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組織平衡論的國企可持續發展題目探討
摘要:隨著對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深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現實課題。本文從組織平衡論的主要思想出發,分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并針對當前制約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突出題目,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巴納德 組織平衡 企業可持續發展 題目 對策組織平衡論概述
現代治理理論之父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I.Barnard)指出:“所謂組織,是有意識調整的兩個或更多人的行為所組成的系統,組織系統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調整的動態性!睆陌褪蠈M織的定義中可以看出,這里的組織首先是由人的行為構成的系統,組織的實體是人的行為。其次,組織是一個得到調整的人的行為系統;再次,組織是一個整體,它是協作系統的核心。
組織要成為一個整體,必須具備三個充分和必要的要素,即共同目的、協作愿看和信息交流。組織一旦建立起來,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即組織的存續就成為組織的終極目的,組織平衡論就是關于組織存續的理論,它是現代治理理論的核心。組織平衡論是指,組織向個人提供和分配的誘因超過或即是個人的貢獻時,組織就保持平衡,才能生存和發展。巴納德的這一思想用公式簡略地表述就是:貢獻≤誘因→組織存續和發展。
組織的平衡包括兩方面,即組織的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組織的對內平衡是指有效地分配誘因,確保給每個成員的誘因與貢獻平衡,從而保持成員協作積極性的激勵過程。組織的對外平衡是指組織作為一個整體不斷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保持組織的效率,實現組織的目的。組織的對外平衡如能保持,組織的效率就高,組織成員的貢獻就大,即誘因來源增加,從而有助于企業的內部平衡。另一方面,誘因與貢獻保持平衡,組織成員協作積極性就高,結果將有助于企業目的的實現,有助于組織效率的進步,有助于保持組織的對外平衡。二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分析
根據巴納德的組織平衡論,可以將企業看成一個組織,企業存續和發展的條件是實現企業的平衡,即同時實現組織的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
企業對內平衡的重點是有效地分配誘因,因此,企業在向組織成員分配誘因時,要講求經濟效益。企業的對內平衡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要實現企業的對內平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手:首先,向組織成員同時提供經濟誘因和非經濟誘因,在組織治理中更注重應用非經濟誘因;其次,當客觀誘因供給不足時,采用刺激方法與說服方法來增加誘因來源,確保誘因和貢獻平衡;最后,為了保持企業的對內平衡,必須采用差別誘因原則,經濟的向各個成員分配誘因。
企業對外平衡的關鍵是進步企業的效率,為此,企業必須具有三種調整性能:把組織內部的各種因素同一成復雜組織的整體調整性能;為創造和生產效用,以組織為核心把協作系統的各個部分——生產系統、人的系統、社會系統等同一為有機的整體調整性能;適應環境變化,在各種因素之間探求戰略要素并進行決策的調整性能。這些性能正是組織平衡理論中既要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又要使組織適應環境,謀求發展的核心思想的體現。企業要保持對外平衡,就必須樹立權變觀念,隨時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方針、政策和目標,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促進企業的對外平衡。
企業的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固然是兩個不同的過程,但它們又是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的,企業要生存與發展,既要保持對內平衡,又要保持對外平衡,二者缺一不可。
制約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突出題目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有企業在長足進步的同時,可持續發展工作也得到不斷加強。但企業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題目和障礙,嚴重制約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體制題目。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按《公司法》實行法人治理結構。體制的不到位很難使員工與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內協作意愿不足,組織提供不了足夠的誘因、共同目的,使組織士氣渙散,效率低下。戰略題目。沒有全面規劃和實施科學發展戰略,不少企業沒有制定發展戰略,已制定的發展戰略也缺乏嚴謹的調查研究,缺乏遠見的戰略方向,不是針對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而制定。制定、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既是企業生存發展確當務之急,又是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人才題目。沒有建立完備的人才激勵機制。國企是人才比較密集的場所,但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對人才的優惠待遇,讓大量的人才從國企流失。國企的賞罰制度、激勵手段提供不了足夠的誘因,個人的動機得不到滿足,人才就停止貢獻氣力進而退出企業。創新題目。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國企由于技術人才的流失,加上科技投進不到位,創新機制不完善,造成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能力不強。核心能力題目。沒有確定和形成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尋求競爭上風的基礎,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往往受到經營領域有限性的制約。因此,為了保證企業的不斷發展,必然要不斷尋求新的主導業務領域以避免原有的主導業務衰落。
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ㄒ唬┻M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在體制上保證企業具有適應客觀環境變化的能力,是決定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條件。企業只有在體制上保證其組織體系的對內對外平衡能力,才能從制度上、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影響企業效益和發展的關鍵題目,才能從制度上具備企業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國企通過股份制改革,使經營者和員工同企業命運息息相關,為員工建立“誘因”大于“犧牲”的體制,使員工感到他們所得到的大于所付出的,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成就感,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使得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ǘ⿲嵤┛沙掷m發展戰略,進步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企業持續發展既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沿著預定目標不斷前進的過程,這個明確的目標是企業戰略的核心,也是組織平衡論中組織的基本構成要素。國有企業要主動、實事求是地從企業內部條件出發來制定適應環境變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迅速進行調整。這樣,就同時實現了企業的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資源得到公道利用,發展風險也得到降低。
。ㄈ﹫猿忠匀藶楸镜闹卫砝砟睿⒔∪瞬偶顧C制
“人”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為員工提供充足的“誘因”。首先,既把人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肯定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又要把企業員工的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與回宿。其次,采取得力措施構建企業人才培養、使用、激勵等市場運作機制。再次,通過有效的信息溝通讓每個員工了解組織的目的,使全體員工確信,自己的親身利益是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緊密聯系的,誘導出其協作意愿,充分挖掘與發揮員工的才能與潛力,實現組織與個人的共同目的,達到企業員工人生價值的充分實現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優化的真正同一。
。ㄋ模﹫猿殖掷m創新,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恒久動力
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保證其效益的持續性,即可持續發展。企業應堅持觀念與文化、技術、制度、治理等全方位的創新。其中觀念與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們指導和支配企業的決策行為;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制度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證,它們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制度環境;治理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市場的激烈競爭與環境的迅猛變化迫切需要企業通過持續不斷的各種創新來贏得競爭上風,以進步整體競爭力。
(五)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企業核心能力是指那些從戰略上將本企業區別于別的企業,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明顯競爭上風。核心能力能夠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有效活力和實現持久的生存發展,是企業獲取核心競爭上風的條件和基礎。企業有了成熟的核心能力以后,在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將若干關鍵的能力通過內部條件與外部資源結合方式進行整合,形成涉及多層次、全方位的新產品、新工藝,就能取得相對優越的競爭地位。
【基于組織平衡論的國企可持續發展題目探討】相關文章:
我國企業物流業務外包題目探討03-22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題目及對策探討01-10
基于對我國企業推廣采用加速折舊法的探討03-18
ERP有關題目探討03-21
稅收籌劃相關題目探討11-13
我國企業名牌塑造探討01-12
國企績效治理中常見題目及對策02-26
對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問題探討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