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知識集成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初探
摘要: 集成創新是適應知識經濟、加強自主創新的新范式。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核心和成功的基礎。文章基于對知識集成理論內涵和集成創新模式的回顧,探討了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基于知識集成提升集成創新能力的治理機制。
關鍵詞:知識經濟;知識集成;集成創新;競爭力
知識是創新的基礎, 但是企業創新所需要的知識, 并不完全來源于企業內部的原始性創新, 集成企業內外部知識資源已成為業界關注的作法。因而, 知識集成成為集成創新的核心, 知識集成成為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關鍵。
一、知識集成理論內涵
1。 知識集成的概念。知識集成是指在創新系統的整體性及系統核心的統攝、凝聚作用下, 對分散在企業或企業間、存在于企業員工頭腦中的有關知識依靠人的創造性,運用有關知識集成工具進行知識集合、匯聚, 進行最優匹配, 實現知識的激活創造, 產生新知識的一個螺旋上升的往復過程。知識集成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 1) 人是知識集成的主體; ( 2) 顧客導向; ( 3) 面向任務性; ( 4) 知識集成是一個不斷螺旋上升的過程。
2。 知識集成的模式。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 IkujiroNonaka) 等以為, 企業的知識創新過程, 可以把它看成是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 而這種相互作用實際上就是知識轉化有四種不同的模式。它們是: ( 1) 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 稱之為社會化; ( 2) 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 稱之為外化; ( 3) 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 稱之為綜合;( 4) 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 稱之為內化。他以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在熟悉論維度和本體論維度的兩個方向上運行, 并不斷地遷移和運動, 彼此交互作用。結果導致知識從隱性流向顯性最后又回到隱性, 通過創造形成知識螺旋式上升, 過程如圖1 所示。
3。 知識集成的過程。知識集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螺旋循環上升的過程( 如圖2 所示) 。知識集成的知識源包括外部的知識資源和內部的知識資源, 通過企業內部的知識網絡把知識源融進企業內部的知識結構體系。知識網絡是每個組織與外界組織建立聯系, 以實現知識在不同組織間共享和整合的網絡結構體系。在此基礎上, 組織通過各種知識治理的工具, 對各種知識進行識別、傳遞、利用和評價, 實現知識集成。知識集成的結果形成了外部知識、結構化知識、非結構化知識, 通過分類編目, 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存儲和積累在企業的知識庫, 并為員工進行內外部知識共享和使用建立了基礎, 構成了企業創新的知識源泉,通過創新這一過程, 終極產生了新的知識、技能和產品, 從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此外, 新的知識、技能和產品的形成, 又會推動企業對外部知識源的搜尋和挖掘, 從而開始新一輪的知識集成。
二、集成創新的理論模式
1。 集成創新的概念。集成創新的概念是在知識化、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順應時代潮流而產生的。競爭的激烈使得創新不只是集中在技術方面, 集成創新涉及到戰略、組織、知識、技術等維度, 但是又區別于單一的戰略創新、組織創新、知識和技術創新。集成創新的結果可以是一個新產品、服務或者流程, 甚至可以是概念、方***、技術、組織與制度、治理、營銷和文化, 也可以是以上結果的復合體。同時,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成為第一生產要素、首要資源和創新的根本動力。因此, 在集成創新系統中, 知識處于基礎地位。
綜上, 集成創新是創新主體將以知識為基礎,包括戰略、組織、技術等各創新要素的優化、整合,相互之間以最公道的結構形式結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適應進化性的有機整體, 組織通過學習為貿易創新和競爭上風創建一個治理秩序。
2。 集成創新的模式。企業集成創新系統是由系統內部創新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相互依靠而成的有機體[6]。企業集成創新與企業戰略、組織、知識等相互影響, 而在其中, 知識起著核心的作用。本文提出: 以知識集成層面為軸心, 以戰略集成、組織集成和技術集成層面為頂點的四面錐體分析模型( 如圖3) 。
( 1) 戰略集成。戰略集成層面就是在共同發展戰略的基礎上進行戰略的整合。實施正確的戰略整合, 對于實現企業集成創新的目標十分重要。戰略整合直接影響企業技術開發項目的績效, 并且通過影響整合創新的互動過程間接影響項目的績效。戰略整合的主要內容是實現技術戰略和其他戰略的耦合。從戰略的角度來組織實施技術整合,一方面是企業為了適應技術發展、市場競爭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調配更充足的資源投進技術創新, 進一步培養企業的技術能力。
( 2) 組織集成。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和全球化的推進, 基于分工建立起來的傳統組織結構, 割裂了知識的完整性, 其弊端日益凸顯。在以知識為核心的知識經濟下, 能實現集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為一體的組織形式成為必然趨勢。組織集成將具有不同功能的組織要素( 單元組織、子系統組織) 集合為一個有機組織體。組織集成使組織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 優化資源要素的配置, 實現組織的功能性倍增, 協調好企業各個部分的關系, 推動企業的集成創新。
( 3) 技術集成。技術集成, 概念的提出者是哈佛商學院的Iansiti 教授。簡單地說, 技術集成是產品開發過程中企業對多種技術選項(Technology Option) 進行評估和選擇的過程。隨著現代治理技術、系統集成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的發展, 要求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注重技術與其他要素的整合。從某種意義上說, 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是企業對不同資源、知識、技能等的分工協調能力。技術集成就是企業以市場趨勢和自身的技術能力為著眼點, 同時, 學習引進的成熟技術, 實現各分支技術的融合, 對產品快速地進行集成開發。
三、知識集成與集成創新的互動關系
1。 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源泉和核心。( 1) 從集成創新的本質來看!皠撔卤旧砭褪切率挛锱c新方法、往事物與新方法或是舊方法與新事物之間的集成”。約瑟夫·熊比特( 1912) 在其所著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 以為創新就是生產函數Q=f(L, K, N, E, ) 的變化( 其中Q 表示總產量, L, K, N, E, 等表示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等要素) 。他以為創新是實現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 并引進生產體系, 盡大多數創新是現存知識按照新的方式組合。集成創新作為自主創新的一種方式, 它的創新是建立在對原有知識的優化和整合的基礎之上的, 說明集成創新本質上是知識的一種集成活動。特別在如今的知識經濟時代, 而知識創新的基本要求與途徑是在不斷深化對各專門知識領域研究的條件下, 力求各領域之間的知識進行綜合集成。因此, 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源泉。
( 2) 從集成創新的機制來看。任何一個企業, 假如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它就無法躍進, 無法成功。企業本質上是一個獲取、共享與利用知識的學習性系統, 企業的核心知識和能力是企業長期競爭上風的來源, 并且這種長期競爭上風是內生的。從集成創新的模式( 圖3) 來看, 企業集成創新核心是知識的集成, 同時實現知識集成與戰略集成、組織集成、技術集成等層面的融合, 建立企業的核心專長。知識集成也是戰略集成、組織集成和技術集成的基礎。知識集成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構筑競爭上風的主要手段; 企業的知識集成是組織集成的助推器; 知識集成是技術集成的原動力。因此, 可以以為知識集成在影響企業基礎創新的各要素中處于基礎地位, 直接影響集成創新的績效。因此, 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核心。
2。 提升集成創新能力是知識集成的動因 知識經濟時代, 企業所面臨的環境更加的復雜和動態, 呈現出了非線性和躍遷的特征, 使得技術創新日益成為一項復雜性活動。單個企業越來越不可能單獨完成越來越復雜的創新活動, 必然尋求集成創新。此外, 在很多領域系統集成要比單項的技術突破更為重要, 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提升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成為企業在新經濟背景下贏得競爭上風的重要途徑。由于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源泉和核心,要獲得和提升集成創新能力, 就必須按照開放式、網絡化的技術發展模式, 融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不同企業的知識進行創新。由此可知, 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 是推動集成創新的動因。
3。 知識集成與集成創新的互動關系模型。從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 知識集成是集成創新的源泉和核心; 提升集成創新能力是知識集成的動因, 由此可知知識集成和集成創新存在著互動關系( 如圖4) 。 在市場需求的導向下, 企業積極的獲取相關的個人知識( 隱性或顯性) 、社會知識( 隱性或顯性) , 并將這些知識通過企業的知識網絡篩選, 使有價值的知識融進企業的存量知識和知識系統, 從而增加和豐富組織的知識積累。在此基礎上, 通過這些知識與企業存量知識的相互作用、轉化以及知識集成過程機制的作用, 實現知識集成。由知識集成而導致的創新, 在戰略、組織和技術集成的支持下, 實現了集成創新, 集成創新的結果( 流程、制度、產品等的創新) 轉化為企業內在和外在的價值, 從而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企業在急劇動蕩的環境下, 要獲得生存與發展, 就必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在知識經濟下, 集成創新成為獲得競爭上風的重要手段, 由此推動著企業進行新一輪的知識集成以及對原始知識的搜尋和獲取。
四、基于知識集成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治理機制分析
1。 導進企業信息技術系統。知識集成需要有信息技術的支持, 建立企業信息化系統是對這一需要的保障。通過引進企業信息技術系統, 進行信息化治理, 使企業各種資源活動以知識、信息的活動為導向, 為企業不同活動提供共享知識、信息的平臺。在企業信息技術支持下, 企業中的各種知識流輸進企業知識庫并加以整合, 形成企業新的知識庫, 然后利用網絡技術開通知識通道, 在同一個技術平面上向企業各種活動包括技術創新提供共享知識, 以最低的本錢獲取知識的最大溢出效應, 既實現了知識獲得的及時性, 又實現了知識使用的同步性。企業信息化為知識集成與集成創新提供共生的能源傳輸渠道, 實現知識集成與集成創新的共生。
2。 構建學習型的組織。學習與知識有著自然的聯系,組織學習的氛圍是知識集成的孵化環境。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 提出了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戴維·A·加文指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知識的組織, 同時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組織的學習不同于團隊的學習, 而是組織的全體成員在組織運行過程中通過實踐、互動和創造來進行團體學習。個人學習總是處于某一組織( 團隊) 中, 直接受該組織( 團隊) 的影響, 而組織( 團隊) 中的互補和協同, 又能對個人知識進行重構和整合, 形成更高效能的組織( 團隊) 知識和能力, 并擴散到組織, 從而擴充組織的知識積累, 有利于知識集成, 進而推動企業的集成創新。
3。 建立內在的激勵機制。對企業而言, 人是知識的載體, 存在于員工頭腦中的大量隱性知識是企業的一筆財富。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 激發員工的內在創造力。有效的內在激勵是知識集成的動力。每個組織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識利己主義者”, 他們相信把知識保密起來會使自己成為必不可少的人。為了維護自己在組織中的特殊地位而不愿意把自己擁有的隱性知識與別人交流( 比爾·蓋茨) 。組織對這些成員的知識不能強行剝奪、索取, 而要引導他們自覺奉獻給組織或與他人交流, 而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促進企業知識的發掘、交流與使用。
4。 建設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員工之所以重要, 并不是由于他們把握了某些秘密知識, 而是由于他們彼此合作, 共享知識, 從而創造出新的有用的知識。”(Lotus 公司總裁庫柏) 因此, 在進行知識集成的過程中, 必須夸大“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改變傳統的注重競爭的企業文化, 建立有利于知識交流和共享的新型企業文化, 需要組織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建立信任機制。如信任成為組織成員互相交往的基礎, 就會加速知識融合的進程, 從而強化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其次, 建立開放的對話機制。在《新經濟新在何處? 》一文中, 阿蘭·維伯指出: 在新經濟中, 交談是最重要的工作形式。在開放的交談中, 可以使知識擁有者有一個互動的知識框架, 并促成知識交流和共享的文化氛圍的形成。此外, 學習型組織的構建過程中, 員工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的愿景。而企業文化也在學習型組織模式的形成過程中得以重塑, 形成知識共享的良好氛圍。
五、結束語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 以及企業競爭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 集成創新的技術創新模式顯示出了獨特的上風。
【基于知識集成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初探】相關文章:
企業能力創新探析06-02
制造產品智能集成報價系統研究08-26
談企業經濟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經濟論文05-09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應用論文04-22
企業資金籌措與運營管理能力提升策略論文04-30
知識型員工激勵方式初探05-03
提升現代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思考05-29
知識產權質押的擔保功能初探論文05-14
基于4P理念的員工滿意度提升06-03
基于戰略治理的企業環境風險研究08-28