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國家文化文藝宣傳媒體的社會責任
看了一篇關于春晚的文章,結尾一句“以讓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愛聽愛看”的話格外令人刺眼,不由聯想社會現實,感觸頗多。
現在一些生活用品、藥物、用具等的說明介紹,標志符號多用字母或英文,令為數眾多的中老年人如睜眼瞎,無語無奈、無所適從。電視文藝節目也多是露腹曝乳、妖艷輕浮充斥舞臺,令廣大中老年觀眾倒胃作嘔,無法觀看。中華文化幾千年積淀的曲藝雜談,戲韻戲味等傳統經典很是難得一見。照此文末尾那句話看來,全民期盼的春節晚會如今也標出“以讓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愛聽愛看”為宗旨。品味此言,在深感逆耳的同時,似乎隱約看到許多社會丑陋現象蔓延泛濫之根源,似乎窺視到許多年輕人精神靈魂嚴重扭曲,行為語言極度偏激之誘因。
如今的一些年輕人,禮儀道德嚴重缺失,極端自私,行為偏激,只談索取,不談奉獻,只知享受,不知感恩,時時事事,以我為中心。遠的不說,就說網上不斷曝出子女以跳樓自殺要挾母親不準生二胎,父親為生二胎給孩子寫保證書,保證無論任何時候最愛他一個等活例,足以說明一些青少年的精神靈魂已被嚴重扭曲。出現如此怪象,正是自小在生活啟蒙、文化教育、文藝誘導、社會影響等等方面的偏頗和誤導所致。此等現象,并非個例,當屬隱而待發的整體社會隱患,當給未來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壓力和影響。此種現象的惡性蔓延,本應引起國家豢養的專家高人以及全社會尤其是宣傳媒體的高度重視和警覺,但事實卻不然,卻多被傳為笑談、當做笑料。那些掌管教書育人和電視媒體宣傳大權的專家高人們也熟視無睹。只顧一味的算計收視率,更是不亦樂乎的繼續圍繞或迎合青少年愛新鮮,尋刺激的天性去著書立說、寫歌編劇、炮制節目。殊不知,所謂的“現代人”、“年輕人”愛看、愛聽、愛玩的、感興趣的事物,不一定就是好東西,許多不良習慣的形成正是孩提時代興趣愛好被耳聞目睹的一些社會不良現象所異化的惡果。生在南方愛吃米,生在北方愛吃面,文化文藝追求也是這個理,人一生的道德理念,精神素養,成年后的喜好偏愛,均和幼小孩提以致青少年時代的視聽接觸、熏陶灌輸有直接關系。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一個人一生活動的大多時間都是在家門以外度過的,家庭教育怎敵那耳濡目染、污濁橫流的社會現象,所以,我們要傳承中華禮儀文明,要珍愛中華傳統文化,要避免有五千年厚重積淀的中華傳統文藝文化的毀滅,就必須從娃娃抓起,從全民抓起,從中華傳統禮儀道德文化抓起,滿腦子算計收視率,眼睛老盯著所謂的“現代人”“年輕人”的興趣喜好是偏頗的、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尤其是文化文藝教育等部門和媒體達人更應肩負起傳承和忠于中華傳統文藝文化的歷史責任;應認識到在正面弘揚中華傳統禮儀道德和文藝文化靈魂精髓的大前提下,肩負起打造和培育未來能夠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新的“現代人”、“年輕人”的社會責任。
青少年不但是長身體時期,也是一生中人品素質,道德修為、禮儀教育、文化培養、精神面貌等生命生活基礎的關鍵期、奠基期。青少年時期培養的生活習慣和接受的教育概念將影響其終生,正所謂十年種樹,百年育人。因此、以單純迎合青少年喜好為標準的任何社會行為和舉動,或許正是對不良癖好習慣的推波助瀾或默許,它將可能促使青少年禮儀道德的嚴重缺失;將可能導致青少年精神靈魂的嚴重扭曲;將可能加速中華傳統文明文化的殘缺或毀滅。將可能催生巨大社會管理負面壓力之隱患。將對人文社會的良性發展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倘真如此,我們的媒體宣傳平臺以及相關的教育等部門將難辭其咎,當為歷史之罪人!
【淺談國家文化文藝宣傳媒體的社會責任】相關文章: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國內研究綜述12-02
淺談公民社會形成中的倫理責任03-28
淺談法治與社會文化環境03-24
淺談山寨文化12-11
淺談文化下鄉12-06
文化與文化載體之淺談12-11
淺談文化與文化教育的關系02-11
淺談疲憊與休息的文化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