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文學作品翻譯的論文
一、基于中西方文化差異,構建英美文學翻譯的角色思維轉換意識
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是一國人民在一定歷史和社會背景下經過長期勞動創造的產物,表現為一定的社會性和歷史性。準確地說,文化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歷史傳統、風俗人情、文學藝術、生活方式、價值判斷、思維形態的總和。每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演進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語言就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構成,當然也就對文化本身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文化的發展和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語言的發展又必須受到文化的制約,不能脫離本民族的文化發展。另一方面,本民族文化的穩定性、持久性和傳承性等特點都制約著語言形式和語言習慣的突破。要想更好地學習英語,進行英美文學翻譯,首先必須明曉一國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因為文學翻譯是用一國語言的文化形式去重新組合另一國的語言文化實踐活動,文學翻譯必然涉及語言的審美情趣、文化心理和民族特色等,是多學科綜合的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動,在翻譯的過程中體現著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感知過程。因此,做好英美文學翻譯必須平時多了解英美文化差異,多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價值評價尺度和道德審美標準,多了解中西文化價值差異。
翻譯文學作品,對于譯者來說并不是簡單的二傳手。盡管每個翻譯者都不可能百分百地忠實于原著,當然也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角色感知立場。為此,譯者應盡可能地完成角色轉變,一部作品由一國之作者到讀者,再到另一國之讀者,譯者要經過多重的思維和角色轉變,才更好地忠實原文,同時又能很好和本國讀者對話。就好像一個美國廚師做出一道非常好的牛排,那么中國的廚師就要在掌握美國廚師制作牛排方法的基礎上,選用中國的牛肉,制作具有美國風味的中國牛排。我們的譯者就是這個中國廚師,除了掌握語言本身的規律、思維和角色的轉變程度及有效性也是影響英美文學翻譯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的學生必須具有思維的角色轉換意識。
風俗是指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禮節風尚和習性,它受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學等方面的影響,英美文學翻譯應充分考慮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例如,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動物,所以,寵物就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并表現出不同的風俗人情。中國人一般都鄙視狗,通常用狗來比喻或形容壞人或不好的事情,但是英美國家則不然,他們一般都對狗有著較多的好感,在他們的思維里,狗是忠實的朋友,所以在英美文化中,“狗”就會常常用來形容人的生活,并由此派生出許多諺語習語。還有“貓”也是一種小動物,是英美國家比較喜歡的寵物,在他們的習俗中,貓天資聰明,多用來比喻或形容女人。
再如,中國人常用“紅”來形容年輕女性,比如“紅妝”代指女子的盛裝,“紅顏”代指“少女”。但是在英美國家,他們習慣上用“red”表示和中國相距甚遠的意思,“gointored”指“出現赤字”,“seered”意為“氣得發瘋”“大發雷霆”,“paintitred”則指“把某一個事物形容成非常可怕的樣子”。此外,禮儀之邦中國歷來都尊老敬老,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老”這個詞用來形容對人的尊敬,比如“李老”、“陶老”等,因為我們中國,年長就是代表著閱歷,代表著智慧謀略,代表著德高望重。但是,在英美國家,“old”則是趕不上時代的藝術,代表著落伍,在西方的習慣中,年齡都是個人隱私,特別是女性,非常忌諱別人問及年齡等。這些都是中西風俗文化差距,只有了解這些,才能很好地進行英美文學翻譯,真正實現中西文化相容,思想相通。
二、小結
綜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歷史典故、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滲透于各自民族的語言表述之中,只有深深明曉中西文化的個性差異,通曉中西文化的內涵,才能在翻譯中做到“信、達、雅”,把英美國家的文學翻譯成符合英美情又具備中國味的好作品。
【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文學作品翻譯的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分析論文08-04
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論文08-03
中西方文化差異及語言體現論文07-08
中西方茶文化差異下開展英語教學的途徑10-19
談英語教學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論文06-07
漫談文化差異下英語探究式教學論文07-27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比較10-22
文學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譯教育理論論文08-09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07-09
從廣告角度中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