激,但其真正的起因卻在于中國社會特定的現實狀況。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對歐洲浪漫主義的接受和傳播主要是基于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改造舊文化、建立新文化的需要,因此,中國現代文學對歐洲浪漫主義的吸收主要在于其對于反封建性的接納和鼓吹。歐洲浪漫主義文學中其他的復雜內涵,如其對宗教的肯定,對“回到中世紀”的提倡、對神秘主義的喜愛或者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等等都未被吸收?谷諔馉幍谋l使中國社會的主要任務從反封建上升到反帝國主義侵略,這時候以抒發個人主觀感受為主要內容的文學創作往往就要服從民族斗爭的需要,被宏大的革命敘事所取代。
最后,普實克總結道,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觀抒情性在新文化運動初期是以描寫個體的“欲望、要求、需要和情感”為主導的,這種文字雖然是以自我為中心,但在實際生活中承擔了啟蒙的任務,成為打破“封建的道德文章和文學作品中一再宣揚的舊的道德觀念”,打破“關于人及人的情感的錯誤的陳腔濫調”的重要革命力量,之后的中國現代文學越發注重把抒情與現實斗爭相結合,所抒之情也越來越豐富,不再局限于一己之私情,比如郭沫若的許多作品就直接抒發作者的革命激情,這時的抒情文學實際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政治斗爭和社會斗爭的武器”,承擔了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功能。應該說,主觀抒情的現實訴求,或者說“抒情文學的現實底色”是普實克對中國現代文學抒情特征的認識和總結。
【淺析普實克如何看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高校音樂改革與傳統音樂文化論文08-09
淺析煤炭企業如何加強物資管理的論文10-29
淺析如何提高電工電子課程教學質量論文08-30
淺析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標志中的應用論文09-22
淺析如何一步步寫教育論文07-29
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淺析論文08-03
淺析電子證據論文08-07
淺析如何讓民間文學融入幼兒園課程論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