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蒙古包祝贊詞與文學中的傳統美學思想研究論文
蒙古包是北方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的特點而創造出來的,蒙古包在北方草原數千年以來之所以傳承不衰,直到今天還有傳統的牧民一直在居住使用,在于它適合生產環境方面的要求:方便搬遷,圓形可抵御草原上的大風,修葺方便。并且蒙古包選擇在水草豐美又使牲畜擋風避雨之處搭蓋。選定良辰吉日,新包蓋成之后,新灶升火時,要準備豐盛的食品,請左鄰右舍來新包喝茶,舉行宴會。來客呈上禮品之后,將哈達拴在墜繩上,一位年老的祝頌人手捧潔白的哈達和一碗鮮奶,開始高聲吟誦蒙古包祝詞。
由于這一習俗在草原廣為傳承,所以《蒙古包祝詞》內容非常豐富。祝頌人根據主人和蒙古包的具體情況,即興創作、隨意發揮。經過長久地發展,日積月累,祝詞大體形成了兩種模式,即簡括式和展開式。簡括式的蒙古包祝詞一般比較簡短,只對蒙古包主要構件進行贊美,篇幅大概十行左右,如祝你美好太平!
祝你幸福安寧!圓圓套瑙像金輪,環蓋烏尼活似銀傘撐。周圍哈那似吉祥結,包門猶如雙魚漾波紋。圓圓氈頂賽綢緞……這里體現出蒙古族對于圓形審美的偏好和祥云圖案的最早雛形。
另外一種展開式的祝詞,是由祝頌人隆重推出的作品,祝頌人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想像和才華,滔滔不絕、淋漓盡致,這類作品一般從數十行到二三百行不等。這種展開式的祝詞一般說來有固定的開篇,從蒙古包外景說起然后步入包內對各個結構部件進行吟誦,接著是家具、用品,可多可少,但鐵鍋、桌子、被褥、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一定要包括在吟祝之內。展開式的蒙古包祝詞與簡短的蒙古包祝詞不同,它不只是點到為止,而是縱橫馳騁想像力,把蒙古包結構部件的作用、價值以及來源、如何制成等等加以生動地描繪,用祝頌人豐富的想像力編摹成故事和情節,展示給聽眾。
所以蒙古包祝贊詞,不僅是祝福吉祥,更是贊美勞動的贊歌,聽眾聽后,倍感生活是美好的,愉快、振奮之感,油然而生。例如:祝您健康平安!在那黃河匯聚地道,在那蔥郁陰山懷抱,在那仁慈圣主跟前,搭起吉祥潔白氈包。由薛禪篾爾干、發端,賽音烏哈騰倡導,能工巧匠設計制造,這座牢不可破,雪白美麗的氈包,建在高地的陽彎,故有興旺的征兆。造在大山的懷抱,故有發財的征兆。雪白耐久的氈包,透著靈光萬道。
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載體,是蒙古民族的搖籃。蒙古包的發展歷史,就是草原文化和畜牧業發展的歷史。解剖蒙古包的歷史、風俗、祝贊詞,就可以解讀蒙古文化的許多奧秘。一個在蒙古包里長大的人,跟在火柴盒式的樓房里長大的人,或者隔壁高打墻的農民相比,他的精神、觀念和文化心理,都是完全不一樣的。蒙古包大多數沒有院門,他們的門戶向一切敞開。漢民族把自己的住宅叫做家園,因為家后面總跟著個園;蒙古族的習慣說法是家車,因為家后面的確跟著一溜車。車一走,家就連根端了。居則氈為廬,行則車為家。蒙古族沒有那么多壇壇罐罐,有些值錢的東西,男人裝飾在坐騎身上,女人裝飾在自己頭上,所以沒有安土重遷的觀念。
長期以來住蒙古包和游牧生活的結果,使蒙古民族養成了生活簡單、行動敏捷、富于開拓精神、敢于闖蕩天下的性格。由于游牧和長期騎馬,蒙古民族的體質、耐力、抗寒耐饑的程度,都是其它民族望塵莫及的。幾天幾夜不下馬背的事情是經常有的,這在冷兵器時代是非常厲害的。由于家車的特點,行軍作戰時候,他們的家屬和牲畜都跟在后面,沒有后退余地,打起仗起來只能勝不能敗。
就連恩格斯都稱贊過蒙古的騎兵優于歐洲的戰車。
審美活動是人的一種社會本能,是現代人類發展到高智能階段的一個表現。民族審美心理世代相傳,延綿不斷,在一個民族的審美心理積淀和種族記憶當中表現得十分精微,這時的穩定性十分突出和明顯。
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英雄崇拜文化。蒙古族受其生產勞動方式和生活環境影響,陶冶了獨特的民族性格,樸實、勇敢、剛毅、豁達。獨特的民族性格,造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念和情趣。他們喜愛雄渾的氣勢、廣闊的草原、理想的英雄形象?v觀蒙古族早期的史詩和敘事詩,無一不體現著這樣的審美觀念和情趣。
到了近代以后,由于整體的生活環境和生產方式有了轉變,審美心里趣味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變和轉化,但蒙古族文化的英雄崇拜、駿馬形象始終是貫穿于不同時期的蒙古族文學作品中的。
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曾經有過圖騰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階段。在蒙古族的現實意識中,圖騰與祖先崇拜意識比較淡薄了,只是在日常意識層次上以風俗習慣的形式表現出來,而英雄崇拜無論是在現實意識還是在審美意識中都普遍地存在著,并且在審美意識中把這種對英雄的崇拜心理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象。
蒙古族歷代的文學作品中,塑造了許多英雄形象,比如英雄史詩中的江格爾、洪古爾;還有在蒙古族傳記文學、歷史文學中所塑造的成吉思汗、噶噠梅林、僧格林沁等。“你可以消滅他,卻永遠也打不敗他!
除此之外,駿馬形象是蒙古族英雄崇拜的審美文化之一。
馬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蒙古人的祖先狩獵、放牧、生產、生活、戰斗,都離不開馬。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特別是蒙古族被稱為馬背民族。馬的一切特征都符合蒙古人的審美情趣,在蒙古族歷代的文學作品中,馬被描繪成英雄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被描寫成擬人化的藝術審美形象。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心理結構,因而也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傳統和藝術傳統。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奠基于原始意識階段,進入文明社會之后,轉化為深層心理結構,從而轉化為審美心里結構。每個民族的審美心理特征都會完完全全地表現在他們的審美活動中。
【蒙古包祝贊詞與文學中的傳統美學思想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設計中的美學思想論文(精選9篇)04-26
影視文學作品中傳統晉商形象的建構研究論文06-26
文學鑒賞研究論文11-03
日本傳統文學物哀美意識研究論文04-12
電影色彩藝術的美學特征研究論文08-21
語言藝術在英語文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9-23
小議西方文學的研究趨向論文04-17
設計美學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和特點論文09-06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論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