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論文[常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內部審計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內部審計論文1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經濟和國內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也直接使得內部審計出現改變。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及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使得我國內部審計有了新的發展方向;诖,對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新時期我國內部審計新要求
。ㄒ唬⿷浞种匾曪L險
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其是隨時隨處都可發生,比如財務風險、經營風險、戰略風險等,管理者必須準確識別、評估及處理,也就是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使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于組織風險管理是否科學有效、管理后所余風險是否有能力接受等都要依靠審計工作者進行評價,同時,風險管理機制的如何建立完善、如何建立內控體系防控風險這些方面也需要由審計工作人員給予咨詢。所以,內部審計擔負著重要責任。不管是預算管理體制改革,還是財務、會計等體制的改進和完善都需要對各項業務中潛在風險進行必要防控及管理。
因此,將風險納入到內部審計工作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審計確認及評價,為組織的風險管理給予必要幫助,這也是新型財政管理體系對內部審計提出的新要求。
。ǘ⿷浞种匾暪芾
基于新財政管理體系下,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業務辦理流程也逐步簡化,會計計量、記錄及報告等日益標準化、規范化。由于業務辦理較為復雜引起的會計信息出現紕漏,及會計信息質量主要取決管理者的專業素養、規范化程度及管理效率。這就使得審計工作的重心逐步由監查財務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及相關制度轉到財務、風險、行政及資源等方面的管理上是否合理有效,這是新時期,內部設計的一個新的要求。
。ㄈ⿷匾曍熑温男
不管什么組織的管理者或負責人必須對本組織的管理及業務開展等方面擔負領導責任、直接責任等,而這類責任可能是一種財務、生產、經營,乃至社會責任。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對國有企業管理者、領導者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責任均已明確。尤其是在新財政管理體制背景下,黨政重要領導通常在預算、政府采購、財會、風險管控等方面的責任更為明晰。比如:《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中明確指出,組織財務活動必須在組織負責人領導下,由組織財務部門進行統一化管理;诖,對內審部門有更高要求,一是要擔負更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一步拓展經濟責任審計面;二是有效提升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及效率,為監察機構的考核、人事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據。
二、我國內部審計模式轉變的'路徑
。ㄒ唬┞毮芏ㄎ坏霓D變
經過三十余年來的發展,我國內部審計不管是理論和實踐方面,還是內審制度體系建設方面,均為新時期內部審計模式的轉變奠定了基礎和實力。因而,逐步由監督型向增值服務型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增值不單單在于內部審計意見被組織采納后能夠為組織增加經濟收益、節約成本等,更為關鍵的是不斷改進和完善組織內部控制、經營管理及內部治理等方面。同時,有助于收入增加,降低支出降低,進而充分調動管理層及廣大員工的工作熱情,并能讓人們逐步認識到內部設計的重要性。二是增值服務業不單在于組織的生產經營、各項業務的有序開展,還可為組織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給予保障。三是增值服務和經濟監督并非矛盾的,原因是內部審計有助于經濟秩序的穩定,使生產經營成本降低,組織利益的損失降低,本質上是增值的。因而,增值服務是內部審計新的高層次職能定位,是新形勢下內部審計工作的更高要求,所有內審機構必須加以重視,并在實際工作中落實下去。
(二)工作中心的轉變
一是積極參與組織各項改進工作。參與到組織治理改進中,內審機構應對治理過程計劃及運作效果進行獨立、客觀、全面地評估,并作出評價性結論;同時要,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為組織的治理過程改進的方式方法提出必要的建議,或協助董事會進行治理工作的自我評估。所以,內審機構需要在組織內積極推廣正確的價值觀和發展觀,以確保經營管理的效率,創建完善的問責制,及時開展風險和控制信息的通報工作。此外,參與到組織風險管理改進中,內審機構應在檢查、評估、分析及報告等基礎上,提出風險管理改進的有效性、可行性建議,并要積極協助組織董事會做好監督工作;還應科學應用風險管理的各種方法及控制對策,以協助組織解決各種風險問題。參與到組織內部控制改進中,內審機構應根據組織內部運營、治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風險控制是否正確、有效進行評價,并要及時找出差異及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協助組織進行科學有效控制。
二是主動開展內部審計新業務。在新形勢下,內審機構有了更多的新的業務,比如:經濟和社會責任審計、環境審計、信息安全審計、職業道德審計及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業務。而這類業務在理論和實踐經驗等方面可能尚不完善,有甚至存在偏差、錯誤,但是這也給內審工作給予了新的發展和建設空間。因此,要有意識的在內審工作規劃中納入新的業務,如此不但有助于組織增值,還能拓展內審發展新方向。
。ㄈ⿲徲嬆J降霓D變
新時期,內部審計模式應逐步由基于賬項和控制導向轉變為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導向審計不僅僅要求在實際審計中,根據被審計組織或項目的風險評估情況計劃具體的內審工作,比如:審計程序的確定、審計證據的獲取、可靠性評價等,同時還要根據組織風險情況合理安排內審機構各項工作,比如:內審發展規劃制定、明確審計范圍、年度審計工作計劃等。換言之,內審不但要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通過評估組織風險為基礎妥善安排審計程序、組織審計工作,還應把組織風險管控架構或具體過程納入到審計內容中,以評估該架構的設計及運作有效性,此外還要根據組織風險情況,安排內審機構的工作,規劃內審機構及人員發展方向。
(四)素質要求的轉變
基于風險導向模式下的內部審計工作,要求內審人員素質逐步由注重財會變到重視管理、信息技術應用。具體而言,一是要不斷強化內審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內審人員應積極通過自學、再教育或培訓、參與實踐等方式提升個人修養及業務能力;二是要提升內審機構整體素質,要合理配置內審人員,通過組織內的人才流動、人才引進及培養使內審機構能從整體上提升工作能力,滿足審計工作要求;三是要制定科學的人資計劃,從內審事業的長遠發展角度對內審人才的培養及引進予以規劃;四是要積極和各個職能部門配合、協作,通常這些部門的專業資源有效開展內審工作。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內部審計模式必須進行轉變,建立基于風險導向的內審模式,并要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科學定位,合理轉變工作重心,并要加強內審人員的素質建設,確保內部審計的良好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春,高維紅,李艷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的應用研究[J].財會通訊。20xx(06)。
[2]任慶佳。我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研究的必要性[J].現代商業,20xx(07)。
[3]周慶西,謝偉。內部審計新模式---風險導向審計[J].中國內部審計,20xx(11)。
[4]盧文娟。關于在我國推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幾點建議[J].中國證券期貨,20xx(05)。
[5]任暢,馮楚楚.我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經營管理者,20xx(07)。
內部審計論文2
1審計人員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自評
審計問題自評,即是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定性,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審計發現問題廣度、金額和性質,將審計發現問題分為輕微問題、一般問題、重要問題、重點問題、特大問題等5類。在審計項目結束后,審計人員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自評,其目的實現審計人員對審計項目的自我總結提升的過程,同時,通過自評,讓審計人員充分了解在該項目審計成果的自我確認,并將審計自評結果向部門提交。
2審計項目進行復評考核
審計主管或審計部門考評人員根據審計人員的自評情況,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復評,進行打分考核,對于復評問題定性存在重大分歧,可以提報部門例會進行討論。根據復評后的定性情況,按發現問題性質,予以相應考核分值,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5個等級問題分別予以1—5分的考核分值,各個審計問題分值之和即作為該審計項目下審計人員的考核分值。
3考核結果公布確認
為保證績效考核公平、公正、公開,審計部門應定期將考評結果向審計人員公布,以便各審計人員掌握自己績效成果,并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冃Э己藘冬F績效考核兌現是落實審計項目成果考核最關鍵環節,但要實行考核應有一定基數作為參考,審計成果考核基數選取,可以根據年度計劃項目數量與每個項目計劃考核分進行計算,對于每個項目考核分可以選取近期已經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審計項目進行重新計算來確定。如審計人員全年12個項目,平均按每個項目考核分25分,全年考核基數應為300分。審計部門應根據審計人員考核分值,結合一定期間的考核基數,使審計成果考核結果與薪資有效掛鉤;此外,審計成果考核分值也是部門年度審計人員評優、職務升降等衡量的直接依據。
4審計成果考核修正
通過以上質與量相結合的`考評方式,將審計成果量化,為衡量各審計貢獻提供了標準,對促進審計人員發展,增加部門影響力有著深遠意義,但也可能導致審計人員為片面最求審計成效,有可能影響審計全面性、審計判斷的客觀性。為實現審計成果考核的有效落實,內部審計部門還應有良好審計制度流程為保障,規范審計程序;分級審核的有效執行,確保審計質量。在對審計人員考核過程中,除了審計成果考核外,還必須將審計過程控制也納入人員考核范圍,如審計方案全面性,審計程序、方法的有效性,審計檔案資料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等;此外,部門負責人還應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結合部門實際情況,調整成果考核分值比例,以不斷提高和完善對審計人員的綜合考核,推動部門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審計成效。
內部審計論文3
摘要:目前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發展還不十分平衡,審計信息化軟件的利用率也不高,從而影響審計信息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所以企業應加強對審計信息化的重視度,優化審計人員配置,增強創新精神。文章主要對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問題;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增加,對內部控制的要求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作為加強企業監督的主要方式,需要不斷轉型工作方法。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審計方法來不斷提高審計效率,促進企業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1、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應用的問題
近些年,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趨勢,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部分必將面臨著轉型的挑戰。尤其對于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來說,其發展所面臨的審計環境更加多樣,審計對象也更加多元化,如果僅依靠傳統的審計思維和方法則很難滿足實際的需求,所以企業應建立專門的信息化審計系統,實施標準的信息化審計流程,加強對業務數據分析的準確性。但是目前對于企業來說,在實施審計信息化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信息系統審計發展不平衡。雖然經過企業自身不斷地努力,一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已經走上了信息化發展的道路,然而,企業在審計信息化建設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平衡現象,信息化水平差異較大。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審計信息化的建設仍然處于空白或者初級階段,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共享。以電力電網企業為例,這種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企業對信息化審計的推廣程度不一致,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地方的電力企業也存在差異;第二,對審計系統各模塊的應用率存在差異,一般對財務模塊的使用較為頻繁,而對于物資等模塊則很少使用。
。2)審計信息化軟件的利用率不足。為了更好的推動企業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目前在市場上推出了較多的審計軟件,該類軟件的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審計效率,從而促進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由于對審計信息化軟件的認識度不夠,ERP審計系統中的很多模塊都沒有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系統開發也不夠完善,從而導致信息在傳輸和共享的過程中遇到較多的問題,企業之間的聯系度較少,影響了軟件的廣泛推廣,同時降低了使用人員的積極性。
。3)計算機審計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近些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子交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反映到企業審計工作中主要表現在將電子數據傳輸到審計平臺,然后利用審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能夠熟練操作審計軟件,能實現對數據采集、數據轉化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2、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1)優化隊伍結構,增強業務素質。要想推進企業的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應從思想上增強企業對審計信息化的重視度。對于企業領導層來說,應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增強審計能力,鼓勵進行審計的信息化發展,積極引進優秀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在工作中逐漸轉變思想,提高信息化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
。2)深化和提高計算機審計水平,為審計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持。在現代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系統具有明顯的廣泛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從而為計算機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多的.難題。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審計軟件所包含的內容并不十分健全,對于實際工作中的很多內容都沒有涉及,從而使審計人員在使用的過程中遇到較多的問題,使用起來也不夠流暢。這就要求相關研究人員不斷提高計算機審計水平,完善審計軟件的相關功能,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實用的數據收集和處理軟件,從而將審計系統與財務、人力、物資等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為審計信息化提供更加可靠的技術支持。
(3)加快創新步伐,推進事后審計向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的轉變。在傳統的審計觀念中,一般是在事后開展相關工作,這種審計方式效率較低,對于已經出現的失誤不能及時制止。而隨著企業快速發展要求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了相關方面的研究,通過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能夠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提前預測和防范。對于已經出現的失誤則能及時進行補救,從而降低失誤或風險對審計結果的影響,所以企業審計部門應加快創新步伐,逐步轉變審計方式,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促進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3、結論
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要求企業能夠樹立信息化審計的觀念,優化組織結構,加快創新步伐,不斷提高計算機審計水平,從而拓寬審計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審計效率與水平的提升。
內部審計論文4
一、內部審計應當以增加組織的價值為目的
(一)由內部審計的性質決定
內部審計是在組織規模不斷擴大、管理層次不斷增加、管理空間不斷拓展的情況下,為加強組織內部的管理控制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 經濟 組織管理的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作為經濟組織內部的一項重要管理職能,內部審計也應當是以幫助改善組織的經營管理,增加組織的價值,實現組織的目標為目的。
(二)由 現代 組織所處的內外環境決定
現代組織規模不斷擴大,集團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外部競爭日趨激烈,外部條件變化日益加快,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在這種環境下,內部審計不但要面向內部經營管理活動,加強檢查、評價,以保證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指令得到及時有效貫徹執行,而且要面向組織的外部環境,加強調查、 分析 ,以提供經營管理者正確決策所需的建議、咨詢、資料,提高管理效率,為最大限度地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三)有利于內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1999年頒布的《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指南》中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保ㄗⅲ簢H內部審計師協會。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準則[S].1999.)指南是在對過去成功經驗 總結 和肯定的基礎上提出的今后工作的依據。國際上許多國家的內部審計工作是以增加組織的價值為目的,與組織管理的總目的相一致的。這不僅有利于內部審計人員一心一意地開展工作,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而且可以使內部審計真正成為對組織有用的活動,為組織所真正需要,從而使其能夠得到組織高層管理者的重視和支持,更有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和作用的發揮。
二、內部審計如何為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內部審計職業實業指南》中指出:內部審計應通過系統、規范的 方法 ,評析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和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也就是說,內部審計應從下列三個方面為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管理服務。
(一)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
風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的損失。風險管理就是通過風險預警、識別、評估、分析、報告和規避等,控制和降低風險,防止風險顯化為損失。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減少和防止組織的損失,增加組織的價值。近年來,一方面,組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社會 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日益全球化,資本市場日益國際一體化,組織所處的環境越來越不確定,組織越來越難以對其進行控制和把握,面臨的風險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為了適應風險日高的外部環境,組織的規模越來越大,業務翻新越來越快,內部組織機構變化越來越頻繁,這又使得組織內部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和改善風險管理已成為關系組織生存和 發展 的大事。在這方面內部審計大有可為。
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與組織的其他部門相比,它更能從組織的全局角度,更清醒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提出防范風險的'有效建議;與外部審計相比,它更能從組織的利益和實際出發,更積極主動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提出防范風險的有效建議。內部審計還具有綜合性。它要對組織所有經濟業務進行審查、評價,因而它能對組織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內部審計更具有經常性和及時性的特點。它能隨時針對組織的實際需要和發生的 問題 開展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防范和化解組織面臨的風險。因此,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最近,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建立了 企業 風險自我評估程序和模型、聯網審計和控制軟件及全球內部審計信息數據庫,旨在倡導內部審計人員充分利用先進的 網絡 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對企業風險事件進行動態、實時的識別、監控和處理,使內部審計重點逐步從管理保障向風險保障轉變,從被動發現問題向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轉變,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
同時,內部審計還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大力開展審計調查,對組織中存在的帶傾向性、普遍性的問題,特別是組織所面臨的財務和經營風險,進行經常性的調查、分析和評估、預測,弄清問題產生的原因或未來的發展方向,向組織的高層管理者提出解決或防范問題再次發生的建議,或隨時接受他們的咨詢,以幫助組織改善風險管理,增加組織的價值。
(二)評價和改善組織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 會計 信息的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管理指令和有關 法律 法規、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內部控制是組織內部約束機制的主要 內容 ,它對于維護組織的生存、提高組織的活力,防范組織的內部風險,增加組織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每個組織的內部控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控制環境中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控制環境不斷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使原來比較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發生殘缺或失效;同時,隨著人們對內部控制 規律 的深入了解,人們也需要對內部控制進行不斷完善。這些都要求人們對現有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進行不斷的評價,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使其趨于健全、有效。組織可以聘請外部審計師進行這種評價,但內部審計機構更了解本組織的情況,而且更關心本組織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內部審計人員來進行這種評價,不僅更加準確、有效,而且成本更低,評價更及時。因此,內部審計機構是內部控制健全有效性的主要評價維護者。
為了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出現的殘缺和失效問題,內部審計人員必須時刻關注控制環境發生的變化,經常檢查各項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不斷從組織的實際出發,探索優化本組織內部控制的途徑。對于控制環境,要重點關注高層管理人員經營理念、組織結構、授權方式、人事政策、國家政策法規、國家經濟管理監督機關監督檢查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及其對內部控制的 影響 ;對于風險評估,要重點評價風險評估的程度是否合理,方法是否 科學 ,報告是否及時;對于控制活動,要重點檢查新業務出現后,不相容職務是否合理分離,一般授權與特殊授權的劃分是否合理,憑證和賬簿的設置是否齊全,會計計量和記錄是否真實可靠,各種控制措施是否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預算程序和方法是否合理,定額是否齊全、合理;對于信息和溝通,要重點檢查憑證傳遞路線是否合理,信息溝通是否暢通等。對于發現的殘缺和失效問題,內審人員應查清其產生的原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向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提出完善的具體建議,或隨時接受他們的咨詢。
(三)評價和改善組織管理過程的有效性
組織價值的增加離不開有效的經營管理。為了幫助組織改善經營管理,內部審計應當大力開展業務經營審計,如基建工程的預算、決算和招標、投標審計,物資采購審計,費用成本審計,投資和無形資產開發可行性審計,人力資源開發審計等,促進組織努力開發和充分利用各種生產力要素,嚴格控制成本費用開支,以增加組織的價值;大力開展管理審計,如財務預算和計劃審計,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戰略決策和管理審計,基建工程跟蹤審計等。在審計的基礎上,促進組織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保證管理指令和預算、計劃的有效貫徹執行,促進經濟責任的履行,優化管理方法,確保組織的戰略與行動計劃之間高度協調一致,保障組織管理的有效性,增加組織的價值。
三、怎樣保證我國內部審計為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一)必須徹底改變“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礎”的觀念
最初,由國家審計機關組織和推動我國內部審計的建立,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但長期把內部審計視為“國家審計的基礎”,不利于內審職能的發揮。
首先,把內部審計定位于國家審計的基礎,混淆了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在目標上的區別。在現代社會中,國家和各種經濟組織是不同的經濟利益主體,有著各自不同的意志和要求。內部審計代表的應當是其所在組織的意志,服務于組織的利益,接受組織的管理、監督和指導;國家審計則應當代表國家的意志,服務于國家的利益。除非國家直接管理企業等各類經濟組織,否則,它就不應當對各個組織的內部審計進行指導和監督。其次,這種做法動搖了內部審計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礎,履行與國家審計相似的職責,那么,它的工作就是對國家審計的重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最后,這種做法限制了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給內部審計實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內部審計履行與國家審計相似的職責,各種組織就無法將內部審計作為自身的內在需要加以接受,更談不上全力支持這樣的內部審計。而內部審計機構如果得不到組織管理者的支持,其工作就很難開展,作用當然非常有限。
要改變 目前 這種局面,就必須轉變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礎的觀念,把內部審計定位于組織內部的能夠增加其價值的一項重要管理職能,使內部審計真正成為對組織有用的工作,成為組織的自覺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履行的職責應與其獲得的經濟利益相一致,這樣,他們才能全心全意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二)要讓內部審計真正內部化
內部審計的內部化是指內部審計應當作為組織內部的一項管理控制職能存在并發揮作用,內部審計機構及其人員應當是組織內部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在守法、誠信的前提下,以其所服務的組織的意志和利益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內部化是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本質區別所在。只有真正內部化的內部審計組織才需要,也才能真正為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要讓內部審計真正內部化,就要防止讓內部審計過分獨立化。為了盡可能擴大內部審計的范圍,保證內部審計人員能自由地、客觀地進行審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組織應當保證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有盡可能高的獨立性。但是,內部審計畢竟是內部審計,而不是外部審計。所以,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是越高越好,不能把內部審計獨立于組織之外,使其成為外部審計。那樣不但不能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反而會使內部審計喪失存在的必要性。內部審計只有真正內部化,才能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經常性、及時性和針對性,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獨特作用。那種把內部審計完全承包或委托給外部審計的做法也是不適當的,是對內部審計獨特作用的否定。
(三)要加快實現內部審計職業化
內部審計職業化是指內部審計應當作為一種獨特的非自由化的社會職業存在和 發展 。它要求內部審計應當具有能夠自我管理的獨立的職業組織;應當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才資格認定機制、執業質量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在和客戶簽約前,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是自由的;在簽約后,內部審計人員應能恪盡職守,為顧客勤奮工作,并據以獲得相應的報酬和待遇;內部審計人員與雇主之間應當是契約關系,任何被違約侵權的一方都有權終止約定。因此,內部審計職業化并不是要求將內部審計從組織內部獨立出來,成為外部審計,而是為了形成社會公認的內部審計人才標準和人才市場,以便各種組織可以自由地、放心地聘用到合格的內部審計人才;是為了形成社會公認的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標準和內部審計人員行為規范,以便有關各方可以公正地評價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價值;是為了形成內部審計人才競爭機制,促進內部審計人才素質的提高;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內部審計人員及其所服務的組織的合法權益,增加組織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因此,職業化是內部審計人才和內部審計服務市場化的前提和必然要求;市場化又是客觀確認內部審計人才及其工作價值的前提條件,是內部審計人員能夠依據其工作獲得報酬的前提條件。所以,在市場 經濟 發達的國家,組織的各種管理人才都已經職業化或有職業化的趨勢?梢姡殬I化并不妨礙內部審計的內部化,它有利于保證內部審計質量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利益,提高內部審計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的能力。
20xx年1月我國內部審計師協會成立,標志著我國內部審計職業化的開始,但 目前 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獨立而權威的人才資格認定制度,沒有獨特的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等。為了提高內部審計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的能力,應當加快我國內部審計的職業化進程。
(四)要努力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內審人員的素質是內部審計能為組織增加價值的根本保證。作為能夠增加組織價值的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忠誠于組織的整體利益,必須具有很強的法制觀念和規則觀念,必須能做到客觀、公正、誠實、守信,必須精通 會計 、審計、管理、經濟法規等知識,必須掌握內部控制 規律 ,必須嚴格按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工作等等;作為能夠增加組織價值的內部審計機構,不但要有足夠的財會、審計人員,而且要有一定的工程、技術人員等。為此,組織應充分利用內部審計人才市場的競爭壓力,招聘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促進他們自覺提高素質;應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考評和獎懲,保證和促進他們素質的提高;應合理配備、委派內部審計人員,保證從事每項審計業務的審計人員都有合格的素質。
(五)組織要高度重視和充分利用內部審計
這是內部審計能為組織增加價值的必要條件。內部審計為組織增加價值的方式有直接和間接兩種。直接方式包括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與舞弊,直接核減預算、定額等;間接方式包括監督或調查組織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指令的貫徹執行情況,向組織的經營和管理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咨詢、資料等。顯然,如果沒有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視和支持,內部審計就沒有足夠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就很難用直接的方式增加組織的價值;如果組織的經營管理人員不積極采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建議,不主動向內部審計人員咨詢,不注意利用內部審計人員提供的資料,內部審計也很難用間接的方式增加組織的價值。
內部審計論文5
一、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ㄒ唬┱J識不明確,理解有偏頗
我國多數中小企業對企業審計認識不清,很多企業認為審計是給別人看的,找個聲譽好的會計事務所出具一份審計報告,能夠通過金融機構的融資審核就行;審計了財務就會帶來更多的稅- 4 - 務支出;內部審計就是個形式,起不到什么作用,可有可無;加之我國多數中小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沒有良好的貫徹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財務工作人員多為由企業所有者的近親擔任,審計會增加內部不信任感甚至導致矛盾;審計就是在生產經營中增加一個不必要的流程,增加經營成本和人力資本;更有甚者認為內部審計就是讓員工去找老板的麻煩;部分審計人員也認為自己的工作并不重要,走個過場就行,別給自己和單位找不痛快。
。ǘ⿲徲嫙o保障,工作開展難
在很多中小企業中內部審計不是獨立部門,沒有制度依據和工作支持,審計的獨立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沒有保障;有的企業審計設立在財務部門之中,人員由財務部門的人員兼職,不能獨立開展工作,只是在需要時臨時抽調,應負場面,審計變成了自己查賬;內部審計從業人員不具備審計資質或者應有的知識和技能,審計工作無法達目的;審計結果和出具的報告難以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問題,更提不出改進建議,失去審計的意義,不為企業所有者信任;有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無法提供審計所需的真實、完善信息,導致審計風險;內部審計結果本身不具備公信力,導致審計工作既不能服務于企業的融資需要,又不能為經營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議,為決策提供咨詢;尷尬的處境和不明確的作用是中小企業審計難以發揮作用的癥結所在;內部審計工作局限在對財務數據的查證上,缺乏事前了解、調查經- 5 - 濟活動的前沿,沒有參與經濟活動管理過程,難以發現問題;當涉及下屬單位的績效考核、年薪兌現等切身利益時,就淡化管理審計,使工作具有片面性。
。ㄈ┲贫炔唤∪,作用難發揮
在建立審計單位或設立了審計崗位的中小企業中,很多單位在審計制度建設和執行方面存在問題,審計的參與度不高,很多部門和員工不配合審計工作;領導層對審計結果的利用不充分,難以實現以審計促管理的目的;發現問題不是設法推諉、掩蓋,就是“炒魷魚”了事;沒有從根本上分析癥結,完善管理。
二、解決問題的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給出以下建議:
。ㄒ唬┱_認識,全員參與
從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開始,自上而下推行內審工作,端正對內部審計的態度,正確認識內審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明確內審的職責;改變錯誤認知,真正把內審工作納入生產經營管理過程,發揮內部審計的過程監督、風險控制、決策咨詢服務、效率評價作用。全員參與不是大家都來審計,而是全員支持審計工作,為之提供全面、完善、詳實的資料和信息;主動咨詢,發揮審計的服務作用;對于發現的問題和建議認真落實,實現流程改進、效率提升、管理優化的目的。這就要求企業的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具備清醒的頭腦和較高的管理素養,同時也是促進企業管理者主動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提升自身素質;促使全體員工- 6 - 主動關注、融入企業,與企業共成長。
(二)建立機制,保證良好運行
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可以使之直接隸屬最高決策層。比如董事會,直接對其負責;保證審計的`獨立性,使內部審計工作做到獨立、公正、客觀;同時發揮決策咨詢作用,提高審計成果的利用率。制定內部審計流程和制度,并嚴格執行,做好獎懲,最好與經營績效掛鉤;促使全體人員配合審計工作;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本著查漏補缺、完善管理、提升效能的原則認真分析原因、冷靜處理,不能簡單粗暴,不能依據未定性的結論做出有礙內部和諧的決定,更不能借機生事。
(三)提升從業者素質,實現提升管理,服務企業發展的目標
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對審計有很大的影響,是其履職的保證。就當前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而言,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需要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一方面要引進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能人才——注冊會計師,這是內部審計得以實現的基礎之一;另一方面要培養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這是他們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審計成果、深入發現分析問題,綜合分析行業發展、社會環境、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為企業提供咨詢建議,促進企業完善管理,提升競爭力的保證。
。ㄋ模┮M企業內審工作外包機制
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培養專業的、高素質的內審員確有難度。由于企業的規模、發展狀態(企業的初創期、發展期、成熟期區間)等原因,許多企業不能擁有自己的內審機構和團隊,又要保證內審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實施內部審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內審外包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首選,它解決了中小企業成立內審團隊的經費、人員、工作流程、工作效率、獨立性等一系列問題,為中小企業帶來了便利的內審服務;甚至延伸合作,為企業出具具有高誠信度的審計報告,為中小企業融資帶來便利。 三、結語
總之,中小企業由于其規模、行業、發展程度、管理體制、經營特色、領導者素質等原因,內部審計工作被誤解、不重視甚至被忽視,不可否認的是它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地位不明、制度缺失、職責不定、人員稀缺等種種原因,使得其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審計風險頻發,審計結果未盡客觀公正,且利用率不高。但以完善管理、發展企業為目的的企業內部審計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只要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從發展企業出發,不斷提高認識。正確對待內部審計,給予支持;引進人才,提升從業者素質,建立高素質的企業內審隊伍,或者實行內審外包,引進高資質的審計團隊;認真實施流程控制,發揮內審的管理監督、風險控制、管理完善、咨詢服務職能,就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云南分所
內部審計論文6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為了有效地提高經濟管理的穩定性,需要對內部財務進行有效的審計管理,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不足問題,分析強化企業內部制度管控的措施,制定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方式,提升企業的內部財務管控效能,實現對企業內部財務的綜合管控。本文針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基本概況進行分析,研究企業內部審計控制與獨立的基本內容,分析增強企業內部制度控制的有效方案,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的綜合強化管理。
關鍵詞:
內部審計;獨立性;控制
1引言
企業內部審計應當是獨立的,按照獨立的組織控制形式,對各個業務部門進行審查和評價分析,遵循公認的程序標準,確定是否符合經濟價值標準,是否符合經濟適用資源的歸屬情況,給予有效的評價與建議分析,明確審計的權責劃分。內部審計中被審計的各個單位不可以與審計結構有利益關系,需要建立獨立的經濟業務,明確工作流程,保證企業內部審計的準確性。
2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概述
2.1內部審計的基本概述
企業內部的獨立審計是以獨立的結構,有專人負責,審計的工作內容具有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應當隸屬于企業的高層管理部,不隸屬于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是對企業內各項部門的準確評估,其結果可直接匯報董事局委員會。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越強,審計質量越可靠。內部審計的財務獨立,與財務部門沒有利益權屬關系,內部審計可以從各個專業角度,分析原始業務的信息,分析審計機構的權利往來。這就需要保證內部審計數據資料的可靠,防止影響內部審計的準確性。
2.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需要由專人負責,保證審計工作不受各方利益的影響,由專人負責,而非兼職。企業的內部審計中,財務人員需要避險,為了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準確性,需要在工作上有所取舍,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需要合理的處理企業內部之間的人際關系,準確的分析內部審計的權責,確定公正的職責標準。內部審計是需要跨部門工作,需要以有效的協調為基礎,分析審計信息的原始資料,合理的調配審計工作人員,保證工作效率。
3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概述
3.1企業內部控制的含義
按照內部控制法律規定,準確的分析企業內部遵循的審計過程,分析企業內部的經營水平,對企業進行經營目標的分析,保證資產的完整性,保證資源的有效性,明確會計信息的合理性,確保經濟政策執行的確定性,合理地控制實際規劃形式、約束標準、控制方法。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管理分析,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制形式,提升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3.2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貫徹整體經營發展活動全程的,是以有效的內部管控辦法,重點分析實際經濟水平,對企業的管理進行考量,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的財務活動水平,信息標準,溝通效果等,重點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控制流程,加強綜合內部治理,提高活動的控制分析,完善企業的有效經營狀況的評估。企業內部控制并非簡單的會計控制,是需要對貨幣、實物、成本費用、應收賬務、報批控制、風險、財產資金等的全方位控制。例如,需要準確地分析貨幣資金控制中的收支業務,由專人負責完成記賬處理。出納需要按照有效的授權批準情況,采用實物資產登記方式進行處理,確定會計記賬的權責標準,保證會計體系控制財產的合理性。
3.3財務信息的控制與溝通
財務信息數據需要明確實際的控制標準,確定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制過程,重點分析經營成果、存在的問題,分析真實財務報告,分析經濟活動中的問題,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內部控制管控標準,建立完善的`報告控制方案。在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需要明確實際符合的規定,準確地分析審批制度流程,配置科學的機構配置準則,分析調賬、查錯的更正過程,不可以隨意地調整或變更,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準確,提高企業管理的內部有效管控效果,做好定期測試檢查,嚴格的編制財務報告內容,建立完整的計算管理標準準則。
3.4內部審計的控制
內部的審計控制中需要明確內部控制的組成標準,分析審計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內容,明確經濟有效價值,分析管理政策形式,確定財務活動的基本合法性。內部審計的控制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獨立性審計標注原則,明確審計技能、審計業務標準,分析審計工作的信息資料,確保資產的真實、安全、完整,明確資源使用的經濟效果,提升企業的整體經營水平和經營效率,內部審計并非單獨是對財務的監督管理,需要從企業的原材料出發,準確地分析各個部門的物資管理水平,確定生產經營的計劃、預算,對目標活動進行有效的調整分析。
4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控制的影響分析
4.1內部審計對財務活動的控制
財務部門是經濟活動的執行部門,往往面臨巨大的工作量任務,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不足,往往會造成各類工作問題。內部審計需要對企業實際的獨立審計情況進行分析,重視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開展合理的財務、稅務職責分析,明確財務法律法規標準職責的更新情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水平,建立完善的財務管控標準,對每一個財務人員的職業技術水平,工作態度、工作效率進行分析。內部審計可以完善其監督管理職能,充分提高財務活動的整體工作效率水平。
4.2強化獨立審計,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能
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重點分析企業內部的制度流程,分析制度客觀監督管控評價效果,建立長效法律管理依據,對嚴重影響企業健康發展的內部審計問題進行分析,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客觀性和有效性。每年需要實施有效的經營法規管理標準,對內部審計進行有效的經營分析,設置獨立的監督職能規范評判管理標準,不斷推行有效的財務行政規范,加強財務管理行為執行水平的分析。
5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有效地提高企業財務的準確管理,這是符合企業監督管理分析建設標準的,可以有效地拓展財務管理的考評規范制度標準,加強綜合評分報告的統計分析,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條例,以數字形式,準確的企業財務管理行為方法,確定企業監督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和目標價值,確保會計報表數據的準確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孫婷.民國時期審計獨立性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xx.
[2]王惠.審計任期與審計獨立性的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xx.
[3]劉鳳蓮.基于三方博弈的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缺失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xx.
內部審計論文7
1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內部審計工作在能源企業管理的效率
。1)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快構建良好的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在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由于我國信息化逐步帶動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現代化企業的客觀需求,尤其是在近些年以來,我國能源企業會計信息核算和財務管理以及業務系統管理的系統化和網絡化,只有通過建設數據高度密集性管理系統,逐步開發更多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等各項功能,才能進一步實現能源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在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求能源企業管理者必須要能夠從企業自身的情況出發,逐步推進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在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方面,可以結合自身地區的發展特點,開發一些具有行業特色和地方特點的網絡信息系統,從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
。2)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在我國的內部審計機構中,必須要改變我國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低下的局面,就必須要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使其能夠成為一門獨立的企業管理部門。同時,審計的根本特征就是獨立性,如果能源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缺少獨立性,那么,這就很有可能會成為無本之木,也就沒有辦法達到相應的審計目標。而想要提升內部審計的實施效果,這就必須要使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增強。同時,能源企業還應該要對審計人員的權利義務和內部審計做出明確的解釋,使其必須與區別于企業一般管理部門,在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職業道德和適當的獨立性,從而能夠確保公司的經濟利潤,還應該要能兼顧國家和集體間的利益。
(3)更好地完善能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
從我國能源企業的內部審計中,內部審計機構一般是對董事會負責的審計安排,這樣就能夠有效控制內部控制現象和董事會弱化的局面出現,這是因為在能源企業的治理實踐過程中,一般的決策機構是董事會,而董事會是肩負著保證公司治理行為可信性和合法性的職責。
。4)進一步轉變能源企業內部審計職能,擴大內部審計范圍
一方面,要能夠進一步轉變能源企業內部審計職能,同時擴大內部審計職能的范圍,有效提升能源企業內部審計控制效率。在對能源企業的控制框架中,內部審計職能要進一步拓展,并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客觀評價,提供和完善能源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議。而在另外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要能夠不斷給自己大腦“充電”掌握更多更加廣泛的管理知識,積極地參與到能源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另外,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也對我國能源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還要學會利用計算機技術跟蹤審計外,還要切實保證能源企業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樣才能提升內部審計在能源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而在內部審計職能范圍的擴大上,還要對各個方面的職能權利范圍進行不斷探索,所以說,能源企業內部審計是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切實改變傳統內部審計監督范圍僅僅限于財務管理,要能夠根據能源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和拓展內部審計的各種功能,尤其是要使得內部審計控制節點和對風險分析評價功能有效地融入到能源企業整體信息化的系統中去,這樣就能二次開發能源企業的管理潛力。
2結語
從以上的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快構建良好的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內部審計部門在能源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另外,還要更好地完善能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進一步轉變能源企業內部審計職能,擴大內部審計范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內部審計在能源企業管理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內部審計論文8
[1]梁鳳梅。 總預算會計制度對會計核算影響分析[J]. 商場現代化,20xx,01:175-176.
[2]楊春霓。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淺析[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04:26.
[3]張圣男。 我國中小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問題及對策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xx,03:163-164.
[4]李學敏。 新環境下綠色會計探討[J]. 商場現代化,20xx,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 商場現代化,20xx,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會計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安全[J]. 勞動保障世界,20xx,03:57.
[7]胡其勇。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完善方式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xx,03:38.
[8]李依琳。 網絡會計電算化的信息安全風險分析及防范策略[J]. 當代經濟,20xx,02:104-105.
[9]蘇清朗,蔡智眀。 淺析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對策[J]. 科技展望,20xx,05:10.
[10]孫中芝。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07:59+24.
[11]甘其華。 戰略管理會計助推施工企業財務轉型探討[J]. 中國總會計師,20xx,02:38-40.
[12]馬浚洋,傅穎詩,張曾蓮。 媒體關注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定與實施的重難點及解決路徑[J]. 中國注冊會計師,20xx,01:91-95.
[13]張立峰。 淺談科研機構面向管理會計的財務轉型[J]. 財政監督,20xx,05:95-99.
[14]侯義,李霞。 管理會計的變遷與理論體系建設研究[J]. 中國總會計師,20xx,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會計審查介入經濟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運用[J]. 凈月學刊,20xx,02:38-42.
[16]吳彬。 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及電商會計人才培養探討[J]. 國際商務財會,20xx,02:69-73.
[17]徐佳。 淺議如何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J]. 經營管理者,20xx,04:323.
內部審計論文9
摘要:伴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全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作為新興的發展大國,在經濟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著許多的客觀因素和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國企業要在全球經濟化的趨勢中得以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要做好企業的風險預防和風險管理工作。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風險預算和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通常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之一,能夠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和做好企業生產發展工作,并使得企業生產經營和審計工作相統一。文章通過對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工作的審計特點和作用加以說明,并找出存在的問題,提供好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會計風險管理工作;方法;內部審計
伴隨著全球經濟化的趨勢,世界經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企業面臨的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愈來愈多。要使得企業在國際全球化的趨勢中能夠有一席之地,就應該做好企業的風險預算工作,深入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和風險預算工作,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但是企業在做會計風險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導致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做好風險管理工作,需要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救方法,從而使得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最終使得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企業內部會計審計風險管理
(一)風險識別
在企業的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正確清晰認識企業內部會計風險。一般而言,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人員主要的審計工作重點是企業財務與運營情況的真實有效性,資源浪費程度風險,國家政策執行情況,企業固有資產流失現象。與此同時,在企業審計工作的具體進行過程中,應該做到這些方面,企業內部體系現狀的實時更新,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新發現的風險情況,企業實際審計過程中情況分析,在做好的基礎上再具體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適合自身企業的有效措施。這樣便可以在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工作的進行中,發現遇到的情況并針對該情況做出合理的解決。
。ǘ┢髽I內部合理管理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部門具有一定的協調管理功能,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和內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的作用體現在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站在專業的角度分析,能夠客觀的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議,并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和整改方向,另一方面,通過對企業內部的發展方向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狀態的分析,來促進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中,內部審計部門能夠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和做好企業內部的協調發展工作。
。ㄈ┢髽I管理咨詢工作
在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過程中,也需要做好會計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對企業的發展進行全面和系統的認識,來落實企業內部員工的具體工作。因此,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擁有特殊的咨詢服務功能,能夠對內部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整改,并提出切實有效的風險方法。
二、企業內部審計會計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ㄒ唬┎煌晟频膬炔繉徲嬻w制
在做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時,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審計評估制度來對內部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效果進行評估。但是,由于我國不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將致使企業內部管理評估缺乏支持。在企業具體的審計工作中,審計工作人員往往通過企業自身制定的審計評估制度來進行評估,可能導致企業審計管理工作評估標準的不同。此外,在企業內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執行情況方面,有局限性,由于對自身企業內部情況沒有完全掌握,致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難度增大和審計風險預算不準確,從而將會制約企業的發展空間。
(二)缺乏準確的審計目標
由于我國針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標準不統一,這導致了在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時,沒有確定的審計對象和審計標準,更有甚者,沒有深入了解審計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致使存在很多的問題。在對企業進行審計工作時,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核對企業賬本工作,還要做好對企業內部情況的全面了解,否則就不能順利完成企業審計工作,也不能使得企業順利發展,更不能使企業適應全球化的經濟變化過程,最終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轉。因此,要想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做好企業內部情況了解必不可少。
。ㄈ┤鄙賹ζ髽I內部審計的了解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注重的是企業經營情況和收入效益,可能會存在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疏忽或者忽視,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能落實,不能有效執行,將會導致審計工作的停滯。在另外一個角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獨立于企業的其他方面,但是由于企業錯綜復雜的部門和關系網絡,導致一些企業非審計管理人員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干預,致使企業審計的獨立性的缺失,不能準確的了解企業內部情況,就不能使審計部門發揮職能,不能做好企業審計管理工作。
。ㄋ模┢髽I內部審計方式的落后
在我國,由于缺乏相對健全的標準,導致了企業的審計工作的落后,部分地區的審計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快速發展的經濟,應該做出大的改變。通過了解發現大多數的內部審計人員是在20世紀的統一培訓下的會計人員,雖然具有正規學歷,但是缺乏工作經驗,并且從前的崗位培訓只能夠適應以前的社會經濟形式,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瞬息萬變,以前的審計人員不能夠滿足現代審計工作的需求,急需培養出一批新型的審計人員或者在原人員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來適應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審計人員由于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進程,再加上缺少工作經驗、缺乏基本的現代經濟審計工作技能、不能熟練掌握會計報表等情況,最終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能高效進行,使得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問題的解決方法
。ㄒ唬┙⑼晟频钠髽I內部會計風險評估制度
在做好企業內部會計風險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做好企業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可以通過以下兩部分來具體落實,一方面是加快建設企業內部會計風險評估體制,針對自身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科學的措施,來加強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工作。在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分析時,要從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面兩方面去分析,找到存在的具體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的解決措施。第二個方面,加快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工作的進行。在對企業內部進行審計工作時加強全面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得出完善的措施,來加強企業審計工作的管理。此外,還可以通過制定應急處理方案,來解決工作中的緊急情況,避免緊急情況的發生,提高企業審計管理工作的效率。
。ǘ┘訌娖髽I內部審計工作
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以增大審計工作范圍和增強審計工作氛圍為主要工作重點。在工作中要做到加快制度建設工作和落實企業人員市場工作能力,從而營造出好的企業文化,使得企業員工能夠增強對內部管理工作的控制。對于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來說,通過培訓新的現代化審計人員和對老審計人員的培訓,來加強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要使得審計人員內心存在一種良好的審計工作觀念,落實具體的工作,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使得企業有序的發展。
(三)加強企業對審計工作的認知
在企業內部運營管理進行過程中,管理人員往往只重視企業的利益方面,缺乏對管理工作的認識,也缺乏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很難保證具體工作的進行。在進行管理工作的同時也要保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的特性,通過合適的審計機構來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合理進行,來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工作。
四、結語
通過以上文章的內容,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企業內部的會計風險管理工作是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部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部分之一,始終存在整個企業管理工作中,應該高度重視。通過收入了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特點來增強對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的認識,使得企業內部審計機制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會計風險評估機制也趨于完善,增強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企業的控制,增強現代信息化企業建設工作,降低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工作的風險,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做好鋪墊工作,使得企業建設工作擁有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銳.淺談內部審計特征對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J].財會學習,20xx(04).
[2]羅業鵬.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內部審計所發揮的作用[J].財經界,20xx(03).
[3]蘭春雨.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情況的調查研究[J].今日財富,20xx(09).
內部審計論文10
摘要: 內部審計機構在審計風險和應對風險的不斷博弈中,一方面力圖實現內部審計的監督約束、咨詢功能,為企業這艘大船始終注入積極正向的力量,實現增加企業價值的目標,另一方面,也籍此體現自身的價值,努力實現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 內部審計;風險;分析
1 內部審計風險概述
《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十條: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問題。內部審計活動中的審計風險,是指內部審計人員的結論偏離事實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是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所不希望發生的后果。
內部審計風險具有風險共有的特點: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審計人員怎樣努力,審計風險絕不會降到零的程度;具有偶然性,內部審計的發生不是一個經常狀態,如果作為一個常態存在,就不能稱其為風險;具有損害性,毋庸置疑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會對管理層和審計雙方造成損害,管理層達不到管理目的,被審方的管理狀態不能被客觀反映,對審計人員產生負面評價;具有不確定性或潛在性,同任何風險一樣,是一種不確定性、可能性,審計風險很難通過數字精確計算,有時僅憑直覺或經驗,也可以說職業判斷,這是之所以稱為風險的原因;具有普遍性、社會性,只要有審計行為的發生,就會有風險的存在,審計風險存在于所有審計項目和整個審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失誤,都會導致最后審計結論與預期出現偏差。
2 內部審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及成因
概括起來,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可分為外部和內部兩種因素。內部審計機構角色風險和企業治理環境風險屬于內審人員外部原因即客觀因素,審計人員業務能力、道德水平及技術風險則更偏重于內審人員的主觀方面,也即內審人員自身原因。
2.1 內部審計機構角色或位置導致的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身份和地位具有特殊性。審計活動的職能和特性要求審計機構和人員要有獨立性。獨立性也就是意志和思想的獨立,要求審計人員在發表意見時其依據的專業判斷不受他人的影響,保持獨立的客觀和審慎的專業懷疑。而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的內部機構之一,一方面要求其履行咨詢、監督職能,同時作為企業內設機構,又同時與其他部門一樣被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行為所規制,與企業領導層、其他部門和下屬單位即被審單位相互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千絲萬縷的聯系,包括人事、薪酬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關聯。這就導致了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在履行職責時,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不能完全保持其獨立、客觀的身份,從這個角度說,很難百分之百地發揮企業第三只眼的作用。
2.2 企業治理環境風險 就如同空氣污染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經濟、政治環境、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甚至看不見、摸不著的企業文化特質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審計機構和人員作出判斷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就內外部環境影響比較而言,企業外部環境對內部審計風險的影響不是直接的,企業治理外部環境對內部審計風險的影響不僅是間接的,甚至是滯后的,比如一項足可以改變企業外部治理環境的政策從出臺到實施,準確地說是本企業真正地付諸實施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和整個社會、政府的運轉效率及具體企業對新政的認知程度都有關系。而企業內部治理環境對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卻有著重要的、直接的關系。比如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企業內部約束激勵機制不完善,都會使內部審計的職能趨于淡化,無論是負責人唯我獨尊的獨裁治理,還是暮氣沉沉的企業文化導致的消極散漫,都對內部審計工作是一個負面的影響浸透,風險的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2.3 審計人員能力和道德風險 審計人員能力不足和道德水平低下也是導致內部審計風險的原因之一。內部審計活動是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和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而企業運行和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內部審計的'職能隨著審計目標的變化而變化,并為實現審計目標服務。既然內部審計是對企業紛繁復雜的管理活動進行監督,類似于剝繭抽絲,而且這個監督對象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那么就要求審計人員業務能力也必須相應地不斷提高。而事實上,檢查和被檢查、監督和被監督,這是一對天生的對立矛盾體。始終像極了追趕和被追趕的關系。審計人員對具體審計事項特別是變化中的審計事項的反應有一定的滯后性。比如企業內部出臺新的管理措施,具體管理部門在第一時間研究規則政策并在一線具體實施,他們對新管理措施的理性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感性認識,作為內部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僅站在制度層面的理解和運用是不能與其相比的,其直接的結果就體現在了審計風險的發生。 另外,眾所周知,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高下與其專業知識能力大小、學識多寡不具有必然的相關性。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有時人性有無限種可能性,所以不可否認,因職業道德而引發的諸如內審人員權力尋租行為等導致的內部審計風險也是實際存在的。
2.4 審計技術風險 隨著審計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更多地采用種種便捷的方法,比如查詢核對方法、各種模型分析法、審計軟件應用等等不一而足。采用這些技術手段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也有潛在的規避審計風險的需求。但是,任何科學技術的應用都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審計技術導致的結果就是審計評價失真。暫且不說這些技術、方法、手段的科學性,因為連九大行星都變成八大行星了,無論這些技術方法當時看起來多么縝密、科學,在應對不斷變化的被審事項時,它永遠是后發的、機械的,完全或過度地依賴審計技術的結果必定導致審計風險的發生。
以上各種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最終以審計機構出具報告或審計結論形式體現出來,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最終會得到負面評價。這種評價一方面來自于企業領導層及被審單位,另一方面來自于內審人員的自我挫敗感,這些都會對之后審計業務的開展造成消極影響,可能會產生怠工、權力尋租等行為,無形中進一步增加了審計風險,這是一個不良的、甚至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3 應對策略和方法
3.1 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外部、內部審計的靈魂,現階段內部審計人員的尷尬地位,也即獨立性貧弱缺失,很大程度上首先應歸因于企業領導層的主觀意識。要想規避防范內部審計風險,首要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提高決策層、領導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明確內部審計地位。而我們的現狀是,大多數企業的領導層只把內部審計機構當作可有可無的機構,想起來用一下,內部審計部門設立也多是上級單位命令或政策使然。這樣的狀況也就導致了領導層并沒有真正地把內審部門規制到應有的位置,給予相應的重視。相比較德國的內部審計機構,其設立源自企業自發,企業領導層的高度認同和支持是其設立并發揮作用的強大基礎和后盾,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規劃、計劃、項目具體實施才更具目標性、針對性、效率和效益性,審計結果能得到較好的執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我國企業治理環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內部審計地位低下和獨立性差。我國公司治理現狀仍然存在諸如組織結構僅在形式上完善、監控機制不健全等等問題。我國經濟處于轉型重要時期,雖然現在說起來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積累了幾百年的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多短時間內無法趕超的差距。所以事實上大部分的內部審計并未被真正視作一種公司內部治理機制。
企業領導層認識的轉變和我國企業治理環境的健全發展有緊密的聯系,它們的前進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同時也需要內部審計部門的不斷提出訴求、不斷提高審計質量,以自身的力量和外部環境支持進行一個長久的協調,毫無疑問,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有極大的耐心。
3.2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道德素養 隨著現代審計內容的不斷拓寬和審計技術的迅速發展,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面對審計對象和審計業務,始終能做到與時俱進,否則就會如現代內部審計之父勞倫斯索耶說的那樣:“如果審計委員會的成員不能充分地、正確地和及時得到關于公司經營業務的信息,他們就會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边@就要求企業對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知識技能培訓常態化并確保其高度和深度;同時,內部審計人員自身也必須做到時隨時隨地的主動學習,這是一個日積月累和漸進的過程,唯如此,才能做到綜合運用企業管理知識、熟練利用各項審計技能加上精準的職業判斷進而得出最接近客觀的結論,做到厚積薄發,降低由于審計能力和技術手段運用不當引發的內部審計風險。
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僅僅依靠內審人員的個體自我約束、自我提升的職業道德感來防范個人舞弊行為是遠遠不夠的,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顯然也是有限的。筆者認為,要防范由于內審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引發的審計風險,更多地要依靠設計嚴密科學的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特別是有效的獎懲制度。而更強大的力量來自于積極健康給人以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企業文化,能讓企業文化深入人心,甚至使其成為企業成員頭腦中一種信仰,這樣產生主動性的是真正的源動力,雖然有些理想化,卻是企業文化努力的方向,可遇不可求。
4 結語
內部審計風險同其他風險一樣,風險本身及形成的原因是變化發展的、動態的,風險會始終存在。對正處在經濟轉型大環境中的我國內審機構,面對的矛盾和問題更具特殊性和復雜性。內部審計機構作為內部審計風險的載體,在審計風險和應對風險的不斷博弈中,一方面盡職盡責實現內部審計的監督約束、咨詢功能,為企業這艘大船始終注入積極正向的力量,實現增加企業價值的目標,所謂守土有責;另一方面,也籍此體現自身的價值,從形式上、實質上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地位的提高,努力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鵬.淺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及其控制[J].現代商業,20xx(02).
[2]劉乂聞.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成因與控制[J].中國審計,20xx(20).
[3]張琳.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xx(08).
內部審計論文11
4月,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門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18個應用指引,1個評價指引和1個審計指引),連同20xx年6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我國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已經建成。內部審計既是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監督與評價內部控制的主要手段。筆者認為,在內控規范體系出臺后,內部審計已由幕后走向前臺,內部審計理念將發生以下四個轉變:即從財務審計向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轉變;從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向戰略層治理導向審計轉變;從事后審計向全程審計轉變;從查錯防弊導向審計向價值增值導向審計轉變。
一、從財務審計向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轉變
傳統的財務審計強調的是結果理性,而忽視了對生成財務報表的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理性的審計。近幾年,公司倒閉大多與公司內部控制失效、無法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財務信息有關。筆者認為,要解決公司財務信息不真實、財務報告誤報的災難性問題,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和發揮作用的內部審計!端_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下稱薩班斯法案)404條款要求經營層在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之前對本組織內部控制狀況進行自我評價,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因為內部控制制度及其程序是管理部門建立的,其執行狀況和有效性由管理部門自己評價有失公允,所以,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之前,內部審計人員要對本公司的內部控制狀況進行評價,向高級經理層提交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高級經理層認可后才能向會計師事務所提交。這樣一來,就把內部審計人員從“后臺”推向了“前臺”,本組織的內控狀況不佳,內部審計人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內部基本規范》第十五條明確指出,企業應當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保證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內部審計機構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程序進行報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镀髽I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也明確指出,內部審計部門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具有不可推卸的評價和監督職責。這就為內部審計向財務報告內部審計轉變提供了法理依據,內部審計由結果理性的財務審計向程序理性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轉變是勢所必然。
二、從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向戰略層治理導向審計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內部審計一直處于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的范疇,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是在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的經營層領導之下,甚至有一部分是由負責財務的總會計師或者負責財務的副總經理主管。這種把內部審計的地位限制在總經理或負責財務的副總經理的經營層級以下,實質就是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而戰略決策層相關的審計成為內部審計的盲區。同時由于我國企業的組織架構中,審計委員會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虛設,阻塞了內部審計由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向戰略層治理導向審計的上升路徑。
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出臺,為內部審計由經營層業務導向審計向戰略層治理導向審計轉變提供了法規和制度保障。首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明確要求企業應當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構建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的橋梁和通道。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查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協調內部控制審計及其他相關事宜等。同時,《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明確指出,內部審計部門負有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和評價之責,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報告,內部審計部門必須接受審計委員會的職能監督,并通過審計委員會不受限制地接觸董事會。在隸屬關系上,內部審計部門不再由經營層領導,而是由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領導,直接對董事會負責,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其工作范圍不受管理部門的限制,能夠確保審計結果受到足夠的重視,進而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其次,《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體現了內部審計部門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經營層(總經理)雙軌報告、雙重負責的模式。職能性審計報告向審計委員會報告,而行政性審計報告向經營層報告。這種轉變體現了內部審計的服務范圍和內容從傳統的經營層經營業務活動擴大到風險管理、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發展戰略等公司治理所關注的內容。
三、從事后審計向全程審計轉變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指出,企業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全面性”原則,在流程上應當滲透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避免內部控制出現空白和漏洞。內部控制強調全過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那么作為對內部控制負有監督、控制之責的內部審計,也必將變為全過程審計,由傳統的事后審計變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
。ㄒ唬┦潞髮徲嫷膬炔靠刂乒δ芘c作用
事后審計是我國傳統內部審計的方式,主要側重于事后的監督和評價,對內部控制進行查缺補漏。事后審計是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內省反思的過程,其側重點包括戰略的正確性、財產的安全性、法規的遵循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及經營的.效率效果性,企業對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采取適當的形式及時進行報告。當經濟活動結束后,內部審計人員應對計劃、決策的完成情況作出全面、綜合的審查、分析和評價,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改進意見。企業應當分析內部控制缺陷產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和實施改進方案,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對于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重大缺陷或者重大風險,應當及時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經理匯報。
。ǘ┦轮袑徲嫷膬炔靠刂乒δ芘c作用
事中審計側重于審計的實時性,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借助于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軟件技術,實時審計和遠程審計都將成為可能。內審人員要進行跟蹤審計調查,對計劃的實施、方案的落實和決策的執行、經濟效益和工作效果進行分析。實時審計能夠及時糾正內控制度制定過程中對既定戰略目標的偏離傾向和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偏差,實現對生產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預算管理系統、財務會計管理系統等的實時監控,不斷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與效果。在實施事中審計過程中,內審人員應重點關注以下領域和環節:在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弄虛作假;未經授權、濫用職權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業資產;在開展業務活動中非法使用企業資產牟取不當利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舞弊給企業內部控制和經營管理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員工單獨或者串通舞弊給企業造成損失。對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反內部控制制度的行為,應及時通報情況和反饋信息,并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維護內部控制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ㄈ┦虑皩徲嫷膬炔靠刂乒δ芘c作用
事前審計是一種積極防御性審計方式,審計關口前移,體現了“要我審計”到“我要審計”的理念的轉變;體現了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的轉變。事前審計的控制功能與作用突出體現在對事前控制標準的制定和控制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內審人員要對企業的計劃、決策進行審計,審查決策方法的科學性,審查決策所依據的資料、數據的可靠性,審查決策有關保證措施的可行性和執行情況與結果。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內審機構應積極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對各方面進行經濟技術分析和論證,提出自己的意見,作為企業的決策參考。事前審計實質上是對內控體系進行風險評估和識別的過程,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和財產的安全完整。事前審計強調在內控制度建立和執行之前就對風險進行評估,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和評價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采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內審人員應當根據風險分析的結果,依據風險的重要性水平,運用專業判斷,按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對企業影響的嚴重程度進行風險排序,確定應當重點關注的重要風險。內審人員應當充分關注包括經營層凌駕、串通舞弊、人為錯誤或者疏漏、制度滯后等內部控制的局限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將可能發生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內審人員應當根據風險分析情況,結合風險成因、企業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和具體業務層次上的可接受風險水平,確定風險應對策略。風險應對策略一般包括風險回避、風險承擔、風險降低和風險分擔等。事前審計是一種積極預防性審計方式,是內部審計未來發展的方向。
四、從查錯防弊導向審計向價值增值導向審計轉變
傳統內部審計側重于查錯防弊和對經營業務層的監督控制,甚至和作為被審對象的經營業務層形成了對立面,使內部審計工作阻力重重,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效果大打折扣。實際上,內部審計和作為被審對象的管理層目標應是一致的,都在于實現組織目標和增加股東價值。在防風險、重控制、強監管的時代背景下,內部審計必須要轉變目標理念,應由過去的查錯防弊等一般防護性目標,發展到預測決策、獻計獻策等高層次的增加組織價值的目標導向上來。正如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頒布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2130規定:“內部審計活動應該評價并改進組織的治理過程,為組織的治理作貢獻。內部審計師應對經營和管理項目進行評價,以確保經營管理活動與組織的價值保持一致,應該為改進公司的治理過程提出建議,為公司治理做出應有的貢獻!
內部審計創造價值的途徑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其增值功能的實現是一個間接的過程。恰當的內部審計,還會起到優化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每個連接和降低連接間的協調成本的作用。內部審計創造的價值表現為顯性價值和隱性價值:內部審計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組織預防和減少損失,提高組織運行效率,當內部審計成本小于損失的減少時,企業的價值就增加了,這是內部審計創造的直接價值,也是顯性價值。除此之外,由于內部審計天然的監督職能,還會產生“威懾價值”,即無論內部審計是否發現了問題,由于在公司治理架構中有其存在,客觀上會對組織內的包括總經理在內的各級管理者產生震懾作用,使其盡忠勤勉職責,避免偷懶和機會主義行為,并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績效,以應對內部審計的監督和檢查。當然,這種被動的“自控”行為客觀上導致了組織價值的增加,這種“威懾價值”的實質也是潛在價值、隱性價值。
內部審計論文12
一、引言
內部控制審計是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特定基準日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所進行的審計。雖然內部控制審計面臨著執行成本較高等爭議,但在美國《薩班斯- 奧克斯利法案》( 以下簡稱SOX) 的示范作用帶動下,聘請外部審計師對公司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的做法,逐漸被許多國家和地區所借鑒。我國財政部等五部委分別于20xx 年和20xx 年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評價其內部控制有效性并披露自我評價報告,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上述要求區分不同情形分期分批實施。自此,我國上市公司逐步進入了內部控制審計的時代。
內部控制審計作為一項新興的審計業務,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重視。近年來,我國的內部控制審計處于逐步強制推行的進程之中,部分上市公司陸續開始在年報中公開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根據深圳迪博DIB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數據庫的統計,20xx—20xx 年,滬深兩市主板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公司總計3803 家( 20xx—20xx 年分別為373 家、947 家、1093 家、1390 家) ,其中,單獨披露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公司已達2788 家( 20xx—20xx 年分別為34 家、692 家、883 家、1179 家) 。
部分上市公司公開披露了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情況,向資本市場傳遞了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價格信息,這在增加披露透明度的同時,也為我們深入分析和考察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理提供了難得的契機。針對該問題的深入研究能夠為相關的后續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礎,有助于深入了解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供需狀況和定價規律,有利于加深對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市場的認識,也便于監管部門掌握和觀察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的策略性行為,進而為制定科學的監管政策提供依據。本文以20xx—20xx 年滬深主板單獨披露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可公開獲取的數據,分析和考察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探索意義和實踐參考價值。
二、文獻回顧
(一) 國外文獻回顧
國外關于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大致可以SOX 實施為標志分為兩個階段。SOX 施行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內部控制評價方法和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SOX 施行后的研究集中于內部控制審計方法、執行成本及審計報告的信息特征。SOX 404 條款及相關規則要求將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整合起來實施,但SOX 施行后美國公眾公司在年度財務報告中公開披露的審計費用結構各不相同,單獨列示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公司更是鳳毛麟角,這成了研究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實質性障礙。國外已有文獻研究SOX 施行后的審計費用( 即包含兩類審計收費的綜合審計費用) ,結果表明執行內部控制審計后,顯著增加了審計費用。由于數據可獲得性方面的障礙,至今還沒有專門針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研究。鑒于SOX 實施后的審計收費實際上涵蓋了財務報表審計收費、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等相關費用,故本文文獻回顧主要集中于SOX 法案施行后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
1. 內部控制審計與SOX 施行后的審計收費
關于內部控制審計與SOX 施行后審計收費( 總審計費用,一般包含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兩類審計收費) 的研究,主要包括兩類話題,即SOX 施行后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 主要涉及公司規模、資產增長率、內部控制質量、內部控制有效性、審計師變更及變更方向、審計意見等) ,以及SOX 施行后審計收費的變化情況。Eldridge 和Kealey 針對入選《財富》1000 強上市公司的審計收費進行研究,發現由于執行內部控制審計,研究樣本20xx 年的審計收費較上一年度顯著增加,并發現公司規模、資產增長率、內部控制建設的有效性以及上一年度的審計收費與SOX 施行后的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Ettredge 等研究SOX 施行后外部審計師變更及變更方向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發現SOX 施行初期審計收費顯著增加的公司為降低高額的審計成本,傾向于變更外部審計師,且變更方向是從“四大”變更為“非四大”。Krishnan 等針對20xx—20xx 年自愿披露審計收費的公司進行研究,發現公司規模、內部控制質量與SOX 施行后的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Hoag 和Hollingsworth 以20xx—20xx年SOX 施行后的審計收費為研究樣本,發現審計收費呈逐年下降趨勢,并且審計意見類型對審計收費有顯著影響,收到非標準審計意見公司的審計收費更高。Ghosh 和Pawlewicz 驗證了SOX 法案的施行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研究發現實施SOX 后的審計收費顯著增加,平均增長率高達74% ,其中,“四大”審計收費上漲幅度更高。Kinney 和Shepardson 的研究印證了Ghosh 和Pawlewicz 的結論,他們發現施行AS5 條款后,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均值高達SOX 施行后審計收費的54%。
2. 內部控制缺陷與SOX 施行后的審計收費
國外關于SOX 施行后的內部控制缺陷與審計收費的相關研究,主要涉及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缺陷的嚴重程度以及缺陷的彌補與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Raghimandan 和Rama 以20xx 年制造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直接驗證審計收費與內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間的關系,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與審計收費正相關,但是尚未發現審計收費與缺陷類型之間的相關關系。Hogan 和Wilkins 進一步發現審計收費與內部控制缺陷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內部控制缺陷嚴重程度越高,即缺陷越重大,審計收費越高,與Hoitash 等人的研究結論一致。Munisf 等人研究上市公司重大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和矯正與SOX 施行后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與持續披露缺陷的公司相比,矯正缺陷公司的審計收費顯著下降,但仍顯著高于未披露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
( 二) 國內文獻回顧
我國內部控制的建設、發展和監管滯后于國際進程,有關研究也相對滯后,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張宜霞實證考察我國91 家在美上市的公司,利用綜合審計收費系數進行調整估算,分離出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并根據該數據來研究影響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因素,結果發現: 公司規模、外部審計師聲譽以及非常規業務流程內部控制設計的復雜性與內部控制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 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結論,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內部控制失效風險與內部控制審計收費顯著負相關,出現“極反效應”。黃秋菊以我國A + H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公司的行業特征、資產規模以及風險程度會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產生顯著影響。傅紹正以20xx 年滬深主板公司為樣本,借鑒經典的審計收費模型,發現上市公司規模、業務復雜程度、會計師事務所聲譽以及行業專長與內部控制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
國內已有的關于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研究存在以下問題:較早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實際數據并未公開披露,已有研究多采用替代變量或是估算模型來衡量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而這會導致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已有研究都是單年度研究,時間窗口短促,也會影響信度和效度。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依據經濟學原理,產品價格受供需雙方的影響。內部控制審計服務是一種產品,提供者( 供給方) 為接受委托的審計師,接受者( 需求方) 為被審計的上市公司,其價格為審計師向被審計單位提供審計服務所獲得的報酬。價格的形成過程必然包含供給、需求雙方的“討價還價”,因而是審計市場上供需雙方相互博弈的結果。有效的需求是內部控制審計業務誕生的'前提條件,因此內部控制審計是客戶需求導向的服務產品。內部控制審計需求是內部控制審計產品的預期使用者在特定時間內,依據偏好以及支付能力,愿意且能夠購買的內部控制審計服務數量。作為被審計單位的上市公司是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潛在需求方,需求方特征是影響審計服務定價的關鍵因素,其中需要重點納入考慮的特征包括公司規模、產權性質、業務復雜程度以及內部控制質量等。
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價格高于其生產成本是保證內部控制審計產品持續供給的必要條件。
依據經濟學的供求理論,定價低于產品成本一般會導致供給下降,直至供給方完全退出市場。審計市場上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審計收費低于審計服務生產成本的情況,例如審計折扣、低價攬客等現象,但是審計折扣僅僅是事務所在特定情況下的定價,低價攬客的價格虧損也會在未來的利潤中得到彌補。因此,長期來看,供給方的定價必須高于其生產成本,才能在市場中獲得利潤進而持續經營。會計師事務所是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產品的供給方,其自身特征對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供給和成本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特征中需要重點納入考慮的特征包括連續內部控制審計年限、會計師事務所聲譽以及是否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施行整合審計等。此外,內部控制審計不僅是服務產品,而且是準公共產品,其自身的經濟特質是導致定價復雜性的主要根源之一。舉例來說,保證程度是集中體現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產品特征的因素之一,它可能會影響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決策。
由此可見,在內部控制審計產生和實現經濟價值的過程中,社會需求僅僅是必要條件,經濟價值的實現還要受到作為供給方的會計師事務所的特征以及內部控制審計服務自身特質的影響。因此,被審計單位( 需求方) 特征、會計師事務所( 供給方) 特征以及內部控制審計業務自身的特性是影響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共同決定因素。下面我們分別予以剖析。
( 一) 被審計單位特征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
被審計單位規模越大,涉及的經濟業務與會計事項越多,內部控制系統越復雜,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需要執行的內部控制測試程序就越多。在內部控制審計實務中,會計師事務所依據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來評價項目的重要程度,制訂時間預算,合理確定收費基準,并根據公司規模來安排內部控制審計測試的范圍。規模大的公司一般經營風險較高,在審計高經營風險的公司時,事務所會投入較多的審計資源,以期合理保證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對于事務所無法消除的風險,只有通過向高風險的客戶收取高額審計溢價作為補償。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1a。
H1a: 公司規模越大,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高。
被審計單位業務和組織的復雜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難度。被審計單位經營的復雜程度越高,業務流程以及內部控制系統越復雜多變,審計難度越大,事務所需要派出越多具備更高執業能力的專業人員,因此人工成本越高,審計成本的增加會導致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增加。舉例而言,納入合并報表的子公司數量是集中體現業務復雜程度的因素之一,納入合并報表的子公司的數量越多,越可能發生“灰色”關聯交易,合并與抵消集團內部交易的工作量越大,對固有風險的評價越高,就需要搜集越多的審計證據,會計師事務所需要耗費越多的審計資源,從而直接導致更高的審計收費。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1b。
H1b: 公司業務復雜程度越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高。
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身份會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選擇,國有上市公司存在選擇高質量會計師事務所的動機。原因之一在于國有公司普遍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及特殊的代理問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人格化主體缺位,實際控制人委托管理人員執行相關的控制職能,增加了公司代理鏈條的長度,復雜化的委托代理問題加劇了內部控制建設的難度。被委托的管理人員大多具有政治背景,可能引發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風險,抑制了內部控制職能作用的發揮,導致內部控制流于形式。為緩解代理沖突,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國有公司更傾向于選擇高質量的事務所。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有公司普遍面臨更嚴格的風險監管要求。20xx 年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對國有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出于向利益相關者傳遞高質量內部控制信號的目的,一般更傾向于選聘規模大、聲譽好、質量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并且愿意支付更高的費用,以便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高質量的會計師事務所面臨自身聲譽機制和上市公司的雙重壓力,會促使其提升審計努力程度,進而增加審計成本,提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事務所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定價時,對不同產權性質的上市公司具有差別化收費的傾向。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1c。
H1c: 與其他產權性質的公司相比,針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更高。
根據相關準則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計劃階段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了解、評估和測試,依據其結果決定需要搜集的審計證據的數量和質量,進而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越高,審計證據的可靠程度越高,外部審計耗費的審計成本與承擔的審計風險越低。內部控制質量較高的公司,存在內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就會降低,從而降低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風險,減少審計工作量,進而降低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的公司,其內部控制審計風險較高,會計師事務所需要花費額外的審計投入,諸如采取擴大控制測試范圍、增加審計程序、與客戶管理層溝通等措施,從而導致增加審計努力程度。內部控制質量越低,公司的整體風險水平越高,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訴訟風險越高,由于需要收取審計風險溢價,從而導致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1d。
H1d: 內部控制質量越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低。
( 二) 會計師事務所特征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
以往研究一般按照會計師事務所規;蚵曌u將其劃分為“四大”與“非四大”。Simunic 對事務所規模與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三個假說: ( 1) 壟斷勢力假說。大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擁有高的市場份額或壟斷勢力,為獲取高于平均水平的壟斷利潤,可以依據對市場的影響力制定較高的審計定價。( 2) 異質產品假說。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審計質量,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其總體水平顯著高于非四大,因此,聲譽高的事務所的收費溢價涵蓋了更高的審計質量。( 3) 規模經濟假說。差異化服務的市場中,聲譽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在人力資源、客戶資源以及行業專長等方面具備規模經濟效應,大所審計收費可能較低。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高水平的專業能力,且聲譽機制是促使其提高審計質量的推動力。依據“深口袋”理論,外部審計師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保險人”,選擇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幫助公司降低甚至轉嫁風險。事務所的聲譽會被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使用者看作是內部控制審計質量的重要指示器,較高的聲譽意味著事務所有能力為其審計服務提供擔保、有動力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從這個角度看,會計師事務所為維持其良好的聲譽,可能向被審計單位收取審計溢價。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2a。
H2a: 會計師事務所聲譽越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高。
內部控制審計業務屬于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契約行為,雙方需要在審計業務開展前簽訂正式契約。審計雙方之間的長期合作有助于雙方在審計過程中形成默契和好感。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維持良好的客戶關系、獲得穩定的收入、保持市場份額,一般會將審計收費控制在既定區間。會計師事務所在與客戶首次合作時,存在較高的交易費用以及契約成本,依據經濟學的學習曲線理論,會計師事務所任期越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熟悉公司的組織結構、經營狀況、交易流程及內部控制系統等,越能更好地識別和應對審計風險。由于審計本身所具備的這種學習效應,需要付出的審計努力將伴隨著連續審計年限的增加而減少,進而降低審計收費。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2b。
H2b: 會計師事務所連續提供內部控制審計的年限越長,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低。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鼓勵會計師事務所將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整合進行,兩類審計整合的重點在于控制測試,內部控制審計包含的控制測試范圍更廣、可靠性更高,用它來替代財務報表審計中的控制測試,有利于降低審計成本。而財務報表審計中通過實質性程序得出的審計結論,則可以用來驗證內部控制審計中控制測試的結果,或者進一步指明控制測試的方向和領域。將兩類審計整合進行,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共享工作成果,提高審計效率,進而可以為降低審計收費提供一定的空間。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2c。
H2c: 與其他情況相比,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整合審計的公司,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更低。
( 三) 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特征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
盡管我們一般將會計師事務所為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內部控制保證服務泛稱為內部控制審計,但是現實中有少數業務從嚴格意義上講,并不屬于提供合理保證的內部控制審計,而只是提供有限保證的內部控制審核,還有個別業務甚至屬于含糊其辭的內部控制鑒證。內部控制審核屬于有限保證( 低程度保證) ,審計師執行的程序較少,且以消極的方式提出結論,相應地,審計師所需承擔的執業責任也較為有限。內部控制審計屬于合理保證( 高程度保證) ,審計師執行的程序較為充分,且以積極的方式提出結論,相應地,審計師所需承擔的執業責任也較大。內部控制鑒證事實上也可以根據所執行的程序及提出結論的方式來進行分類,歸入審核和審計之中?傮w而言,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保證程度越高,所需耗費的審計成本越高,所需承擔的執業責任越大,因此所要求的審計收費也會越高。從客戶的角度看,會計師事務所針對其內部控制所出具報告的保證程度不同,意味著對其財務報表使用者所傳遞的可信賴程度存在差別。針對更加積極的保證,被審計單位也會愿意支付更高的報酬。因此,綜合供需雙方可能考慮的上述因素,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保證程度越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也就越高。據此,本文提出假設H3。
H3: 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內部控制服務的保證程度越高,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越高。
四、結論與啟示
長期以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定價的過程和機理并不為外界所知。伴隨著內部控制審計相關規范與指引的實施,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情況開始公開對外披露,這為研究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理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本文以20xx—20xx 年滬深兩市分別披露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從被審計單位特征、會計師事務所特征以及內部控制審計業務自身特征三個方面出發,對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理進行分析和考察。研究發現內部控制審計收費與公司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公司的國有產權性質、事務所的聲譽、事務所提供的內部控制服務的保證程度顯著正相關,與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連續內部控制審計年限、整合審計顯著負相關。由此不難發現,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與財務報表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頗有相似之處,這也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文的研究可以帶來如下啟示:
( 1) 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實際上是被審計單位與會計師事務所市場勢力博弈的結果。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樹立品牌形象,不斷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和執業質量,提升競爭力。在市場競爭機制的約束下,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會更加公正、公開。
( 2) 關于內部控制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研究在揭示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定價規律的同時,也便于監管部門洞察市場主體的策略性行為,審視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定價政策的合理性,為制定科學的監管政策提供依據?傮w上講,內部控制審計服務的供給與需求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如綜合權衡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相關因素,建立市場定價機制為主導、監管機構合理引導的定價模式,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形成合理的定價區間,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合理定價,以促進和保障公平競爭,實現審計資源的優化配置,維護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市場的良好秩序。
內部審計論文13
一、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優點
經過近年的發展,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也加強了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內部審計在中小企業中的地位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現在。
1、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的負責人已不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情況實現面面俱到的直接管控?陀^上需要有一個部門相對獨立的對公司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反饋,發現和查處與公司經營理念、政策制度相違背的情況。于是對內部審計的需求日益強烈,對內部審計的重視日益提高。
2、關注舞弊與貪腐等違規行為
中小企業,相對較多是私人公司、民營企業,公司的財富實質屬于個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經歷了很多的困難與曲折,因此,股東對公司資產倍加珍惜,不允許出現吃、拿、卡、扣等舞弊與貪腐行為的發生。對上述違規行為基本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舞弊審計、對貪腐的查處,是中小企業關注的基本點。
3、注重對制度遵循情況的審查
正是由于舞弊與貪腐等違規行為的出現,中小企業已經初步制定了自身的一系列流程與制度,點狀的制度相對較多。因此,對企業員工、管理者有無真正執行制度,是否存在違背制度的行為,是股東關注的另一個重點,需要內部審計部門持續的開展監督與檢查。
二、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不足
1、對內部審計認識存缺陷
中小企業普遍內部審計職能剛剛形成,無論是公司負責人還是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的認識還存在部分缺陷。負責人相對普遍的認為審計部門就是查處舞弊,只要舞弊行為沒有被發掘,就是審計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導致審計的職能相對弱化,壓力較大。而對于目前作為內部審計的重點:風險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領域,知之甚少。其次,被審計單位由于初次接受審計,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工作的配合還存在諸多缺陷,普遍認為審計就是為了挑毛病、打小報告,不愿意配合審計工作,未能從治理更科學、管理更規范的角度來認識內部審計。
2、內部審計基礎相對薄弱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基礎相對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業務流程缺乏、制度規定缺乏,公司本身就相對缺乏對業務的規范,導致審計部門的審查標準及依據相對不足;二是與審計業務關系密切的財務基礎工作相對缺規范,統一的財務培訓、指導、業務處理標準等缺失嚴重,下屬單位對相同業務的賬務處理標準不一,各單位財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賬務相對混亂,給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困難。
3、內部控制的意識相對薄弱
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內部控制的意識,他們注重防腐舞弊審查、注重制度執行,但對舞弊的根源在于流程制度的漏洞認識不足,內部控制的意識相對薄弱。對于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往往整改意愿不高,流程、制度等規范呈點狀分布,尚未真正建立有效的內控體系。
三、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思路
針對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特點及發展歷程,筆者認為應該首先狠抓審計團隊建設,保證審計團隊的戰斗力,提高團隊整體素質; 其次,按照公司負責人的期望,夯實現有審計工作,同時,引導正確的審計理念,逐步建立現代化審計機制;最后,與公司內部經營團隊、被審計單位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營造良好的內部審計環境。
1、強化審計團隊建設
強化審計團隊建設,一是要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增強透視本質的能力,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大膽實踐。二是要不斷學習先進內部審計理論的.發展趨勢,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廣泛學習財務、審計、投資、決策、管理、工程、風險防范等各方面知識,提高審計理論的運用水平。三是要不斷根據企業經營實際建立審計標準,夯實審計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強化違規違紀行為檢查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要發展必須先生存,按照公司股東的要求強化違規行為檢查,認真做好制度遵循性審計,取得成績才能贏得生存的土壤,才能實現審計職能的發展。
3、合理完善內控制度
在遵循性審計過程中,在日常年度經營情況審計過程中,內部審計要善于發現內部控制流程和制度方面的缺陷,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完善方案,出具審計建議,幫助被審計企業從內部控制的角度來規范經營行為,堵塞經營漏洞,防范經營風險。
4、營造良好審計環境
由于中小企業審計工作開展晚、起步低,審計環境相對較差,因此,審計部門的負責人應協調多方關系,努力為審計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一是,認真履行股東賦予的職責,做好審計份內工作,用高尚的道德水準、優秀的工作作風、扎實的審計報告,取得股東的信任。二是,維護好平行部門的融洽關系,審計部門雖具有一定獨立性,但審計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支持,如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采購部門、銷售部門等,往往公司的流程、制度就是這些職能部門制定的,審計部門需要維護好關系,深入理解流程、制度制定的背景,在審計發現問題時,咨詢和參考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三是,處理好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對被審計單位抱著信任態度,共同溝通審計目標、審計內容、計劃采取的審計方法,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現場工作過程中多聽取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討論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共同分析改進的必要性,并探討改進的可行措施。
內部審計論文14
(一)審計辦公自動化
審計辦公自動化可分為審計作業系統與審計信息系統兩類。審計作業系統,是指審計項目從立項到終結全過程進行操作與管理的系統,其內容包括審計立項、計劃編制、內部控制制度測試,實質性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后報表調整和審計報告出具等一系列審計步驟的處理過程,其特征是以具體審計項目為中心,以基本審計準則為依據,以處理各種審計底稿為主要內容的系統,此作業系統適用于公交集團各級內部審計部門;而審計信息系統是將審計作業系統提供的數據與審計信息系統連接,進行數據共享而設置的審計內部管理應用系統,其內容包括審計項目管理、審計對象管理、審計結果統計和法律法規等,其特征是對審計項目與相關信息進行綜合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匯總信息,為領導宏觀決策提供全面完整真實信息,此系統適用于公交集團內部審計的綜合管理部門使用。
(二)計算機輔助審計
計算機輔助審計與審計辦公自動化的根本區別在于“工作內容是否與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直接連接轉換”。計算機輔助審計要將被審計單位的信息數據傳遞轉換到審計人員自身所配備的審計軟件中,而審計辦公自動化則不需要。計算機輔助審計采用的軟件一般可分為財務審計系統與審計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兩類。財務系統采集的數據對象主要是會計信息系統中的財務數據,即會計記賬憑證、總賬明細賬和會計報表信息,它是根據會計學原理和我國會計制度規定,擁有相對固定的審計檢查方法,運用這一軟件可提高審計效果,同時可利用計算機特有的計算、排序、篩選、分類、整理、分析等多種手段,對會計信息進行比較和查詢,又可提高審計效率。而審計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則采集不限于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其他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查詢、分析、統計與計算的審計過程等。
(三)試行聯網審計
國家審計信息化工程——“金審工程”提出審計要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單一的事后審計轉變為事中審計相結合,以事中審計為主;從單一的靜態審計轉變為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以動態審計為主;從單一的現場審計轉變為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以遠程審計為主。實現這三個轉變中,聯網審計提供了必備條件。公交集團內部審計信息化,可借鑒“金審工程”十余年的實踐經驗,首先在審計部門與被審單位之間實現聯網,在此環境下可完成審計準備、審計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同時還可與計劃財務、人力資源、運營安全、車輛技術等其他業務部門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可進一步豐富審計計劃、審計準備、審計實施階段的`信息來源。這樣審計結果不僅能為其他經濟部門所獲取信息起到審計鑒證作用,還能為領導決策發揮審計應有的作用。
(四)實踐信息化審計
審計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審計與聯網審計豐富了傳統審計技術手段,這對信息系統審計各階段工作內容也產生了變化,對審計程序、審計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
1、審計程序。在審計準備階段方面,要求由審計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提前進入被審計單位了解信息系統開發使用情況、業務量大小、數據完整程度,以判斷是否適合開展計算機審計、風險有多大。由于開展計算機審計,對被審單位信息化程度、審計組自身應用水平都有較高要求,因此不是每個項目都適合計算機審計。特別是當前人員稀缺的情況下,應將力量集中到應用潛力比較大的項目中來。例如計劃財務、人力資源、運營安全、車輛技術等信息化程度高、數據量大、傳統手工審計效率不高的項目。在確定采用計算機審計方式后,需要詳細調查被審單位系統結構、業務處理流程、數據存儲結構及數據處理流程;選擇制定數據轉換方案;從被審單位系統下載審計相關的會計核算數據或者業務數據;將數據轉入審計軟件中,驗證數據的合法、有效與完整。以避免“進不了門,打不開賬”的局面。在審計實施階段方面,審計人員在信息技術人員的支持幫助下,使用審計軟件或一般數據處理軟件核對、分析、計算相關數據,發現疑點并落實證據獲得審計底稿。審計人員也可與信息技術人員合作,根據歷史經驗,編寫出相應分析檢驗程序,對審計數據進行處理,發現問題線索,建立并應用計算機審計分析模型,對會計核算數據、業務處理數據本身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復核,尋找疑點、落實線索形成工作底稿。在審計報告階段方面,除了可以利用相關技術統計匯總審計成果以外,還應注意將被審單位信息系統加以歸檔,供以后審計使用。如被審單位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情況、業務流程及數據流程文檔、與審計相關數據的數據結構資料、本次審計所建立應用的審計模型、發現問題的方法思路及編寫的程序或操作步驟。
2、審計方式。比如企業會計報告的信息從業務的發生記錄開始,經過會計記錄核算,然后形成各種會計報表。期間經過多個系統、多個部門的處理。技術上的失誤,以及各部門利益不同導致的虛報瞞報,會造成信息失真。審計人員可通過對所占有業務數據、會計核算數據、報表數據按照與被審計單位相同或相似的處理方法重新計算,驗證被審計單位提供數據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二是在財務數據記錄的檢查方面,會計核算數據中包含了詳細記錄每筆會計核算業務的流水帳或明細帳數據。包括每筆業務的記帳期間、憑證號、摘要、記帳方向、金額以及借貸方所記入帳戶的科目等信息?梢砸罁嚓P制度規定設置檢索條件,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并檢查核實,從而檢查相關政策法規、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例如,公交集團的固定資產采買、使用、折舊、清理,燃料數據檢查等。三是在核對方面,將某些具有內在聯系的數據,按照勾稽關系進行檢查核實。如對企業會計合并報表與所屬企業財務報表的核對,內部債權債務的核對等。打鐵還需自身硬。內部審計信息化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只有緊隨著公交集團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變化,還需不斷實踐總結改進提高。一是要大力探索信息化審計。在向內部審計人員傳輸信息化審計技能的同時,還應制定《公交集團信息化審計實施細則》,在技能與方法上為信息化審計發展奠定基礎。二是要建立信息化審計框架,即從信息與溝通、風險評估、監控這三方面加強對計算機相關內部控制環境的審查;通過整體計算機控制評價保證由信息系統支持的業務流程控制是可靠的,生成的數據和報告是可信的;實施應用系統控制審計以保證信息系統中各類交易的有效、完善、準確、及時并經適當授權和記錄。三是圍繞公交集團戰略,建立風險導向型的信息化審計模式。根據公交集團信息化戰略規劃,內部審計將信息化審計模塊的發展可分為擴大信息化審計范圍、建立信息化審計標準及信息化審計框架,搭建基于風險導向的信息化審計程序,根據信息系統風險評級,制定差異化的信息化審計方案,評價整體計算機控制的安全性,確保信息系統控制環境的有效性,根據信息系統的風險評估確定信息化審計重點等等。
內部審計論文15
摘要:作為企業的重要監督機構,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內部審計組織體系的合理和科學性,對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有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從內部審計組織體系的含義和構成要素出發,提出構建企業審計監察部,探討適合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組織體系,以期為完善我國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功能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獨立性;審計監察部;組織體系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化,企業內部審計愈來愈顯得重要。20xx年,審計署出臺的《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是我國內部審計建設更加具有法治性以及流程性特征的里程碑,為我國廣泛實行內部審計奠定了法律基礎。這部法規重新界定了內部審計的定義,認定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通過對單位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的恰當性與有效性進行監管和評價,達到完善單位治理、增加價值以及實現目標的功能。由于經濟環境和審計環境的變化,內部審計的思想、理念也隨之改變和創新,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重新修訂內部審計的定義,將內部審計的確認與咨詢兩大功能并列起來,強調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并著重提出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IIA,20xx)。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增加價值和完善治理等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越來越準確,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范圍越來越廣泛。20xx年修訂后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對此做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開展了“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理論研討會,并就我國企業的治理現狀達成共識:在組織結構方面,董事會機構職責不清,獨立性不強,尤其是董事會與管理層成員重合過大;在監控機制方面,“弱所有者,強管理者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十分普遍。這也造成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審計范圍有限,審計作用不顯著,審計人員的構成不專業。事實上,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應該、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在企業改組改制中發揮維護作用,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管理控制作用,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發揮評價作用,在年度財務報表審計中發揮監督和制約作用等。因此,我們需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結合我國企業改革的背景,重構我國公司治理新模式,提升審計委員會的地位,確立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的關系,進而重新定位內部審計的角色,以便激發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中的生機與活力。
二、文獻綜述
構建組織結構的重點在于界定關鍵領域的權、責以及建立適當的溝通管道。一個良好的組織必須以執行工作計劃為使命,并具有清晰的職位設置和溝通協調體系。為了明確和協調內部審計機構與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關系,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23號———內部審計機構與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關系》一般原則規定:內部審計機構應該受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領導,保持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良好關系,協助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履行職責,實現董事會、最高管理層與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的協同作用。但是在我國企業的組織體系具體設置時,審計機構實際上應該受董事會還是最高管理層領導存在很大爭議。我國企業治理結構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都未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Davide和Angela(20xx)認為內部控制有效性與獨立董事人數、CEO是否兼任經理、股東的表現沒有明顯關系,而與董事會的監督呈現正相關關系,表明不管是否設置審計委員會或相關內部控制委員會,將審計機構設在董事會監管下能有效發揮其職能。由于內部審計的特殊性,要保證審計職能的有效履行,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必須符合獨立性和權威性原則,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強弱取決于內審機構的隸屬關系和領導層次的高低。李明輝(20xx)指出,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內部審計活動所處環境中不存在可能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判斷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內部審計人員因而能夠基于其自身的知識、經驗和技能自由地開展審計工作,依照相關職業準則搜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依據自己的專業判斷做出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結論。獨立性是權威性的前提,而權威性取決于內審機構所取得的授權及審計結果的效力。因此,內部審計必須是一個獨立的.、直接隸屬于企業法人的機構。此外,很多文獻都指出審計委員會作為監督機制的重要性。Kevin(20xx)通過對企業外部債務者的調查發現,相對于對高級管理者的報告制度,他們更信任內部審計直接對審計委員會的報告制度下的財務報告。同時,不管是內部審計還是外包審計,兩者只要是對審計委員會報告,則沒有顯著差異。另外,外包審計雖然會提高報表使用者對報表的責任,但是由于外部審計人員對企業運作情況不了解,不能發現企業潛在的重大風險問題,外部審計人員有可能泄露企業的機密。葉xx等(20xx)認為,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壯大和組織結構的日益復雜,單純的財務審計已無法滿足公司治理對內部審計的要求,經營審計這一長期被忽視的內部審計職能逐漸開始受到關注,F代內部審計不僅要履行監督職能,還要對企業經營運作、風險管理與控制情況審核,經營審計的對象不是財務活動而是整個經營活動,它關注企業經營的一切環節的經濟、效率和效果,包括供應、倉儲、生產、營銷、客戶管理和指揮系統等。與財務審計相比,經營審計關注的范圍更大,它探索一項經濟行為是否實現了效率最優化。這對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能實行監督職能,還要能夠完善經營管理職能。
三、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功能定位
“具有獨立執行審計活動的良好組織地位”這個標志表明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屬于組織上的獨立性。只有內審機構具有獨立審計活動的良好組織地位,它才能夠確保審計范圍的廣泛性、審計行為不受限制、審計意見或決定得到實施、審計建議得到適當采納。它是保障內審機構獨立履行其職責的首要條件,是具備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IIA在《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中明確指出:內部審計機構是指負責監督機構的審計和控制工作的治理層,內部審計委員會是內部審計工作是否獨立的首要屏障,而內部審計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則是其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內部審計委員會構成層次過于單一,人員之間沒有相互制約關系。由于現行管理體制的落后和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定位缺失,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缺少完整的獨立性。因此,為了方便內部審計機構執行其工作發揮其職能,本文對內部審計機構進行了功能定位,建議在經營管理系統設置審計監察部,作為審計業務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報告工作,受董事會直接領導,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作為審計業務部門的監督職能。同時作為經營管理部門,審計監察部要向總經理負責并報告工作,有利于發揮現代內部審計評價、鑒證和建設性功能的發揮,有利于實現內部審計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職能的發揮。這種雙向負責、雙軌報告,保持雙重關系的組織形式,與IIA的《內部審計實務準則》的要求相一致。審計監察部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機構,它既是實施內部控制管理的參與者,又是內控執行情況的評價者。審計監察部的設置對提高審計效率,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1、成立審計監察部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管理層次的增多,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內控的執行部門之一,代表企業對內實行經濟監督,強化服務職能,以確保企業經營戰略、方針目標、規章制度的貫徹實施。審計監察部的設置提升了內部審計在公司組織框架中的相對獨立性,在這種組織模式下,內部審計活動不受其他職能部門或個人的干擾,內部審計負責人向組織中的最高決策層負責并報告工作,可以從較為專業的角度,評估不同崗位或企業成員目標的實現情況,最終確保公司資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和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2、成立審計監察部有利于實現公司管理標準化工作流程規范化
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是企業實現自我約束的一項重要機制,審計監察部直屬董事會管理,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且與其他部門關系獨立,通過對企業內部其他各項約束機制進行評價和測試,找出可能存在漏洞的環節,形成報告向上級提出改進意見,公司修正制度以改進工作中的不足。在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監察—反饋—修正—監察的過程中,公司運行機制逐漸完善。
3、審計監察部可以構建一個統一、高效、開放的信息溝通系統
建立統一、高效、開放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極大地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信息溝通系統是否通暢,決定著公司能否及時收集外部和內部信息;及時掌握營運狀況和組織中發生的各種情況;還決定著能否實現信息在各公司各層次之間迅速地傳遞和交流,把握先機,對可能發生的異常狀況做出反映,從而及時報告,防止重大損失的發生。在審計工作中,內審部門會與不同崗位的人員交流,并將這種信息在成員間進行有效的傳遞,總結管理經驗和教訓。通過對工作流程、管理缺陷的改進,可以避免明顯的或隱藏的資源浪費,改善工作業績,提高企業價值。
4、成立審計監察部有利于內部審計職能的充分發揮
在這種組織模式下,內部審計機構可以充分發揮監督、評價和服務職能。其利用相應的專業技能和資源優勢,了解公司的內部控制,檢查和評估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數據真實性和可靠性,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并重,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向公司管理層提出改進和加強管理的措施。
四、企業內部審計組織體系及其構成要素
組織結構是組織內部成員的權利和責任關系,為了實現共同目標、任務或利益,從分工與協作的角度規定公司各成員間的業務關系,把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結構分配,有序有成效地組織起來而開展活動。企業組織結構按層次分,包括高層組織結構(股東會、董事會)和執行層組織結構(中層、基層組織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成果及控制效果,內部審計機構是企業組織結構之一,也是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組織體系按審計運行條件劃分要素,是由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和審計規范等相互聯系而構成的有機整體;審計體系具有層次性,由上述要素相應而形成的審計機構體系、審計人員體系和審計規范體系。審計機構體系即是一般所稱的俠義的審計組織體系。審計組織體系按審計機構設置劃分要素,是由國家審計機關、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等要素相互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而本文所研究的重點在于企業內部審計組織體系。IIA頒布的《內部審計職責說明書》中指出:“內部審計是一項為了增加價值和改善運營所進行的獨立的、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運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由此可見,內部審計的職能屬于管理控制的范圍,內部審計是建立于組織內部、服務于管理部門的一種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它既可用于對內部牽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又可用于對會計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對資產的安全、完整,對企業自身經營業績、經營合規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是為加強管理而進行的一項內部經濟監督工作。因此,一個良好的內部組織體系應該滿足能保證內部審計各部門機構充分調動各方要素,以更高效地履行內部審計職能實現內部審計目標。要建立起與我國企業的制度建設相匹配的內部審計制度,首先必須充分認識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以之為目標和衡量標準,才有可能在現實運作中實現內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組織形式的演變,內部審計職能目前正經歷著由“監督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的轉變,F代內部審計更多側重于“服務”,即經濟評價。內部審計人員除了及時、準確地向管理當局報告有關查錯防弊和資產保護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任務是針對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改進措施,協助管理人員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項活動,以提高經濟效益。但我國企業固有的產權屬性決定了其內部審計并不能簡單定位為服務職能,而應綜合各方面因素,形成包含監督、評價、管理和服務等各方面作用的職能體系。
1、監督職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關系已由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資產委托經營關系,因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為資產責任監督,即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監督。國有企業法人除了對國有資產負保值增值責任外,還應對企業的債權債務人、經營合伙人等履行相應的經濟責任;因此,對國有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情況、資產質量、債務債權狀況進行有效監督,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職責。
2、評價職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激化,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在很多情況下不是資金的多少,而是產品的競爭力,這又取決于企業的技術實力和推動技術進步的能力。而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在短期內常存在矛盾,這就需要內部審計部門獨立地、客觀地進行評價,使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與保持良好的經濟效益相協調。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掌握企業實際運行情況的基礎上,客觀地評價企業的運行效果、找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綜合評價技術、資金、效益狀況和發展,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依據。
3、管理職能
隨著企業自主權的不斷擴大,企業經營的風險也不斷加大,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和評價,及時發現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從而提高其經濟效益。盡管內部審計人員并不具有實施具體管理的權限,但其相對獨立的地位和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使其具備了從企業長遠、全局發展高度檢查、分析、考慮問題的能力;通過其對管理活動的具體評價,又使其具備了及時、有效糾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錯誤和弊端的能力。
4、服務職能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是通過對被檢查的經濟活動的分析、評價,向企業領導者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提供咨詢等服務,從而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履行職責,提高工作質量的功能。內部審計的服務導向性轉型已成為目前的大勢所趨。
五、企業內部審計組織體系的重構與設想
內部審計組織作為現代企業制度下“三權分立”中監督權的補充,是經營者為完成自身職責而設立的一個補充管理系統,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對同級其他部門或下一層次單位的管理和績效活動進行單獨的評價,為董事會或管理層行使監督職能和管理職能。由于企業運行中設立了各種管理單元,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可能存在著信息屏障和內部資源浪費,利益沖突部門可能會造成信息失真,進而導致管理層決策錯誤。這時需要一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站在企業的角度評價一項經濟活動是否符合企業的整體目標,使企業各單位之間能互相補充構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從以有文獻來看,最科學的內部審計組織體系應該是在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機構直接對審計委員會負責。在經營管理部門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獨立于經營管理其他部門,直接向審計委員會負責。這樣的結構使內部審計機構既能滿足獨立性和權威性原則,完善監督職能,同時又能夠調動各方力量,通過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實施,向管理層提出改善經營管理績效的建議,保證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具體而言,審計監察部作為新型內部審計機構,可以完善公司組織機構設置、加強企業自我約束,實現企業管理標準化、工作流程規范化。審計監察部是適應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部審計機構,審計監察部的主要職責有: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審計監督,對合作公司的項目、工程、財務、經營等審計、監督和監察工作;對二級公司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控股、參控股企業定期進行內部審計;負責制訂公司《內部審計制度》和實施細則;負責與外部審計機構及有關部門進行業務溝通和協調。在界定了審計監察部應有的權責后,審計監察部通過定期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遞交工作報告,匯報內部審計活動的目標、職權、責任、審計計劃開展的情況,以及審計中的重要問題,包括重大風險披露、重大控制缺陷與改進事項、發現的舞弊情況以及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需要或要求的其他事項,保證了信息溝通的實時性。另外,從垂直管理體制來看,審計監察部實行項目負責制,集團總部設置審計監察部,對下屬單位的經濟活動分配項目小組進行內部審計,可以有效減少內部審計的多級構架。因為集團企業內部組織架構相對復雜,組織層次較多,不同層次的審計機構有不同的工作重點,若實行分級管理制度,各審計組織既要向本級管理層報告,又要向上層審計機構報告,這種雙重領導模式極大地降低了審計組織的工作效率。所以內部審計組織體系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整合系統審計資源,建立總部統一管理、各級企業有序聯動的組織體系。審計監察部下根據企業經營性質,分設經營審計部、財務審計部、經濟責任審計部、工程審計部、綜合審計部,以項目組的形式分派到下屬子公司開展審計工作。
六、結論與啟示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結論:從機構設置上說,領導內審部門的機構權威性越高,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越強,可從兩個層面上進行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改革:一是在總公司層面上,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代表董事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獨立的評價和監督,形成處于決策系統與執行系統之間的監督系統。二是在分支機構層面,根據業務規模和性質,同時考慮成本因素,設立總經理領導下的獨立部門,行使執行系統的內部審計職責。為進一步加強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便于審計工作的開展,保證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各分支機構的審計機構應垂直歸屬審計委員會的領導。其次,從人員及業務方面看,內部審計部門的業績考核、人員職務的升遷和薪酬的變動應直接由董事會決定,不與所監督部門發生任何利益關系。內部審計人員不參與被審計單位的任何業務活動,以便客觀公正地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做出評價和鑒定。應建立對內部審計人員的保護機制,保護認真、負責、忠于職守的監督者,從機制上保護其獨立性。與此同時,本文也啟示我們:制定企業內部審計的法規,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合法身份,使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內部審計人員有章可循,是國有企業審計工作面臨的迫切任務。同時,要做好內部審計新人的選拔和老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及知識更新教育,抓好內部審計隊伍的業務和作風建設,真正建立起高素質、高效率的內部審計隊伍。只有這樣,內部審計的作用才能完全發揮,企業的經濟才能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內部審計論文】相關文章:
內部審計論文02-13
內部審計論文05-27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1-29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05-23
(經典)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05-26
內部審計論文(實用)05-29
【精華】內部審計論文05-30
內部審計論文(熱門)05-30
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的研究分析論文11-23
內部審計外包行為論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